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錄]給美國「夢幻隊」的建言:打出NBA自我風格

[轉錄]給美國「夢幻隊」的建言:打出NBA自我風格

9月4日在日本原宿客串近20分鐘狗仔隊,體驗完「在原宿與Kobe相遇」驚奇後,讓我對這
次世界男籃賽美國「夢幻隊」的整體表現與未來前瞻,有了全新的看法,那就是管他什麼
FIBA不FIBA,既然是NBA,就打出NBA自我風格。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觸呢?其實很奇妙,當我在原宿「竹下通」喝咖啡,思索著美國夢幻
隊為何在本屆世界男籃賽只能遺憾抱銅的問題,正當百思不得其解起身走出店外準備透透
氣時,竟然碰到了Kobe Bryant,此時我腦中閃過一個念頭:「你的美國隊友兵敗埼玉,
你卻有閒情逸致在原宿逛大街?」

這樣的對比情況還真是讓人尷尬,夢幻隊是來日本為美國爭光的,結果抱撼而歸,9月3日
連賽後頒獎典禮都未參加即倉促離日,後腳才剛走,Kobe前腳就到了,這位「臨陣脫逃」
球星,來日本不是來打球的,而是推銷自己的「Nike Zoom Kobe 1 」球鞋,雙方的目的
與意義實在是天差地遠。

可是就在我跟拍完Kobe,看到Kobe那種平易近人的親和力與享受生活的愉悅神情,我頓時
有所更深層的領悟與體驗,這種看法絕對不是要像「禪師」Phil Jackson一樣故弄玄虛,
也不是要在眾人痛批NBA,大捧FIBA之際譁眾取寵,夢幻隊應該跟Kobe一樣,放輕鬆一點
,忠於自己  、做自己,既然是標榜NBA球星組成,那麼幹嘛要去學FIBA,為何不好好打
出NBA風格。

看了20年的NBA,對於美式籃球的觀念也算根深蒂固,NBA不是一直在強調,想要贏球就是
要打得主動且具侵略性,打出自己的風格與強項,而不是要被動地去屈就對手,既犧牲、
否定自己的特色,還要去學對手的長處,這樣我消彼長的對抗,怎麼會有百分百把握,又
怎麼會贏球呢?

NBA的風格與強項是什麼?簡言之不就是進攻籃框嗎!要用高人一等天賦、體能與創意去
強攻禁區,一般球員只能上籃的球,NBA球星就是能灌籃,進算再加罰,不然ESPN一天到
強力放送切入灌籃的勁爆鏡頭都是假的嗎?NBA不是一直告訴我們,要永遠保持進攻的侵
略性,不能甘於只是投外線,一旦淪於投外線,整個進攻就會失去應有的主動破壞力。

結果看看現在對夢幻隊的檢討,焦點之一就是缺乏外線射手,難與其他各國的犀利外線抗
衡。美國的籃球傳統就是內線優於外線,射手又如麟毛鳳角,現在這樣的檢討,不是就是
要美國改變他們的強力籃球特色,向國際籃賽的外線作風看齊嗎?我不認為這樣的犧牲會
有助於美國,恐怕只會讓美國對自己的特色愈來愈迷惑,無所適從

我一向不太聽名球評Charles Barkley的球評,但是針對今年兵敗日本,他提出一段讓我
很贊同的看法:「美國有的是天賦與才華,他們應該打得更有侵略性與速度感,1992年巴
塞隆納奧運時,對手也都要用區域防守來對付我們,但是我們打得既有侵略性又快,區域
防守還來不及到位,我們就灌籃得分了,對手要怎麼防守我們。」

其實再仔細探究準決賽美國與希臘一役,美國外線實在投不出手感時,他們也知道在外線
失靈時,要強攻籃框,即使不進,也能製造犯規機會,結果他們只做到製造犯規,卻未能
順利罰球命中,全場34罰20中(58.8%),最後以95:101輸球,如果要求美國34罰27中
(79.4%),會很嚴苛嗎?不會吧,那麼再多罰進7分,美國不就贏了嗎。

我知道,贏球不是這樣加加減減就算了,但是我想強調的是,美國就是要抱持這樣的態度
去打球、去展現侵略性,Barkley還說:「現在美國已經嚇不了對手,那像我們那時候,
對手光看到我們就不寒而慄。」雖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但是碰上美國,你是會怕他們在你
頭上灌籃,還是會怕他們投外線?

我想當然是怕被他們灌爆,如果美國都去投外線了,你會敬畏這樣的對手嗎?不要笑掉大
牙就好了吧!結果現在的美國竟然要去強調投外線,而非去檢討如何將自己的進攻威脅性
與破壞力再次提升,這樣不是本末倒置嗎?

我也不是說FIBA全然沒有美國必需學習之處,FIBA所強調的團隊合作,即是美國應該學習
的,而非像NBA一樣只強調英雄主義與單兵作戰,所要要學的是FIBA的團隊合作精神,學
習如何讓進攻要有團隊性與全面性,而非只是一味要求傳球、分球,在投、切、傳有所猶
豫情況下,反而失去自己應有的進攻風格與節奏。

正如我先前所提,為何Carmelo Anthony才是美國「一哥」的看法,Melo打FIBA與NBA節奏
都很明確,就是眼中只有籃框,有進攻機會絕不手軟,所以只要一持球,管他是釘人還是
區域,就是充滿威脅性,其他兩位一哥LeBron James與Dwyane Wade都調整得太過頭,在
太過拘緊的情況下,反倒失去像NBA的破壞力,Wade後來在銅牌戰出戰總算想通了,第四
節大開殺戒得了18分,有誰去管對手是守區域,或是釘人嗎?

我對於「K教練」Mike Krzyzewski在這次世籃賽營造出來的團隊意識與氣氛感到佩服,因
為要這些大牌球星言聽計從絕非容易的事,但是K教練所帶出來的進攻就乏善可陳了,不
要說戰術的靈活性與全面性輸給其他教練,就連球員的侵略性與創意也都不見了,變成了
為傳球而傳球,為助攻而助攻,完全失去NBA應有的進攻特色。

至於K教練所擅長的防守時,也有許多可議之處,即使是在NBA,這些球星不可能不會防守
對手的「擋切」,為何到了K教練旗下,就是會被對手的「擋切」耍得團團轉,更不用提
夢幻隊一成不變的釘人防守,從頭到尾都不見他們利用區域防守來干擾對手的投籃節奏,
所以在進攻趨於保守,防守又守得不好的情況下,美國只拿銅牌的結局,也就不讓人意外


那我依我的看法,夢幻隊該如何改造,我覺得還是要從打出NBA應有的進攻侵略性與破壞
性著手,因為這方面才是NBA壓倒FIBA最明顯之處,但是一定要打得全面性,而非淪於單
打獨鬥,很容易就會被對手的變換防守打亂節奏,那麼有那位教練能勝任此工作嗎?當然
有,那就是擔任夢幻隊助理教練的太陽教練Mike D'Antoni。
 
D'Antoni近兩年來在太陽所帶動起的「快打旋風」風潮,幾乎是所向無敵,而且還不時向
對手嗆聲:「笑太陽沒防守前,先看你們能否守住太陽的進攻再來說。」太陽的進攻除了
外線與快攻特色外,全面性更是不容忽視之處,由於五個人都具進攻威脅性與侵略性,才
會讓對手防守顧此失彼。

如果連太陽Boris Diaw、Raja Bell、Leandro Barbosa、James Jones這些過去毫不起眼
的球員,在搭配上Steve Nash、Amare Stoudemire與Shawn Marion之後,個個都有模有像
,甚至變成狠角色,那麼你有理由不相信,同樣的進攻體系,由LeBron、Wade、Melo這些
巨星擔綱起來,會打不出比太陽更耀眼的團隊進攻嗎?所以不用管什麼FIBA外線多準,防
守多好,打出NBA應有的進攻爆發力與破壞力,才是夢幻隊未來應該展現的贏球作風。

轉自圓球城市  艾迪專欄

TOP

前面說的都讓我點頭稱是  但是最後的一段話我就不爽了  太陽的那種打法  很快球員就會累的  季後賽的NASH就是因為體力不足  透支  太陽就輸了  "笑太陽沒防守前,先看你們能否守住太陽的進攻再來說"  納在你笑對手前  先看看你擋不擋的住對手的進攻吧~~!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