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不服來戰!北京已丟掉對美國幻想

不服來戰!北京已丟掉對美國幻想

來源: 多維/日期: 2015-08-04

  未及第48屆東盟外長會議開幕,先行抵達新加坡訪問的中國外長王毅便早早抛出了中國之于南海問題的最新立場。“中方不接受任何蓄意炒作、挑動對立和無端抹黑的做法,不接受貌似公正、實爲雙重標准的所謂倡議”,這樣一言雖未明確提及任何國家的名字,但其中意指卻不無明顯,美國已經成爲公認的被點名對象。



  事實上,圍繞南海問題解決,近段時間以來北京方面已不止一次嚴詞拒絕美方倡議。無論是今年5月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面對克裏“敦促中國采取行動,與各方一起幫助緩解緊張局勢,並增加通過外交方式解決問題的希望”,王毅直接回以“中國做好了談判准備,但它不會放棄這些建設工作,並表示這完全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中方一貫主張在尊重曆史事實的基礎上,依據國際法,通過直接當事國的協商談判,以和平和外交手段尋求妥善解決,這是中方的既定政策,今後也不會改變”。還是2014年7、8月間美國頻提凍結南海行動,均遭到中國強硬推回。

  如果說,此前華府方面明確表態對所有當事國一視同仁、應全部停止南海建設活動,尚能讓外界遐想,中美圍繞南海問題展開的較量是否有了一絲轉圜之機?今天,北京再三強勢拒絕美國倡議,中國南海軍演更是恰值東盟外長峰會召開這一敏感時刻高調上演。北京方面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其實已經益顯,在相當程度上其早已丟掉對美國的幻想,並開始對外宣示:不服來戰!

  華府頻失公允 北京棄幻想

  南海問題從産生到擴大曆經了幾個階段,雖然每個階段都面臨著從量變到質變的調整,但不變的永遠都是美國步步升級、不斷介入這一問題的態度。20世紀50、60年代,南海問題伊始,從南海問題的本質來看,這無疑是中國與菲律賓、越南、印尼、馬來西亞,還有文萊這五個國家的主權之爭。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的較量也好、對話也罷,基本上都居于雙邊層次。即便東南亞國家有意將這一問題放在多邊舞台進行討論,但總體而言這仍是雙邊的主權之爭。而在這一時期,美國主要充當了“旁觀者”的角色,但正因爲其抛出了南海諸島的“主權未定論”,給南越、菲律賓等美盟國預留了填補日本留下的實際控制真空的機會。

  爾後,美國在南海問題中的角色有所調整,從兩方均不予支持的“中立者”,到試圖在南海問題中充當“制衡者”,“調停”南海爭端,美國更向前走進了一步。只不過,這樣一種必須以自身實力爲基礎才能夠承擔其的“制衡者”角色,顯然並不可能持續扮演下去。在國際社會普遍視美國漸入“後霸權時代”後,其正在努力嘗試自己塑造成南海爭端“仲裁者”。而自一年前對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陸”表達關切後,美國又開始不滿足于完全超脫于南海問題之外,逐漸將工作重心由外交施壓逐漸轉向軍事強硬,積極籌劃介入和幹預南海爭端。當前,鑒于多次施壓未果或提議失敗後,美國在南海“不選邊站”的中立立場已經發生變化,轉向實際性質的“選邊站”。



  美菲南海聯合軍演

  從“旁觀者”到“中立者”、“制衡者”、“仲裁者”,再到現在的“選邊者”,盡管美國一直以秉持公正的正義使者身份頻頻亮相南海問題角力場,但之于其貌似公允實則偏頗的“倡議”,中國其實早已有了清醒的認識,並已充分了解美國無法以公正化、剝離化地視角來看待南海問題。與此同時,當前美國在這樣一條道路上越走越遠,更是令北京不得不引以爲重視。

  並且,雖然不久前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哈裏斯(Harry Harris)仍在堅稱,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地單方面改變南海現狀,是用于軍事目的,對海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並且拒絕外交和國際仲裁等方面的努力。但觀,包括美國防部發言人威脅,美軍偵察機和艦艇並未進入南海人工島嶼周圍12海裏以內的範圍,但“這可能是下一步”。以及在中方連續警告後,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Daniel Russel)曾強硬回應,美國的偵察飛行是“完全適當的”,而且美國海軍和軍機要把偵查“進行到底”。乃至于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高調搭乘P-8A反潛偵察機巡視南海。如此咄咄逼人地拱火舉動,已將美國試圖把南海問題推向國際化、軍事化的目的暴露無遺。之于美國調停南海爭端,中國必須丟掉不切實際的幻想。

  中國溫和轉強硬

  相較于以嚴詞力拒美國倡議,中國近來在實際行動層面則表現地更爲堅決,其中特別是以近期南海舉行的一系列軍演表現得尤爲明顯。

  中國海軍7月22日起連續10天在南海進行軍事訓練,7月28日下午更是進行了一場令世界都尤其關注的實兵對抗演練。有消息顯示,此次演練屬于戰役級的聯合作戰演習,共出動一百多艘艦艇、數十架飛機和部分信息作戰兵力,以及第二炮兵數個導彈發射營、廣州軍區部分電子對抗兵力。參演部隊包括海軍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廣州軍區電子對抗部隊、第二炮兵導彈旅。演習先後進行了多波次實彈攻防,實射各型導彈、魚雷戰雷數十枚,發射各類炮彈、幹擾彈等數千發,接近一場中等規模海空戰的彈藥消耗量。另外,此次演習不僅區域規模空前,包括海域、空域、地域,比以往實兵實彈演習要大。甚至有軍事觀察人士指出,目前來看,在南海地區可能爆發的武裝沖突或低烈度的戰爭,大都不會超過此次演習的規模,此次中國軍方在南海的大規模軍演甚至超過30多年前的英軍遠征馬島。

  雖然中國國防部方面于7月30日對外回應稱,這僅是一次例行軍演。中國官媒更是強調,軍演的目的在于檢測海軍的空中防禦和早期預警系統,提升中國海軍基于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但“潛艇航母一起打”所要震懾目標,顯然不只是一個虛幻的敵人,用來恫嚇其他南海爭端方更是著實顯得有些小題大做。基于此,本次軍演針對的目標、對象其實已經非常明顯,全球範圍內或許只有美國,才真正值得北京如此“大動幹戈”。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有意支持越菲等國,不止步于口頭聲援,更從派遣軍機飛越中國島礁上空、增加在南海的巡邏力度並擴大範圍,提出美菲兩軍之間展開更具體的軍事合,乃至于盡快落實美國在菲駐軍,都采取了爲具體的切實行動,爲菲越等國站台。另外,美國國防部主管南亞及東南亞事務的副助理部長希爾萊特(Amy Searight)稱,華盛頓歡迎歐盟有關南海領土爭議應以和平方式解決以及應尊重國際法的呼籲。盡管,菲越等國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扶不起的阿鬥”,而歐盟則當面回絕了美國的“邀請”。不過,真正令北京方面擔憂的或還在于,美國誠邀日本加入南海紛爭逐漸得到了回應。

  當地時間7月29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Abe Shinzo)在當天召開的參議院特別委員會上就行使集體自衛權參與南海掃雷一事發表意見稱,“若滿足‘武力行使三條件’,則會采取應對措施”。一旦日本真正介入南海問題將徹底改變已經愈發複雜的地區局勢,使中國陷入更大的不利。這更讓中國不得不防,並在相當意義上迫使中國今天必須一轉往日的溫和面孔,開始尋求加固軍事支撐。  (欣予 撰寫)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