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習近平與默克爾通話 提出一個希望

習近平與默克爾通話 提出一個希望

來源: 聯合新聞/日期: 2021-04-07


       中歐關系因新疆問題陷入低潮,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熱線,希望歐盟獨立作出正確判斷,真正實現戰略自主。默克爾表示,歐方在對外關系方面堅持自主。當今世界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更加需要德中、歐中合作應對。



  據央視新聞報道,習近平七日應約與默克爾通話。習向默克爾表示,去年雙方多次溝通,爲中德、中歐關系發展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希望德方、歐方同中方一道作出積極努力,維護和推動中德、中歐合作健康穩定發展,爲這個多變的世界增添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

  習還指出,雙方應以明年中德建交五十周年和北京冬奧會爲契機,推進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交流。

  默克爾表示,歐方在對外關系方面堅持自主。當今世界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更加需要德中、歐中合作應對。歐中加強對話合作,不僅符合雙方利益,也對世界有利,德方願發揮積極作用。

在當地時間1月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再次向民衆呼籲,希望大家齊心抗疫,並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周都會是因爲疫情而“極其困難”。而默克爾爲抗疫並不止一次發聲,她曾爲規勸民衆自覺遵守防疫規範情緒激動,一度落淚哽咽。

  在2020年年末之時,默克爾最後一次以德國總理的身份向民衆送去新年祝福,在她發表新年致辭之時,她表示2020年是她過去15年執政期間最爲艱難的一年,而在2021年9月的德國大選上,她將不再參與競選。並且默克爾還表示除了不再擔任德國總理之外,她也不會再擔任任何政治職務,歐洲層面的也不會。

  這對于德國、歐洲、甚至整個世界來說都將會是一件大事,而失去了默克爾這個舵手的德國將會航帆何處,目前無人知曉。

  默克爾並不是一位天生的政客,在投身政治活動之前,默克爾早先是一位科研人員,還擁有物理學博士學位,在1989年進入政壇時默克爾作爲政治新人給人留下的印象總是矜持而拘謹,但是她很幸運,遇見了一位貴人——德國前總理科爾。

  科爾在與默克爾僅會面兩次之後,就將默克爾提拔爲了婦女青年部部長,並通過“恩師”科爾的提攜,很快成長了起來,但當時的她還被稱爲“科爾的小女孩”,並不是現在的“鐵娘子”。

  而默克爾的鐵血首次出現在世人面前,或許就是她的“手刃恩師”。在1998年,連任四屆的科爾再次參與競選,但最終遭遇失敗,轉而擔任基民盟名譽主席,而默克爾被任命爲基民盟總書記。1999年,科爾陷入了政治獻金的醜聞之中,基民盟的高層也在左右爲難。這時,默克爾在媒體上發表文章公開批評科爾,與其劃清界限,並承諾將帶領基民盟走向新進程。

  這一舉動不僅對其“恩師”反戈一擊,還打擊了她的對手朔伊布勒和科赫,最終她在2000年成爲了基民盟首位女性黨主席,開啓了她順利問鼎總理之位的道路。

  在默克爾執政的15年間,德美、德中的關系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默克爾執政初期,她更加親美,甚至曾公開支持過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而默克爾的態度爲什麽發生了如此巨大的改變呢?這一切或許還要“歸功”于川普。

  據2020年德國民調數據顯示,有36%的德國人認爲與中國的緊密關系更爲重要,這一數據在2019年是24%;而在2019年認爲與美國保持緊密關系更爲重要的民衆比例從50%下降至37%。

  對此有大量德國民衆認爲,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和單邊主義,正在把德國向中國的方向推去,而美國政府在“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國防預算、伊核協議等多方面都將德國當作了眼中釘,這也讓德國民衆認爲德美關系已經遭到了嚴重破壞。

  在拜登(專題)勝選之後,默克爾曾4天3次拉攏拜登,這也引得外界紛紛猜測默克爾是不是要再度親美,但在默克爾拉攏拜登之時過去了一個月的時候,卻傳出了“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重新啓動的消息。

而在最近中歐之間還傳來了一個大消息,談了7年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終于談判成功,德國作爲歐盟的“領頭羊”,在這場談判中的態度至關重要。在歐盟的對外聲明中,也著重強調了默克爾做出的貢獻,稱“對默克爾總理發揮的積極作用表示歡迎”,還表示“她全力支持歐盟與中國的談判”。

  可以說,默克爾在任期間做出的努力,對世界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在默克爾執政期間,德國在歐盟的地位更加穩固,德國逐漸成爲了歐洲的權力中心。而在2020年的全球性抗疫“比賽”中,德國也是歐洲國家中的“抗疫典範”。美國《政治報》網站此前給2020年歐洲領導人的影響力進行排名時,認爲默克爾在綜合成績中排在第一,並認爲在美國“退群”之後,德國已經成爲了西方國家中的領袖。

  沒有默克爾的德國將走向何方?新總理上任後德美、德中關系將會發生怎樣變化?歐盟又將在誰的帶領下繼續前行?這些都成爲了未解之謎,而一切都將等待2021年給我們答案。可以肯定的是,今年9月的德國大選也將會獲得全世界的矚目。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