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武當太乙五行功》

《武當太乙五行功》

《武當太乙五行功》詳解    棲心子
  
    自從武當太乙五行功發表以來,內功愛好者們都渴望對其中的一些細節進行詳解,為了更好的讓廣大的內功愛好者練好武當太乙五行功,讓更多的人受益,現對武當太乙五行功的內涵進行詳細的解析。  

武 當 太 乙 五 行 功  

    武當太乙五行功,俗稱武當太乙五行導引術,是武當丹法的輔助功法。該功法主要以導引為主,是武當丹法以形引氣的重要典範,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形體動作來加強五臟的功能,使五臟堅實,精氣充盈。為武當丹法內煉成丹提供必要的幫助,是修牆補屋階段較好的功法,望習者重視。   
            
一、總   歌  
玉虛宮內導引功,        內煉五臟引五行。  
太虛羽化虛空立,        週身放鬆妙無窮。  
真元內固生癸水,        萬法歸宗第一功。  
手托明月引金風,        肺宮安寧天地明。  
托天翹剪撐天地,        內閉三陽脾胃行。  
霸王舉鼎神力大,        三焦貫通肝膽寧。  
河車妙法誰人曉,        陰陽既濟離火平。  
五氣朝元溶五行,        百脈齊收切莫輕。  
五行導引功行畢,        內精外華化長生。
  

總  歌  注 解  
歌訣:玉虛宮內導引功,內煉五臟引五行。  
解:這兩句歌訣的含義是:武當太乙五行功是一種以導引的方法來鍛煉五臟的功法。練形導引的方法起源很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武當太乙五行功總歌開始就敘述了該功法的源流和功法的基本功能。即源於道家正統玉虛門中,是一種以導引為主要手段的修煉功法。該功法的主要功能就是鍛煉人的五臟,及五行之氣。道家和傳統醫學一樣把人體五臟分為五行;腎臟屬於水,肺臟屬於金,肝臟屬於木,心臟屬於火,脾臟屬於土。此乃五臟與五行屬性。  

歌訣:太虛羽化虛空立,週身放鬆妙無窮。  
解:此言預備式太虛羽化的內涵,及功效。太虛羽化是武當太乙五行功的預備式,顧名思義:就是正是練功前的準備, 其主要的目的是使練功者通過預備式的鍛煉,讓身體進入體態舒適,週身放鬆,氣血流暢。心曠神怡的境界。其內在的體感奧妙無窮。  

歌訣:真元內固生癸水,萬法歸宗第一功。  
解:此言是該功法第一式的內涵。道家修煉的理論中,把先天祖氣稱之為真元,先天祖氣藏於腎和命門之中,與元精、元神、俗稱上藥三品。可見把真元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傳統理論認為:人的真元後天補充來源於人的腎臟裡。後天的五穀之精也存在於腎臟之中。在中醫理論中又被稱為腎水、又叫癸水。腎臟在五形之中屬於水,而腎水則是修煉者內練成丹的最基本的保證。腎臟的強健程度直接的影響腎水的生成,也就直接的影響金丹內功中的「玉液還丹」功夫的進展。因此,只有真元內固,才能保證癸水的生成。這種方法是眾多法門所修的第一功夫。因此武當太乙五行功的第一式就加強修煉者腎臟的鍛煉是有道理的。  

附:關於腎臟功能的論述:腎主骨生髓,通於腦腎主藏精,而能生髓,髓居於骨中,骨依賴髓以充養。所以《素問‧宣明五氣篇》說:「腎主骨」,《陰陽應像大論》說:「腎生骨髓」。腎精充足,則骨髓的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充足滋養而堅固有力。  

歌訣:手托明月引金風,肺宮安寧天地明。  
解:此言五行功第二式的動作內涵,金者:五行歸屬中的金,在人身之中肺臟屬金,風者:呼吸唏噓,往來之氣也。中醫的理論中認為:肺臟在五行之中屬金;在五行相生相剋之中:金生水,水則養木,則五行相生,人體康健也。手托是指動作的內涵。明月則是太陰的涵義。此句話的含義,通過手的動作來引動太陰肺經中真氣的運行,使其流暢、充盈來達到鍛煉肺臟的目的。肺宮安寧天地明。此句話含義是人的肺臟功能強健,就會給人帶來健康。以下是關於肺臟的論述。  

附:肺臟在人身體中位於胸膈內,膈膜之上,在五臟中之位置高,故有「華蓋」之稱。肺繫上連喉嚨,開竅於鼻,司呼吸而外合皮毛,與自然界息息相通,五行屬金,色白,在液為涕,在志為憂,藏魄,為相輔之官,有手太陰經屬肺臟而絡大腸腑,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裡。肺之生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中醫有「肺朝百脈」之說,意思是說人體所有血脈都會集於肺臟,血液在流經肺臟時,將其中殘存的廢物通過肺的呼吸而排出體外,又通過肺的作用將新鮮空氣吸入體內,匯入血中。新鮮的血液在宗氣的推動下,再循行於血脈,溫養著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歌訣:托天翹剪撐天地,內閉三陽脾胃行。  
解:天地者:在人身體中天為上焦、地為下焦。人則為中焦,托天、撐地的含義,通過練功者的雙手上下動作來帶動身體內上下焦的抻拉。當上下焦對拉分離的時,中焦舒展流暢,因此淤滯疏導而散。傳統修真理論認為:人之元氣可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之元氣藏於腎,後天的元氣被稱為谷氣。它主要來源於五穀雜糧,人食五穀雜糧而納入體內。經食道而入胃。經脾的運化而成。此句的含義是通過托天撐地的動作,使人內閉手三陽經。抻拉足太陰脾經、足陽明經,讓其得以充分的舒展。從而達到鍛煉脾胃目的。  

附:關於脾臟的功能有如下的論述: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能納谷受氣,取水谷之精微化生為血液。血的生成與脾臟的關係最為密切。脾的統血功能是指脾有統攝血液在脈管中正常運行的功能。我國早期的醫學著作《難經》指出:「脾裹血,溫五臟」,裹就是統攝的意思。清代沈目南說:「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 「營血者,水谷之精氣也。脾胃有傷,營衛虛弱,故血失常道而妄行 」,由於脾臟的運化,是水谷的精微轉化為精氣而通於血脈。可見鍛煉脾臟的重要。  

歌訣:霸王舉鼎神力大,三焦貫通肝膽寧。  
解:舉鼎是動作的含義。也包含著意識思維活動的內涵。當人的雙手向上舉起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就是真氣上提,經過上中下三焦而氣達雙手,同時也就把足蹶陰肝經的真氣提上來,從而達到了三焦暢通,補充肝臟,讓肝膽功能更健康目的。肝膽乃強筋骨之臟腑,筋骨乃人體力量發出主要的器官,因此,進行中焦的鍛煉,對於增加人體的力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關於肝臟的論述附: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肝藏血。唐代王冰解釋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何者?肝主血海故也。」意思是說,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當人體在運動的時候,身體各部的器官則需血量增加,循環血量也勢必相應增加,這時肝臟就把貯藏的血液釋放出來,以供身體活動的需要;  
當人在休息安靜的時候,全身活動量減少,部分血液便貯存在肝臟。如果藏血的功能出了問題,就會導致人身體不能正常的運行。就會出現諸如:兩目昏花、乾澀、夜盲;筋肉拘急,屈伸不利;若是肝疏洩功能失常就會出現:肝氣逆亂,藏血不固,而引起出血病變,如吐血、嘔血、衄血,婦女月經過多或崩漏等。肝的功能主疏導排泄,肝臟疏洩功能正常的時候,則氣機條達舒暢,血隨氣行亦通暢無阻。若疏洩不及,肝郁氣滯,可導致血瘀,出現胸脅刺痛等證。可見對肝臟的鍛煉是何等的重要!  

歌訣:河車妙法誰人曉,陰陽既濟離火平。  
解:倒轉河車的做法有幾個人知道呢?他地目的是什麼呢?傳統的五行屬性 理論認為:心臟屬火,腎臟屬水。傳統的中醫理論中認為:陰陽二氣的平衡與否,將直接的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腎水上升,離火下降其身乃安。傳統練養理論同樣認為:陰陽平衡是人體健康的最基本的保證。尤其是離火,離火降則腎水升,則陰陽平衡而入修真之門。   

附:關於心臟的論述:《內經》云:「心主身之血脈」,「諸血者皆屬於心」。心臟是主導週身血液的重要器官。《內經》又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意思是說:心臟是人生存的根本,決定人的神采的變化,當它正常時,心脈充盛,面色就會紅潤光澤。反之,則心脈虛弱。由此可見,心在人身體中的生理上的重要程度。  

歌訣:五氣朝元溶五行,百脈齊收切莫輕。  
五行導引功行畢,內精外華化長生。  
解:五氣朝元原指人體內五行之氣歸於氣海丹元,氣海丹元是人身真氣所藏之所。經過身體周流後的真氣,在融合了五臟祖氣之後,流回氣海丹元。此乃收功之勢,目的是把全身的真氣全部的收到氣海之中。此勢隨是收功之勢,但是更應該認真地做好。經過武當太乙五行功的練習,就會使你內壯精神,外顯光華而身體健康。  

                             二、行功圖譜  

預備式:太虛羽化  
歌    訣:  太虛羽化自新生    忘掉吾相道自明。  
            自然妙法演大道    融匯虛空顯真形  

解:預備式,顧名思義,就是練習五行功的準備式。 「太虛羽化自新生,忘掉吾相道自明。」此二句的含義講述了無中生有,陰極必陽的太極之理。忘掉我相,進入無為,使知「道」之何物。 「自然妙法演大道, 融匯虛空顯真形。」此二句的含義講述了:「道」法自然的道理。真種子產於虛空無形的靜態之中。  

在做預備式的時候,應首先著重做好放鬆,讓身體全面的放鬆下來。週身無一掛礙之處。繼而,鬚髮聚松,毛孔齊張,達到練功者的身體與宇宙虛空融匯在一起。進入無為、無形、無相的境界。  

行功姿勢:身體自然站立,兩腳橫開與肩同寬,成11字形。頭正身直,二目垂簾向前下方斜視,從頭到腳,進行週身放鬆。兩手自然下垂,貼於大腿兩側。如圖  
心    法:身體放鬆後,觀想自身與茫茫宇宙混然和為一體,進入忘我境界。  
行功要領:在練功時要慢慢的放鬆,體現慢而融之的特點。當身體鬆弛之後,方可行功。在練時,要重點體會身體的鬆弛感覺。  

第一式:  真元內固  
歌    訣:            跨虎登山目瞪圓    真元鼓蕩壯先天  
                      築基煉氣是根本    內煉真陽此為先  

解:真元內固,顧名思義,就是讓真元內在穩固的意思。「跨虎登山目瞪圓,真元鼓蕩壯先天。」此二句的含義講述了真元內固式的動作要領及目的。跨虎登山講的是本式以騎跨動作為主,目瞪圓,是指開目行功,目的是用力瞪圓雙目,使腎中的真氣上提,已達到陰升陽降的目的。  

「築基煉氣是根本,內煉真陽此為先。」此二句的含義是講述所有內練之法的根本是築基練氣。練氣的主要方法就是練真陽之氣。因此,太乙五行功的第一式就是鍛煉腎臟。當真元內壯達到鼓盪開合的時候,就達到本式的鍛練目的。  
行功姿勢:接太虛羽化,兩腿彎曲,身體逐漸下蹲成中馬步樁,開目行功平視前方,兩手握固上提,兩臂向後背彎曲,外勞宮穴貼於後腰眼處(即腎臟外部)。如圖  
內功心法:行功時,觀想太陽照射在腰間,以命門為中心,包括兩腎在內,形成一個如太陽熱的圓形物體,其熱度直透體內。使腰腎發熱,身體舒適,頭正身直,法度自然圓潤,無任何僵硬痕跡。  

行功要領:在行功時,要注意動作的精準。應當注意的內容有二:1、開目,此動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腎水上提。2、在行功時,一定要觀想到兩腎發熱的程度才可以連下一式。  
目    的:河圖曰:「天一生水」,在人身體中五行屬水者,腎也。人的身體體質的好壞,內臟功能的強弱,與腎臟功能有直接的關係。腎主藏精,精是人體生命的能量來源,更是內煉成丹的基本物質。  
   在內丹功中,常有兩腎如湯煎得說法,就是兩腎在內功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發熱。進行練精化氣的行功。此式讓兩腎人為的發熱的目的,也是為了鍛煉腎臟的功能。人為的創造兩腎如湯煎得功態。  

第二式:  手托明月  
歌    訣: 五行密錄法為先     太陰真氣內外連  
           金風引動潤肺腑     精華無形入丹元  
解:此式名:手托明月,明月是太陰的別稱。說明此式是練手太陰經的。「五行密錄法為先,太陰真氣內外連」此二句的含義是指:在五行之中,金是五行之首,在人體五臟中,肺臟也是在最高的位子。肺是主宰人體的表裡的臟腑,有人體內外相連的功能。「金風引動潤肺腑,精華無形入丹元。」此二句的含義是太陰經得真氣流動以後,所帶來的效益,就是肺腑的滋潤。金能生水,水則是腎精的必備物質。故說精華無形入丹元。  
行功姿勢:原式;兩手由身體兩側向前慢慢抬起,手指向前,手心向下,與肩同高。略停片刻,然後向外翻手,手心向上,由手大拇指向外引動,慢慢地向有左右橫開二臂,與身體成一線,略高於肩,手心向上,如托明月,略靜片刻。然後翻手手心向下,由身體兩側慢慢下壓,至於小腹同高後,兩手合向小腹前作抱球狀,兩手指相距一寸許,手心向上。慢慢上抱,與臍同高,翻手下壓,慢慢歸原式。反覆4-8次。  
   心   法:兩手外展時,要以大拇指引動手臂像身體的兩側展開,要順其臂自動而動,雙手展開後要有托物之感,觀想雙手各托一輪明月,翻手下壓,抱球式要有內氣歸於丹田的感覺。  
行功要領:在做此式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兩手上抬時,要注意吊球之式,兩手外展的時候,要注意引動和自動相間。2、在兩手下落的時候,要注意兩手的輕靈性,輕靈柔軟方有鶴形之勢。3、在兩手上抱時,要注意兩手要有抱腹的感覺。4、反手下壓時要有引氣歸元的感覺,所謂氣壯丹田即是此意。  
目   的:開太陰肺經,以壯肺經之氣,肺經之氣又稱為金氣。在丹功中的五行理論中,金生水,金氣的旺盛有利於腎水的生成。 肺臟的強盛,則人的吐故納新能力旺盛,以利於週身毛孔的自然張開,與天地宇宙相呼吸,用歸元法,引內氣歸入丹田。  

第三式 托天翹剪  
歌   訣:              五穀納精法最全, 一粒黍米產黃田。  
                       托天翹剪回首式, 脾胃安寧可擎天。   
     解: 托天之勢,顧名思義。手向上托舉,翹剪乃是手向上翹起之意。「五穀納精法最全,一粒黍米產黃田。」此二句的內涵講的是此式是運化五穀精微的最好方法。人的後天精氣來源於五穀,有脾胃來消化、吸收。因此,脾胃功能的強於弱,將直接的影響人體吸收五穀精微的效果。「托天翹剪回首式,脾胃安寧可擎天。 」此二句的內涵之意,是講該式的練功動作特點。以及,該式的鍛煉的臟腑和效果。這兩句話重點的強調了在做該式的時候。要注意的動作如回頭等。  

行功姿勢:由原式起,雙手由身體兩側向身體前抱起,指尖相對,相距一寸,手心向上,到與臍同高後,左手翻手向下壓至身體側面原位,右手繼續上提至胸前,手心向上,指尖向前旋轉,托至頭頂,至極點。頭慢慢左轉,開目左看。左右各6次。如圖  
心    法:1、雙手上抱(如圖姿勢)時,體會抱腹的感覺。  
          2、雙手上下相撐時,要有托天撐地的感覺  
          3、轉頭時盡量向後看。  
行功要領:在做此式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抱腹時,要切實報到有大腹便便,沉沉欲墜的感覺後。方可做兩手上下齊分托天、翹剪之勢。2、在做托天、翹剪的時候,應當注意感受兩手上有托天的感覺,下有按地的感覺。3、要盡力的回頭後看。  
目    的: 脾胃是人體五臟中,攝取五穀精微的重要臟腑,人食五穀經食道而入胃,經脾胃的運化吸收,才能補充人體的需要。是人體度外吸收能量的主要臟腑。脾胃功能的強弱將直接影響人體的健康。




第四式 霸王舉鼎  
歌    訣:  東海青龍將名揚   內藏三魂升瑞祥  
            霸王舉鼎千斤力   三焦通暢萬壽疆  

解:此式之名霸王舉鼎,乃說此式之功效可以增長力量。「東海青龍將名揚,內藏三魂升瑞祥。」東海青龍為隱喻:東者:甲乙木也;青龍:肝也,修真圖中喻此處藏魂。此二句的含義是肝臟的功能上升了,三魂則安詳寧和。面先瑞祥。「霸王舉鼎千斤力,三焦通暢萬壽疆。」肝膽脾胃乃位於中焦,上連心肺,下系腎大小腸。 其功能住人體的排泄。此二句內涵之意是:肝膽臟腑的功能正常,則人體三焦通暢。肝膽的功能增強,人體的筋腱的力量就強大。  
行功姿勢:由原式起,雙手由身體兩側向身體前抱起,指尖相對,相距一寸,手心向上,經腹部繼續上提,至前胸,手心向上,指尖向前旋轉,托至頭上,至極點手心向上,指尖向後,兩手相距8寸許。然後兩手合十,指尖向上,兩掌相距2寸,由胸前降入丹田,歸元。共做6次。  

心    法:1、雙手上抱時,要有抱腹的感覺。  
          2、托天時要極力托起重物的感覺。  
行功要領:在練此式時,應當注意如下幾點:1、平心靜氣,2、 在做抱腹時,重點體會兩手的手托重物感覺,3、在做兩手上托時,要重點體會兩手上舉重物的感覺。如果練習者的中焦不適,在練習時應採用閉氣法。即上舉時,閉住呼吸,默數6個呼吸。切忌:不可過多!  

目    的:肝膽位居中焦,在人身體中,主排泄疏導之能。肝膽的功能越強,則排泄疏導的功亦強。則三焦通暢人體康泰。另外,肝臟是人體藏血、排毒的重要器官,肝臟的功能強盛,則人體藏血、行血的功能就強。霸王舉鼎的目的就是要加強肝臟的功能。  

第五式  倒轉河車  
歌    訣:河車依法倒行拳  內升真水降心元  
          陰陽交替並行用,抽坎添離法延年  
解:顧名思義,倒轉河車的功能就是把腎水提升上來,用以平和體內的心火。「河車依法倒行拳,內升真水降心元。」倒行拳:即是倒轉拳。內升真水指的是腎水,降心元之的是降心火。 此二句的內涵之意是:形容該式的動作要領,以及行功的作用。  
行功姿勢:由原式起,雙手由身體兩側向外轉動,手心向前,握固。然後向前慢慢抬起小臂,雙肘同時彎曲成90度,拳心向上,拳眼向外,放於身體兩側。然後開始做立體太極式圓周運動,先轉動左拳,即左拳向前下------前-----前上,與乳同高。然後收回腰間。右手同時動作,向後收回,將拳收到腰間。然後慢慢的向前運動(同左拳一樣)。左右手同時運動,各做6-----36次。  
心    法:速度要求緩慢,不宜過快。要細細體會雙手及兩拳的感覺。  
行功要領:在行功中,要注意兩拳所轉得遠的大小。不可過小,尤其是兩個拳向後的時候,一定要盡處。 這是要重點體會肘部的感覺。兩拳向前的時候,要重點的體會小臂到肘的感覺。  
目    地:此式是以調節心臟功能為目的。心臟的強盛,人的經歷就旺盛。因此,打開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使真氣不斷的充盈兩經,達到陰平陽秘地目的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收式  五氣朝元  
歌    訣:意氣相抱法易精     氣遍週身法常行  
         練就五行精華後     五氣朝元歸丹庭  
解:顧名思義;就是週身所有的真氣,都流回丹元。「意氣相抱法易精,氣遍週身法常行。」此二句的含義是練功的具體要領,就是意氣相抱,用來行功。「練就五行精華後     五氣朝元歸丹庭」此二句的含義是指行功後,要注意的是五氣朝元收功。收功地目的是把練功所的真氣,收到氣海丹田之中。收功在整個練功的過程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練功是為了使人的精氣神更加充足,收功則是把所練之氣全部的收淨。如果收功時沒有把所練之氣收淨,真氣 就會在平時不由自主地在全身流動。習練者就會感到週身不適。因此,習練者切忌。  
行功姿勢:由原式起,兩手由身體兩側向小腹丹田處抱合,雙手重疊一處左手內勞宮扣與右手外勞宮,扣於丹田處,頭正體直,目視前方。  
心    法:意想週身真氣通過肢體經脈回歸丹田,直到收淨為止.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