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對抗背後 中美還有其他可能性嗎?

對抗背後 中美還有其他可能性嗎?

來源: 多維新聞/日期: 2020-07-08


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還在全球肆虐,美國的疫情最爲嚴重,美國知名流行病學家、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工作組關鍵成員福奇(Anthony Fauci)6日對媒體表示,眼下的情況不太妙,美國仍在第一波疫情中泥足深陷。另一方面,疫情背景下,關于中美關系的討論,大多聚焦緊張對抗的氛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國的指責和甩鍋更是使得兩國關系加速下滑,即便今時今日,中國基本掐滅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第二波疫情,川普依舊在7月7日的推特中寫道“中國對美國和世界造成了巨大傷害”。

這或許就是中美關系的現狀,這種情況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大概率會持續下去。兩國關系的摩擦擠占了輿論的全部空間。不過,一個不能忽視的事實是,即便如此,中美民間在沖突中的合作也在發生。

7月6日,全球化智庫(CCG)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合作發布《中美民間抗疫合作分析—現狀、挑戰及展望》。基于疫情發生以來,對中美民間合作抗疫的持續追蹤,梳理總結出中美民間合作抗疫的特點、意願和挑戰。

該報告指出,相較于政府間合作,民間交往的主體更多、領域更廣、資源更豐富。報告從友好省州及友好城市等合作層面到醫務人員、在美華人華僑及留學生、工商界、非政府組織、專家學者以及普通民衆等民間力量方面,記錄了中美合作抗疫的一個側面。

報告詳細記錄了疫情期間,中美醫療物資互助的情況,尤其指出,美國民間從實用主義考量,希望通過從中國進口相關醫療物資來應對抗疫物資儲備不足的問題,美國醫療界也希望與中國專家和抗疫一線醫生交流經驗。

疫情發生以來,在一些政客和媒體的推動下,中美兩國對立情緒加劇,中美關系的前景再度蒙上一層陰影。另外,疫情也沖擊了經濟全球化進程,跨國的合作阻力越來越大。報告認爲,中美是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彼此優勢互補,且處于不同抗疫階段,推進中美合作抗疫不僅有助于緩解美國疫情,也是加強全球合作抗疫的關鍵所在。

該報告的發布,旨在通過民間合作撬動官方層面的正面互動,這也是在當前的局勢下非常現實的選擇。 不過,遺憾的是,目前爲止川普政府都沒有釋放出願意與中國合作的信號,相反,繼續指責中國,依然是川普輿論脫困的首要選擇。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精英屆有一部分人寄希望于民間合作重複當年“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模式,將中美關系重新納入接觸軌道,降低中美關系發展的不可預測性。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