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四十不惑

四十不惑

四十不惑,能不惑嗎?擋都擋不住。
  
  十歲時,憧憬著長大的那一天;二十歲時,憧憬著有一個白馬王子突然出現;三十歲時,不敢憧憬,開始展望有一天我們生活得更好,有房子,有車子,孩子能夠幸福而快樂的成長。四十歲的時候,由於之前的理想或展望都沒有達到,或是不夠理想,開始困惑了,甚至心理會有病態。
  
  當我四十歲的時候,工作仍然不穩定,今年能在家附近上班,明年家附近就可能沒有我們單位的工程可幹了。當女人經常不著家的話,自己心理首先不平衡,感覺很空。必竟是有孩子有家的女人,在外面上班,一個月或幾個月回不了家,那孩子就沒有可靠的人能夠去帶。孩子的吃飯與教育就會落空,自己心裏不會不難受的。難受了怎麼辦?不上班?呆在家裏又太悶,心理都有可能出問題,那種難受用文字也無法表達,不是說自己有多大的價值,也不是說在家不掙錢就沒有價值;可是,困惑是有的,甚至很像一頭困獸。經常會用疲倦的眼神去看周圍的人;睡眠首先不太好,心裏的那種空落是自己給自己的。女人每當這樣的時候,家裏人應該給予理解或關愛,從細節上去關心,家裏就是瑣碎的事情,從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互相關愛該多好。可是,孩子爸不會這樣的,我也不願意去委婉地試探他。只能一個人窩在心理,有時自己怎麼都安慰不了自己,想哭,不是流淚就能排解掉的,想罵人,不是罵人就能好受一點的;只能默默地煎熬,不知怎樣才能走出一個人抑鬱的境界。二姐說自己有了更年期了,當時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滋味,可是我還沒有到更年期的年齡呢?但我感覺到了那種困惑與抑鬱的滋味了。
  
  四十來歲,正好是人到中年的階段,這時候父母都是七八十歲的人了,孩子又是初中階段,非常關鍵的學習階段。工作又不固定,管不上家是最大的困惑。父親又走了兩年,母親身體又不太好,當自己不能親自管她時,怎能不困惑呢?當我想盡做為子女義務的時候,父親又走了,人生好像事先就是被這樣安排好了的,當你到了這個年齡階段,父母已經衰老了,甚至都離去了,愛情早已沒有人,婚姻裏又出現了好多問題與矛盾,夫妻關係不好,孩子學習不自覺等。如果通過努力能改變夫妻間的關係也好,努力後改變不了又如何?孩子都大了,正需要兩個人付出精力與時間去管教的階段。像我的性格,我寧願犧牲自己的個人幸福而培養孩子,不論是自己還是孩子都經受不起生活的折騰,婚姻十多年,一路走來,沒有感情也有親情。如果輕易去放棄對方,都是一種傷害。但每當有種困惑走不出來時,真教人生不如死。但又不能把悲觀或是不好的情緒帶到生活,一個人又要默默地去承受一種煎熬。自己又要找好多的藉口,為了孩子,為了生活,為不要傷害,就這樣過吧!
  
  我的另一位女鄰居也有我這樣的感覺,她自己根本就沒有工作,靠老公一個人的工資養活一家三口,她老公和我老公都屬於一種類型的人,就是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去感受其他人的苦也罷,痛也罷。她兩年前父親突然去世,年紀不到六十歲。她說自己始終走不出這個陰影,對她打擊很大。兒子學習不好,又不喜歡學習。老公下班回家後又不管孩子,說娃初中上完就行了。她心裏很難受,有時候真想一個人出去走了。說這麼多,並不是因為女人承受生活的能力差,只是女人太情緒化,即使一個成不了理由的事也會讓一個女人想不開。也許是太追求理想化,追求一種不超乎自己的完美,女人要痛,痛了自己,更痛了那段歲月的的美好。
  
  有時會坐在一個無人的角落,面對自己,面對無助,該怎麼辦?我也會相信,我會在一片困頓中不知不覺就走了出來,就像在夢中逃脫狼的追逐,最後不是隱身就是哭喊著醒來。生活中哭也不是,喊也不是,逃也不是,只有一個是必須正確選擇自己所要走的路。走在自己的路上,再去看別人,那邊風景獨好。
  四十不惑,唯獨那邊風景獨好!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