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保健]腦中風~原因,預防及復健

[保健]腦中風~原因,預防及復健

◎健康殺手---- 腦中風   

  一提起腦中風,大家總是覺得這是一種來得很突然,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嚴重的話,會危及身心,家人連帶受累,是萬萬輕忽不得的健康殺手。

認識腦中風

  當頭顱內的血管阻塞不通,導致頭腦缺血(缺血性中風),或是破裂出血(出血性中風),傷害腦神經細胞,產生神經症狀,就是中風病症。美國每年約有550,000 中風的新病人,150,000人因而死亡,其中缺血性中風約佔所有中風的80%,佔死亡病因的第三位,是嚴重長期殘障的第一位病因。
  腦中風又稱為腦血管疾病,是指突發性的腦內出血或缺血,導致腦內局部受到壓迫、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部受傷,引發身體某些部分或思考功能暫時或永久失去功能,如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嘴歪、眼斜、流口水、暈眩、嘔吐、步伐不穩及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時醫治,將可能導致意識昏迷,甚至死亡。


小心! 腦中風的入侵

  國內每年腦血管疾病發病人數,約為三萬五千人,甚至奪走了一萬三千多條寶貴的生命,並多年來居全國主要死因第二名,心臟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壓更是引發腦中風的主要幫兇,如此高危險性的疾病,值得您我重視與關心。

  腦中風不僅會造成種種讓人身不由己的後遺症,對家人也造成許多傷害,因此,面對腦中風的來襲,預防腦中風入侵,是維護健康的第一步。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主要死因與致病因子分析表

排名   死 亡 原 因                   致 病 因 子
  
1   惡性腫瘤                 吸菸、飲食、肥胖、遺傳、污染….
2   腦血管疾病(腦中風)       飲食、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遺傳、吸菸、心臟病….
3   心臟疾病                 飲食、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遺傳、缺乏運動….
4   事故傷害                 ---
5   糖尿病                   飲食、肥胖、遺傳、缺乏運動….
6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肝炎病毒、酒精、藥物….
7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 感染、免疫異常、藥物、重金屬…
8   肺炎                     感染
9   自殺                     ---
10   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   免疫系統異常、感染、環境因素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預防"健康殺手-腦中風" 的入侵,其實很簡單,只要大家平時多多注意身體保健,遠離或控制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就能防範腦中風,以下是腦中風危險因子的簡單介紹:

-------------------------------------------------------冠心病的危險因子------------------------------------------------------

危險因子

年齡: 男性≧45歲,女性≧55歲。

家族史:具提早發生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家族史患者(指父親、兒子 或兄弟在55歲前;或是母親、女兒或姊妹在65歲前,發生心肌梗塞或猝死者)。

抽菸:菸是導致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預防心肌梗塞、腦中風必須戒菸。

高血壓:高血壓:血壓≧140/90 mmHg或有病史正在服藥者。
  高血壓可以說是腦中風的頭號破壞王,過高的血壓容易使血管內膜,因受到不正常壓力而受損,導致膽固醇更容易堆積,加速 了血管的硬化。另外,血壓太高時,也會直接擠破血管,造成腦出血的危險。據研究,高血壓病患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比正常者高出六倍。

糖尿病:糖尿病:空腹血糖≧126 mg/dl或有病史正在服藥者。
  糖尿病也會加速血管壁的增厚及硬化,進而引發腦中風。其所引起的血管硬化,將遍佈全身各角落。此外,糖尿病患者通常連帶有脂肪異常、肥胖及高血壓等症狀產生。

心臟病:罹患心房顫動心不整律病人,終身併發腦栓塞導致缺血性中風的機率是10%。
  心臟病是腦中風的頭號危險搗蛋鬼,尤其是有心臟瓣膜疾病的患者,容易在心臟內形成血管阻塞因子,一旦阻塞了腦部的血管,使得血液無法流動,就會造成中風現象,特別是心律不整時,特別容易發生腦中風的危險。

肥胖:肥胖會加速動脈硬化,並使心臟負荷過重,因此體型愈肥胖,愈容易有心臟病、腦中風發作。

其他:除了以上危險因子外,高血脂症、肥胖症、紅血球過多症、吸菸、酗酒、嗜吃鹽、咖啡及茶、家族遺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缺乏運動等等,都是誘發導致腦中風的重要危險因子喲!

1.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HDL)<40 mg/dl。


保護因子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HDL)≧60 mg/dl。
*保護因子可減少一個危險因子。


  註:冠心病危險因子越多者,愈易罹患冠心病,罹患高血脂症尤其最著。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腦血管會逐漸的硬化而變得狹窄,容易引起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因而有腦中風的危險。一般而言,男性中風機會比女性來得高,其中又以60歲以上年長者為最,不得不提防,時時注意身體保健。必須積極減少危險因子,才能常保心臟血管健康。



◎腦中風的纇型

腦中風是指腦部血管突然發生堵塞或出血而產生了種種的神經症狀。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由於大腦或腦幹突然缺血而暫時喪失部分腦部功能,但在24小時之內即完全恢復,稱之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因症狀很快消失而常被忽略,但它是發生嚴重腦梗塞的前兆,所以力臨床醫師及病人都應提高警覺,即時治療以預防嚴重腦中風。


缺血性腦中風:

  腦血管發生硬化,使血管腔變窄,產生血栓,造成腦部缺氧性壞死〈稱為腦梗塞〉或由腦部以外的地方〈心臟最多〉來的栓子〈如血塊、細菌贅生物、脂肪或氣泡等〉堵塞腦血管,而導致腦部缺血壞死<稱為腦栓塞>。


出血性腦中風:

  通常是腦血管變得脆弱或是先天性的動靜脈異常所造成的破裂而引起出血,若出血大量也容易發生患者昏迷及死亡現
象,死亡率達九成以上。高血壓病人若合併動脈硬化時,腦血管就容易破裂而出血。



◎腦中風對健康的傷害

行動:

  大腦的每個部位都扮演了控制身體的重要角色,而腦中風所帶來的不便與痛苦,就是行動能力的喪失,如肢體癱瘓、嘴歪、眼斜、步伐不穩等併發症。

意識:

  當大腦的血液被切斷時,腦細胞在幾分鐘內,腦細胞就會開始死亡,來往於身體與大腦間的訊息傳遞,便會開始產生混亂,甚至停擺,結果造成當事人無法做出應有的反應,包括喪失意識或知覺,無法以意志力控制排泄問題等。

語言:

  當血管栓影響到大腦的語言中心時,將造成口語及書寫能力降低,也就是失語症。失語症的患者可能會有幾方面失常:有些患者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些則無法理解其他人的意思,也有部分患者同時兼具兩種症狀。失語症的病患也可能發音錯誤或是說不出有意義的話來,甚至會影響到一個人的閱讀、寫作能力、以及數字概念。

心理:

  腦中風病人會因為身體外型的改變以及對於喪失某些能力而悲傷,因為語言、行動已經無法像過去那般敏捷,情緒也變得很不穩定,可能會因突然失控,而有大笑或是大哭的情形產生。此時,心理上的重建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家人適當的鼓勵與關心,是腦中風病患克服心理障礙的最大力量的來源。

對家庭的衝擊與社會代價:

  腦中風患者對於身體各種能力的突然喪失,短期間內,往往無法接受這項打擊,覺得自己活著既辛苦又沒有尊嚴,也不願長年躺在床上,嚴重者甚至會有輕生念頭。這種情況不僅讓患者家屬飽受壓力,更造成社會重大的衝擊。
  因此,家人的支持與關懷,成為腦中風患者面對新生活的原動力。只要家人耐心與細心陪伴,鼓勵患者持續不斷地進行復健,一定能夠將傷害減到最低,自信而尊嚴地重新面對社會與朋友。

TOP

腦中風病人居家應遵守下列等事項:

1. 按時服藥

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中途停藥者,再發率高。

2. 保持情緒平穩

情緒不穩、緊張會使血壓升高。日常生活保持心平氣和,避免情緒激動。

3. 適當運動與休息

要有充足睡眠與休息,不要過度勞累。最安全的運動是散步,病患可依自己情況規律、緩和漸進的增加運動量。

4. 適當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定量均衡飲食。避免過量菸、酒、咖啡、茶、鹽及動物性脂肪等食物。

5. 預防便秘

用力排便易引起血壓升高、腦血管破裂的危險。因此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用力解便。

6. 定期做健康檢查

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心臟病都會增加腦中風的機會。定期做健康檢查,可提早發現並接受治療,預防腦中風再發。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