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柳華文:減貧成就是我人權事業發展的集中體現

柳華文:減貧成就是我人權事業發展的集中體現

來源:環球時報作者:柳華文
2021-03-19 06:17

在迎來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作爲黨中央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擺脫貧困的夢想,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迹。

中國減貧成就是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成功。《中國共産黨章程》明確提出,“中國共産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別提出要“逐步消滅貧窮,達到共同富裕”。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爲人民謀幸福,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時刻將困難群衆放在心上。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成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持續向貧困宣戰,曆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中國真正踐行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的“發展不讓任何一個人落下”的原則與精神。

中國減貧成就是以生存權和發展權爲首要人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觀的成功。作爲發展中的人口大國,中國將生存權和發展權作爲首要人權是立足本國國情、基于特定曆史背景,從本國所處發展階段、水平以及任務出發做出的科學判斷,反映了發展中國家實現人權的獨特視角和曆史特點。消除貧困,重視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通過不懈努力和艱苦奮戰,成功地實現了生存權、發展權保障的曆史性突破,並繼續在更新、更高層次上推進和保障中國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中國減貧成就是全面推進人權事業發展的成功。中國的減貧工作是政策與法律結合、黨政主導、全社會動員、綜合發力、注重能力建設和長遠發展的系統工程。減貧事業的成功,同時也是不斷夯實基層治理基礎,追求和實現良法善治的過程。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科技成果的普及和轉化,基層民主自治進程的推進,社會政策的公共參與等,在城鄉各地都得到廣泛、積極推進。減貧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取得的,也不是單單解決溫飽和吃穿住行問題單向突進的,而是長時間的持續發力,全面推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權事業取得的裏程碑式的成就。

中國減貧成就突出體現了中國人權事業務實推進的特點。中國不僅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和黨章,而且黨和政府注重提供經濟和社會支撐、落實到實踐當中。中國文化有顯著的整體性思維的特征,中國不是簡單、抽象地講人權,而是把人權置于特定的曆史發展階段,立足具體的國情,在發展實踐中持續推進。中國實打實地實現脫貧攻堅,正是以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爲基礎,以全面依法治國爲保障,把人民的幸福生活作爲最大人權,把人民滿意作爲重要標尺,讓人民切實提升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中國減貧成就具有世界意義。國際社會一直在呼籲通過減貧促進和保障人權。中國消除貧困本身是對世界減貧事業的重大貢獻。同時,由于發展階段相似,中國經驗對其他發展中國家來說更具啓發性。中國減貧的成功模式具有中國特色,在本質上也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目標和思路一致。因此,中國所取得的實踐經驗,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中國主張以合作促發展,以發展促人權,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包括減貧在內的人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與西方某些發達國家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動辄搞政治對抗相比,中國的主張和做法更獲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肯定和支持。中國減貧成功成爲推動世界人權事業健康發展的典範。(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