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兵臨天下 作者:高月 (連載中)

第421章 暗度陳倉


在武昌縣城南緊靠漕河處有一條小巷,叫做尋陽巷,巷子裡有五六戶人家,大都是租住在這裡的商人,小巷頗寬,可以行使馬車,平時車來人往,使這條小巷十分熱鬧。

夜幕初降,一名商人模樣的男子騎著毛驢匆匆進了小巷,他一直來到最裡面的大門前,翻身從驢背上跳下,上前拍了拍門。

大門上開了一個探視孔,露出一張蒼白的臉龐,他看了看敲門的男子,立刻將門開了一半,急忙道:“快進來,頭兒正等著你呢!”

男子牽驢進了大門,將繮繩扔給開門人,直接向後院走去,來到後院一間屋前敲了敲門,“首領,卑職有事稟報!”

“進來!”屋裡傳來期待的聲音。

男子推門進了屋子,房間裡燈火明亮,一名中年男子正忙碌地坐在案前寫著什麼,他回頭看了報信人一眼,笑道:“一定帶來重要情報吧!”

這座小院正是江東設在武昌的情報據點,已有十幾年,荊州從來就是江東的宿敵,從孫堅時代起,江東便在荊州設點打探情報,情報點一共設有兩處,一處在襄陽,也就是襄陽城外的望江酒館,另一處則設在武昌縣。

負責江夏郡的情報首領正是這位身材矮胖的中年男子,他名叫姜誼,東吳人,以經商為掩護,在江夏已經呆了近二十年,最早是探聽劉表的消息,現在則是打探劉璟的情報。

這段時間,整個荊州發生了很多事情,使姜誼十分忙碌,他將所有的手下都派出去打探消息,得到消息後,通過鴿信送去江東。

不過武昌縣嚴禁私人養鴿子,他們的信鴿則養在樊口鎮,每隔兩天便要去一趟樊口放信鴿。

男子上前向姜誼行一禮道:“剛剛得到消息,彭澤水寨被劉璟派五千軍隊摧毀,今天戰船從彭澤回來了,聽說黃柄也被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22章 諸葛出使


朱家的家主依然是朱珣之父朱良,當年朱良在兒子的勸說之下捐獻了家族一半的土地,得到了劉璟的盛讚,他兒子朱珣也由此升為柴桑縣令,這些年朱珣也著實賣力,將柴桑治理得井井有條,商業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十分穩定,每年上繳大量的錢糧賦稅。

江夏內部也有傳聞,今年朱珣將升為長沙郡丞,這讓朱良十分歡喜,每天都在盼望四月到來,不料天有不測風雲,江東軍的偷襲打碎了朱良的美夢。

柴桑失陷令朱良一連幾天都難以入睡,並不在於柴桑失陷本身,那和他沒有關係,關鍵是兒子接受了徐盛的命令,繼續擔任柴桑縣令。

這便是朱良陷入一種不安和惶恐之中,兒子這算是荊州的縣令,還是江東的縣令?若是江東的縣令,豈不是投降背叛了荊州?

朱良正在書房裡如坐針氈,這時管家來報,莊園李管事有要事求見,朱良以為莊園出事了,心中又揪了起來,立刻道:“讓他進來!”

片刻,莊園李管事走進房間,跪下行一禮,取出一封通道:“昨天晚上,武昌方面有人找到我,讓我把這封信給老爺!”

朱良愣住了,他慢慢接過信,忽然,他驚得騰地站起身,這封信竟然是州牧的親筆信,他渾身發抖,半晌才拆開信,哆哆嗦嗦看了起來。

劉璟在信中的語氣很緩和,首先讚賞朱珣這些年為柴桑繁榮付出的努力,他能理解朱珣沒有棄城而逃,而是不惜自損名譽,留下來保護柴桑子民的做法。

朱良頓時長長鬆了口氣,他心中感激劉璟的寬容,他又接著看下去,在信的後半段,劉璟要求朱家堅持原則立場,為江夏軍收復柴桑做出貢獻。

朱良嘆息一聲,柴桑失陷,陶家被嚴密監視,劉璟便找到了自己,他當然明白其中的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23章 夜謀巴蜀


     儘管劉璟再三挽留,但諸葛亮還是決定在當天晚上返回公安縣,其實諸葛亮心中清楚,劉備準他攜帶妻女來武昌,實際上對他也是一種信任。

    可如果往深處想,這也正是劉備的一種擔憂和手腕,又怕他諸葛亮投靠江夏,所以讓他攜帶妻女去,如果諸葛亮由此不回來,那他在道義上就有問題了。

    不僅是這樣,更重要的一個原因,諸葛亮基本可以肯定劉璟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巴蜀,他必須及早回去和劉備商量對策。

    必須要在江東軍西征戰役結束之前奪取巴蜀上的戰略主動,要麼讓劉璋主要邀請荊南軍入蜀,要麼發動突襲戰,佔領巴東郡。

    不過諸葛亮的女兒諸葛果卻似乎有些感恙,不能長途跋涉,再加上陶湛的慇勤挽留,諸葛亮便決定自己先回去,讓妻女在江夏多住一段時間。

    碼頭上,諸葛亮向前來送行的軍師賈詡和長史徐庶拱手告別,“請賈軍師和徐長史替我向劉州牧轉達謝意,感謝他的慇勤招待,孔明銘記肺腑。”

    賈詡也拱手回禮笑道:“也祝諸葛先生一路順風,保重!”

    “保重!”徐庶拱手道。

    坐船離開了碼頭,升起船帆向北方駛去,徐庶望著諸葛亮的遠去,輕輕嘆了口氣,諸葛亮從昨天來江夏,今天又離去,和自己僅僅只說了一句話,‘徐長史,好久不見!’

    正是這短短的一句話,使他心中頗為感慨,當年他和諸葛亮是至交好友,自從兩人走上了不同的仕途,他們的友情也似乎隨之消亡了。

    反倒是女人,黃月英和陶湛的友情並沒有受到影響,數年不見依然是那麼情誼深厚,不得不令人感嘆,利益之爭使得友情也變得那麼蒼白。

    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


     在劉璟對巴蜀的戰略計劃中,西陵縣無疑是第一個支點,但它僅僅只是一個起點,還不是那種牽一發動全局的戰略關鍵點,而這個戰略關鍵點便在距離西陵縣不遠百里處,它便是秭歸縣。

    秭歸縣是三峽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縣,曾是屈原放逐之地,它是整個三峽的咽喉要道,也是出三峽後第一個長江渡口,劉備軍隊若要支援巫城,甚至進軍巴蜀,它們只能從秭歸縣渡江北上,所以拿下秭歸縣,也就扼斷了劉備軍的西進通道。

    由於地勢的緣故,秭歸縣城並不寬闊,周長約十五里,秭歸縣雖然不大,但它依山而建,修建得十分高大堅固,易守難攻,頗有一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目前秭歸縣被劉備軍控制,由大將糜芳率領兩千人駐守秭歸縣,縣城人口約一萬餘人,除了種田之外,便主要以中轉商貿為經濟支柱。

    由於秭歸縣位於重要的交通樞紐之地,使它的中轉貿易十分繁盛,大量貨物從荊南和南郡彙集秭歸,然後運往巴蜀。

    與此同時,巴蜀運來的物資也在秭歸分流,或渡江去荊南,或繼續東進前往江陵和襄陽,甚至在西陵縣上船,運往更加遙遠的江東。

    每天都有數十支商隊近千人進出於秭歸縣城,使秭歸縣的客棧、酒館乃至青樓都生意興隆。

    另外,縣城內還有數十家商行常駐,如巴郡的嚴氏商行、巴東的常氏商行、成都的羅氏商行等等巴蜀十大商行都在秭歸縣建有分號,同時江陵的吳氏商行、襄陽的田氏商行,以及柴桑的陶氏商行也在秭歸縣設有倉庫和店舖。

    比如秭歸縣最大的倉庫,便是陶氏商行建立的石炭倉庫,占地近二十畝,將巴郡出產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25章 西線佈局(下)


     不多時,東西兩座城門的當值主將都被士兵帶進了衙門,他們上前行一禮,忐忑不安地等待糜芳的問話,這兩天他們都得到了不菲的收穫,不知道是不是此事讓糜芳不滿。

    “我來問你們,這兩天有沒有什麼可疑人員入城?”

    負責西城門的當值軍官也是一名屯長,他先回答道:“回稟糜將軍,暫時沒有發現什麼可疑情況,一切和往常一樣。”

    糜芳點點頭,又轉向東門當值軍官,“馬屯長,你那邊的情況呢?”

    “卑職那邊也很正常,商客人流一點也沒有減少。”

    糜芳更關心東門的情況,他又問道:“有沒有人說起信陵縣的情況?”

    馬屯長想了想道:“信陵縣那邊過來的客商這兩天比較少,今天只有一支客商,是江陵吳氏商隊,趕了一群牛去巴蜀,大名鼎鼎的楊劍士也在隊伍中。”

    “誰?”

    糜芳眉頭一皺問道:“哪個楊劍士?”

    “就是華容縣的病專諸楊進。”

    “胡說!”糜芳怒喝道:“楊進早在曹軍南下之前便帶著母親去江東避戰亂了,怎麼可能又出現在秭歸?”

    馬屯長嚇得戰戰兢兢道:“我曾見過此人,好像真的就是他。”

    “什麼叫好像,他人在哪裡?”糜芳拍桌子怒問道。

    “應該應該在吳氏商行。”

    如果是往常,糜芳倒不會在意,現在有了劉備的警示信,他心中不安起來,任何可疑的情況他都要查清楚,糜芳當即起身令道:“跟我去吳氏商行!”

    吳氏商行雖然只是荊州第三大商行,但在秭歸縣卻是店舖最多,倉庫最大的商家,它在城北有一座占地十幾畝的大倉庫,這裡同時也是商行所在地。

    中午不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26章    蜂弩問世


  就在江夏軍奪取秭歸的同一時刻,劉璟正在前往夏口的船上,他得到一個消息,夏口匠學堂研製出了一種新型弩箭,極有利於水上作戰。

  這對於即將到來的與江東大戰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雖然還存在著批量製造的時間問題,但劉璟還是連夜趕去了夏口。

  夏口匠學堂,雖然從表面上看,這是培養高水平工匠的學堂,但實際上它已成為江夏軍的武器研製堂,得到了軍方的全力支持,生徒人數也擴大到五百人。

  這裡有從會稽請來的最好的刀劍鑄造匠,有河北請來的最好弓弩匠,也有最好的木匠、鐵匠、泥匠、皮匠等等,他們集中在一起,為自己的弟子傳授畢生的工匠經驗。

  正是他們不屑努力,使江夏的武器裝備不斷進步,江夏軍的刀劍長矛質量已經超過了曹軍,盾牌盔甲等防具也不斷提高,木輪戰船的改進,大型防禦武器的精進,以及灌溉農具的改良。

  這些軍事和民用的貢獻都是江夏人有目共睹,就連一直瞧不起匠學的江夏書院,也有時會請馬鈞去江夏書院授六藝中的‘數’課。

  次日下午,劉璟抵達了夏口,此時的夏口兵力略有減少,從三萬駐兵減少為一萬,主要以水軍為主,戰船數百艘,巡防上千里的江面。

  劉璟沒有去軍營,在碼頭下船後便直接趕去了匠學,事先得到消息的學正馬鈞等人已經在匠學大門前等候了。

  “卑職參見州牧!”馬鈞上前深施一禮。

  馬鈞的口吃已經矯正了八成,如果不是長篇大論,他說話已經不再結巴,只是語速較慢,聽得出他是在刻意控制語速。

  劉璟笑道:“聽說造出了蜂弩,我就急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27章 新的威脅


    凌統雖然曾經因對劉璟無禮而被降為小卒,但那隻是給劉璟一個交代,做做樣子罷了,事實上,在赤壁大戰結束後,凌統又被封為承烈都尉,這次孫權西征,他更是和呂蒙、丁奉一起被封為破敵三先鋒。

    今天江夏軍意外來襲,正好是他當值巡哨水寨,他立刻率領數十艘哨船迎戰而上。    小船在大江中劈波斬浪,疾速前進,凌統便站在第一艘戰船的船頭,手執鋼刀和盾牌,目光犀利地盯著敵船,儼如一頭即將迅猛撲上的獵豹。    他之所以如此兇猛,其中還有一個藏在他心底的秘密,那就是他知道尚香公主在城頭上註視著自己,有美人關注,更加激起了他身體中的雄性勇氣。

    而迎面駛來的江夏戰船都是百石快船,共五十艘,由江夏軍的水上第一猛將沈彌率領,他同樣手執盾牌和短戟,冷冷地望著越來越近的江東軍戰船。    誰也想不到的是,在後面數百步外的中間一艘千石戰船上,劉璟便站在船頭觀戰,這是一場試驗蜂弩的戰鬥,他很想了解蜂弩在水戰中的效果。

    這時,劉璟遠遠看見了凌統,不由冷笑一聲,'好一個孫權的誠意!'     他的目光又轉到城頭,相距七八里,他只隱隱看見城頭上站滿了觀戰者,雖然看不清臉龐,但他可以想像,孫權就在其中。    劉璟的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假如孫權嚐到蜂弩的滋味,他又會是一種什麼表情。

    “擂鼓助戰!”     劉璟一聲令下,三艘千石大船上的戰鼓聲轟隆隆敲響了,鼓聲響徹江面,更加激勵著江夏水軍的鬥志,他們距離江東戰船越來越近。

   沈彌料敵船將至,當即令道:“準備蜂弩!”     一名士兵坐在船頭操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28章 周瑜到來


  “你這話是什麼?”

  孫權驚訝地望著周瑜,“為什麼會是劉璟的陰謀?”

  “很簡單,微臣看了凌將軍的傷勢,若真是大黃弩的射出,二十步內,他骨頭都會被擊得粉碎,但實際上他僅是皮肉之傷,那最多只是一石的弩力,射程也不過三四十步,所以劉璟用大黃弩其實是虛張聲勢,掩人耳目罷了。”

  孫權這才有一種如夢方醒之感,半響,他嘆息一聲,“但一弩多矢的出現,仔細想一想,還是令人懼怕啊!”

  周瑜沉吟一下道:“一弩多矢出現確實令人意外,不過從今天的情況來看,射程和力量都不強悍,威脅還不大,只要我們及時將水軍的長矛改成刀盾,基本上就能避免大量傷亡。

  關鍵還是火油,聽說曹操給了我們五千桶火油,微臣認為還是太少,當初劉璟在赤壁火燒曹軍水寨,足足耗用了兩萬桶火油,一旦真正的打起來,五千桶火油遠遠不夠。”

  不知不覺,孫權的思緒已經完全跟上了周瑜,之前和周瑜發生的一些不快,此時也無影無蹤,孫權沉思一下又問道:“公瑾的意思是要我再問曹操索取火油,對吧!”

  周瑜點點頭,“事實上,我是有兩個想法,一是要儘快奪取下雉縣,雖然不是我們想要的那種火油,但它畢竟可以燃燒,可以在水面上封鎖江夏軍戰船;其次是我希望能從曹操那裡得到火油的提純方法,將來就算我們江東找不到火油,我們也可以利用貿易的手段從中原搞到火油。”

  孫權緩緩點頭,“公瑾說得很好,奪取下雉縣的任務我想交給你,能接受嗎?”

  說完,孫權回頭注視著周瑜,他其實是想讓周瑜來擔任這次對江夏戰役的主帥,但是張昭和一幫文臣肯定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29章 亂中尋機


江夏軍的補給船隊一共有一百二十艘,主要以五百石的貨船為主,也有幾十艘千石戰船,運送的補給糧食可支持黃忠軍隊一個月,還有大量的兵器箭矢以及帳篷等物資。

這是因為黃忠軍隊為輕兵行軍,軍隊所需的輜重糧草便由戰船運送提供,這是一種分道行軍、然後匯合的進兵方式。

這其中蘊含的風險很大,一旦船隊被江東軍攔截,不但後勤補給失敗,還會威脅到黃忠軍隊的生存。

但江夏軍憑藉對長江水文地理的熟悉,沿長江北岸夜行,成功地避開了江東軍巡哨,最終抵達了松澤湖。

這支補給船隊除了運送大量糧食等物資外,護衛軍隊只有一千人,主將為大將婁發,婁發當年也是甘寧的左膀右臂之一,在江夏軍中是僅次於沈彌的水戰大將,現任水軍別部司馬。

他是昨天率船隊抵達松澤鎮,按計劃是應該停泊在松澤鎮的湖面上,便於黃忠軍隊找到,但他們意外地抓到一艘江東軍哨船,得到一些消息,使婁發緊張起來,命令船隊隱藏到鎮東的一座湖灣之中,也就在這時,趙云終於率領軍隊找到了補給船隊。

天漸漸亮了,黃忠的軍隊也趕到鎮東和趙云匯合,婁發已在岸上等候多時,見黃忠率領大軍到來,他立刻上前單膝跪下施禮:「末將婁發參見黃老將軍!」

黃忠翻身下馬,扶起婁發笑道:「婁將軍不必多禮,婁將軍的及時到來,這才是為戰勝江東軍立下大功。」

停一下,黃忠又問道:「聽子龍說,婁將軍發現了情況,我很感興趣,能否詳細說一說?」

「黃將軍請上船,卑職會詳細匯報!」

黃忠跟著婁發向大船走去,他只見水面上停泊著百艘貨船,滿載著糧食軍械等各種物資,心中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30章    各施策略


    皖縣是廬江郡郡治,也是廬江郡的第一大縣,城池周長二十餘里,城牆高大堅固,約三萬餘人口,但此時,皖縣內卻駐紮了三萬江東軍,使縣城變得擁擠起來。

    程普率三萬江東陸軍駐紮在皖縣已有近半多月,他原本是率軍趕赴蘄春縣,配合江東水軍跨江擊江夏,但沒有想到江夏軍搶先佔領了蘄春郡,封鎖了江面,使江東水軍失去了蘄春縣這個重要的戰略之地。    程普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他如果進兵蘄春郡,他的後勤補給就會出現大問題。    既然情況發生了變化,程普便不再急於進軍蘄春,他駐軍在皖縣,耐心地等待吳侯的命令。

    程普站在城頭眺望南方,副將賀齊慢慢走上前道:“我估計吳侯是想讓我們去柴桑,進軍蘄春風險太大,吳侯難以承受。”

    程普點了點頭,“賀將軍說得不錯,我也是這樣想,吳侯不會讓我們返回江東,最好的方案就是渡江南下,與水軍合兵一處,原本就是準備在蘄春合兵,在柴桑也不錯,向南可攻長沙,向北可直接進攻武昌,和吳侯主力水路配合作戰。”

     賀齊笑道:“這樣說起來,在柴桑對陣江夏軍,其實比在蘄春縣更有威脅。”

     “柴桑乃是荊州大門,第一戰略要地,徐盛將軍為我們奪取柴桑,確實是立下了大功,拿下柴桑,至少給我們增加了一成的勝機。 ”

     兩人正說著,這時遠處幾名騎兵疾奔而至,有士兵大喊起來,“是我們的騎兵!”

     三名騎兵奔至城下,果然是江東騎兵,為首騎兵大喊道: “情況緊急,我要見程都督!”

     程普立刻令道:“帶他們上來見我!”

     片刻,三名騎兵被帶上城牆,為首騎兵單膝跪下,將一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