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版規(請使用繁體字張貼)內有簡繁轉換

版規(請使用繁體字張貼)內有簡繁轉換

※發帖規定※
禁止注音文、灌水文、廣告文

£回覆規定£
(1)回覆者嚴禁使用漫罵,侮辱,侵犯別人隱私等具有任何性質的語言。
(2)嚴禁濫發無意義,過份簡短的回覆和惡意灌水,違者扣分嚴重者刪帖。

注意¢凡文章格式不合者,版主或糾察將給予短信警告修改,請於三天內修改完畢,
三天後沒有任何動作者加倍的扣分及刪帖有任何建議及反對歡迎向板主申訴,
或至申訴區回報。




引用:
請使用繁體字張貼
簡繁轉換  http://www.dk101.com/Discuz/dkclub/big-gb/







  甚麼是本質的佛法?當前的佛教現況,無論是漢傳、藏傳還是南傳佛教,到底有些甚麼「契應正理」的長處與「不契正理」的流弊,值得吾人引為借鑒?人間佛教的行者,又要如何面對煩惱,安身立命,從而培養出智德兼備的人格?思慮這種種問題時,都不約而同會觸及到「禪修」此一重要議題。亦即,無論是對於時代佛教的風貌有所省思,還是因著省思而探索佛法的本質,這兩個學問進路,都必然要處理有關「禪修」的課題。

  禪學研究,是從闡揚純正佛法的願心出發,立足於「人間佛教」精神而有的研究成果,故除了學術意義以外,更有實用價值。在禪學專題的學術討論方面,他對於研究方向的確立與分析概念的設定,有助於拓展禪學的思維深度與研究廣度。在實用價值方面,他對於禪修學理的辨異與實踐成效的考核,有助於禪法系統的辨識和禪修知見的釐清。


禪法檢驗原則

  佛法的究極目標,是從禪觀的實修實證中,臻至證果或成佛的境界,所以禪觀的修行實踐,是學佛的重要功課。但是談到修行——禪修,在佛教中有幾種情狀:

  第一種是不修行的人。不修行會有甚麼後果呢?不修行如何調理煩惱,安頓情欲?又如何安身立命呢?

  第二,雖然修行,也要看是走對路還是走錯路,若是錯了,更是會產生可怕的後遺症,印順導師在〈美麗而險惡的歧途〉一文中所談的種種,就是指出修行錯誤的情狀。原來,不是光有修行就好了,觀念錯或方法錯都必然帶來一些傷害,所以錯誤的修行觀念和修行方法也要提出來討論。

  第三,是正確的修行方法。這其中可再略分為二:一是聲聞佛法。雖然正確,但修行者只求自己全身而退,快得解脫。二是菩薩願行。這個則更艱難!菩薩行人修學禪觀,是為了鍛練成一身本事,所謂「依住堪能性,能成所作事」 ——身心依於禪修所得的堪忍力道,以走入世間、人群,成就一切幫助眾生,濟世益人的事業。

  總結而言:「其知見不契於中道者,離生死向涅槃,沈空滯寂,病不可勝言。即生死為涅槃,則又極於欲樂為道。即知見正確者,經謂得無生忍菩薩,有欲入涅槃之心。龍樹謂悲願不足而空智生,必墮聲聞。應知安心禪觀而遊心空際者,大非易事!」

  禪修是重要的,然而,如果不能契合於緣起中道的教說,則一、若以一切法空性,無所得故,而不能於空法中觀察緣起法相,得法住智,以行悲濟眾生事;但只急求證入,好高騖遠,則末流多墮於真常祕密而不可收拾。二、縱然緣起空性的知見正確,然如龍樹菩薩所說,不能輔以悲願(即悲願不足)的空性智慧,將墮入自了的聲聞法中。由此可見,聲聞與菩薩同得法空慧,而因菩薩悲心充溢,故能以利生為前提,不會急求涅槃解脫。所以印順導師認為,能夠以般若無所得空慧而安住於(利人濟生的)禪觀行中,絕非易事,亦不應等閒視之。

精 神 傳 承
   一顆謙卑的心
        更多的愛心
                 柔軟的心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蕭靜流 經驗 +100 支持版規的制定內容與立場! 2011-2-20 09:59
  • 蕭靜流 金幣 +100 支持版規的制定內容與立場! 2011-2-20 09:59
  • 蕭靜流 威望 +1 支持版規的制定內容與立場! 2011-2-20 09:59
  • 老鼠愛小米 經驗 +100 很有意義的板規!! 2011-2-18 23:25
  • 老鼠愛小米 金幣 +100 很有意義的板規!! 2011-2-18 23:25
  • 老鼠愛小米 威望 +1 很有意義的板規!! 2011-2-18 23:25

TOP

精神傳承寫的真好

又讓我想到三際求心 心不見這件事

三際求心 心不見

兩眼看前眼不見

劃波尋寶寶不見

風花雪月卻常見

.......................................................

三際求心,就是《金剛經》所謂的「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過去心念已過去,不會停留;現在心正在剎那分別,沒有停下來,

也不可得;未來的心還沒有生起,不知下個念頭是什麼,也不可得,

所以說三際求心都不可得。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