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中國的重騎兵

中國的重騎兵

中國的重騎兵在歷史上是存在的,叫「甲騎具裝」,源於魏晉南北朝,當時由於長期內亂,加上北方遊牧騎兵的大舉南下導致中央集權削弱,地方豪強崛起,中國的農業社會出現了向莊園化轉變的趨勢,無獨有偶的是,歐洲同時也受到蠻族毀滅性的的入侵,可以說由於天災,像是受到血液中狂燥基因的召喚,當時的遊牧民族向農耕社會展開了在世界範圍內的征服(蒙古後來又重複了一次)。

這種征服在歐洲促進了農莊制度的發展進化,而且由於歐洲自古小國林立,往往在不大的範圍內只能指望憑一己之力抗擊外侮,長距離的遠征機會不多,所以這種經歷促進了歐洲軍隊重視防禦和機械力(補充不足的人力)的軍事思想,養成了歐洲人思維縝密、精打細算、按部就班的正規戰略思想,因為小國經不起人力物力的消耗,不敢冒險。歐洲的軍事築城面積不大,高聳的城堡相對孤立,強調以點控面,盔甲厚重、工藝精湛,兵器也以長、重為主,以力取勝。國王領主均倚重騎士階層,騎士階層要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又只能是非富即貴,所以歐洲風俗尚武。虎背熊腰、血膽之人往往得到尊重。但歐洲軍隊中騎士只佔少部分,大部分仍是「麇集之半裸露鄉民」。

中國與歐洲不同,雖然長期經受遊牧騎兵的侵襲,但大一統思想始終佔主導,中央集權制度一再加強,外來文化不是被吸收而是被同化。這和中國崇文輕武的文化傳統有關,文人為主的統治階層宜於管理廣大疆域和眾多人民,但在軍事思想上往往重視戰略上的權謀機變,出奇制勝,將領人選上推崇儒將(純粹的職業性猛將往往難於相互溝通和控制),兵器上的改良往往是拿來應急,用後就斥為「機巧之物」(士大夫對物理學一竅不通也不感興趣、且心存畏懼)。當然,這也是長期與北方遊牧騎兵作戰烙下的痕跡,相當實用,但凡事過頭就有問題,就我個人認為兩漢的騎兵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漢族騎兵,當時孔孟之道尚未根深蒂固,古風尤在,加上長期戰亂,匈奴的威脅說是亡國滅種一點也不過分,漢族騎兵是充分發揮了國家機器整體效能的體現,不但規模龐大而且訓練有素,雖然個人軍事素養上還比不上遊牧騎兵,但由於最大可能地實現了機動(騎術)、殺傷(箭術)、協同(陣法)、戰略戰術的融合,即使蒙古高原廣大的空間也未能讓匈奴找到破綻,只能在窮追之下遠走歐洲(今匈牙利)。正是由於這種依靠謀略、機動和協同來戰勝遊牧騎兵的經驗最終促使中國在兵法、兵器上形成了與歐洲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中國的甲騎具裝只是大分裂時期曇花一現的產物,南北朝時發展到頂峰,隋唐即逐步消亡,儀仗的作用大於作戰,時間不長,無法與歐洲千年的重盔甲歷史相比,這是事實,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不過值得說說的倒是「明光鎧」,這種護胸鏡 亮的板式鎧甲是最接近歐洲重盔甲的中國騎兵防護裝備,曾威風一時。

兩漢之後,漢族的騎兵在整體上逐漸失去了對遊牧騎兵的優勢,唐朝雖然是個例外,但更多的是「以夷制夷」,不但士兵是這樣,連統軍大將也是如此,阿史那家族、高仙芝、安錄山、哥舒翰等藩鎮名將都是外族人,他們熟悉遊牧民族的習性,作戰大膽,慣於長途奔襲、擒賊擒王,一戰定乾坤,遊牧民族聞風喪膽。雖然安西、北庭都護和朔方、瀚海等地不多的「邊地良家子」依然強悍,但看來李唐王朝確實發現,盛世之下的中原農民是無法再與刻苦耐勞的遊牧民族一較高下了。東都之戰時,安軍鐵騎衝突,唐軍陣腳大亂,西域名將李嗣業情急之下「肉袒執長刀立於陣前,大呼奮擊」才穩住,要不是勤王的西域葉護王子率回鶻騎兵迂迴成功,唐軍大勢去矣(代價沉重,事後葉護依「破城後城池歸李家、子女玉帛歸葉護」之約要大掠,經郭子儀率文武百官跪求葉護才倖免,後似乎是長安收復後還是被勤王回鶻騎兵搶掠一空,城中一片火海、異常淒慘)。後唐李克用獨率漠北三萬沙陀騎兵一路摧鋒陷陣,在眾多各地勤王節度使的觀望下竟殺得黃巢「伏屍三十里」,克復長安(另一次了)。再往後,宋朝時繼被唐朝打跑到小亞細亞的突厥(今土耳其),遊牧民族再次崛起,契丹、女真、蒙古相繼南侵,馬匹產地盡失,已無力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只能依賴築城和水軍消極防禦。而宋朝在強大外侮下竟以文官主政,下場可想而知,這些滿口「之呼者也」的翩翩君子治國尚可,安邦無能,奸臣如秦燴、賈似道等讓岳飛、孟珙、余介等名將或冤死或鬱鬱不得志,忠臣如文天祥等雖痛哭流涕、奔走呼號卻無法拯救趙宋王朝,特別是元滅南宋時,大批重臣文人無法接受被蠻夷統治的事實,爭相舉家自盡,仰藥的有、投水的有、上吊的有,數量之多創了中國歷史上文人自殺之最,可就是沒有一個持刀殺賊、血撒沙場的,不少人竟然因手足無力,讓家僕代刺的。讓人哭笑不得,真真氣殺我也!!!!教訓呀!大家多讀書是對的,可千萬別讀昏了頭!!!要珍惜自己的血性!學會出手呀!!!

明朝雖然趕走了蒙元,但那是遊牧民族的整體式大撤退,歐洲和西亞也是如此,這是文化的力量,並非像漢唐時軍事上的強力驅逐殲滅,歐洲此時卻抓住了機遇,用改良的火器最終使遊牧騎兵退出了歷史舞台。而中國繼明成祖的數次遠征蒙古高原卻落了個勞師遠征毫無成果後,而且竟又出現了明英宗大軍土木堡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的事情,似乎漢族軍隊特別是騎兵的戰鬥力越來越不濟事了,後金崛起(至此女真族在不長的時間裡已兩次崛起,西伯利亞通古斯人的韌性是驚人的)後,明軍的素質之弱、戰績之低令人驚異,這和明末內亂頻繁、府庫空虛有關,除了關寧鐵騎、宣大勁旅外,竟然要依靠湘西的苗軍和福建的籐牌兵,龐大的常備軍不堪一擊。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是集中移居關外屯墾的漢族農牧民組成,剽悍耐勞,組織嚴密,訓練嚴格,長期與後金軍作戰,是明軍中唯一敢於與遊牧騎兵硬碰硬的部隊,吳三桂憑此官至山海關總兵,鬆山大戰突圍時他不與邊鎮諸將(共八總兵十三萬人馬)一起走小路,硬是從大道殺開一條血路衝回山海關,居然損失最小。玉田總兵曹變蛟則趁清軍四出截擊內部空虛,放棄突圍,親率中軍標營直撲皇太極的御營,身被兩創仍拚死向前,直斫入大帳中,刀及皇太極的馬腹,逼得皇太極都要拔刀抵抗,清軍侍衛捨命護衛,加上曹變蛟流血過多,才功虧一簣(這可以和川中島之戰比比吧)。此戰之後明朝滅亡大局已定。中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也出現過重騎兵,如金軍的「鐵浮屠」、西夏的「鐵鷂子」等,蒙古也有,重騎兵用於衝擊步兵方陣還是有作用的,但始終無法形成主流。作為遊牧騎兵,關鍵還是機動能力,只要機動力佔優,就永遠不會挨打,這一點大家說的很多,就不重複了,

一位歐洲傳教士(其實是說客兼間諜)在覲見蒙哥汗時談過對蒙古騎兵的印象,概略是「他們大頭、小眼睛,肩膀出奇地寬,吃在馬上、睡在馬上、開會也在馬上,他們大概有幾個月沒下馬,皮革制的衣服已經腐爛並和皮膚粘連在一起,為了不滋生寄生蟲,他們把臉劃破結疤,這樣就不長鬍子了。」在這種生活就是戰鬥的社會,人人都是職業軍人,他們對付起歐洲那些由少數笨重騎士及大群半裸露鄉民組成的軍隊,簡直就是砍瓜切菜。至於戰術,中國有詳盡的描述,面對敵軍步伍嚴整的方陣,蒙古騎兵組成數支衝鋒隊,先是輪番向方陣中射箭,削弱敵方實力,如敵軍不動搖就讓這幾支衝鋒隊從不同的方向輪番向方陣衝擊,一邊衝擊一邊繞行,只要發現哪邊動搖立刻集中全軍向這裡突擊,如果還是不行就稍有間隔地從幾個方向同時展開向心突擊讓你無法應付,總攻擊開始時全部換上新馬,千軍萬馬勢如山崩,銳不可擋。一旦突破,結果那些驚慌失措的半職業化軍隊就和掐死一隻小雞一樣輕鬆,整個過程就像圍獵一樣。還是談談鎧甲吧,清軍主要使用皮甲,後來還有布甲、帛甲甚至紙甲(好笑吧)沒有金屬鎧甲。清軍騎兵入關後也逐步弱化,雖然察哈爾、打虎兒(達翰兒)馬隊、索侖勁騎在兩平準葛爾、一定回部、兩受廓爾喀之降時作用顯著,但碰上葛爾丹的正宗遊牧騎兵時已是一籌莫展,英法聯軍之役通州之戰,僧格林沁的三千蒙古勁騎在密集炮火下決死衝鋒僅7人生還,成了遊牧騎兵輝煌歷史的一曲絕唱。

談騎兵不能不談談馬,中國馬在重量級上比不上歐洲馬,這確實是甲騎具裝不能推廣延續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均規定重騎兵在行軍時要下馬步行,作戰是才準上馬。這和馬匹的原始祖先有關,歐洲馬的祖先就是重型馬,常年的精飼和品種改良使其質量較好,但雖然力大卻比較笨拙嬌氣。蒙古馬由於地處高寒又是全年露天粗飼,個體一直較小,但也培養出了非凡的耐久力和適應性,這賦予了遊牧民族廣闊的活動空間。阿拉伯馬是世界上最好的馬(次一級的有北非的帕布馬),這也和中西亞馬種的原始祖先有關,還有氣候,但最重要的還是延續了上千年的有計劃選育,才培育出這種奔跑中形同「懸浮」,激動時氣質高貴、具有驚人耐力的良馬。歐洲引進了這種選育技術,結合歐洲馬高大的體型和阿拉伯馬良好品質,培育出速度最快的英純血,加上北非帕布馬(其衍生的西班牙馬是美洲馬種的祖先源流)、阿拉伯馬形成了影響世界馬種最為深遠的三個馬種。

中國的馬種體形小、耐粗飼、基數龐大,這適合中國人口多的現狀,但選育始終是弱項,與歐洲上至貴族下至平民都熱衷品種培育的風氣不同,中國(包括北方遊牧民族)對馬種的培育相當隨意,缺乏科學性和計劃性,從未訂立譜系,導致不少良馬的基因流失,特別是由於中國以農業立國,對馬匹的類型的需求以挽為主,由此騎兵用馬大多是挽乘、乘挽型,真正的騎乘種少之又少。駕著拉車的馬怎麼能和遊牧騎兵作戰呢?由於地理位置封閉,中國馬種長期封閉,外血流入很少,漢武帝千里遠征帶來的「汗血寶馬」就是現在的中亞阿克哈求塔克馬,直到現在也算形貌神俊,耐力速力出眾的優秀馬種,漢武帝希望以此改良騎兵用馬,可惜因長期封閉蒙古馬系的遺傳過於穩定,這種良馬對中國馬種未產生影響。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馬種非常低劣,只是在近代引進並繁育了大量盎格魯求阿拉伯等馬種後才使我們看見了日本鬼子的「東洋大馬」,《影武者》中那些頭部俊郎,腿腳欣長的馬群實在是藝術加工。總的說來,自工業化後,世界馬種呈退化趨勢,不少如腓特烈馬(保持著一種叫「狂風掃落葉」的高級駕車動作)等優秀馬種現已絕跡。不過話說回來,必須是有耐力的騎乘馬種才是正宗的騎兵用馬,英純血等歐洲馬固然漂亮,但只能用於賽跑和配種。阿拉伯馬才算是真正的世界第一,特別是偉大的匈牙利種馬場用優質阿拉伯馬為匈牙利輕騎兵培育的沙加求求阿拉伯種馬,真是讓人看見就流口水。與之相近的北非帕布馬是埃及突厥族馬木留克騎兵的坐騎,旭烈兀的蒙古騎兵風暴橫掃中西亞,一路上摧城破國,卻在敘利亞慘敗,失去了進軍非洲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是輸在了坐騎上。

近代著名的騎兵用馬主要是盎格魯求求阿拉伯馬、威爾勒馬、摩根馬、頓河馬等,其中頓河馬是剽悍的哥薩克騎兵坐騎(他們是學習蒙古騎兵戰術的集大成者),選育中繼承了蒙古馬的吃苦耐勞、阿克哈求塔克馬的驚人耐力、英純血的強健筋骨、卡巴金馬(高加索優秀山地馬)的靈活機敏,外形高大神俊,雖然以西歐的標準認為它在形格上略有缺陷,但也不得不承認它的吃苦耐勞和長距離奔跑能力十分優秀,難與匹敵。這往往是最實用的騎兵用馬標準。中國現今較好的馬種(本國騎乘種)有三河馬(產於呼侖貝爾草原)和伊犁馬(產於新疆伊犁),均混有大量頓河馬血液。我騎過蒙古馬、哈薩克馬、焉耆馬(新疆一種著名的走馬)、和威爾勒馬,後兩種是正宗的騎乘種,高大健壯、長頸高揚、步輻伸展流暢,對韁繩反映靈敏,感覺好極了,與那些半挽半乘、呆頭呆腦的兼用馬比完全是兩回事。

[ 本帖最後由 aska110169 於 2007-5-31 21:40 編輯 ]

TOP

中國出現重騎兵的時間也是與西歐相仿的南北朝時期,人稱鐵浮屠。不僅人有人甲,連戰馬也全副披掛,一個騎兵就好像是一座高大的戰神雕像,當他們推進的時候,就好像鋼鐵的城牆迎面壓來。後來金人效仿製造了鎖子馬,幾個重裝甲騎兵用鐵索連成一個作戰單位,更增加了作戰單位的穩定性,但是由於進一步喪失了本來就不多的機動性,最終導致了失敗——甚至是敗給了南宋的輕裝步兵。


重裝甲騎兵的裝甲很重,西歐比較極端的時代,如果一個騎士從馬上摔下來,憑自己的力量根本是站不起來的。中國和中國周邊的國家,重裝甲騎兵的裝甲基本上還是普通披掛裝甲的延伸,倒還是可以憑自己勉強的站立。


重裝甲騎兵的戰馬只用來戰鬥,平常行軍以及負載其他戰鬥和生活用具要靠扈從和其他馬匹。一個騎士如果沒有兩名以上的扈從就會感到生存的不便,連上下馬、換馬、穿盔甲都不能順利完成(不排除某些體力超人的勇士能夠自理,同時他們的馬也是體力超馬的怪種——很多民間傳說中的英雄就是單槍匹馬的重裝甲騎兵……)。


重裝甲騎兵的騎士本身也只用於戰鬥。由於這個兵種極為昂貴,一個兵相當於十個以上的步兵或者三四個普通騎兵,很少有君主願意獨自負擔這個軍隊的建設及維持費用。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用貴族子弟組建騎士團,平時這些遊手好閒的貴族子弟以及更加遊手好閒的富裕流浪漢冒險家們在各種名目的騎士訓練營進行訓練和比賽,戰時按照階級組成各種名目的騎士團,所有費用自理、扈從自帶、裝備自備,國家只提供必要的糧食,但是酒肉之類一般也要自己準備。這些有錢的騎士們吃肉喝酒,有的是體力,當然戰鬥力也強。不過他們也絕對不是冤大頭,戰爭勝利之後的戰利品歸各自的騎士團所有,國王不會插手。比較極端的時候,就連攻下來的城堡都被視為私產,拒絕國王的重新分配。


中國的重裝甲騎兵和西歐不同,據說是皇帝養著的。但是養著這些騎兵的皇帝也是那種部落皇帝,他的財政和一般的封建皇帝不太一樣,並不是得自土地的收穫物,而是戰爭的掠奪,和弱小民族的進貢。這些騎士也不是普通人,而是皇帝本部落的,在當時,只要是和皇帝同一個氏族,那就百分之百是貴族。


重裝甲騎兵在行軍的時候一般不會裝甲,一方面是騎士自己受不了,另一方面是儘量的愛惜戰馬,以便能夠在衝鋒的時候獲得最好的效果,也是為了在衝鋒結束後能夠還有足夠的馬力逃回來。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重裝甲騎兵幾乎無法進行奔襲,對於突發的遭遇戰也缺乏反應時間。


用重裝甲騎兵進行奔襲,在距離和地形上面是有一定天然限制的——不能快跑,否則戰馬會完蛋;不能太遠,否則人和馬一起累死;時間不能太長,否則根本不可能多帶糧食的騎兵會很快飢渴失去戰鬥力;不能上山道、進濕地、進沙漠、進森林、攻堡壘……還能幹什麼?只有偷襲,就好像日本的源義經60騎兵從後方突破平家上萬人陣地(不過這次戰役的源家騎兵也不是真正的重騎兵,他們至少可以下馬爬山和穿過叢林)。


他們總是需要慢慢的披掛、慢慢的上馬、慢慢的排隊——注意,由於動量太大,難以及時的剎車,沒有良好隊形的重裝甲騎兵會發生嚴重的互相踐踏。如果在他們沒有著裝還處在行軍狀態的時候進行攻擊,他們只有和扈從們一起輕裝逃走,能起到的也就是沒什麼組織的輕騎兵的作用,而且比一般的輕騎兵更加混亂。
重裝甲騎兵根本是一個功能非常單一的兵種,除了衝鋒的輝煌之外,其他的時候都是脆弱的。所以,重裝甲騎兵除了自己帶有充當步兵和輕騎兵作用的扈從以外,還需要相當數量的其他兵種加以配合,基本不能獨立完成一項綜合的作戰任務——比如戰役。


當一支貴族組成的重裝甲騎兵在輜重車隊的運載下,在重步兵(正規軍、僱傭軍、自由農、商人子弟、士族、軍戶等)、輕步兵(奴隸、學徒、農奴、家奴、弱小民族、協從國軍隊等)的保護下,在弓箭手(正規軍、工匠、自由農、獵人、受僱用的遊牧民等)的掩護下,在輕騎兵(正規軍、僱傭軍、邊疆守備隊、貧窮貴族子弟、流浪漢、冒險家等)的遠距離偵察保障下,終於抵達戰場的時候,大家應該已經和他們一樣氣喘吁吁了。


他們驅趕著其他兵種快速的建立長矛和盾牌(有的是那種用車運載的3米高的巨型盾牌)的外圈陣地、輜重車圍成一圈的內圈陣地,並用弓箭手射住陣腳,用長矛步兵(重步兵)頂住敵人的第一波騷擾進攻。然後,才開始慢慢的裝甲、上馬、排隊。這個時候,大量的輕騎兵必須不斷的對敵人進行接觸攻擊,或者至少是佯裝攻擊,否則敵人如果從容的佈置好自己的防禦體系,比如絆馬索、連射的重型弩炮、鹿角刺和拒馬坑,那對於重裝甲騎兵來說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慘重損失。


當一切準備齊全,偵察的將領要明確的判斷什麼樣的位置有利於衝鋒——並不是所有的敵人陣地都可以進攻,準備的森嚴的、士兵冷靜的、有足夠長矛和弩箭的、已經看起來動了土的、有牢固的木柵欄的、同樣有重裝甲騎兵的……最終,重裝甲騎兵要衝擊的是敵人的薄弱部分,整個陣地的一個薄弱部分被衝垮了,敵人的末日也就快了。


重裝甲騎兵排列的隊形一般是橫隊,各個橫隊之間要保持數十個馬身,以保證後面的馬不會因為無法停住而發生「追尾」。這樣一來,要是想鋪開5000重裝甲騎兵,就需要很大的戰場面積。如果攻擊面也就是敵人的薄弱部分長度為500米,那麼就是200名騎士一個橫隊,一共25隊,這個方陣就要500mX1200m的面積,這種衝鋒如果沒有足夠的重步兵和輕騎兵掩護,側翼就會變成敵人的重裝甲騎兵的進攻目標。


重裝甲騎兵基本上是一擊必殺的,衝鋒一次之後,必須用很大的迴旋半徑才能反過來進行掉頭的衝鋒。在運動過程中,減慢速度就是自殺,保持速度就要有很大的轉彎半徑,如果遇到敵人陣地內的各種對付騎兵的障礙物,就會被衝散隊形。一旦有個別的重裝甲騎兵被步兵圍住,就會很容易的被宰殺或俘虜。


重裝甲騎兵是不能用來追擊的,他們的戰馬只能用來衝刺,超過一定的距離就會失去體力,他們的動量大不能靈活的轉向,視野小容易遭到伏擊,不夠靈活不能適應肉搏和俘虜敵人。


一般的弓箭是無法傷害重裝甲騎兵的,但是,「強弓」、弩箭、英國長弓使用重箭頭、炮弩、投矛器等等重型的發射武器還是能夠造成損害的,而且也很少有足夠堅固的精鋼裝甲可以在很近的距離(如果弓箭手拚命不躲開的話)抵擋普通的弓箭。


一般臂力的砍殺不會對重裝甲造成大的破壞,但是裝甲接縫和連接部分會有一定的遭受攻擊破損的幾率;很大力量或者借助重量迴旋攻擊的狼牙棒、鐵棒、鐵褡褳、鐵錘、重斧頭、重劍、鏜、槊、鞭、鑭等重量武器就可以比較有效的打擊重裝甲騎士的頭部和胸部——攻擊頭部使之暈眩、攻擊胸部使之窒息,其他部位基本無效。


騎士的武器一般是很長的衝擊用的矛槍,以及很長很重的刀、斧。第一次衝鋒使用長矛,回來的時候使用刀、斧。


西歐的重裝甲騎兵到火槍出現以後就基本不存在了,中國的重裝甲騎兵到了唐朝就基本絕跡,宋朝的時候還曾經囂張過,但是被嶽飛很輕鬆的用最簡單的步兵散兵戰術和障礙類武器搞定了——嶽飛是古代戰爭史上少見的騎兵出身,但卻最擅長用步兵戰勝騎兵的天才將領,擅長輕騎兵戰術的金人錯誤的使用重裝甲騎兵當然不會在嶽爺爺那裏討到好。


重裝甲騎兵的互相攻擊簡直就是災難。除了互相衝鋒,恐怕就沒有什麼其他的作戰方式了。衝過去,再衝回來,人越來越少,速度越來越慢,直到雙方精疲力竭才鳴金收兵,很難產生決定性的戰果。如果有一支哪怕只有很少的步兵配合,設立粗陋的陣地,恐怕對方也要多少處於下風了。


蒙古人的輕騎兵面對看起來非常強大和威猛的西歐騎士團們,採用了遠距離用弓箭騷擾,並故意暴露弱點的騷擾戰術,等到重裝甲騎兵氣喘吁吁的衝上來,他們一哄而散;對方只要重新列隊,他們又過來遠遠的射箭。重裝甲騎兵本身並不裝備弓箭,一旦他們衝上去,他們的後陣——扈從、弓箭手、步兵們就都暴露在蒙古人的重騎兵攻擊下(蒙古人的重騎兵只不過是裝備比較厚重,但也基本上是皮甲和重要部位的少量的鋼質甲片,基本上和歐洲的輕騎兵或者上馬步兵是一個防護檔次)。


往往一場戰役打下來,沒有頭也沒有尾,十天半個月是常事。這邊的戰役沒有結束,蒙古人突然一夜之間從面前消失,等得到消息的時候,他們已經跑到自己後方攻下好幾個城堡了!


蒙古人的後勤保障十分簡單——每個士兵都可以靠著簡單的肉幹、淡水、野菜、馬尿等歐洲人匪夷所思的東西保持戰鬥力數個月,他們可以從莫斯科出發,馬不停蹄(一人二馬)的用半個月時間奔襲到匈牙利,也可以穿過險阻的喀爾巴阡山脈突然出現在波蘭的平原上。對於這樣的敵人,缺乏組織和統一的歐洲無法與之對抗,尤其是蒙古人還擁有俘虜的宋人的更加匪夷所思的攻城技術和化學武器,這就是簡陋的歐洲城堡完全顯得不堪一擊。


對於這種敵人,不僅重騎兵的戰術和兵種已經不合時宜,就連整個歐洲的國家政權形式能否保障自己的安全也值得懷疑了。


幾乎同一時間,百年戰爭中的英王亨利五世用三千英國長弓手——就是後人稱為「小精靈」的那種妖怪——擊潰了不可一世的兩萬法國騎士,這種輝煌的戰績一方面來自於片面相信重裝甲騎兵威力的法國國王的愚蠢——他驅趕自己勇敢的騎士衝向敵人準備充分的拒馬陣地,並忽視了可以穿透重裝甲的英國長弓的重箭;另一方面則是英王成功使用多兵種配合,並運用輕騎兵戰術對敵人後方進行騷擾和引誘的結果。從這次戰爭之後,重裝甲的騎兵漸漸的退出了歷史舞臺,從輝煌的主角變成了次要的配角,最終完全被火槍手轟碎。


中國的重裝甲騎兵好像也只有南北朝的鐵浮屠能夠真正的稱為重裝甲,由於本身出身於遊牧民族,重裝甲騎兵的擁有者很容易的就意識到了這兵種的缺陷和成本,也由於亞洲人本身的體能限制,很快的就改良了重裝甲的配重,使他們可以更多的依靠自己,而不是扈從。


後來的戰場上,尤其是隋末唐初,重裝甲騎兵也曾扮演重要角色,但是這時候的重裝甲騎兵已經成為了相對概念——他們是裝甲更加完備的輕騎兵,他們有靈活的四肢、強大的弓箭或馬弩,不需要更多的扈從,不需要長時間的準備工作;他們是精挑細選的強壯的老兵和武術高手,他們可以長途奔襲,因為他們的重量可以被一般的馬匹承受而不一定非要精良的戰馬,他們可以下馬戰鬥,也可以跋山涉水。


這種重騎兵的裝甲只是重要部位加厚而已,更多的保護來自他們手中的重武器和嚴格的團隊作戰,他們的戰鬥力很強,但是速度和機動性仍然不如輕騎兵,而且面對長矛步兵組成的方陣和弓箭手的箭雨仍舊缺乏對策,他們最終還是用來充當近衛軍和戰役最後的決定性力量,但絕對不是戰場上最經常用到的兵種。往往他們還沒有出現,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隨著唐朝期間的不斷對外擴張和內戰,輕騎兵,尤其是貧窮遊牧民族的輕騎兵漸漸的顯露出大集團運動作戰的明顯優勢——是的,輕騎兵可以單兵種完成綜合任務,重騎兵則不可以。面對輕騎兵和漸漸成熟的步兵方陣戰術(中國有名的「陣法」),重騎兵越來越成為儀仗用具,退出了中國的戰場。

TOP

挖塞!!
第一次搶到頭彩勒
真幸運

TOP

原來中國也發展過重騎兵,不過就歷史來說,重騎兵一直不是一種突出的兵種,輕騎兵縱橫歷史數千年,一直是一個最強大戰力的兵種,尤其蒙古人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輕騎兵的式微是要到1次大戰之後,自動武器越來越可靠後(機槍),輕騎兵就慢慢退出戰場
直到二戰中另一種型式的騎兵出現-德軍的裝甲集群,才使輕騎兵完全從戰場上完全消失,戰車取代騎兵成為陸戰之王,,從此騎兵長了輪子和鋼鐵外衣。
而現代攻擊直昇機更有凌駕坦克之勢,雖然還無法完全取代坦克,但是相信下一代的騎兵會是飛在天上的

TOP

非常佩服這位大陸年輕學者的研究精神,難得的精彩文章,不過文中處處顯露的『唯裝備論』(騎兵的裝甲和馬匹都是裝備的一種)是比較狹隘的。在落差不大的2個文明之間的戰爭,決定戰爭的因素,是政治和經濟,裝備的因素反倒是最小的,文中提到蒙古騎兵在敘利亞(應該是巴勒斯坦)慘敗給埃及的馬木留克騎兵(奴隸騎兵),一定程度上是輸在了坐騎上,『一定程度』這四個字具有相當的欺騙性,我不是說『一定程度』用的不對,而是會誤導有興趣觀看這篇文章的一般朋友,因為多數人對當時的歷史背景不了解,看了這篇精彩的文章後可能會把『一定程度』上綱到50%,事實上可能連5%都不到。當時的背景是蒙古大集團鬧內訌,蒙哥大汗去世後,王位空缺下來,統治伊兒汗國的旭烈兀,支持他的哥哥呼必烈當皇帝,可是遭到欽察(金帳)汗國的大汗別兒哥(拔都的弟弟)的反對,別兒哥皈依了伊斯蘭教,對於旭烈兀滅亡阿拉伯帝國極為不滿,並與伊兒汗國爭奪高加索地區,派軍隊攻打伊兒汗國,旭烈兀不得以只能回師波斯來坐鎮,留在巴勒斯坦的只是一支2萬人的老弱殘兵,並且絕大多數都是當地招募來的突厥傭兵,真正的蒙古軍寥寥無幾,以致於敗給馬木留克,這和坐騎的好壞實在扯不上太大的關係。

其次,現代的西方人總把蒙古的入侵視為黃禍,包括我們也是這麼認為:『要不是窩闊台大汗去世,蒙古軍可能會打到義大利』。。。可是如果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對歐洲威脅最大的,到底是遠在天邊的蒙古人、還是近在咫尺的突厥人?答案應該不言而喻了。由賽爾柱土耳其(突厥)人,在現今土耳其建立的羅姆蘇丹國,勢力一度強大到不但打退十字軍對土耳其地區的侵略,鼎盛時期的勢力範圍還到達地中海沿岸,一些希臘的小國已經向羅姆蘇丹國稱臣納貢,虛弱的拜占廷帝國根本無力與其對抗,突厥人對歐洲的威脅應該早在13世紀上半葉就開始,但是蒙古人軍隊入侵,1243年雙方大戰,結果賽爾柱人全軍覆沒,歐洲因此解套,直到賽爾柱的後繼者,強大的奧圖曼土耳其興起,才對歐洲帶來重大威脅,1453年,奧圖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陷落,拜占廷滅亡,這已經是15世紀中葉的事情,拜占廷整整苟延殘喘了200年以上。代表突厥人對歐洲的威脅,也整整晚了200年。衝著這一點,西方人應該好好感謝蒙古人才對。

最後,請不要瞧不起南宋,在蒙古人的東征西討中,征服俄羅斯大概用了2~3年,征服阿拉伯大概也只用2~3年,而征服南宋,整整用了44年。

[ 本帖最後由 lolo258 於 2007-11-7 08:29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