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由動靜來看止觀修証

由動靜來看止觀修証

                               由動靜來看止觀修証


《圓覺經》說:「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渴愛是輪迴的根源,但是更深入的追究,渴愛源於自性見的偏見,以致執著渴愛的現象為實有。「空性」是自性見的反面,修空觀就是在洞徹自性見,解開一切執的根源。



修空觀必須依於「止」與「觀」。在止方面,先由靜中定下手,即是打坐令心寂靜。方法可依於觀呼吸,在寂靜中讓呼吸自然的進出,心念緣住呼吸,不再攀緣妄想。定力深淺在於不被妄念所干擾,不在於能坐多久,心若是被妄想干擾的話,不論坐多久都了無意義;或者令心放空心思,安住於當下,只留清明與寂靜。在寂靜的當下,若妄想生起,心不隨妄想浮動的定力,即是靜中定。只要心時時都能清明安住於當下,就能增長令心處在心空如洗的定力。學習之初,寂靜的時間會很短;慢慢的會因定力增長而增長。定力越好,接著在觀慧的學習上,基礎就會越扎實。



從打坐的靜中定有了基楚,就要延伸到動態的生活中!在動態中不被外境所干擾的定力,稱為「動中定」。動中定主要的是成就定力,不在止於一心一境的定境。比如:你在菜市場走著,不被不相關的吵雜聲所干擾,行走時只是攝心於行走,不離於當念。



為什麼要強調動中定?因為我們要起觀慧時,必須提起煩惱的情境來進行觀察,同時也要提起「緣起性空」的法義來觀照煩惱的原因,再從中找出違反性空見的偏見心態。也是說,在覺察煩惱的同時,又要提起空性見,當下會有好幾個念頭在進行釐清問題與觀照問題。如果沒有動中定的訓鍊,沒有不被外境干擾的定力,就無法在提起三、四個念頭的情況下,還能清清楚楚的覺照觀察。所以動中定的養成,是觀慧不可或缺的必要條牛。



觀慧的進行,必須具備心空如洗的定力,否則會猶如「蠟燭照字」。當風吹動蠟燭時,燭光會閃爍不定,照不清楚字;觀照之時也是這樣:妄想念頭在浮動時,觀照的義理或念頭,會閃爍不明。



慧觀進行之初,要先透過緣起義的概念來了解;在概念了解過程中,會生起尋伺觀察:觀察什麼是緣起?什麼是性空?念頭會來來回回。念頭來回的過程中,心念要穩定進行,才能對緣起性空的法義完全融通;才能在當念中,清楚的觀察到緣起性空的法義,稱為定中思惟修。法義融通後,才能在定中覺察的當下,沐浴在空性的寂靜中,我們假名為修空觀。在空性中,不必作意令心靜止,心即安於空性中,也名為「體真止」。



天台止觀把「止」的方便分為三類︰

一者、繫緣守境止:所謂繫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

(此是繫心一處之法門:繫心鼻端、或繫心丹田、或觀諸佛之相好、或以念佛繫心) 。

二者、制心止:發現心念有妄想馳散,立即制止它,令心寂靜。

(此方便與上述不同的是:不是事先用繫緣方便不令妄想生起,而是覺察到有貪瞋痴妄念生起時,令此妄念放下,即覺、即離、即止) 。

三者、體真止: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此法是現觀諸法無常、無我,現觀現象緣起無自性。於現象中,凡是緣生的,必無實體,故說緣生當體本寂無生,故說無自性。心無性,法亦無性。既知諸法如幻無實體性,心即不生取著;心若不妄執,妄境自滅、妄想自消,此名「體真止」。



當心在空性中不妄動,定力就會自然的增強;當定力增強時,慧觀隨之增強:這時止與觀才是高效率的互相提升,猶如二輪並進,互相帶動前行。這即是《阿含經》所說:「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在動態中進行觀慧時,比如:散步。心沒煩惱、沒有散亂,就可提起腳步的觸覺;或者呼吸的進出當下感觸,觀諸法畢竟空,直心感觸一切知覺、一切感受,都如幻無實。如果感觸不夠清明,表示定力尚不足,就要再回到靜中定修學,再加強心空如洗的定力。



總之,在靜中時,先修不被妄念干擾,令心隨時都能進入心空如洗的定力;有了定力的基楚,才進行慧觀修習,進行法義思惟與疑惑理清。在靜中定修慧觀時,可以由覺知念頭的存在,當下現觀知覺與感受皆是緣起性空的現象。若是覺得妄想有所干擾,定力不是很穩定的話,就要先回到靜中定來修習定力、或安於諸法畢竟空的體真止。當妄念止息下來時,心已寂靜,就要在定中起觀,不能沉溺在愉悅的禪定中。



在體真止,心安於無住、無相的空性中,這個體真止有寂、有照【註1】;寂照若是不能等持,偏於寂性時,觀慧就會逐漸沉沒,偏滯於寂靜;當進行觀照時,寂中有照,若是念頭浮現過去染著的習性妄動,比如喜歡唱歌或下棋的妄動,就能很快被定慧融合的般若覺察到妄動生起,也能在緣起性空的般若觀照下,止息習氣的妄動。「照」可以淨化無始以來「執」的習氣。在體真止中,寂多照少,會由寂靜引生禪悅;禪悅中有喜有樂,一旦執於喜樂,就會失去「照」的覺醒,住於定境上;一旦定力消退,心就會漸漸入於「昏沉」;照多寂少,寂靜的力量少,「照」的尋察會令心造成浮動,引生習氣妄動而生起「掉舉」。昏沉與掉舉是實修中,最明顯、最容感受到的障礙,禪修者要瞭解自己的狀況,調整寂照的先後,以及調整寂照的偏重時機:若是生理不舒服,就要先寂後照,寂多照少,讓色身盡量休息;若是在進行窮透疑惑的觀照,就要提起觀照,照多寂少。唯有透過般若實相,窮觀法界性──諸法畢竟空,盡淨疑惑與習氣,方能定慧等持、寂照等持,昏沉、掉舉才能逐漸淨化。



在靜中定的體真止,旨在鬆開「執」的習氣。若是只是滯留在空性的無住,將如《維摩詰經》所說:「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若是唯是住於體真止的空性中,不能由空出假【註2】,不能在無量煩惱中息盡微細習性,成就無量智,就無法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在動中定起觀,重在覺觀「現象如幻」的智慧。這個智慧是由靜中對般若法義的思惟後,透過定中相應知覺與感受是「緣起如幻」,而後延伸到動中觀照與體驗。由如幻的智慧,內證起心動念的當下「覺性不動」,明覺儘管念頭有起、有滅,心性卻是無執、無住,法性如如,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註1】------ 寂照
真理之體云寂,真智之用云照。楞嚴經曰:「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正陳論曰:「真如照而常寂為法性,寂而常照是法身,義雖有二名,寂照亦非二。」------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註2】------ 空假中


法界之諸法,理體本來空寂,謂之空;森羅之諸法係由因緣而生,謂之假;非空非假,乃絕對之理,謂之中。「空」以破一切法,「假」以立一切法,「中」以妙一切法。此三者為一法之異名,故謂即空即假即中。------佛光大辭典

天台所立之三諦三觀也。就所觀之理,謂為三諦,就能觀之智,謂為三觀。觀一念之心無相為空,觀此心具一切法為假,觀此二者不二為中。空以破一切法,假以立一切法,中以妙一切法。此三者為一法之異名,故謂為即空即假即中。------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