你的位置:亞寶社區 >> 資訊 >> 科技世界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IDC:低價電腦出貨 遠低於預期

發佈: 2008-6-06 11:45 |   來源: udn  |  查看: 42次

全球個人電腦(PC)市調機構IDC副總裁鮑伯唐尼爾(Bob O'Don-nell)昨(5)日指出,今年低價電腦出貨量預估僅350萬台,遠低於PC品牌廠預估的1,200萬至1,500萬台。唐尼爾說,品牌廠預估值太高,低價電腦今年會達1,500萬台的說法,是很愚蠢(stupid)。

他指出,惠普、戴爾已積極開發軟體,並在低價電腦硬體中搭載自家軟體,若華碩無法跟上腳步,即使現在為市場領頭羊,也可能難敵競爭者的挑戰。

唐尼爾指出,低價電腦需求量將不如品牌廠的預估值;此外,相關零組件如電池、8至9吋等小螢幕等供貨吃緊,均會影響到低價電腦出貨,IDC根據市場反應,預估今年出貨量僅350萬台,即使到了2012年,全球出貨量也才會達到920萬台。

低價電腦最近蔚為風潮,華碩引領市場的「易PC」,預估今年出貨量將達500萬台;宏碁趁台北國際電腦展推出低價電腦「Aspire one」,出貨量更上看700萬台;再加上惠普、戴爾、技嘉、微星等均加入此市場,市場預估出貨量至少將達1,200萬至1,500萬台。

但就在市場一致看好低價電腦時,IDC昨日預估全年出貨量僅350萬台,形同臨空潑了PC品牌廠一盆冷水。

唐尼爾認為,低價電腦市場定位不清,限制了它的發展。若低價電腦定位為家中第一台電腦,會有規格不符合需求的限制,但若定位在第二台電腦,操作便利及攜帶性又成為缺點。

唐尼爾指出,低價電腦與傳統的筆記型電腦(NB)價差有限,對開發中國家消費者來說,存一筆錢買電腦,會選擇全功能及使用壽命較長的機種,不會選擇低價電腦。他表示,從市場銷售價格帶分析,最低價不一定銷售最佳。

對歐、美等已開發國家,使用者習慣15吋以上的螢幕及鍵盤,低價電腦規格較難被普羅大眾接受。何況,低價電腦雖然輕便,但卻不敵手機,無法放在口袋或卡在皮帶上,隨時攜帶。唐尼爾也表示,低價電腦獲利空間不如傳統NB,即使關鍵零組件降價,包括處理器、晶片組或記憶體等,但機構件、背光螢幕及連接器降價有限,加上油價上揚、運貨成本等增加,也擠壓低價電腦獲利。

【經濟日報╱記者李立達/台北報導】

打印 | 收藏此頁 |  推薦給好友 | 舉報
上一篇 下一篇
 

評分:0

發表評論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