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魚病專欄】-- 常見體表寄生蟲檢驗(三)

【魚病專欄】-- 常見體表寄生蟲檢驗(三)

【魚病專欄】-- 常見體表寄生蟲檢驗(三)   高雄海洋技術學院水產養殖系教授 張朴性

鞭毛蟲(Flagellates):
體表有一或多根鞭毛,利用鞭毛運動。常見的生殖方式為無性生殖的縱分裂生殖,可寄生於皮膚、腸、內臟器官或血液中。

一、體表鞭毛蟲:
1、鰓隱鞭蟲
蟲體狹長,前端較寬,後端較狹,從前端長出兩根不等長之鞭毛,一根向前叫前鞭毛,另一根沿體表向後伸出體外叫後鞭毛,活的蟲體以後鞭毛插入寄主鰓表皮組織內,使身體固著。

此蟲一般寄生在鰓部,主要危害淡水魚,大量寄生時,鰓表皮細胞被破壞,鰓血管發炎、阻礙正常呼吸、鰓會分泌大量黏液,因而使寄主呼吸困難、窒息死亡。病魚除體色發黑和消瘦外,鰓瓣表現鮮紅、多黏液、嚴重時會出現大批死亡。

2、口絲蟲(Costia sp.)
在國內發現的只有一種叫漂游口絲蟲(Costia necatrix)。蟲體側面觀,一般呈卵形或橢圓形,側腹面觀像湯匙。腹面有一條縱的口溝,從口溝前端長出兩根大致等長的鞭毛。但有四根鞭毛的蟲體,有時也可看到。胞核圓形,位於身體中部,胞核後面有一個伸縮泡。

活的蟲體,用兩根鞭毛插入寄主的皮膚或鰓的組織裏,把身體固著在寄主身上。大量寄生時,常成群地聚集在皮膚和鰓絲的邊緣,身體常作掙扎狀顫動。

離開寄主的蟲體,最初像漂在水流中的樹葉,老在一個位置打轉,經過一段時間後恢復了正常狀態時,才活潑地作「曲折的途徑」游動前進。因這蟲的外形、大小和魚的紅血球差不多,在低倍顥微鏡下觀察,特別是當蟲體新死或將死的情況下,要注意和紅血球加以區別。

口絲蟲是侵襲魚的皮膚和鰓瓣的寄生體,被大量口絲蟲寄生的皮膚上,用肉眼仔細觀察,可辨認出有暗淡的小斑點,皮膚上形成一層藍灰色的粘液。刮下這些粘液在顯微鏡下觀察,可看到大量像紅血球大小的口絲蟲和被破壞的表皮細胞。在被破壞的地方,往往被細菌或水徽寄生,形成潰瘍,使病情更加複雜和惡化。當口絲蟲大量侵襲皮膚時,鰓瓣上也出現大量口絲蟲。在這種情況下,病魚很快就死亡。

此病流行多半出現在面積小,水質較髒的魚池。在水族缸中,此病特別容易發生。凡飼養魚類和一般淡水魚都可感染,危害最大的幼魚。魚的年齡越小,對此病越敏感。

如水溫適宜,病情發展很快,2~3天內,幼魚會突然出現大批死亡。二齡以上的大魚,也常大量感染,雖導致大批死亡的情況較少,但對魚的生長發育產生一定影響。

更嚴重的是這種患口絲蟲病的大魚,可成為病原體的攜帶者,例如患此病的親魚,可把病原體傳播給在同池中孵化的魚苗。

適宜口絲蟲大量繁殖的水溫是12~20℃,因此,此病的流行季節一般都在冬末至初夏。但在比較溫暖的長江以南地區,特別是華南地區,在深冬至初春的越冬魚種,也往往發生口絲蟲病而遭致嚴重死亡。在7~10月,水溫較高,這種病不大出現。

根據文獻記錄,口絲蟲在對它不利的環境條件,可產生胞囊。胞囊有的在魚的皮膚和鰓表面的粘液裏,有些落在池底,藉水流、用具或其他媒介物帶到其他水體,傳播給其他魚群,同時魚類本身之間又能互相感染。因此在魚池放養密度較大的情況下,造成魚的互相接觸感染的有利條件,容易發生此病。口絲蟲離開了寄主之後,如果不遇到新寄主,經過6~7小時後即自行死亡。

二、血液鞭毛蟲
長度約10~25μm,較紅血球大1~3倍
*運動迅速,易發現
*淡、海水魚均能被感染
*經由吸蟲或水蛭等吸血蟲而傳播
*直接以血液抹片觀察鑑定

1、錐體蟲(Trypanosoma):
是專門寄生在血液裏的錐體蟲。種類很多,這裏扼要地敘述這一屬的主要特徵及其致病作用。

錐體蟲的身體一般呈狹長形,兩端較尖。胞核卵形成橢圓形,一般在身體中部。一個很小的動核,呈圓形或卵形,在身體的後端,從動核後面長出一根鞭毛,沿著身體表面向體前伸出叫前鞭毛。沿體表的一段鞭毛和體表構成一條狹長的波動膜,活的蟲體顫動很活潑,但位置不大移動。

觀察活體時,特別是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容易與隱鞭蟲混淆,要在高倍顯微鏡下仔細觀察,才易於辨別。關於錐體蟲對魚的致病作用,還不大了解。根據年來的實際觀察,嚴重感染錐體蟲的魚,有貧血現象,會引起昏睡病。但一般寄生數量不多。各地養殖場都可發現,各種飼養魚和一般淡水魚,一年四季都能找到這種病原體,而以夏秋兩季較普遍。

根據文獻,錐體蟲對魚的感染,是靠中間寄主水蛭。當水蛭吸吮病魚血時,把病原體隨血液一起吸入消化道,病原體在那裏迅速繁殖起來。當水蛭再吸吮另外的魚時,又把病原體傳播給別的魚。

一般在高密度下容易發病,因此飼養或運送時須注意密度,另外須注意不可有魚蝨和魚蛭的感染,有時也可用甲基藍、福馬林或食鹽殺死病原。

2、血液隱鞭毛蟲(Cryptobia):
(1)擬錐蟲(Trypanoplasma)
它往往與錐體蟲(Trypanosoma)同時寄生在同一魚的血液裏。種類很多,這裏只概括地敘述這一屬的主要特徵及其致病作用。蟲體一般呈狹長形,前寬後尖,一根前鞭毛和一根後鞭毛,波動膜顯著,胞核卵形,一般在身體前部或中部。動核棍棒狀,從蟲體的前端沿著與胞核相對的一邊向後伸。活的蟲體,在血液中活潑地顫動,但不大移動位置。

其對魚的致病作用還不大清楚。嚴重感染的魚,有貧血現象,重病魚身體衰弱,反應及反射動作極度遲緩、游泳不自然、鰓部失血蒼白,此即為昏睡病(Sleeping disease)。魚的外表沒有明顯症狀。

採樣發現錦鯉有患昏睡病之現象,然而比例極微。

各地區一年四季都可發現此鞭毛蟲,而以夏秋兩季較普遍。一般淡水魚都被感染,尤其是生活在水底的魚類如鯉、鯽等魚,以及在淤泥裏生活的魚類如泥鰍、黃鱔等的血液裏比較常見。但寄生的數量一般不多,造成嚴重流行病的情況,還未發現,對魚的危害不大。

在錦鯉昏睡病可使用亞甲藍連續一週,食用魚不可使用。

3、腸鞭毛蟲
病原有六鞭毛蟲,帶動蟲體運動方式是直線跳動,速度較旋核鞭毛蟲慢,大小約6~8mm×8~12mm。

旋核鞭毛蟲(Spironucleus)為長卵圓形,由體前端發出八根鞭毛,兩根沿體表的縱溝向後伸,遠超過身體的後端,另六根可快速運動,帶動蟲體運動方式是直線跳動,速度較六鞭毛蟲快,大小約4~6mm×8~11mm,核較六鞭毛蟲大。


梨形四鞭毛蟲(Trichomonids)形狀像袋子,長約12mm,由體上端伸出四根鞭毛,三根可上下揮動,另一根則沿細胞表面由前向後連於顫膜,運動緩慢狀似無精打采的滾動。

紡綞形鞭毛蟲(Bodomonas)體呈流線型,長約10~14mm。從前端發出兩根鞭毛,一根沿細胞表面向後伸,但與細胞膜沒有連接,另一根伸向前可自由擺動,體表前端有一大光點,可能是附著用,利用鞭毛擺動或扭動,移動快速。

鞭毛蟲可感染魚的腸道、膽囊。有時血液中也有,嚴重感染之病魚離群獨游、無精打采,排出的糞便白色且黏稠。體色轉深,常倒游,並有腹腫的現象。診斷上可由新鮮糞便做抹片檢查。若病魚已死則須檢查直腸、結腸及膽囊三部份。

在治療上可用除鞭毛蟲藥(Metronidazole,flagyl)用來對付六鞭毛蟲、旋核鞭毛蟲及梨形鞭毛蟲,加保康(Gabbrocol)用來對付錐形鞭毛蟲。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