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美國州參議員:中國是美未來 要讓美國孩子講中文

美國州參議員:中國是美未來 要讓美國孩子講中文

來源: 環球網/日期: 2017-11-05
  

  考察團成員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行開班儀式後合影
  “家長們明白,在21世紀,如果孩子只會說一種語言,那就跟文盲沒有什麽區別。家長們更知道,中國是美國的未來。”一位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2017中美國際教育考察團的美方代表說道。另有該考察團的美方代表表示:“國與國之間,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是人與人之間的友誼。”
   “中美要起到領頭表率作用”
  11月1日起,十余位來自美國的代表開啓了在中國的考察之旅。這些美方代表中,有企業、教育界代表,也有媒體、政府人士,還有爲特朗普(專題)政府提供建議的咨詢公司代表。考察團團長、前國會衆議員莫蘭說:“當聽到一個國家的名字時,那其實只是個抽象的概念,但假如兩個國家的人互相了解,那我們就可以沖彼此微笑,更能互爲信任地進行探討。中美分別代表著東西半球最重要的國家,所以中美要在文化交流方面起到領頭表率作用。”
  以中國文化在美推廣情況爲例,美國目前已建孔子學院110所,孔子課堂501個。從全球範圍內的孔子學院(課堂)啓動運行時間來看,美國孔子學院實屬最早開設的那一批。至2016年末,已有39萬名美國學生在美國孔院學習。在2009-2016年間,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已向美國派出3400名漢語教師和3200名漢語教師志願者。此外,中方還設立孔子新漢學計劃,也向美國學生提供孔子學院獎學金。
  “中美人民有同樣期待和希望”
  “我們與孔院的合作非常重要。雖然我們代表的是美國公共顧問官員,但我們自身更是順應全球化進程中的一份子。雖然中美的政府組織形式不同,所說的語言不通,所吃的食物也不同,但我們都懷有同樣的期待和同樣的希望。我們希望能有進一步合作,這種合作不僅是在中美關系這種國與國的層面上,我們更願在兩國人民之間的層面上進行合作。”美國猶他州參議院臨時議長布蘭博說。
  “早在11年前,我就開始推動英中雙語教學。我認爲,美國的中學、大學都有中文課,但學習漢語最好的時候應該是在一年級。現在在猶他州,學生們可以在700個課堂上用雙語學習漢語。”猶他州參議員斯蒂芬森還表示:“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學中文,這樣的話,未來,自己的孩子就能在文化、教育、商務等各方面與中國合作。”
    “中國是美國的未來”
  主要負責猶他州財政工作的斯蒂芬森不僅積極推動發展雙語教學,他更認爲“中國是美國的未來”。據考察團代表介紹,雖然猶他州人口僅占全美人口的1%,但是猶他州雙語學生的數量卻超過了全美範圍內的25%。猶他州的雙語學生數量優勢,得益于該州實行的雙語教學項目。而這個雙語項目的起源,則要追溯到十多年前斯蒂芬森在北京一所大學參加的會議。
  據斯蒂芬森回憶,那場持續四天半的會議有1000名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的大學生參加。“我當時就意識到,中國學生比其他國家的學生在知識水平、語言能力方面都更加優秀。我覺得,美國需要意識到,中國是美國的未來,我們要使美國孩子講中文,美國要與中國進行文化、經濟的溝通合作。”在發表這一番感慨之余,斯蒂芬森還提到,他的兒子就曾作爲美國學生代表參加了那場會議,自然,“他(指斯蒂芬森的兒子)的水平跟中國學生沒法比”。
  美國多州開始推廣雙語項目
  隨著猶他州在推廣多語言教學領域取得成功,美國其他州也開始學習這種做法。考察團中來自猶他州的代表說,雖然猶他州每年會有25所新的學校設立英中雙語教育,但依然不能滿足當地需求。“有一些無法參與到雙語項目的學生家長甚至發出威脅,說要起訴猶他州政府。”斯蒂芬森用這一例子來表明雙語教學的火熱程度。
  雖然雙語教學愈發受到美國人的肯定,但考察團的美方代表也表達了項目設立之初時的顧慮。斯蒂芬森說:“雙語項目會在數學、科學等教學科目中開展。我們當初已考慮到,由目的語教出來的孩子,他們的成績可能會比單一語言教出來的孩子低一些,可我們覺得也值了。但是,我們經過實踐後居然發現,雙語教學班的學生成績,比單語教學班的學生成績高,而且在其它科目的成績上,也是受雙語教育的學生比受單語教育的學生高。”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