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資訊]手機使用多久會引起病變??

[資訊]手機使用多久會引起病變??

以目前科學家的研究而言,一般人正常生活,電磁波與健康影響無法建立任何明顯、可重覆實驗證明的關連性。

平時任何電器、電視、電腦、電線,還有各種廣播、電視、無線電的訊號,都圍繞在每個人的身邊。離開地球後也躲不了,宇宙射線的強度更大。可見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本來就是與電磁波共存的。

比較要小心的是像伽瑪射線和X光這種高能量的電磁波,但日常照到的機會也不多。

個人的建議是:

可以減少佩戴的時間和距離、不看電視、不打電腦當然最好。但在現代社會中能做到的人實在不多。

若沒辦法做到也不需擔心,更不用去買防電磁波貼片,吃防電磁波藥(都是騙人的)。多到戶外運動,你會比那些一天到晚擔心的人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至於手機現在都有註明SAR值,你若非常在意電磁波,可優先考慮SAR值較低的機種,如OKWAP的一些機型。


[詳答]

下列資料引自官方(交通部電信總局)委託學術界(國立中山大學及私立長庚大學)作的報告,在國內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以下內容摘自: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行動電話及基地台電磁波對人體健康之影響程度評估及其防範措施

計劃委託單位:交通部電信總局

計劃執行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
私立長庚大學

計劃主持人:吳宗霖教授

計劃共同主持人:
鄭博仁醫師
郭志文教授

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十五日


行動通訊系統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影響?

行動通訊系統的運作主要就是無線電波的發射與接收,所以根本的問題其實是「無線電波對人體的健康到底有沒有影響」?

有一些誤解的存在,使得一般大眾相當關心行動電話使用的安全,雖然沒有卻確的證據指出使用行動電話會危害健康。科學界一致認為,來自於行動通訊基地台的無線電波很弱,只要不是在基地台天線的正前方,實在是遠低於危害健康的程度。同樣的,來自於行動電話的無線電波的強度也是很小,基本上對人體健康也是沒有影響的。


行動電話手機有安全標準嗎?

有的。針對一般大眾暴露於行動電話手機所產生的無線電波,目前也有國家以及許多國際的安全標準。國內電信總局所採用的標準是依據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所採用的標準,實際上是由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及美國國家標準局(ANSI)所制定的。

手機的安全標準是用無線電波所造成的「比吸收率」(SAR)表示,因為手機發射出的無線電波會被人體局部的區域所吸收,測量單位為W/kg,1992年ANSI/IEEE制定的安全極限值是,在一公克的生物組織內SAR必須小於1.6 W/kg。


這些無線電波的安全標準有科學基礎嗎?

有的。所有的安全標準都是依據有關於無線電波之生物效應的長期研究結果而制定的,由於對安全不同的考量基礎,不同機構及國家會可能採用不同的安全標準,一般最廣泛被採用的是FCC所公佈使用的安全標準。


行動通訊系統對兒童有無影響?

行動通訊系統的安全標準是依據具有科學基礎的規範所制定的,這些規範是由許多國際性的組織(包括世界衛生組織)所認可與支持的,在制定時已經把包括兒童在內的不同年齡層的使用者考慮進去,增加額外的安全容許量以確保安全的使用。


行動通訊系統是否會影響醫療儀器(如心律調整器嗎)?

不會。當環境中的無線電波曝露量都保持在標準極限值以下時,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基地台天線會干擾心律調整器或是其他植入式的醫療設備,其原因是當其基地台的輻射量皆低於MPE標準值以下,其耦合進入醫療儀器的能量已非常的小,對有通過電磁相容(EMC)檢測(如FCC及CE)的醫療電子設備而言,絕不會有產生功能失誤的可能。

以往曾有報導指出,如果直接將行動電話手機天線放在心律調整器上,可能會干擾心律調整器,但是這個問題只會出現在某些特定行動電話以及特定心律調整器的組合上,而且是直接將行動電話手機天線放在心律調整器上時才會發生,因手機天線極度靠近心律調整器,其電磁輻射近場效應,有較大的能量耦合進入調整器,而使其誤動作。


無線電波會造成生物效應嗎?

如果曝露的強度足夠的話,無線電波會造成生物效應。可能造成的傷害包括白內障,皮膚淺層燒傷,深層皮膚燒傷,熱衰竭以及熱休克。大部分曝露於高功率無線電波輻射源所造成的生物效應,目前所知都是由於熱效應。這種熱效應的範圍從行為改變到對眼睛的傷害(白內障)。除非在基地台天線幾公尺範圍之內有可能,由行動電話基地台天線及手機所產生無線電波的功率都太低而不至於產生熱效應。

有少部份零散的報告中指出某些並非源自於熱效應的生物效應,統稱為「非熱效應」,這些非熱效應都還未被獨立的重複驗證,也沒有與人類健康有任何明顯的關連性。


行動通訊系統會引起人類的生理或行為變化嗎?

目前是有一些這類效應的報告,但是都還未能被重複的實行驗證。有一些研究認為行動電話手機所發出的輻射可能會引起微小的生理或行為改變;然而這些研究並沒有提供行動電話基地台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的充分證據:

‧ 報告中的「效應」並沒有隱含危險存在的意味
‧ 所有這些研究所使用的無線電波強度都遠超過行動電話基地台的強度
‧ 這些報告大都沒有被其他研究人員獨立的重複驗證


有任何可重複的證據指出無線電波會致癌?

沒有。就算曝露量很大,目前也沒有確切的證據指出無線電波會引起癌症的發生或促進癌症的發展。雖然在這個領域中的研究很多,但對於行動電話基地台天線所發射出無線電波的公眾曝露,其無線電波功率在實驗室或是流行病學上並沒有證據顯示會引起癌症。

目前有兩個實驗室發表報告,提出無線電波的曝露對動物可能致癌或是引發與癌症相關的傷害,但兩個研究中所使用的無線電波強度都遠大於一般基地台天線附近,一般大眾可接近的範圍內的輻射強度,而且這兩個研究都還沒有人再重複驗證。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無線電波與各種癌症或是特定種類癌症之間並沒有一致的關連性。


行動通訊系統會影響電器產品的使用?

基本上是不會的。所有的電器產品在公開販售以前都必須通過所謂的「電磁相容」檢測,也就是電器本身在運作時一定不能影響到周圍其他電器產品的使用,同時也必需能抵抗外來干擾的影響而正常運作。符合這兩項條件的電器產品才能夠公開的販賣。

如果的確發現電器有受干擾的現象,可能的原因是電器是比較舊的型號,是在電磁相容檢測規範實施前出廠的,因為國內電磁相容檢測規範是在大約三年前開始實施的。另一方面,干擾源是否的確來自行動通訊系統仍然有待詳細確認。

即使是有電器有受干擾的狀況,使用者並不需要擔心健康會受影響,因為電器產品和人體接受無線電波的機制是完全不同的。


國際間所公佈的人體可曝露於電磁輻射環境的安全標準是如何制定的?

國際間所制訂人體可曝露於電磁輻射環境的安全標準是以科學性實驗將動物長期或短期曝露於電磁輻射中,改變其電磁強度,紀錄動物產生作息改變的強度,以此強度加以10倍的安全因子(即原強度之1/10)成為工作場所的安全標準;加以50倍的安全因子(即原強度之1/50)成為一般環境允許曝露的安全標準。


國際間或國內是否對行動電話(手機)的電磁輻射大小有其安全規範?

目前國際間對手機所產生之電磁輻射是以SAR(比吸收率)為其安全依據。國內是採用美國FCC的安全標準,即為SAR需小於1.6W/Kg,小於此安全值的手機為安全的手機。


市面上所販售之防磁貼片,真可消除輻射嗎?

市面上的防磁貼片或類似貼黏物,皆宣稱其有降低手機電磁輻射之效,但依據SAR標準規範,將貼黏此類貼片之手機測其SAR值,我們發現其對降低手機之SAR值並無實際效果。


使用免持聽筒是否可降低人體使用行動電話時的電磁輻射曝露強度?

是的。使用免持聽筒可使手機遠離頭部,自然可以大大降低手機的電磁輻射被人體頭部吸收,但如使用免持聽筒同時,亦將手機置於身上(如繫於腰間),則電磁輻射會部分被腰部組織所吸收,但只要手機其SAR符合標準,即表示其安全性。


不同的免持聽筒是否對手機的SAR值有不同的影響?

是的。不同廠商所製作的免持聽筒會使手機的SAR值表現略為不同(並非很大),但仍建議以原廠的免持聽筒為較佳選擇。


以下內容摘自: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國內首次研究發現 基地台和手機電磁波都在安全值內 2001.11.23
東森新聞報
記者紀麗君/台北報導

行動電話賣的如火如荼且普及率已逾8成,大家都在比手機的收訊格數高低,卻沒有人願意住家被架設行動電話基地台,怕死電滋波了!中山大學電機系完成全國首次「行動電話與基地台與人體健康白皮書」研究,結果發現基地台發出的電滋波量和熱門手機機種電磁輻射,都在安全值以下,防磁波貼片並無實際功效。

近年來行動電話普及已逾8成,幾乎人手一機,然而一般民眾對於行動電話的心使用及基地台的架設,卻總是心存疑慮,近年來所發生的多起基地台架設抗爭事件,主要的關鍵仍在於缺乏對行動電話及基地台電磁波正確的認知與教育有關。

交通部電信總局今年度正式委託中山大學電機系與林口長庚醫院進行「行動電話與基地台電磁波對人體健康之影響評估及防範措施」的研究,研究報告已經正式出爐,整個報告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收集歐、美、日各國千篇相關文獻,進行比較、分析及評比。

中山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吳宗霖表示,第一部分結果顯示,行駛中使用手持式行動電話會增加車禍危險性;行動電話接近醫療設施可能導致干擾,同時,在飛行中也會造成導航系統的干擾。

這份研究的第二部分是針對台南、高雄和屏東等地區的10個基地台實際檢測,測量範圍包括基地台本身及週遭約3到5公尺住家建築物內外,結果發現,檢測到的數據遠低於環保署公告的「非游離輻射環境建議值」低於安全值0.6(每公分平方毫瓦數)千分之一以下,甚至還出現低於安全值的十萬分之一的情形。

吳宗霖指出,研究同時針對MOTOLORA V3688、ERICSSON T28、NOKIA 3310、ACER M330等熱門手機進行電磁波輻射檢測,結果顯示,這些手機所產生的電磁輻射量都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訂定的安全標準值以內,也就是說,手機的特定吸收率 (SAR)都小於1.6W/KG。

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指出,市面上流行的防磁波貼片,並沒有實際降低手機輻射出的功效,也就是說,貼上了防磁波貼片後再測量,並沒有使SAR數降低,因此,民眾下次買防磁貼片時,可以先考慮後再購買。


如果懷疑行動電話基地台天線電磁波是否合於標準有疑慮,或有相關任何問題請洽詢交通部電信總局電磁波量測服務:

電磁波量測服務專線 0800-873888

交通部電信總局電磁波量測服務專線 (02)2343-3638

北區服務傳真:
(02) 2375-5450
(080)0873888

E-mail信箱︴email]Gelectricwave@emfsite.com.tw[/email]

南區服務傳真:
(07) 235-3810

也可查閱電磁波量測服務網站: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