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吃欲無止境:美國人為何吃不過中國人?

吃欲無止境:美國人為何吃不過中國人?

佛洛依德說過人的行為絕大部分來自“潛意識”,這種潛意識支配著人的習慣和偏見,人與人之間也因之形成了潛規則,凡是潛規則無法適用的才被明規則限定,這才有了法制這個東西。
如果這個著名理論成立,那麽就可以肯定一點,中國人和美國人之間的同異絕不限於明規則,也就是不限於社會法規和制度,而是更多的集中在潛意識之中。
說到潛意識,自然會想到“吃”這個本能,這是馬斯洛需求層次中最基本的,也是所有其他需求的基礎。
中國五千年吃文化博大精深,這五千年中,災荒和豐足相互交替,讓人們嘗試了所有能吃的東西,從炸黃蟲到燉魚翅,體現出人類為生存到為奢侈的循環過程,當然這種循環中包括了從皇帝到乞丐的不同等級,差距極大。
美國則是另一種歷史,饑寒交迫的西部大遷移依然沒有改變美國人那單調的食物種類,幾乎所有食物都是《聖經》時代所記載的,只是多寡不同而已。
今天,美國人均糧食產量是中國人的七倍,這些糧食人消化不完,當然就分給牲畜,其次再分給出口,總算把糧食處理幹凈了。許多美國的孩子們只曉得雞蛋是從超市裏獲取的,但小雞是如何孵出的卻一點也不明白。
美國人對於食品要求也很簡單,連一只烤雞批也會讓他流口水,前提是他只需用微波爐加熱就能下肚。由於飲食如此簡單,美國人就給飲食創造出其他附加物,美酒、宴舞、派對、音樂,但幾乎都和增加食品復雜程度無關,反而增加了其他文化節目的發展。
當中國人開始經濟改革時,第一個要做的事情就是“吃一回美國肯德雞”,然後才是穿上一條喇叭褲(三十年前不流行牛仔褲),這兩件事情完成了才有人打出“小平你好”的標語來。
之後就越來越奢侈了,每年喝掉相當於兩個西湖的酒,每年吃掉一萬億公款,每年吃掉多少個小學之類的消息不少,但從來沒有人追根到底研究過這件事產生的根源。
許多專家說這是因為沒有民主監督,或者說沒有明確法律限制,才造成了這樣的狀況,但後來發現人民也參與了,法官也參與了,大家根本沒把這種消費看成是不應當做的事。
這就是社會文化的巨大驅動力,你反對一個法律條文很簡單,因為它是由別人制定的;你反對一種社會文化就非常復雜,因為你反對它就等於反對你自己,你也是社會文化的一個細胞,社會細胞集體有自我維護功能,你反對它是徒勞的。
你一個人的心理叫潛意識,整個社會的潛意識就成了社會文化,成了習俗,最後法律也就與它相適應了。
也正因為以上原因,美國不會有手工精細的小魚餃,也不會種采收費人力的蓮藕,甚至無法用機械采收的通心菜也沒用人種。
美國的蘋果落到地裏爛掉很多,因為中國的蘋果醬比美國蘋果更便宜。中國貴州山區裏孩子喝水當午餐,為何同時美國市場被中國蘋果醬傾銷呢?
沒必要說出一番大道理來,因為我們沒有人會去實施改良計劃,說出來的道理是給別人聽的。中國文化中道理很多,但都是裝面子的,只有吃到肚子裏的才真正屬於自己,這便是民以食為天的真正含義。
記得十年前法國在攻打伊拉克問題上反對美國提案,結果美國許多漢堡店把“法國炸薯條”改名為“自由炸薯條”,發音相去不遠,十分幽默,但也反映出美國人的愛國主義傾向。
中國人絕不會把菜名改成“自由”,而是起一些非常吉利的名字,“發財就手”(發菜燉豬腿和蠔),“金玉滿堂“(揚州炒飯)等等,可見兩個民族由於潛意識不同產生出截然不同的表達方式。
說到底,美國人的吃講究的是工作效率,中國人的吃講究一種社會地位和權力,自然,前者的食品不會太奢華,後者吃的欲望卻是無止境的。

TOP

中國人吃當的是面子。

TOP

舌尖上的中國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