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當企業不倒神話幻滅

當企業不倒神話幻滅

一場金融海嘯,打破了許多投資名言或定律。在以往投資人總覺得外國企業資產龐大,再加上網羅全球精英當企業CEO,牌子老、信用好,是不可能倒閉的。然而隨著百年老店「雷曼兄弟」的破產,荷蘭最大的金融集團ING發生危機,甚至連冰島政府都因無力處理金融風暴而宣布下臺……,連政府都會垮台,企業不倒的神話也正式幻滅。

至於國內,一般中小企業平均存活年限約為12年左右,百年老店實不多見。投資人對國內一般企業倒閉事件,早已司空見慣;比較放心的是「國營事業」與「保險公司」。

至於保險公司會不會倒,可由美國AIG壽險公司的問題看出端倪。只不過通常壽險公司倒閉,政府好像比較會出手援救;但萬一政府也無力呢?受害的應該還是被保險人吧!

以國內壽險公司為例:只有40年前國光人壽發生倒閉事件,由於當時國光人壽保戶不多,由其他壽險公司依比率分攤保單就將問題解決了;後續幾家問題保險公司則由外資或是其他同業接手,亦或是更換大股東等方式處理。換句話說,國內已有40年沒有壽險公司倒閉,保險局也沒有處理壽險公司倒閉的經驗。

目前國內約有30家壽險公司,到去年10月底為止,竟然有10家壽險公司淨值呈現負數,而每一家壽險公司幾乎都有百萬以上的保戶,萬一發生問題,風暴絕對不會小於連動債事件,也難怪某報形容主管單位是「坐在火藥庫上的保險局長」。

投資人對保險公司比較放心,是因為保費有一部分會提撥為壽險安定基金。但目前安定基金只有140多億元,而且還不是全額補貼保額,萬一真有保險公司倒閉,屆時究竟如何理賠,可以賠多少,答案都十分模糊!

在什麼公司都會倒的現況下,投資人要有保險公司不一定保險的心理準備。當然,也不用過份緊張,尤其是民國90年以前購買的保單,由於保費便宜預定利率高,不宜貿然解約。但是,萬一發現該保險公司有問題或買錯了也不要硬坳。

去年金融海嘯發生時,國內的南山人壽受到美國母公司影響,所有保戶都被嚇得「皮皮剉」。我的一位同學正好是南山的老保戶了,保費都已經快繳期滿了,實在不甘心解約,但又擔心萬一保險公司出問題受到損失,於是就以保單質借出一筆現金,經過了幾個月南山風暴漸漸平息,同學覺得沒問題了,才將借款還回,這期間雖然每個月要付利息,但他還是覺得划算,至少心安。

我家在去年底時,有一筆資金到位。由於整體投資環境渾沌不明,我的業務員推薦了某家壽險公司推出的六年期儲蓄險,採躉繳方式期滿一次領回,單利約有3.15﹪,只要保滿二年,解約也不會賠本,心想保險公司產品基本上風險不高,再加上利率比銀行定存好,於是就決定購買。

保單簽完之後,因為這家公司財務問題已經傳了好一陣子,於是上網仔細看查看了一下,赫然發現這家公司目前的負債大於資本額幾倍之多,讓我嚇出一身冷汗。 而此時又傳出該公司更換董事長,公司的說法是利用新任董事長的人脈可以吸引資金入注;但我卻認為一位沒有保險金融背景的人士擔任董事長並不是利多。

我家這筆資金原本就是希望穩健投資,才會選擇比銀行利率好一點點的儲蓄險。並沒有要貪圖暴利的想法,如今卻變成獲利不高,卻要擔負起不小的風險,雖然這家保險公司並不一定會倒閉,但已不符合我當初的投資原則。幸好保單還在猶豫期內,因此選擇退保,好在這家公司後續服務還算客氣。

負責主管國內壽險公司的保險局,近期是緊盯各家問題公司限期改善,當然希望最壞的狀況已經過去,各家公司都能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但投資人最好還是要分散投資,據說:安定基金規定,萬一保險公司倒閉,所有的理賠都會按照原來金額打九折,而且不論保額多少,或是在同一家公司投保了多少張保單,最高不得超過300萬元的理賠上限,提供給投資人參考。

但投資人最好還是要分散投資,據說:安定基金規定,萬一保險公司倒閉,所有的理賠都會按照原來金額打九折,而且不論保額多少,或是在同一家公司投保了多少張保單,最高不得超過300萬元的理賠上限,提供給投資人參考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