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ADHD與大腦多巴胺活性被抑制有關

ADHD與大腦多巴胺活性被抑制有關

作者:Marlene Busko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August 9, 2007 —最新研究指出,相較於健康受試者,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成人,大腦掌控注意力與認知的基底核釋放較少的多巴胺;在靜脈注射methylphenidate(Ritalin,諾華藥廠製造)後可刺激大腦多巴胺增加。
  
  對methylphenidate沒有反應往往與注意力不集中症狀有關,且有較多喜愛使用藥物的報告,這被視為是ADHD患者體內多巴胺功能失調所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與較高藥物濫用風險。
  
  這篇研究已被發表在8月號的精神科學誌。
  
  這篇研究的主要作者是美國馬里蘭州Bethesda國際藥物濫用機構的Nora D. Volkow博士,她向Medscape表示,研究發現多巴胺系統在調節注意力與情緒上非常重要,若不能發揮效用,即造成ADHD,她強調,這項研究明確顯示多巴胺功能被減低。
  
  研究小組寫到,雖然ADHD是孩童時期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且已被研究數十年,但對於特殊的神經生理致病機轉仍不明;雖然研究者發現ADHD患者腦中多巴胺系統被破壞,但Volkow博士表示,這麼多年以來究竟多巴胺在體內是增加、減少,還是不變,仍然爭論不休。
  
  研究小組的目標是測試ADHD患者體內多巴胺的活性被抑制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的假說。
  
  他們收納19位從未使用過ADHD藥物的ADHD病患(9位男性、10位女性;平均年齡為32歲),以及24位健康者(18位男性、6位女性;平均年齡為30歲),每位受試者都接受2次以具放射線同位素11C的raclopride(一種與多巴胺競爭多巴胺受體的化合物)進行的正子攝影(PET)掃瞄;受試者在注射安慰劑(食鹽水)後接受一次掃瞄,而在靜脈注射methylphenidate之後再做一次掃瞄,且不知道使用的物質是什麼,這些受試者被要求報告他們是否喜歡這些「藥物」,且這些藥物是否使他們感覺「興奮」、疲勞、警覺、激動或是躁動。
  
  相較於控制組,罹患ADHD受試者的左邊與右邊尾狀核在注射methylphenidate後,與11C-raclopride的結合些微增加(P<0.05),代表這些受試者在使用methylphenidate後釋放的多巴胺比較少;這些ADHD受試者尾狀核在注射methylphenidate之後,多巴胺釋放減少的狀況與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有關,且有比較多的報導認為與藥物有關。
  
  在外插性分析中,研究團隊也發現海馬迴與杏仁體11C-raclopride結合降低的初期證據,這些部位是腦部邊緣系統的一部份,牽涉到情緒反應與記憶。
  
  【為何刺激會有反應 濫用藥物風險高】
  Volkow醫師表示,這些研究釐清為何刺激,例如Ritalin或是安非他命Adderall可以有效地治療ADHD:他們可能放大ADHD病患腦部多巴胺訊號。
  
  除此之外,這項發現協助釐清何以相較於一般大眾,罹患ADHD病患濫用藥物的風險較高;Volkow醫師解釋,藥物濫用暫時增加腦中多巴胺濃度,她表示,罹患ADHD病患使用這些藥物的風險高,並不僅是他們想要」興奮」,然而對他們的情況來說,這可能使他們感覺好些。
  
  適當地評估並診斷可能罹患ADHD的兒童與青少年是很重要的,因為唯有這樣才能適當地治療他們,以避免藥物濫用,否則最後他們可能會自行服用藥物。
  
  【多巴胺受體變異與臨床預後較佳有關】
  另外一項同樣發表於精神科學誌的研究報告,7型多巴胺受體D4(DRD4)基因與臨床預後較佳有關,且與腦部皮質變薄有關,這個區域對於控制注意力而言很重要。
  
  來自馬裡蘭班塞斯達國家精神健康機構的Philip Shaw醫師與其同事評估105位罹患ADHD兒童(加入研究的平均年齡為10.1歲),以及103健康受試者,進行核磁共振造影與DNA檢驗;67位(64%)罹患ADHD兒童,在6年後接受後續臨床檢驗。
  
  他們發現,與ADHD診斷有關的DRD-4 7個重複配對基因,與右眼腦前額/下前額與後頂皮質區域的變薄有關,這些腦區域在注意力控制上是很重要的;罹患ADHD受試者與DRD-4 7個重複配對基因的皮質最薄,接著是ADHD但缺乏這7個重複配對基因的、健康但有7個重複配對基因帶原者、最後則是健康的非帶原者。
  
  有DRD-4 7個重複配對基因的受試者,其腦部區域變薄在兒童時期最常見,接著在青少年後期消失;作者表示,這是個有趣的發現,因為臨床預後較佳與DRD-4 7個重複配對基因變異有關,且ADHD的疾病進展史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