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中國制造了新型冠狀病毒?說法具有誤導性

中國制造了新型冠狀病毒?說法具有誤導性

中國制造了新型冠狀病毒?說法具有誤導性。
科學家表示,有關中國制造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說法具有誤導性。但是不管怎樣,它們都像病毒一樣傳播開來。

中國學者閆麗夢未經證實的論斷被廣泛認為是“有缺陷的”,其傳播表明科學場所是多麽容易被誤用和誤解。

今年9月,中國病毒學家閆麗夢發表了一篇充滿爆炸性的論文,聲稱中國在一個研究實驗室裏制造了致命的冠狀病毒,隨後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其他美國一流大學的科學家以罕見的速度對其論文進行研究。

美國科學家得出結論,這篇論文存在嚴重缺陷。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MIT Press)中一份專門為審查SARS-CoV-2相關說法而創建的新在線期刊報道稱,閆麗夢的說法“有時毫無根據,沒有數據支持”。

但在一個任何人只要點擊幾下就可以在網上發布任何東西的時代,這種反應還不足以阻止閆麗夢的充滿爭議的說法迅速傳播,並在社交媒體和福克斯新聞上獲得數百萬觀眾的關註。據研究錯誤信息的專家稱,這一現狀凸顯了為促進科學理解而建立的系統如何被用於傳播與科學共識截然不同的帶有政治色彩的主張。

哈佛研究人員周五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媒體操縱閆麗夢在科學研究庫Zenodo的論文,在沒有經過任何預告,於9月14日這日,在共和黨策略師史蒂芬•k•班農(Stephen K. Bannon)等有影響力的保守派人士的幫助下,在他的在線節目“戰爭室:流行病“的一再推薦下,這篇論文在Twitter,YouTube和far-right websites上被曝光,閆麗夢在10月8日擴大了她的說法,明確指責中國政府將冠狀病毒發展為“生物武器”。

在線研究資料庫已經成為揭示和討論關於流行病的關鍵論壇。為了更靈活地推進科學,它們一直站在報導有關口罩、疫苗、新型冠狀病毒變種等發現的前沿。但是這些網站缺乏傳統的——緩慢的——同行評議科學期刊世界固有的保護,在這種網站裏,文章只有在被其他科學家批評之後才會發表。研究表明,發布在網站上的論文也可能被劫持,從而助長陰謀論。

據哈佛大學虛假信息研究人員稱,盡管有幾次激烈的科學批評和對其所謂缺陷的廣泛新聞報道,但閆麗夢關於Zenodo的論文目前已被瀏覽超過100萬次,可能使其成為關於冠狀病毒大流行起源的研究中最廣泛閱讀的研究。他們的結論是,在線科學網站很容易受到他們所謂的“隱形科學”的攻擊,所謂“隱形科學”就是給可疑的研究披上“科學合法性的外衣”。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肖倫斯坦媒體、政治和公共政策中心的研究主任瓊•多諾萬說:“在這一點上,一切開放的東西都會被利用。”

閆麗夢曾是香港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今年4月逃到美國。她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承認,在線科學網站容易受到謾罵,但她否認了她的故事是這個問題的一個案例研究的說法。
閆麗夢說,相反,她是一名持不同政見者,試圖警告世界她所說的中國在制造冠狀病毒中所扮演的角色。她使用了Zenodo,因為她擔心中國政府會阻礙她的作品的出版,Zenodo可以在不受限制的情況下立即發布信息。她認為,對她的學術批評將會被證明是錯誤的。

“他們沒有人能從真實、可靠的科學證據中反駁,”閆麗夢說。“他們只能攻擊我。”

Zenodo承認,這種情況已經促使了改革,包括周四在有著閆麗夢的論文上貼出了一個標簽,上面寫著:“註意:可能有誤導性的內容”。此前,《華盛頓郵報》曾詢問Zenodo是否會刪除這篇文章。該網站還突出了來自喬治城大學病毒學家和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的評論鏈接。

歐洲核研究組織(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發言人阿娜伊斯•拉薩特(Anais Rassat)說,“我們非常重視錯誤信息,所以這是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不認為撤下這份報告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我們希望它保留下來,並證明為什麽專家認為它是錯誤的。  

但是,主流研究人員看到閆麗夢的主張在互聯網上迅速傳播,速度遠比他們能夠做出反應反駁快得多,他們被這種經歷所困擾——他們確信傳播錯誤信息的能力遠遠超出了知名的社交媒體網站。任何沒有強大且昂貴的保護措施的在線平臺都同樣脆弱。“這與我們與Facebook和Twitter之間的辯論類似。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制造了一個加速虛假信息傳播的工具,而你又在多大程度上對此做出了貢獻?麻省理工學院出版在線期刊《快速評論:COVID-19》主編斯特凡諾•m•貝爾托齊(Stefano M. Bertozzi)對閆麗夢的說法提出質疑。Bertozzi補充說,“大多數科學家沒有興趣在網絡空間進行一場激烈的競爭。”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