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保健][轉貼] 貧血日常生活須知

[保健][轉貼] 貧血日常生活須知

貧血日常生活須知

● 飲食方面

1. 採高蛋白,含豐富鐵質、葉酸、維生素C及維生素B12的飲食。

(1) 含高蛋白的食物:魚肉、牛豬肉(瘦肉)、蛋、牛奶。

(2) 含鐵質的食物:肝、牡蠣、胡蘿蔔、葡萄乾、菠菜、芥藍菜、芥菜,菜豆,全麥麵包等。

(3) 含葉酸食物:綠色蔬菜。

(4) 含維生素C食物:蔬菜、水果。

(5) 含維生素B12食物:肝臟、乳類、蛋。

2. 盡量不要進食過熱或刺激性食物。

3. 有食慾不振或進食困難,儘量採用病患喜好的口味,並少量多餐。

● 睡眠與休息方面

1. 每天保持充分睡眠。

2. 鼓勵多休息,避免勞累工作及長時間會客。

● 預防感染方面

1. 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及預防感冒。

2. 隨時檢查皮膚,預防皮膚破皮。

3. 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請保持口腔清潔(使用軟毛牙刷)。

● 其他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 如有頭暈情形,請儘量躺床休息。

2. 請隨時注意大小便顏色,若出現紅色或黑色情形,請速就醫。

3. 身體循環較差及容易感到寒冷者,請注意衣服的保暖。

4. 容易皮膚乾燥者,請使用清水清潔皮膚,並使用嬰兒油或乳液保護皮膚。

5. 配合醫師門診時間,定期返診檢查。

6. 出院後請按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

TOP

常見的貧血種類
(一)缺鐵性貧血--主要缺乏鐵質。
(二)惡性貧血--腸胃道無法吸收維生素B12。
(三)巨紅血球貧血--主要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
(四)再生不良性貧血--先天性、化學藥品( 如抗癌藥物)及放射線傷害。
(五)地中海型貧血--先天性。


三、造血所需的營養素為何?

    蛋白質、鐵質、維生素C 及維生素B12 、葉酸等,必須各種營養素相互配合,才能達成最佳造血功能,但某些的貧血,如再生不良性貧血及地中海型貧血等,主要需要靠輸血或藥物治療。

營養素
食物來源

鐵質
內臟:肝(豬肝、雞肝、牛肝等)

各種肉類、蛋黃

乾豆類:紅豆、花豆、黑豆、黃豆等

乾果類:紅棗、黑棗、葡萄乾等

深綠色蔬菜:菠菜、蘆筍等

蛋白質
各種肉類:豬、雞、鴨、魚、牛、羊、海產等

豆類及豆製品:黃豆、豆腐、豆乾、豆漿等

蛋、奶類

維生素C
枸椽類水果:橘子、柳橙、檸檬、蕃石榴、蕃茄等

深綠色蔬菜:如芥藍菜、空心菜、青椒等

維生素B12
內臟:牛肝、雞肝、心

肉類:各類瘦肉、魚等

牛奶

葉酸
  內臟:雞肝

核果類:花生、杏仁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芥藍菜等

柳橙原汁、酵母(健素粉)




四、注意事項
(一)對於嚴重的缺鐵、葉酸的貧血,除了以食物補充外,須輔以藥物補充(如給予鐵劑、葉酸等)。
(二)嬰兒在出生至3個月內,鐵質是來自體內的儲存,3個月後,就必須開始用食物來補給鐵質,如嬰兒鐵質強化奶粉,或適時添加蛋黃、肝泥、瘦肉泥、蔬菜泥及添加鐵質的嬰兒米粉、麥粉等副食品。
(三)檢驗值參考(正常值):
  1.紅血球(RB C):
   男性:4.5~5.9 ×1000000/cmm
   女性:4.0~5.2 ×1000000/cmm
  2.血紅素(Hgb):
   男性:13.5~17.5mg﹪
   女性:12.0~16.0mg﹪
  3.血球比容值(Hct):
   男性:41~53﹪
   女性:36~46﹪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