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就業至上 台大生改念產業大學

就業至上 台大生改念產業大學

就業至上 台大生改念產業大學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新鮮人求職相對困難,有大學畢業生送出兩百多張履歷表無人回應,但「產業大學」的在學生,卻是尚未畢業就有各大企業爭相「綁」人;還有台大在學生放棄台大學籍,投身產業大學懷抱。
新職訓模式 企業爭相「綁」人
「產業大學」不是新設大學,而是勞委會今年六月正式推出的新職訓模式。目前共有兩項學程,針對國中畢業生的「三加四型」計畫,學生第一年在勞委會所屬職訓中心受訓,第二年在學校上課,第三年由職訓中心推薦到企業實習(等同受僱),高職畢業後,可分發到職訓中心簽約的大專院校夜間部繼續進修,白天在原企業上班。
至於「一加三型」計畫,目前與勤益科技大學合作,一百名通過招考錄取成為勤益科大學生的學員,夜間四年必須修習大學課程,白天第一年必須在職訓中心修習一千八百小時專業技能,考取乙級證照;第二年開始則由企業聘任上班,直到第四年畢業取得大學畢業證書。
負責這項計畫的中區職訓中心指出,這一百名學生在中部就業市場非常搶手,包括台中精機、環隆科技,以及台灣最大的精密線性傳動控制產品製造廠—上銀科技,都已經跟中區職訓中心預約這些人才。而且聘僱的薪水並不低,至少都有三萬八、四萬元,預約員額遠超過學員人數!
原本就讀台大材料工程學系二年級的魏宏安,現在是產業大學計畫一年級的學員。魏宏安說,當初從報紙上看到這個訊息,由於自己喜歡實作遠高於唸書,加上父親從事精密塑膠零件事業,所以決定轉換跑道。
父親了解計畫後不再阻撓
決定從台大退學,成為勤益科大自動化工程系學生、同時也是產業大學工具機與精密模具設計專班的學生時,魏宏安的父親很不能諒解,從泰國趕回台灣處理,親自看過環境、了解這個計畫後,也就不再阻撓。
「現在正在學習電腦車床、銑床操作,產業大學不比一般大學輕鬆,從早上八點開始就學習機具操作,晚上還有大學老師過來上課。」魏宏安說,與其繼續留在台大,但課業卻非頂尖,不如從實作著手,更何況訓練中心老師多是產業菁英、人脈也廣,對於自己的幫助,絕不僅止於技術或是學業。「我想,我以後可能還會繼續唸研究所,或許往我自己有興趣的設計方面前進。但現在,還是先努力完成現有的課業與技術學習。」

職訓六套餐 提高青年就業率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台灣目前總體失業率不到四%,大學與大學以上學歷民眾,失業率將近五%;青少年失業率更是近乎這個數值的兩倍,勞委會昨日端出六大職訓套餐,希望提高青年就業率,讓初次尋職失業週期從二十一週降至十二週。
其中,青年職涯啟動計畫,是針對目前已經畢業、還在待業中、但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青年,為了增加大學生首次就業機會,勞委會支付三個月的見習津貼,讓這些大學畢業生有機會到各企業去見習。
勞委會指出,雖然名義上是見習,但是其實表現好的青年,被留任的機會很高,過去類似計畫的成果顯示,留任率約有六成以上。
大學學程計畫是讓大學生在學校期間就可以與產業接觸,除了邀請產業主管為這些學子上課外,也針對產業需求設計相關課程,同時讓學子在學期間就能到產業界見習,累積經驗。
產業大學計畫更是直接協調科技大學以及科技廠商,讓學子一邊上課、一邊上班,四年就能完成大學學業、拿到乙級證照,還能累積三年正式工作經驗。
其他包括台德菁英計畫以及飛Young計畫等,則是從國中畢業就能參與的職訓計畫,前者讓學子們可以邊上課邊學習;後者則可以幫助一些中輟生找到職涯定位。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