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魚病專欄】-- 常見細菌性疾病

【魚病專欄】-- 常見細菌性疾病

【魚病專欄】-- 常見細菌性疾病   高雄海洋技術學院水產養殖系教授 張朴性

1. 柱狀病(columnaris disease)
又稱細菌性爛鰓病,是由病原柱狀溶胞菌(Cytophaga columnaris)以前稱滑走性細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所引起,此菌為革蘭氏陰性桿菌,0.7mm×8μm,無鞭毛,具運動性,在低營養培養基內生長最好,菌落常呈黃、橘或紅色會分解幾丁質(chitin)或膠質(gelatin)等大分子。

被感染的魚種可見於所有的淡水魚及部份海水魚,尤其是淡水觀賞魚。發病區域分佈北美洲、亞洲和歐洲。

感染本病之病魚最初的症狀是在口部周圍、鱗及鰭的邊緣出現白色棉絮狀的物質,常被誤為水黴菌引起。逐漸全身都可能出現此白灰斑點。唇部腫大鬆軟,魚鰭亦可能碎如破布或只剩下光禿禿的鰭條。病魚厭食,行動緩慢。

此病菌除了感染口、鰭外,也引起鰓絲極大病變,感染後鰓上黏液增加,鰓絲腫脹,病灶處會因局部缺血而呈淡紅色或灰白色,有些部位則因淤血而呈暗紅或紫紅色,甚至引起出血,嚴重時,鰓薄板細胞壞死脫落、鰓絲末端缺損、鰓絲軟骨外露、引起鰓潰爛、病魚在2~3天之內就會死亡;有些病魚引起慢性感染,鰓薄板間之上皮細胞增生,使得相鄰鰓薄板融合,鰓絲上的大部份鰓薄板融合,此鰓絲就呈棍棒狀,也就是棍棒鰓,這將使病魚引起呼吸障礙,即使沒因急性發病死亡,殘存者也會成長不良。

由發病情形可分為慢性和急性,慢性病症之徵狀,起初發現口或鰭端發現白點,這些白點在1~2天內擴大導致潰爛病灶,魚也就在3~4天內死亡;而急性病症則是白點還來不及看清,幾個鐘頭內魚便死了。

本病發病與外在環境很有關係,通常在較高水溫下,魚較易得柱狀病,水質上高硬度、高有機質污染、高氨、低氧、維他命缺乏時也容易發病、魚的放養密度過高也容易發病。

2. 鏈球菌感染症:
鏈球菌是屬於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染色呈藍色,菌體呈球形或卵圓形,大小約0.5~1 mm,多個菌體連成鏈珠狀,不會形成芽胞,一般有外套膜,由於鏈球菌種類很多,已知有多種是魚類病原菌,水中亦常見之腐生鏈球菌的常在菌,因為在檢測病魚病灶處之細菌,亦可分離出鏈球菌屬,但並無法肯定是病原菌,必須經過病原性試驗方可確認。

以抹片法檢驗病變組織,經革蘭氏染色後即可發現組織塊間有大量藍紫色,呈鏈珠狀的球菌,然鏈球菌的種類仍須作進一步之種別鑑定。

魚類鏈球菌病的感染大多屬經口感染,若是餌料下雜魚不新鮮且受鏈球菌污染,再加上水質環境緊迫影響,極可能使鏈球菌病爆發,造成嚴重損失。病魚大多出現食慾減退、行為失常、無活動力、浮於水面或岸邊,續而於體表、鰭基部、鰭條及肛門部位發現出血病癥,若眼球受感染則會變白、浮腫、失明;解剖之病魚若嚴重者會出現全身性出血性敗血症、肝、脾腫大、有血斑、腹部膨大、有液樣紅色腹水、並發現有腹膜炎、腸炎等症兆。

由於此病魚之發病大多伴隨水質的惡化,因此在防治方面應注意水質的改善、投餌量的控制和投餵新鮮餌料等,若設備許可,應在生餌投餵前,以沸熱水燙過,可減少肉汁的污染和病原的引入。治療則以抗生素或呋喃劑添加於飼料中投餵。

3. 腸炎
腸炎是養殖魚常發生的疾病之一,最常見的是飼料、天候、水質和病原共同影響、例如石斑的攝餌習性可以用狼吞虎嚥來形容、天然的石斑魚常捕食活餌或新鮮死魚、但養殖的石斑則隨飼主所飼、吃下雜魚或其它各種餌料(如人工餌料),一般皆以各類下雜魚為主,但下雜魚的品質常受新鮮度所左右。不新鮮的下雜魚餵給石斑吃,除了發生殘餌增加外,也有些吃了後又被吐出來,因此增添了更多的管理上的困難,所以除了誤食不新鮮餌料引起腸炎,更因水質惡化,引發各類併發症。腸炎的發生原因,以較明確的分析大致上可分為三方面:

(1) 環境因子:水質環境的惡化,如引發池底還原層形成,有害細菌增加,導致魚體抵抗力趨弱,而引起消化性疾病。捕撈移池的緊迫,會引起石斑嘔吐或之後對於新環境無法適應,引發厭食、消化不良或腸炎等症。天候、水溫的改變是腸炎發生的主因之一,因為攝餌後食物未及消化,就因低溫而消化酵素作用減低,引起腸內食物腐敗或有害細菌孳生而引起腸炎。

(2) 飼料的問題:飼料不新鮮是石斑魚養殖最大的問題之一,由於大多數業者都是以生餌餵飼,生餌的新鮮度直接影響魚體的健康,通常生餌都是漁民捕撈後以急速冷凍方法保存,但在儲藏過程偶有解凍,就會使生餌品質下降,因此在購買使用時,必須特別注意新鮮度的檢驗(可由鰓部及腹腔觀察)。

(3) 病原的感染:當餵飼過量的時候,會發生殘餌過多,引起水質污染問題,使得雜菌叢生如氨、亞硝酸、硫化氫、甲烷等有毒氣體的增加,加速水質惡化,引發各種病原的侵入。

4. 弧菌病:
將罹病之病魚腹腔小心剖開,以無菌鑷子將脂肪體和腸子小心移開,以接種針分開刺入肝臟及腎臟,TSA和TCBS培養基上劃菌培養,藉以檢測篩出病原菌,發現主要感染石斑體內細菌以弧菌屬為主,如副溶血弧菌(V.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 alqholyticus)、鰻弧菌(V. anqiulium)和Vibrio ordalli。

石斑感染細菌外表通常發生行為異常,如在水面游泳、失去平衡、厭食、體色變得灰暗、常見體表有出血性潰瘍、鰭條及尾部有時斷裂腐爛、有時魚眼睛變得混濁。解剖魚體可在腹腔發現淡紅色的液樣物,病魚肝臟常為土黃色,並有溶血斑、腎臟偶見腫大。石斑魚細菌性感染症,在筆者之採樣研究發現,通常伴隨寄生蟲感染症,因此常有鰭、鰓潰爛之病灶;或是脫鱗、表皮潰爛、出血等。由於石斑魚之寄生蟲病會使得魚體貧血虛弱,且噬咬之後皮膚出現傷口,給水中病菌有機可乘,因此感染了魚體內臟,又由於上述弧菌部分種類或多或少有毒素產生,因此加速了病魚的死亡,弧菌感染症之病魚治療上主要以抗生素餵食或注射法;然當魚體虛弱、厭食時,治療很難見效,此時唯有加強水質管理以及食餌的控制,避免其它魚體重蹈覆轍,最重要的必須迅速、有效地把寄生蟲驅除。

5. 立克次體感染症:
81年9月台灣發生立克次體感染的例子,造成台灣養殖吳郭魚深受其害,但同池混養之其它魚類如虱目魚及砂蝦則未受感染波及,顯然本病原之感染具有很高之宿主特異性。

本病除了可感染吳郭魚如莫三比克(Tilapia mossambica)、非洲王子、尼羅吳郭魚(T. nilotica)及吉利吳郭魚(T. zillii),另外亦可感染淡水魚。感染魚齡大小,由體長3 cm到成魚都有。種魚之生殖器官亦受感染。

而熱帶魚阿里與非洲王子目前市場上仍廣受喜愛,經發現阿里與非洲王子身上出現的臨床症狀與感染立克次體魚類之症狀相似,因而著手努力實驗研究與探討。

本病之臨床病症在病魚外表可出現體表出血、腹部腫脹、嚴重至體表潰爛,而經解剖,其內部器官有明顯白色結癤、肝臟腫大、有明顯的白色結癤、脾臟、頭腎腫大、膽囊腫大、生殖腺(精巢)白色結癤,然而以上病癥視感染嚴重程度的不同,會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立克次體(Rickettsia)屬於細菌。為絕對細胞內寄生,必須在活體細胞內培養增殖。本菌型態具多型性,類似短桿菌或球菌,單獨出現時呈成對短鏈或絲狀排列。

一般需由節肢動物攜帶而感染哺乳動物或人類。至於感染水產動物而致病,發生大量死亡,大多偏重於貝殼類動物之報導,如蚌(Myaarenaria)、藍貽(Blue mussel)、海扇貝(sea scallop,Placopecten magellanicus)、美國牡蝦(Crassostrea virginica)、日本牡蠣(C. gigas)、歐洲牡螺(C. angulata);甲殼類動物如等足類(isopod, Armadillidium vulgare)、地中海蟹、對蝦類及硬骨魚類、鮭魚等病例。

立克次體引起之病理,其主要對血管及微血管內皮細胞具有親和性,呈現散播,微血管內凝血在脾臟、腎臟、實質組織器官內,微血管有均質樣血栓形成,血管內皮細胞與周邊組織有明顯變性,壞死的現象。血管內皮組織形成纖維性壞死,造成血管附近組織,營養供應不足,形成局部壞死,壞死組織逐漸擴大,形成類似肉芽腫病灶,又在病灶區有許多肥大細胞之胞質內,多數形成空泡狀,並在胞質或空泡內出現似鹼性之立克次體。

鰓薄板及眼後房脈管叢微血管內皮細胞,也有均質樣變性或壞死,有圓形細胞浸潤,形成輕度血管炎,部份血管有血栓形成,造成局部壞死,並擴大成較大組織區域之變性壞死,因而在HE染色中,細胞核及嗜鹼性細胞質會呈紫色,而凝固壞死,組織會呈暗紅色。

在Giemsa染色中,細胞核呈深藍色,而紅血球呈淡或粉紅色,可在感染細胞內看到短桿狀藍色之菌體。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