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資訊][銀行]主流產業不見了 放款難做

[資訊][銀行]主流產業不見了 放款難做

主流產業不見了 放款難做

 三商銀調整授信政策,事實上,個別銀行政策方向也不盡相同。從 最近銀行授信政策反推回產業前景,看在銀行業者眼中,也透露出些 許警訊,那就是:台灣繼輝煌的半導體產業、液晶面板產業後,目前 下一個主流產業或明星產業,還沒有見到。

  過去半導體、液晶面板當紅時,銀行對於這些明星產業的龐大資金 銀彈,也發揮了相當大的推動力量,但隨著銀行對液晶面版緊縮授信 後,也顯示科技發展方面的「硬體設備」已經逐漸飽和,放眼全世界 皆然,加上台灣製造業大量外移到中國大陸,目前已經沒有什麼特別 的重大投資案可以快速消化銀行剩餘資金,也難以創造昔日產業授信 的高獲利。

  換句話說,台灣企業中最肥碩的金雞母已經是「肉啃盡、血喝光」 。現在唯有銀行業願意扮演創投的風險資金角色,大舉進入新興技術 研發,否則在台灣的產業難以看見未來,甚至可能沒有未來。

  在這產業前景不明的同時,對銀行業來說,「是危機,也更是轉機 」,因此銀行業現在的確應該馬上行動,並且換個角度、用頭腦來增 加其他可能的授信對象,這都是銀行業可以立即著力的地方,如此才 有可能找尋到下一個獲利急速成長的金雞母。

  不過,銀行內部目前評估,雖然太陽能電池等八大產業有潛力,但 如果將這些產業放在國際的相同水平來看,卻還是差了一大截,甚至 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料來源還控制在國外業者手上,也顯示這些當紅 產業想要跨出台灣,跟國外一較高下,還是有不小差距存在。

  此外,中小企業佔全國企業數的九成,但過去十五年來金融機構對 中小企業的放款比例卻是年年下降,去年更創下歷年最低的一七.一 二%,與過去最高峰時曾達到三九.九二%的比例相比,數字相差實 在太多,顯示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放款是逐年緊縮。之所以如此, 主要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政府的信用保證基金」,銀行就不願對中小 企業授信。

  也有銀行強調,重心將放在傳統產業上,顯示銀行的錢相當「氾濫 」,有緊迫找尋授信對象的壓力,也可能是代表過去幾年的電子業熱 潮,似乎有逐漸退燒的趨勢。電子業近來的表現,讓銀行業覺得成長 性逐漸變慢,風險還不小,逐漸「傳統產業化」,值得後續留意。

TOP

銀行業已經越來越難經營
好在離開銀行業了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