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社論】紅黃對抗,泰國走岔的民主路

【社論】紅黃對抗,泰國走岔的民主路

去年底黃衫軍包圍總理府、佔領國家機場的驚魂未定,事隔數月,換成紅衫軍直搗東協峰會會場、突襲內政部,並在首都街頭隨意縱火。泰國的政治惡鬥,演變成不同陣營的民眾輪流上街示威洩憤,不僅讓這個國家一向的和平形象付諸一炬,更深深埋下人民彼此仇恨、對立的種子。

近幾年,泰國的民主像一輛轉錯彎的馬車,駛進岔路後,再也找不回方向感。各懷鬼胎的政治人物,將素來溫和的人民當成動員鬥爭工具;一向能穩定大局的泰皇,被染上偏袒的色彩標籤;軍方在其間投機觀望,等待自己的機會,坐視社會脫序。最諷刺的是,當整個泰國為此蒙羞動盪,因貪瀆而流亡的前總理塔信卻在海外遙控,笑看國內的連天烽火。

泰國的紅衫軍與黃衫軍的輪流演出,與近年世界各國標榜「顏色革命」的民主運動其實已大相徑庭。第一,這已非人民共同反抗威權的行動,而是群眾上街力挺自己傾心的政黨,人民只是政治人物相爭的棋子。第二,抗爭手段均已跨越單純的民主示威,刻意選擇國際機場、國際峰會、國際飯店下手,幾萬人即輕易賠掉國家形象。第三,在不擇手段的抗爭中,人民互相仇視,社會被分化,煽風點火的政客卻置身事外。

泰國之所以陷入今天的僵局,主要原因在,三年前塔信的貪瀆問題,無法透過有效的政治及司法途徑處理,軍方卻採取政變的便宜手段逼走塔信,司法又兩度判決選舉結果失效,埋下日後一波波動盪的因子。不幸的是,貪瀆的塔信卻是具有民粹魅力的領袖,在農村地區擁有廣大的支持群眾,甚至敢於挑戰皇室權威。而即使流亡海外,他仍擁有龐大的財力和聲勢,足以動員國內勢力為其聲張旗鼓。野心未盡的流亡政客,激情難耐的民眾,缺乏作為的現任政府,再加上袖手旁觀的既得利益者,共同造就了今天失控的泰國。

當年菲律賓人民從街頭推翻了馬可仕的獨裁統治,在嘉年華氣氛中締造了「人民民主」,傳為民主佳話,許多開發中國家曾競相仿效。但從黃衫軍和紅衫軍的表現看,泰國卻對「人民民主」作了變調的演出,人民淪為政客的馬前卒而不自知,深陷政客布置的仇恨漩渦。政治糾結愈發無解,國家大局越難開展。

對現任總理艾比希而言,紅衫軍雖暫時退場,但這場亂局和東協峰會被迫停開,已夠他灰頭土臉了。對坐擁金山銀山卻有家歸不得的塔信而言,一定還會伺機召喚國內的群眾,進行他的隔空戰鬥。對於年事漸高的泰皇蒲美蓬,如何在民主轉型的亂局中確保皇室一言九鼎的地位,似乎也越來越為不易。

更大的問題,在泰國人民的民主認知。除了支持塔信的「紅衫軍」,反塔信、擁泰皇的群眾是身著黃衣的「黃衫軍」,曼谷最近更出現擁艾希比的「藍衫軍」。紅黃藍的對抗,如果只是充當各種政治力量的政爭棋子,泰國的民主政治有什麼厚度可言?

回看當年台灣紅衫軍的反貪倒扁,雖被綠營譏為失敗的中產階級革命,但百萬人的隊伍從未恃眾而失控暴衝,洶湧的反貪民氣始終保持節制與理性,最後在投票箱前平定了大局,那才是台灣可堪自豪的民主品質,不是嗎?

一個國家的發展,在重要關頭轉錯一個彎,不曉得要耗掉多少時間精力才走得回去。泰國這三年的耗損,難以想像,泰銖貶值,觀光客卻步,經濟發展停滯。相對的,鄰近的印尼在擺脫蘇哈托的獨裁統治後,雖曾歷經一段激烈的動盪盤整,但近幾年在肅貪、反恐及經濟發展上漸漸走上軌道,讓國際社會刮目相看,其執政黨也在日前的選舉蟬聯獲勝。照這樣的路走下去,泰國和印尼幾年後的地位將易地而處了!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磁鬼 金幣 +2 言之有物 2009-4-27 03:53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