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歷史]三國時代~霍峻傳

[歷史]三國時代~霍峻傳

【傳記】霍峻傳——孤城不傾,守城良將霍峻

一、武將名:霍峻。

二、活動年代:

根據《華陽國志‧漢中志》載,

建安十八年(213),劉先主自葭萌南攻州牧劉璋,留中將南郡霍峻守葭萌城……成都定,先主嘉峻功,(建安)二十二年(217),分廣漢置梓潼郡,以峻太守……戶萬。去洛二千八百三十八里。東接巴西。南接廣漢。西接陰平。北接漢中。

霍峻在官三年而卒,當卒於西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又年四十而卒,往回推算生年則為東漢靈帝光和二年。則可以勾勒出霍峻的生卒年與活躍期限。

霍峻的生卒年:西元180~219年;東漢靈帝光和二年~獻帝建安二十四年。
主要事蹟的活躍年代:西元213年~219年;建安十八年~二十四年。

三、事蹟概要:

《三國誌‧蜀書‧霍峻傳》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其兄霍篤,在鄉里曾合募私兵部曲數百人。霍篤身亡,荊州牧劉表命令霍峻統攝其兄的部曲軍眾。劉表身亡,霍峻率領軍眾依附先主劉備,劉備以霍峻為中郎將(1)。劉備從葭萌向南還師襲取劉璋,留霍峻守護葭萌城。張魯派遣將軍楊帛勸誘霍峻,要求共同守護葭萌城,霍峻說:「小人頭可得,城不可得。」楊帛於是引兵退去。後來劉璋的將軍扶禁、向存等,統帥萬餘人的軍隊,由閬水(2)而上,圍攻霍峻所守護的葭萌城,圍攻將近一年,尚未能攻下。霍峻城中的守兵才只有數百人,霍峻等待尋找扶禁、向存等軍隊的懈怠空隙,挑選數百人中的精銳部隊出城攻擊,一舉大破扶禁、向存等人所率領的萬餘人軍隊,隨即斬殺向存得其首級。劉備平定蜀地後,嘉勉霍峻的功勞,於是分廣漢為梓潼郡(3),任命霍峻為梓潼太守、裨將軍。在官歷時三年,年四十歲而亡,遺體遷還埋葬於成都。劉備非常哀悼惋惜,於是詔令諸葛亮說:「霍峻既是優良之士,加上有功於國家,欲實行酒祭。(4)」於是親自率領百官群臣駕臨會場弔唁祭祀,因此而留宿於霍峻墓上,當時以此為榮耀。

註:
(1)中郎將。據後漢書百官志,中郎將,比二千石。

(2)閬(音朗)水,在梓潼東方。閬水與西漢水同源,向南流經巴西郡閬中東方。故扶禁、向存應是溯閬水北上抵閬中後,才向西方前進攻打葭萌城。

(3)梓潼郡。根據後漢書。梓潼,縣,屬廣漢郡,今始州縣也,有梓潼水。據楊守敬、熊會貞所繪製的三國疆域圖、武進謝鍾英的三國疆域志補注,可知三國蜀漢有廣漢郡、梓潼郡,則劉備所謂的「分廣漢」,當是將梓潼縣獨立為郡,並以霍峻為首任梓潼太守。

(4)酹:以酒灑地而祭。

四、人物評論:

一般來說,網友大多知道魏國有個守城名將郝昭,因為他成功擋下諸葛亮的北伐陳倉之役,郝昭出名的地方,便是因為他的對手是諸葛亮,以及《魏略》中所記載的:諸葛亮飛天遁地的攻城奇招,竟然都被郝昭一一化解,驚險處有如小說情節般引人入勝。

因此在下才興起介紹蜀漢群英當中,擁有守城不失優良紀錄的人物。

守城名言:

霍峻所言:「小人頭可得,城不可得。」與巴郡太守嚴顏:「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之言,豪壯之處差可擬。

但斷頭將軍畢竟降了,霍峻堅守城池,「一語退敵」;「數百部曲護守城池一年未失,且尚斬敵首。」

嚴顏的「斷頭將軍」而後成「降將軍」,終究成了張飛帳下賓客。
而霍峻之頭猶存,葭萌城未失,又記上向存的人頭在功勞簿上。


以寡擊眾、歷久不失:

霍峻守城之舉雖然比不上張遼數千破十萬的誇張,但在劉備心目中,霍峻鎮守葭萌城,穩固北方防線,讓劉備的入蜀軍團免於前後夾攻的窘境,可謂劉備入蜀之役能成功的一大功臣。

劉備也不吝於封賞,將梓潼獨立為郡,任命霍峻為首任太守,在其亡故之時,又親臨酒祭、夜宿墓上,榮寵不可謂不高,正所謂:「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霍峻也算是死得其所,適逢其主了!

乃父之風:

曾與網友談到霍峻,假設蜀漢能多幾位霍峻之流的守城長才,則諸葛亮北伐事業進可攻退可守,戰術戰略運用將更靈活。

霍峻有子霍弋。霍弋與巴東領軍襄陽羅憲,各保全一方,在蜀國滅亡之時,表現不俗,頗有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氣度,有乃父之風,堪稱忠良之後、不辱門楣。待日後續談之。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