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龜的生態習性

龜的生態習性

龜是一群相當特別的動物,除了長相奇特外,生理與生態特性與其他動物類群有些差異。自古以來,人們就常把這群動物「神化」,對龜充滿不實際的幻想,也有許多的誤解,但主為因為對牠們不夠瞭解,也使得許多人對龜的印象有所扭曲。龜的平均壽命沒有像傳說中有「千年老烏龜」的情形,龜的性別分公母,也不會有「龜無雄常與蛇匹」的外遇行為;龜只是常被人給冤枉,蒙上一些「不白之冤」。
介紹的內容若過於偏重學理性,大家可能不感興趣,也看不太懂,僅就一些較常見的問題說明與介紹,包括從外形特徵、生理特性、生殖、食性、性別與年齡等,儘量找些事件搭配。若想對龜有更深入的認識,建議可找一本較專門的書籍,詳加研讀,在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中有一些不錯的書可以參考。


外形與生理特性
龜的外部形態相當特別,自古以來人類就對龜有許多想像,古書中就把龜的外形與「天圓地方」宇宙觀、季節運行聯想在一起。古書上就記載有:「神龜之象,上圓法天,下方法地」;「上隆象天,下平象地,四足運轉應四時,文著像二十八宿」。雖然聯想的太多,但大致能傳達龜的形態特色,身體包覆著厚重的龜甲,腹甲通常是平的,背甲明顯隆起,外部有許多塊盾板排列(但不是28塊),常有些花色;因為身體較笨重,四隻腳走路時,利用「三點不動,一點動」的節奏前進。

龜的部分構造與其他我們較熟知的哺乳動物有明顯不同,但因過去長期把龜「神話」與「擬人化」以後,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解,只要仔細觀察,不難還原其真實面貌。


食蛇龜的外形特徵《取自Herpetology of Japan and Adjacent Territory》

--------------------------------------------------------------------------------
外形與生理特性
   
龜 甲   
龜的身體外部有龜甲包覆,是與其他動物差異最明顯的外形特徵。龜甲是由下方的骨板層與表層的角質盾板所組成,背甲的骨板與脊椎骨相結合,並不可能像許多卡通畫的一樣,身體是無法與龜殼分離的。龜甲的表層是角質的盾板,類似人類指甲的組成,是鱗片特化而成的構造。在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就形容龜是「外骨內肉」。

一般稱背側的龜甲為「背甲」,腹側則稱為「腹甲」,兩者之間由類似韌帶(如食蛇龜及其他箱龜)或骨板相連。因為龜的頭部、四肢與尾巴,常會縮入龜甲內,一般龜類體型大小的測量方法,無法用體長或吻肛長表示,而是用「甲長」來代表;但因背甲通常會隆起彎曲,所以常測量「直線背甲長」,就是背甲最前端與最後端的直線距離,有時也會用腹甲長度表示。

有些種類的龜甲骨板會退化,如鱉與革龜等種類,身體表面並沒有鱗片與盾板的構造,而以類似皮膚的革質構造代替。英文中就把鱉通稱為「softshell turtle」,也就是「軟殼龜」的意思。此外,豬鼻龜的背甲表層雖也已沒有角質的盾板,但龜甲的骨板構造仍完整,通常仍稱豬鼻龜是「龜」,而不是「鱉」。

龜甲的形狀會隨著生長環境而有所改變,成長速度過快或受外力壓迫,都有可能讓龜甲緩慢變形。坊間報導有些龜具有長相怪異的龜殼,還把這些個體供成「神龜」。有些是人為故意製造出來的,有些是自然現象,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龜甲除了扮演保護身體的作用,最近的研究也發現,骨板內含有大量的鈣質,在長時間潛水與在水中、雪地吃渡冬時的缺氧呼吸作用極為重要。在缺氧的情形下,骨板會釋出鈣離子到血液中,可以緩衝因二氧化碳大量累積所造成的酸化現象,避免影響體內重要細胞或組織的正常作用。

龜鱉動物的龜甲與骨骼構造


口與攝食、消化
現存所有龜的種類沒有牙齒,無法像人類一樣有咀嚼食物的能力,只能利用堅硬的上下額上角質板狀構造,將食物咬斷,吞進肚子裡。有些水棲性的種類,離開水就無法進食,要靠吸水的作用將食物帶進口中,因為有此習性,就算在陸上擺滿豐盛的食物,也是看得到吃不到。

生長在海洋中的海龜,嘴巴與食道內長有「倒刺」,可避免吃進去的食物,在吐出海水時,又被帶走。有些飼養在圈養環境下的個體,吃的食物過於精緻,上額的角質沒有磨損的機會,會生長過長,並不是得了什麼疾病。由化石的證據發現,早期的龜類多具有牙齒,但在演化的過程中,全部都消失了。

因為不具咀嚼能力,龜本身的消化能力並不好。不論是陸棲性、水棲性或海棲性種類,需要靠消化道裡的微生物協助,才能有效消化吸收。如果發現有吃土、吞石頭的現象,都是正常的。隨著食性的改變,腸道內微生物相會有所變化。

以前在美國夏威夷著名Waikiki海灘,就曾發生過大規模「大便」污染事件,最後找到的元兇竟是「綠蠵龜」;因為綠蠵龜主要是植食性,以海草或海藻為主食,在季節改變之際,食物的種類也會改變。但在食性改變時,腸道內的微生物相來不及長好,吃下的食物無法消化,變成一坨坨大便,漂滿整個沙灘。

耳朵與聽覺   
龜類的耳朵沒有外耳孔,有一塊圓形的皮膜(鱗片)覆蓋,但不表示牠們的聽力就不好,只是可感測到的聲音波長與人類不相同。動物有其特殊的適應本能,視覺、聽覺是否敏銳,不能用人類的標準來判斷。一般對低頻(較低沈的聲音)的波長較為敏感,如人類與捕食者移動的聲響。有些文獻提到,龜也會利用腹甲偵測來自地面的輕微振動(蛇也有此種能力);龜可以在遠處偵測到人類的腳步聲,即使眼睛還沒看到,就可以逃脫或躲藏。所以有人戲稱:「龜的耳朵長在肚皮上」。

龜沒有發聲的構造,目前未發現會利用聲音溝通,但有些種類在交配季節會發出聲響,如海龜與大型陸龜常會發出低沈呼吸聲,食蛇龜在交配季節,鼻孔會快速噴出液體,並有特別的聲音。

台灣有些地方居民認為,食蛇龜白天是「蛇龜」,到夜裡就變成具有毒性的「龜蛇」,會像蛇一樣「吐信」,應該是對龜類行為的錯誤解讀與誤傳。到今僅發現海裡的玳瑁體內會累積食物中的毒性,屬於「熱帶海魚毒」,只要不吃龜肉就沒事,其他的龜類都不具毒腺構造,甚至沒有其他毒性。

一般龜的視覺還不錯,尤其對距離較近的移動影像極為敏感。水棲龜類在陸地上活動或曬太陽時,對不熟悉的物體的移動極為敏感,會快速回到水域環境。龜亦有分辨顏色的能力,在攝食時對某些顏色會有偏好,如黃色與紅色,此現象可能與野外環境食物的顏色有關。

四肢與運動
龜類的四肢會因棲息環境與生態習性的差異,不同的種類在形態上有極大差異。海龜早已適應大洋中的生活,前肢相當長且發達,可像船槳一樣滑水,游泳速度極快,後肢則短而扁,其作用則像船舵,可控制前進方向與快速轉彎;其中革龜的前腳可長達1.5公尺,適應長距離的洄游習性。

一般所通的陸龜,主要為陸棲性,極少在水中活動,四肢粗而圓,鱗片明顯大而凸起,有點像「像腿」的粗壯,所以有「像龜」之稱呼(但象龜通常是專指加拉巴哥象龜)。而淡水龜的四肢也會生態習性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水棲性的種類,每根腳趾之間具有「蹼」,在水中游泳滑水較有效率,如金龜、斑龜、柴棺龜與中華鱉;但陸棲性的種類就沒有蹼,游泳效率較差,如食蛇龜。所以如將陸棲性的淡水龜放隻水池中,牠們會本能的「爬」回岸上。在台灣有些地方的居民,就依「龜腳」是否具有蹼,分成「雞蹄與鴨蹄」兩類,形容相當簡單傳神。

一般常見的淡水龜與陸龜,四肢皆有 5隻腳趾,但前肢有 4隻爪,合計9隻爪;在民俗上「九」與「久」的發音相同,取其諧音,有長壽吉祥的涵意,不論在紅龜粿印或寺廟裡的雕刻,皆十分重視此數字。若有機會在一些寺廟或節慶,可以注意這個有趣的數字。



以上引用自台灣龜主題館網站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