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台中] [中部]尖石 司馬庫斯

[中部]尖石 司馬庫斯

「中部」尖石 司馬庫斯




司馬庫斯被稱為是台灣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位於新竹縣尖石鄉,雪山山脈雪白山西南稜線上,鄰近新竹、桃園、宜蘭交界。海拔1500公尺的部落裡,到1979年才開始有電,也是全台最晚供應電力的地方,對外道路則是在1995年底才開通。過去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被稱作黑色部落,神秘色彩豐富。如今,這個隱藏在山巒間的泰雅族山地部落被揭開神秘面紗,成為親山及探訪神木的最佳選擇。
泰雅故鄉 被遺忘在山區
〈被遺忘在山區的部落〉司馬庫斯被稱為上帝的部落、泰雅的故鄉,族裡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過去部落的祖先信奉一種叫Siliq的鳥,要出門前如果Siliq從上往下飛,發出嘎嘎的叫聲,或是在路下方叫,就是叫大家不要出去;如果有一大群Siliq發出哈哈的叫聲,那就表示可以出去。如果不聽鳥的指示而出門,可能出門會忘了帶東西,或者肚子痛,或是碰到困難的事。不過現在有點不一樣了,部落族人信了基督教後,如果看到Siliq往下飛嘎嘎叫,族人就會禱告,「雖然前方有魔鬼擋住,可是上帝會保護我。」然後一樣出門去。
禪意竹林 很「臥虎藏龍」
從新竹內灣經秀巒檢查哨,過了司馬庫斯橋之後,整個山裡開始變成彩色的,放眼望去,光是樹林就有六、七種顏色,加上部落木造的紅頂房屋,那種美,很難形容。沿途的地名也很美,霞喀羅、秀巒、新光、泰崗、那羅,山地部落的名字似乎都取得很棒,像中橫的慈恩、洛韶、白揚,不知道是不是上帝的部落都有好名字。
穿過部落一棟棟紅色屋頂的民宿,就開始往神木區前行,這段約需五小時的路途,對登山老手而言可說是平坦易行,對入門者來說,則是個不小的挑戰。不過沿途多變而美麗的景緻,會讓人忘了就要僵硬的兩腳。沿路的海拔約在一千公尺左右,林相以闊葉林為主,兩、三個桂竹林穿插其間,高聳入天的竹子遮蔽了陽光,斜斜的光影從竹林中灑下,頗有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幾根傾倒的竹子交錯在林間,彷彿是電影「臥虎藏龍」的場景,錯亂而有序,似有一股綠色的禪意穿梭在竹林間。
斷崖崩壁 彷彿羽化騰空
沿途最驚人而壯觀的景緻,司馬庫斯大斷崖當之無愧,一大片崩塌的山壁,一條僅容一人通行的碎石小徑就從中間穿梭而過,路旁還插著根鋼筋,綁上繩索搭起來的扶手。不過要走過這麼一大片斷崖,面對腳下近千呎落差的溪谷,扶手根本只有鞏固心防的功能。不敢走的人,一步一腳印的慢慢滑行過去,似乎深怕腳掌離開了地面;有些人不知是因為太害怕了還是太大膽了,竟然三步併兩步的快跑過去。其實我蠻喜歡這個壯觀的大斷崖,站在小徑中間,前方是一百八十度開闊的山景,後面像是隨時要塌陷下來的頁岩層,下方則是千呎落差的碎石坡,張開雙手,彷彿就能騰空飛起,一種羽化於大自然的感覺。


前往司馬庫斯神木群途中,如果還有時間,可以順道一探司立富觀瀑步道。步道入口在過水蜜桃園不遠處,道路右方有一條略為下坡的小路,步行初始視野遼闊,可以遠眺群山;再往下行,路徑漸小,會經過兩座簡便的木橋和香菇園,接著水聲越來越近,司立富瀑布就在眼前了。秋冬之際,步道沿線的楓香、九芎、山漆等,葉子都已轉紅,放眼望去,儘是層層疊疊色彩交錯的山色,今年又是暖冬,彩色山景持續的時間較長。
不過,要前往司立富瀑布,最好有嚮導帶領,否則要注意往返時間,以免摸黑下山


檢查哨旁的秀巒溫泉也是值得一遊的好地方,這個野溪溫泉和台東紅葉溫泉很相似,泉水自溪床冒出,泉質屬碳酸泉。不少熟門熟路的老手,是帶著帆布造訪,就著地形挖出一窟窟泉池,舖上帆布,先注入溫泉,再混著冰涼溪水調節溫度,就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溫泉池了。
每逢周休二日,常可見不少山友在溫泉旁紮營,自帶野炊用具解決民生問題,聆聽溪水聲和蟲鳴聲,享受一整天的山野幽靜;到了夜晚,就著繁星月光洗溫泉,相當愜意。
行程這樣走
距離新竹近的山友,到司馬庫斯可以一天來回,早上出發登山,中午在神木區用午餐,再折返回程。若距離較遠,可規畫兩天一夜的行程,司馬庫斯有民宿及套房,並提供餐飲。運氣好的話,晚上會有部落長老來講故事,如果在耶誕節前後造訪,部落裡會有非常應景的佈置,也會有盛大的晚會活動,此時來參與原住民特別的耶誕盛會,會是相當難得的經驗。
開車這樣走
由北二高下竹林交流道,走120縣道接台三線,在橫山鄉看到往內灣的指示牌時,即轉往內灣、尖石方向前進,遇到錦屏大橋時左轉上橋往秀巒走,之後循著路牌指示即可到達司馬庫斯。途中經過秀巒檢查哨時,在現場辦理入山證即可繼續前進。路徑較小,道路前段是水泥路面,後段仍有土石路面,25人以下的巴士及轎車通行較佳。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