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轉貼]液晶螢幕的種類~不要傻傻被騙了~

[轉貼]液晶螢幕的種類~不要傻傻被騙了~

手機的液晶材質有分以下幾種~供您參考~~
(1) STN(Super TN)︰以液晶做為材料的顯示器。液晶為一種介於固態與液態間的有機化合物,也是一種具有規格性分子排列的化合物,將其加熱會成透名液態,將其冷卻會成結晶的混濁固態,因此特性故稱液晶。由於其液晶的基本特性,所以液晶顯示器的基本原理為,將液晶封在玻璃箱中,然後施以電極使之產生冷熱變化,而因此影響它的透光性,來達到明滅的效應。STN-LCD的液晶分子扭曲角度為180度甚至270度,尺寸較TN-LCD大,它的回應速度慢於TFT,在大太陽下可能會有看不清楚的現象,色彩銳利度也不足,不過它的電量及成本較低,因此較常出現在中低階手機上。

(2) CSTN(Color Super-TN):由夏普(Sharp)所開發的被動陣列(Passive Matrix) LCD 顯示技術,可視角約140 度,螢幕品質介於STN及TFT間,已經接近TFT的畫質,但成本約只有TFT一半。

(3) 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電晶體的英文縮寫,它可以「主動地」對螢幕上的各個獨立的圖元進行控制,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反應時間。一般TFT的反應時間比較快,約80毫秒,且可視角度大,一般可達到130度左右,主要運用在高階產品。色彩飽和度是目前螢幕材質中效果較佳,較高階的手機多半採用TFT材質螢幕。

(4) TFD(Thin Film Diode)︰是薄膜二極體的英文縮寫,TFD技術由精工和愛普生公司開發出來,專門用在手機螢幕上。品質在TFT和STN之間,比STN的亮度和色彩飽和度更好,也比TFT省電。它的特點在於高畫質、超低耗電、小型化、動態影像的顯示能力以及快速的回應時間。TFD的顯示原理在於它為LCD上每一個像素都配備了一顆單獨的二極體來作為控制源,由於這樣的單獨控制設計,使每個像素間不會互相影響,因此在TFD的畫面上能夠顯現無殘影的動態畫面和鮮豔的色彩。

(5) UFB(Ultra Fine & Bright):它的特點為超薄和高亮度,在設計上UFB-LCD採用了特別的光源設計,可減小圖元間距,以獲得更佳的圖像品質。通常UFB LCD可顯示65,536種色彩,能夠達到128×160解析度,同時UFB LCD的對比度還是STN液晶顯示幕的兩倍,在65,536色時亮度與TFT顯示幕不相上下,而耗電量比TFT顯示幕少,更重要的是它的成本與STN顯示幕差不多。不過,UFB 比起TFT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耗電量仍算偏高。

(6) CG Silicon:這是由夏普開發的新材質,它的粒子(光點)是TFT的1/4,因此呈現畫質比TFT更細緻,目前僅在SHARP相關產品上才見的到。

(7)ASV(Advanced Super-View:
ASV(Advanced Super-View)其實是SHARP的獨家技術,廣泛用於SHARP生產的顯示設備零組件上,這個技術也是以MVA技術(也是廣視角技術的一種)改良而來的。不過,OLYMPUS AZ-1使用的是「Mobile ASV」,這是針對3C消費型裝置所設計的。

Mobile ASV有四大特性:
1.在廣視角顯示下,不會有階調反轉的問題(也就是原本亮的變暗,暗的卻變亮了),可以維持一定的對比度。

2.具有高亮度,高對比,高色調純淨度。

3.低耗電。

4.在戶外使用仍然有良好的辨識性。

其實ASV主要的重點是在於有較廣的視角,以及在戶外使用也能維持一定的對比度。根據SHARP的技術說明,Mobile ASV在10,000LUX(約是正午的樹蔭下),對比可以維持在75:1左右;在100,000LUX(大約跟夏天中午直射的陽光那麼強),也能維持有30:1的對比度。
簡單的說,AZ-1規格寫明是使用ASV,主要就是「廣視角不偏色」,以及「強光下仍然有較佳對比度」的一種宣示,讓使用者可以放心地使用。


OLED
OLED基本介紹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又稱為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OEL)是一門相當新的顯示技術。要認識OLED的發光原理,必須先從傳統的發光二極體LED談起,LED是利用三、五族材料(如Ga、In、P等)的電子及電洞結合過程之能階轉換產生光子(photon)發光,不同材料會釋放不同的能階而產生不同顏色的光。而OLED發光的原理與LED近似,不過材料改用有機物質,其優點是被有機材料吸收的光子,其頻率大部分落在可見光頻譜外,故OLED顯示器在動作時可以產生高效率的光。
  而OLED的基本結構(如圖二),正極為一層薄而透明具導電性質的銦錫氧化物(ITO),陰極為金屬組合物,將有機材料層包夾其中[包括電洞傳輸層(HTL)、發光層(EL)、與電子傳輸層(ETL)]。當通入適當的電流(I),注入正極的電洞與陰極來的電荷在發光層結合時,釋放的能量激發有機材料產生光線,而不同的有機材料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若以材料的組成分子大小來看,可分為小分子(OLED)及高分子(PLED)二種;依驅動方式,OLED可概分為主動矩陣式OLED(Active Matrix OLED;AMOLED)與被動矩陣式OLED(Passive Matrix OLED;PMOLED)。
   
  依OLED的有機發光材料來看,可簡單區分為小分子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兩大類。
  1.小分子OLED是利用蒸鍍法(Evaporating)製程,美商柯達(Kodak),是率先研發的領導廠商,在1987年由鄧青雲所屬的研究小組,成功研發出使用熱蒸鍍方式製成的OLED元件,成為第一批實作產品,也造就目前小分子OLED專利權多數掌握在Kodak手上。
  小分子OLED雖然發展較早、製程較成熟,但材料特性上仍有缺點,如無法與溶劑配合、極易為氧氣及被水分所破壞等。故須使用真空蒸鍍及封裝設備,造成製程複雜、難度提高,尤其使用真空設備營運成本相當高昂。此外高溫蒸鍍導致材料鍍到基板的效率不高(多數附著在MASK及真空槽壁上)。且真空製程在實現大尺寸產品有其困難,故現階段小分子OLED的應用多在小尺寸面板。
  高分子PLED在1990年,由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小組首次發表,後來移轉至新公司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CDT),故PLED的基本專利權由CDT所掌握。其依發光材料區分又可分成π共軛高分子及色素高分子,製程上大多是以塗佈法(Coating)來製造,而目前則開始利用噴墨式(Ink-Jet Printing)製程來發展高分子全彩產品,可大幅簡化製程降低成本。
   2.PLED技術較新,其優點是製程可利用塗佈法或更進步的噴墨式製造,由於不需使用大型的真空設備,因此製程可大幅簡化,投資較小。此外噴墨式有機材料效率較高,且基板尺寸無限制,在發展大尺寸顯示器有極高的吸引力;缺點方面,發光材料在壽命、發光效率等性能仍較OLED差,尤其藍色的發光材料的壽命待努力;此外在電力效率也是問題,必須在材料特性尋求突破;而色彩的安定性、純度也有改善的空間。雖然領導廠商CDT認為,PLED可望於2005年在技術上與OLED達到相同水準,不過就目前現況來看,PLED還有相當多問題需要解決,離產品商業化仍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整體來看,OLED、PLED在材料特性上各有優缺點,但以現階段發展來看,小分子OLED顯然處於領先地位,不管在電氣特性、生產安定性,都得到客戶的肯定,也吸引眾多廠商投入。故目前量產的OLED幾乎都使用小分子有機發光材料。

 OLED原理與結構
SMOLED/Polymer OLED的發光原理類似發光二極體,同樣是利用材料的特性, 將電子傳輸層(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ETL )、電洞傳輸層( Hole Transport Layer, HTL )和發光材料層( Emitting Material Layer, EML )結合,而將電子激發的形式降回基態,將多餘的能量以光波的形式釋出,因而達到不同波長的發光元件的產生。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技術依其所使用的有機薄膜材料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二類,小分子有機發光二極體被稱為SMOLED,高分子發光二極體則被稱為Polymer OLED。

OLED 之優點
○省電
○超薄厚度 : Total 1.65mm (含偏光板)
○重量輕
○視角寬 : > 160 度 , 無視角限制
○反應時間快 : By μ second
○高對比 : 100:1
○高輝度效率
○高亮度 : .> 100 CD/m2 (不含偏光板)
○多色及彩色(RGB)元件皆可製作
○使用溫度範圍廣 : -30 ℃ ~ 80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ga032794 經驗 +5 感謝您貢獻精品文章 2007-5-21 16:52
  • ga032794 金幣 +5 感謝您貢獻精品文章 2007-5-21 16:52

TOP

哦!原來是這樣呀!讓我瞭解不少有關這方面的知識
多謝大大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