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其它小說] 家園 作者:酒徒 (全書完)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三章 何草 (四 下)

    鬥毆風波很快就平靜了下去,除了對秦、賀二人的遭遇略感惋惜外,人們在心中並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人在年少時節遭遇的磨難總是很輕易就被遺忘,但那些磨難對人的一生道路究竟有多大影響,除了當事人本身,旁人就不得而知了。

    正可謂不打不相識,風波過後,護糧兵和府兵們之間的關係反而親密起來。特別是將領之間的交往,從原來的不相往來到走動頻繁,變化就發生在幾天之內。劉弘基、李旭、王元通、秦子嬰等人每每成為左武衛虎貪郎將錢士雄營內的座上客,錢士雄、孟金叉和麥傑等左武衛的將軍們也縷縷在護糧軍營地內被待為上賓。劉弘基天性隨和,喜歡與豪傑交往,他這個秉性也影響了李旭。二人都是好酒量,無論到哪裡賭酒都是大勝而歸,時間長了,倒也在武藝和膽氣之外,又闖出了酒豪的名頭。

    偶爾劉弘基當值脫不開身,李旭就只能一個人去赴宴。每當這個時候,他便盡量少說多吃,聽著眾將領在自己面前指點江山。錢士雄等人的職位遠遠高於李旭,所說的話題也的確都是他平常聞所未聞的秘密。這種情況下,他插不上嘴,也屬於正常。

    「麥老將軍明晚想請你喝一杯水酒,不知道仲堅兄弟能否賞光?」一天宴後,醉眼涅斜的錢士雄在送李旭出門時,突然間拉住他的路膊問道。

    「麥一一老將軍!」李旭肚子中的酒意登時醒了一小半,衝口問道。看看四下沒人注意,低聲又補充了一句,「就請我一個人麼?劉大哥呢?」

    「麥老將軍只命令我邀請你,弘基那裡,我不太清楚!」錢士雄雖然是個武將,回答李旭的話卻很有技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三章 何草 (五 上)

    錢士雄將軍絕不是個合格的老師,或者說,他有攜私報復的嫌疑,五天之內,他至少讓李旭落了二十次馬。好在隨著天氣轉暖,地面己經開始變軟,過招時,二人的兵器上都裹著厚厚的一層白氈,否則,不必參加遼東之戰,現在李旭已經可以因傷除役了。

    但這些跟頭也沒白摔,至少讓李旭明白疆場交手和平時喂招的差別。想想那天自己居然膽大包天替劉弘基下場比武,他心裡就一個勁笑自己愚蠢。如果當日不是錢士雄懷著和解的心思,三個李旭上去也支持不了五個個照面。

    「身體,身體和戰馬配合。動作,動作要准,不是快,是准。別管招術,招術是死的,人是活的。小心些,塑又來了!」錢士雄大呼小叫著,一次一次打得過癮。孺子可教,這是他對李旭的評價。從彼此過招的情況上推斷,他知道李旭並不是自幼打下的根基。這個少能在弓馬上能取得今天這份成就,全是憑本身的刻苦努力和後來遇到銅匠這個名師的緣故。所以,錢士雄也不教李旭套路,只是拿馬架常見的招術與之反覆拆解,以培養他在戰場上的反應速度和應變能力。

    兩軍交戰本來也不同於私下過招,除非對方將領的心被豬油糊住了,否則,傻瓜才放著大把士兵不用,非衝上來和人單挑。所以,比招術精妙更重要的人馬配合程度和個人應變速度。能在二馬相遇的瞬間做出正確反應,就是保命和取勝的關鍵。兩匹馬錯開了,勝負誰都沒資格再去追究。你前面還有新的敵人,你錯過的對手自然有本隊同伴招呼。

    本著這種想法,錢士雄手下使出的自然是戰場上最常用,威力最大的幾個招式。他隨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三章 何草 (五 下)

    大業八年春三月,東征大軍終於來到了遼水東岸,諸路大軍前後長達八十餘里,馬蹄帶起了煙塵遮在蔽日。各路兵馬次在懷遠鎮周圍紮好營盤後,派遣精騎護住官道,並調遣民壯,以黃土重新墊平被子人馬踩葬的路面,用清水洗掉路兩邊樹幹群上的灰塵,待一切收拾妥當,天子御營十二衛,六空中的前,外軍兩萬將。頭頂銀盔甲,胸系采帛,踏著隆隆地戰鼓聲,走入懷遠鎮的南門。(注1)

    跟在天子的前軍身後,是九隊內衛騎兵,每隊百人,擎巨蠢。每隊將士胯下戰馬為一種顏色,九隊戰馬顏色各不相同。九色騎兵過後,路上又走來懷遠四野選來的九名年過七十,子孫兒女俱全鄉老,他們手持綠色竹蔑編的掃帚,一邊做出清掃道路之狀,一邊前行,不時還府身下去,「拔除」那根本不存在的野草。

    待道路掃清,野草「拔」淨之後,皇帝陛下那寬一丈九尺長三十餘尺的御葷緩緩映入懷遠鎮護糧兵們的眼簾。他們所能看到的,也只有是御葷而己。為了防止刺客襲擊,天子六軍中的左右二軍將御葷兩旁護了個水洩不通。御葷在白馬的牽引下前行一步,左右二軍的將士們的身體也隨著向前湧動一步。

    文武百官都跟隨在御葷旁,以便天子隨時傳召入內商議國事。為了體貼百官們的辛苦,皇帝陛下特地准許三品以上官員,鄉侯以上勳貴攜帶家眷同行。與百官同行的還有西突厥可汗、高昌王、吐谷渾太子以及西域、南洋各國使者,他們的車杖排在內衛之外,天子六軍中的後軍之前,由專門征來的民壯伺候行止起居。

    入城儀式恢宏盛大,即使隔著遼水的高句麗「野人」也能感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三章 何草 (六 上)

    大隋皇帝陛下是騎著戰馬走入軍營的,身後邊跟著兵部敞書段文振,工部尚書宇文愷,刑部尚書文升,待郎獨孤學,尚書馬宇文土及,觀德王楊雄等肱骨親信大臣,所有文武俱是一岙戒裝,看上去英姿態勃發。

    文武百官和御林護衛隊從士兵們排成的方陣前走過,在山崩海嘯般的觀呼聲裡,籟擁著皇帝陛下走上點將台。有內宦搬來胡床,皇帝陛下拒絕落座。岙身披戒裝的他推開侍衛,「騰、騰、騰」上前幾步,目光如閃電一般掃過全場。

    「參見陛下·」三萬多將士齊聲吶喊,抱拳,肅立,端端正正向前方罩以軍禮。「註腳」

    「將士們辛苦!」皇帝陛下抱拳,肅立,竟然以同樣的軍禮相回。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眾人同聲山呼,曠野間傳回一波波共鳴,驚濤駭浪的呼喊聲裡,無數人熱淚盈眶。

    這一刻,幾乎每一個人都心潮彭湃。眼前身披戎裝的壯士才是大隋皇帝,那個十六歲破突厥,二十歲領五十萬大軍掃平江南三十州一百餘郡的大英雄楊廣。身穿戎裝的他看起來比躲在黃金御葷內那個人調悅得多,英武得多,雖然缺了幾分神秘感,卻在瞬間贏得了三萬府兵和一千二百名護糧將士的尊敬。

    點將台上,楊廣揮了揮手,歡呼聲嘎然而止。目光再度環顧四周,他大聲說道:「膚今天至此,是來看一看一年多來,為我大隋駐守此地的壯士是什麼模樣。聯今天到這裡來,也是來看一看遼河兩岸的萬里江山。膚來了,膚看到了,膚沒有失望!」說罷,他手指東方,大聲喝問:「弟兄們,你們誰能告訴我,那邊是什麼地方?」

    「遼東l」眾人異口同聲地回答。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三章 何草 (六 下)

    從見到李淵向皇帝陛下獻馬那一刻起,李旭的心就撲通撲通狂跳個不停。真的被麥老將軍說中了,皇帝陛下有可能召見自己!並且今天這位皇帝陛下和昨天坐在御葷裡那個截然不同。昨天那座龐大的御葷給李旭的感覺儘是些沉沉死氣,而今天站在點將台上指點江山這個,卻讓人心裡不由自主地湧起為他效力的願望。

    「聖上有旨,宣右勳侍劉洪,良家子李旭上前晉見!」侍衛們故意拖長的聲音穿過重重人群,卻未能穿過李旭的耳朵。直到劉弘基的大手從背後拍上了肩膀,緊張得有些透不過氣來的李旭才明白侍衛口中那個良家子說得就是自己。

    「皇上召見我,我該怎麼行禮?說些什麼?是否告訴他遼東那邊的地形和他想得不一樣?」剎那間,成千上百個問題同時湧入了李旭的腦袋。讓他一下子變得暈糊起來,傻傻地了笑,跟在劉弘基的身後走向了點將台。

    點將台上,眾文武早就翹首以盼。皇上今天高興,大伙久居官場,早就練就了一幅察言觀色的好本事。皇上高興了就喜歡提拔人做官,做了官的人將來在朝中就會成為舉薦者的嫡系,而薦賢者本身的勢力也會隨著被舉薦者的表現而水漲船高。一系列的彎子繞下來,很多人的眼睛都開始放光。有的是羨慕,有的是忌妒,還有的辛甘交駁,複雜異常。

    「末將劉洪拜見皇上,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劉弘基走到點將台下,站直身體抱拳,躬身,然後肅立。

    「末將李旭見皇上,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旭的話和動作都比劉弘基慢了小半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現學現賣。幾個老臣被他笨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三章 何草 (七 上)

    直到在眾人的簌擁下返回營地門口,李旭還沒從陞官的興奮中緩過神來。自己不比劉弘基大哥,他家世顯赫,而自己無根無基。一個貧家小子能在投軍不到半年時間內從一個隊正扶搖直升到校尉,不得不說老天眷顧。按大隋軍制,三百人為團,每團設一名校尉,三旅率。到了校尉這級,則意味著正式成為軍官中的一員,有固定俸祿可拿,而不是僅僅減免家中徭役.....

    搖役……

    如果這個消息傳回故鄉,也許舅舅和父親再也不會被人上門欺負了吧。李旭高興地想著順口答應下大文憑晚上吃酒慶賀的提議。護糧兵只有一千二百人,卻有兩個人得到被皇上親自召見工的機會,對所有人來說,無論最初心裡羨慕還是忌妒,過後都覺得臉上光彩。

    營門口,此刻卻圍了好大一堆人。見到軍官們回來,大伙呼啦一下散了開去。沒等劉弘基開口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情,一個渾身泥漿,臉上被人打得青一塊紫一塊的民壯哭喊著跑了過了,繞過劉弘基、王元通,直奔李旭。

    「旭官啊,你可回來了,五哥找你找得好費力氣。他們,他們楞是不讓我進營,還,打,打我!嗚嗚一一嗚嗚一一」來人搶到李旭馬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得語無倫次。

    「五哥?」李旭有點摸不到頭腦。哥哥陣亡於上次遼東之役,那以後,自己在家中就成了獨苗。雖然族裡還有幾個堂兄弟,但因為父親是個小販,出手摳,所以大伙平素都很少來家裡拜會。從小到大,除了五娃子打甘羅主意那一回,從沒人把自己當過弟弟。

    想起小狼甘羅,他眼前謎團霍然開朗。自稱為五哥的,不是表兄五娃子張秀又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三章 何草 (七 下)

    成為朝廷正式登記在冊的軍官的好處還是滿多的,至少在為五娃子張秀辦入營手續時同,李旭所到之外一路順風。這還不包括王元通,齊破凝星和秦子嬰三個朋友的大力協助。聽說來人是李旭的親戚後,三個人一個在李旭帳篷的旁邊專門給張秀騰出空帳,一個撥了上好的鎧甲和坐騎,第三個毫不猶豫地向上谷郡運糧隊發出了軍書。

    「他是我五哥,我不能拿他當親兵!」李旭有些不好意思地向大秋解釋權,每個軍官都會有一兩名親信,幾個朋友顯然把五娃子張秀當成李旭刻意找借口留在身邊的心腹。

    「我可以做校尉大人的親兵,我願意照顧自家兄弟」五娃子張秀反應倒是不慢,得知自己的便宜弟弟剛剛被皇帝陛下親手擢升為校尉後,立刻明白了自己該站在什麼位置上。

    做了這麼長時間民壯,他對大隋軍隊體制多少有些瞭解。一個校尉摩下可以有三個旅率,每個旅率可以帶兩名隊正,當然,如果他願意自己兼一名隊正的話,這種作法也無可指摘,但通常沒有人會那樣做,那樣會讓人覺得旅率心中的格局過於小氣。而做了校尉大人的親兵,則有機會與所有軍官接觸,將來一旦隊正以上位置出了缺,以親兵補缺是軍中慣例。即便一時沒有補缺的機會,親兵的待遇也比普通小兵要好得多。

    張五娃看到了大好前程在向自己招手,他很慶幸自己今天膽子大,居然敢找到姑表兄弟營門前。也慶幸自己當年沒把表弟欺負得太狠了,至少沒讓他在心中記自己什麼仇……

    李旭詫異地看了張秀一眼,無可奈何地接受了對方的選擇。外人面前,他不想駁了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四章 國殤 (一 上)

    在路上耽擱了太長時間,當李旭氣喘吁吁地趕到酒桌前的時候,大伙早已等得急,見了他終於進了門,立刻圍了上來,七嘴八舌的責怪道:「你這小子,才當了校尉,就敢托大。難道你今天皮癢癢了麼?」

    「諸位哥哥勿怪,早就來了,路上碰到一個討厭的傢伙,被他耽擱了,今天小弟認罰,認罰!」李旭裝出一幅害怕的模樣來,苦著臉四下拱手,他年齡最小,當然大伙也不能真罰他。隨便數落了幾句,笑著拉他入座。

    懷遠鎮地靠胡境,尋常人家吃飯都是坐在胡凳上,圍了桌子的。戶主家不是飯館,所以大伙也只好入鄉隨俗,團團圍起了三張方桌。這樣一來,彼此之間的關係倒比每人一案,依序就座飲酒時更顯親密了。

    主人家早就得知今天眾兵大爺們借房子借灶,是為了給劉、李二人擺加官宴,因此事先打點得極其用心。後來又從王元通等人的大嘴巴中得知曾經在自己家歇過腳的劉、李兩位大人今天被皇帝御口欽點了將軍和校尉,更是覺得貴氣滿門,傳出去面子光彩。家主一聲吩咐下去,各房中的幾個女人在酒菜上使出了渾身解數。所以這頓加官酒雖然擺得簡陋了些,無管弦助興,也沒有舞妓相陪,卻讓大伙吃得眉開眼笑。

    酒過三巡,祝賀答謝己罷,大伙開始端著酒碗互相挑戰。劉弘基剛剛加了車騎將軍銜,按慣例兵部會讓他自己推薦一些得力屬下。護糧軍內眾將領平素與他關係好,自然都有了陞官機會。這種既不用上前線冒險,上司又體貼大度的職位誰不想爭一爭。大伙心裡各自打著小算盤,彼此客套著,吹捧著,不一會兒,酒宴氣氛就被推向了高潮。

    「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四章 國殤 (一 下)

    醉裡不身是客,當晚,素來以酒量著稱的旭居然喝過了頭,騎著馬背上勉強晃悠回軍營,向塌上一栽即人事不醒。待第二天他從南柯國周遊歸來,卻已是日上三桿,把上午的操練都給耽誤了。

    那張秀初入軍營,做事甚為小心。見李旭醒來,趕緊跑進帳篷替他弄水洗臉,李旭不敢在自己表兄面擺官架子,死活不依。張秀卻非常要盡親兵之責,不肯放手。二人拉扯了一番,好說歹說,張秀才放下了臉盆。沒等李旭把臉洗完乾淨,他卻又用托盤捧著一碗熱騰騰的米粥,一碟醬肉,一碟小菜,幾個精緻的點心回來,一邊替李旭在桌上擺餐具,一邊笑著說道:「秋房的校尉大人新熱過的呢,他們說您現在是校尉了,隨時都可以傳餐!」

    「嗯!」李旭胡亂答應了一聲,有些不適應自己的新身份,更不適應讓張秀來侍奉。無當年在縣學中張秀怎麼看不起自己,兩家畢竟是姑表至親。在李旭心中,這份親情雖然薄了些,卻總是在的。他一邊坐下吃飯,一邊尋思著如何於軍營給表哥安排個合適位置,免了這每天早晚的尷尬。又聽見張秀踢踢拖拖端了洗臉水出門,一邊向外走,一邊說道:「今兒早上唐公家的小姐來找過你,見你還睡著,在帳篷外等了一會就走了。我問她用不用把你叫醒了,她說不用!」

    「唐公家的小姐?」李旭手中半塊點心停在了嘴邊上,想了一下,才繞明白了張秀說得是李婉兒。想想自己平素與她一起練武打鬧,卻一直沒太在意對方唐公家小姐的身份,嘴巴裡不覺有些發乾。

    婉兒總喜歡往軍營裡跑,在我沒來懷遠鎮之前,她是不是這個樣子呢?李旭偷偷地問自己。這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四章 國殤 (二 上)

    沉默了片刻,二人的目光再次相接,又微笑了起來。劉弘基搖搖頭,自嘲般說道:「其實有些話我自己也不能肯定其對,卻仍忍不住拿來勸你。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聖人所言,看來著實不虛!」

    「是弘基兄照顧我,怕我吃虧。」李旭笑著回應。

    劉弘基搖頭,歎了口氣。想了想,終是不願李旭心裡生出什麼隔閡,低聲叮囑道:「你心地純良,武藝出眾,又虛心好學,將來的前途未必只限於此。只是一些官場常識需要多加注意,若沒人告訴你,恐怕將來會在這上面吃虧!」

    「請弘基兄指點!」李旭正色以應。與劉弘基突然從朋友變成了利害相連的同僚關係,他也覺得非常惋惜。想做一些事情彌補,一時間卻找不到可以彌補的途徑。

    劉弘基又是搖頭苦笑,似乎有千言萬語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沉吟了片刻,低聲問道:「你可知道,自魏晉以來,歷代朝政都被一些世家大族把持。無根無憑的人想要出頭,總是萬分艱難的?」

    「我知道,很多人背後都有一個家族。就像元通兄出身於淮南王家,老齊出身於河間齊家,子嬰……」李旭微笑著說出自己對世家的理解,還沒等把話說完,劉弘基己經笑得喘不過氣來。

    「你說老王,老齊他們,哈哈,兄弟,哈哈,真有你的!」劉弘基前仰後合,一邊捶桌案,一邊說道。

    經李旭這麼一犯傻,軍帳裡的氣氛反而又溫馨了些。劉弘基笑夠了,先命人進來擦乾桌案上濺到的茶水,然後搖著頭繼續說道:「他們哪裡算是什麼家族,其實包括我劉家,都不是什麼真正的豪門。只不過大伙為了給自己長臉,喬裝大戶而己!真正的世家子弟,哪裡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