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海軍計畫購入二手派裡級艦 改成小神盾

海軍計畫購入二手派裡級艦 改成小神盾

海軍準備從美國引進8艘退役的「佩裡級」護衛艦,並準備採用先進防空系統-ACS,製成台灣小神盾防空艦。




90年代台灣田單號小神盾艦當時的想像圖

ACS和小神盾早在上世紀90年代出現了,也就是所謂的田單級防空護衛艦。但由於種種原因,計劃下馬。這次屬於冷飯重炒。



提到先進防空系統-ACS,可能覺得陌生,說到「神盾「系統可能就比較熟悉,ACS實際上就是後者的縮小版,海軍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主力艦艇以美國淘汰、退役裝備為主,如陽字艦就是美國海軍退役的基林級,隨著大陸海軍作戰能力的提高,海軍認為現有的艦艇已經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因此向美國提出採購新一代艦艇,不過當時美國考慮到當時」聯華抗蘇「的政策,不願意向台灣出口新型艦艇,但出於維持兩岸分治的戰略,當時的美國政府採用一種迂迴的政策,就是向台灣提供技術,由後者」自行「建造艦艇的方法。 (實際上這種方式是上世紀80年代美國向台灣提供武器裝備的主要形式,也就是說所謂」自製「的武器裝備無一例外是美國人這種政策下的產物。)。



台灣新艦建造計劃被稱為「光華「計劃,光華計劃有兩個;光華一號,建造8艘4000噸級佩裡級護衛艦(成功級)代現有的陽字號驅逐艦,光華二號引進6艘法國」拉法葉「(康定級)3000噸級護衛艦,替代現有的山字號護衛艦。這兩級艦構成了海軍二代艦「。因此這兩個計劃也被稱為光華二代艦計劃,考慮到中國大陸海空戰力的持續增長,中國大陸當時已經研製成功鷹擊-6、8等型空艦導彈,因此我海軍認為在戰時可能空軍忙於維持空優,難以為其提供空中排斥,因此需要建造一型防空型護衛艦為其海上機動作戰編隊提供海上防空屏障,由於該級艦比光華計劃建造的艦艇性能有較大提高,所以將其稱之為光華二代二級艦。


光華二代二級艦的核心是採用美國通用電氣的ADAR-2N相控陣三座標多功能防空雷達,該雷達是神盾系統的AN/SPY-1相控陣雷達的縮小型,其天線位於上層建築上的塔形結構內,ADAR-2N的天線陣元只有1056個,只相當於SPY-1的1/4,因此在探測距離等指標上比後者要低,(相控陣雷達利用天線陣元發射功率在空間實現合成和疊加,從而實現較大的探測距離),通用電氣的說法配合ADAN-2N與ACS相配合,可以同時搜索300個空中目標,同時跟蹤20個目標,並且同時向10個目標發起攻擊,儘管性能要低於神盾,但對於一艘4000噸級的護衛艦來說是極致了,在武器方面,將艦首的MK13導彈發射架拆除,更換為一座32單元的MK41導彈垂直導彈發射系統,可以發射SM-2MR中遠程艦空導彈。同時將OTO76艦炮移至艦首。不過海軍在對這個方案評估後認為其防空火力不足,因此在將方案修改為艦首導彈容量增加到40枚,主砲更換為MK45型127毫米艦炮,考慮到二級艦以防空為主,因此將艦尾的直升機庫去掉一個,空出來的空間安裝發射海麻雀近程艦空導彈的MK48型垂直發射系統。儘管從指標來看有「小神盾「之稱的光華二代二級艦作戰性能是非常優異的,比其當時大陸海軍新型艦艇也有較大的優勢。當時甚至有」傲嘯台海的海上蛟龍「美譽,按照原計劃首艘田單應該在1996年建造,1999年服役,但是海軍卻在1995年宣佈取消了光華二代二級艦建造計劃,而田單號也回歸光華二代一級艦也就是成功級的配備,在2002年下水,2004年服役。

海軍為何要取消瞭如此先進光華二代二級艦的建造,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所謂的小馬拉大車,將原本由8000以上噸級艦艇配備的」神盾「系統裝備在4000噸級的護衛艦上,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艦體能不能容納的問題,我們知道神盾系統是一個包括雷達、武器控制系統、導彈火控系統等在內的龐然大物,僅一個天線的重量就超過5噸重,而整個雷達的重量接近60噸,以至於連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都無法配備完整版的SPY-1,其採用的SPY-1D去掉了一個發射機以降低重量,而光華二代二級由於噸位遠小於伯克級,因此其採用的系統要更加輕型化,如天線陣元的更少,因此尺寸和重量顯然也更小,但代價是降低了雷達的探測距離和分辯精度,即使這樣在狹窄的艦體中找到合適的安裝位置仍舊不容易,像伯克線那相整合到上層建設中,那麼雷達天線離海面位置就會過低,低空探測能力特別是對反艦導彈的探測能力不足,並且海浪及鹽霧會對天線及電子系統造成腐蝕,從而降低系統的可靠性,所以光華二代二級艦把雷達放在上層建築頂的塔形結構中(這也是小神盾艦的標準形式),這樣的好處就是離海面較遠,可以為電子設備提供較好的工作環境,同時提供雷達的水天線距離,但衍生的問題就是雷達重心升高,穩定性下降。

導彈容納能力有限,即使光華二代二級艦勉強裝備ADAR-2N和ACS系統,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導彈容納問題,由於神盾系統具備的遠程能力、自動化攔截和多目標攻擊能力,因此只有搭配遠程艦空導彈才能更好的發揮出其作戰威力,而遠程艦空導彈一般都較長、較重,二代二級艦計劃配備的美國的SM-2艦空導彈其長度也超過了4米,重量超過600公斤,再加上MK41垂直發射系統,這樣讓其載彈量還比不上一級艦,因此在抗擊飽和攻擊能力下降,儘管後來修改設計,將導彈增加到40枚,但也出現了艦艇重心前移的問題,不得不讓艦身加長,這樣其噸位增加到5000噸左右。而雷達及導彈數量的增加以及艦艇自身重量的增加,又能增加了艦艇主機、發電機的負擔,而想增加主機和發電機的功率勢必又要增加排水量,從而進一步推動艦艇成本的上漲,光華二代二級艦建造成本高達每艘14億美元,幾乎是一級艦的兩倍,這還不包括因為設計和建造問題而進行修改的費用,更重要的是隨著大陸殲轟-7等新作戰飛機的入役,海軍對於光華二代二級艦失去了信心,認為即使勉強將其建造出來,可能難以抵擋中國大陸海軍戰機的多方攻擊。這也是為什麼光華二代二級艦在即將開始建造被叫停原因。


以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光華二代二級艦的停建並不是偶然,其實這小神盾艦的通病,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小馬拉大車,我們知道神盾艦一般是各國海軍機動編隊的核心,擔負著遠程對空警戒及防禦的重任,這樣各國海軍自然希望自己的神盾艦探測距離越遠、艦空導彈射程越遠,攻擊目標越多越好,這樣可以為編隊內艦艇的內層防禦系統爭取更多的時間,從而降低內層防禦系統的壓力,而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取決於其天線陣元的多少,而這又取決於天線面積,天線面積越大,陣元越多,探測距離自然就越多,那麼重量自然就不會低,即使採用有源相控陣技術的APAR雷達,其每個陣面的重量仍舊高達2噸,整個雷達重量超過20噸,因此要想降低雷達系統的重量勢必要在雷達天線尺寸及陣元數量上做出妥協,結果就是雷達性能的降低,顯然這有悖於神盾艦做為編隊骨幹探測系統的初衷。另外的問題就是載彈,神盾艦強大的探測能力需要遠程的艦空導彈的支持,以便將這種能力轉化為實際的作戰能力,可以說神盾艦和遠程艦空導彈的結合基本上封住了對方中高空攻擊的路線,而隨著技術的進步,新型艦空導彈開始採用主動雷達製導方式,具備了跨越水平線攻擊目標的能力,而相控陣預警機及協同交戰系統的引入,又解決了載艦跨越地平線目標探測與指示能力的瓶頸,讓神盾艦對於低空目標的攔截能力擴展到60公里以上,由於反艦導彈在這個距離基本上處於彈道呆板的自控段,因此讓神盾艦的攔截成功率大大提高,隨著探測能力的飛躍及協同交戰系統的引入,制約神盾艦作戰能力就是載彈量,由於是編隊防空體系的骨幹,神盾需要最大限度的攔截來襲的空中目標,以降低編隊其他艦艇的防禦壓力,同時其也是對方重點攻擊目標,因此多目標攻擊及持續作戰能力就成為神盾艦一個重要的指標,而這很大程度又取決於本艦的載彈量,所以神盾艦另外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擁有較在的載彈量,像提康德羅加級的備彈超過100枚,而伯克級也超過90枚,與這些導彈配套的垂直發射系統讓其具備快速、全向攻擊能力,從而提高了對抗對方飽和攻擊的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神盾艦的精髓在於其強大的探測與遠程攻擊能力,從而為機動作戰編隊提供最大限度的防空屏障,也就是說在探測與武器技術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的情況下,神盾艦的噸位實際上很難降下來,而實際上各國的神盾艦呈現越造越大的趨勢,如日本的愛宕級、韓國的KDX-3的排水量都超過了1萬噸大關,較大的艦體為神盾系統及備彈提供充裕的空間及動力支持,也降低了設計及建造的難度,因為不需要像小神盾那樣在較小的艦體中見縫插針式的安放各種設備,雖然本世紀也有幾型艦以「小神盾」為名,比如西班牙的F-100護衛艦,儘管其設計指標在5000噸左右,但是下水、服役時的噸位已經差不多6000噸級了,而其改進型澳大利亞的防空艦的噸位則直逼7000噸級,即使是號稱最小神盾艦的挪威南森級其滿載排水量也達到了5200噸,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神盾艦噸位的降低都是以載彈量減少為代價的,如F-100型護衛艦其只配備有6組8單元MK41垂直發射系統,可以配備48枚SM-2MRBLOCK4遠程艦空導彈,只相當於伯克級的90枚的一半左右。為了保持本艦隊的火力F-100的通常的配置是裝備40枚SM-2,另外1組MK41以1*4的方式裝備32枚ESSM中近程艦空導彈系統,而南森級則只有一組MK41,裝備32枚ESSM,不具備區域防空作戰能力,儘管有資料指南森級預留了增設MK41系統的空間,但是其存在著動力及發電機無法支持4塊相控陣天線同時開機工作的問題就無法解決。只能採用輪流供電的方式來雷達天線輪流工作,顯然這些並「小」的小神盾艦在作戰能力比伯克級這樣的神盾艦相比也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同時攻擊目標數量和持續作戰能力方面,這降低了其在高威脅環境下的生存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講,所謂的小神盾艦隻不過是一個「看起來很美」的方案,其以削弱系統整體作戰能力來代價來降低艦艇的噸位和成本,但實際上情況來看,應該說效果並不明顯,所以從本質上來講小神盾艦隻不過是神盾艦一個低重複的產品,而不是後者有效的補充。這就是各國的神盾艦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所謂利用二手佩裡艦來發展小神盾艦隻不過一廂情願,當年光華二代二級艦以5000噸級的艦體都不能做到的事情,現在以4000噸級的艦體就能做到?況且還有一個備彈量的問題,然後是如何在將這些設備與武器安裝到艦艇中去.所以這個所謂的"小神盾"計劃純粹是一個"水中撈月"之


附上 西班牙F-100護衛艦圖樣


  F-102 Almirante Juan de Borbon 朱安.博本海軍上將


下水日期: 2002年2月28日 服役日期: 2003年12月3日

  F-103 Blas de Lezo 布拉茲.迪.黎洛


下水日期: 2003年3月16日 服役日期: 2004年12月16日


  F-104 Mendez Nunez 曼迪茲.努尼茲


 服役日期: 預計2012年

性能數據:

  艦長: 146.72米



  艦寬: 18.6米



  吃水: 4.75米


  排水量: 5802噸

動力裝置: 採用柴燃聯合(CODOG)推進系統,2台GE LM-2500燃氣輪機,46648馬力,2台Baz□n-Caterpillar 3600型柴油機,12000馬力,雙軸






  航速: 28.5節



  續航力: 大於4500海里/18節



  武器系統: 1門54倍口徑Mk-54 Mod.2型127mm艦砲,2門Meroka 2B 20mm近防艦砲,48單元Mk-41 VLS垂直發射系統(配備32枚Standard標準SM-2 Block IV型艦空導彈和64枚Evolved Sea Sparrow改進型海麻雀RIM-7PTC型艦空導彈),2座四聯捕鯨叉(Harpoon)反艦導彈發射裝置,2座雙聯Mk-32 Mod 9型324mm旋轉式魚雷發射裝置(配備Honeywell Mk-46 mod 5型魚雷)


  艦載機: 1架SH60B海鷹反潛直升機


  電子設備: Lockheed Martin AN/SPY-1D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系統(用於跟蹤, 目標指定和武器控制);1部Raytheon AN/SPS-67(V)4對海搜索雷達;ENOSA-Raytheon DE 1160LF(I)艦殼聲吶;2部Raytheon AN/SPG-62(Mk99)火控雷達(用於標準-2導彈末端制導);Thales Scout導航雷達;AEGIS宙斯盾作戰指控系統;1套伊扎爾公司FABA DORNA作戰指揮控制系統(RTN-30火控雷達用於艦砲);SLQ-380電子對抗系統;SLQ-25A增強型音響魚雷誘餌系統;4座FMC SRBOC Mk-36幹擾火箭發射器等


  艦員編制: 240人(軍官35人)


[ 本帖最後由 frank780 於 2010-1-24 19:00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