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投資][資訊]觀念 -> 定期定額不會賠嗎?

[投資][資訊]觀念 -> 定期定額不會賠嗎?

前言:
不少定期定額二、三年的投資人,現在一定覺得很納悶,為什麼持續投資還是面臨虧損的命運。隨著基金淨值不斷破底,許多人已經迫不及待的解約,而更多人在詢問是否應該認賠殺出?其實定期定額投資就是為了要規避股市暴跌的風險,投資人不需要恐慌性的殺出,但是,卻要好好的評估自己的基金投資組合對不對。

內文:
從去年第四季至今,全球股市面臨巨幅修正走勢,不僅讓股票投資人受傷慘重,更有許多基金投資人慨歎,為何定期定額傻瓜投資術也不管用,明明已經定期定額投資三年,攤開報酬率一看還是賠錢,基金公司不是告訴投資人,只要熬得夠久就一定賺錢嗎?

在愈買愈賠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紛紛贖回手邊的基金,然而怡富投信副總經理蕭碧華指出,目前全球股市都在相對低檔區,投資人在此時贖回肯定贖在低點。她建議,若短期內沒有資金需求,投資人應趁低檔繼續扣款,累積更多單位數,並靜待景氣反彈。

這樣的說法投資人雖然明白,可是做起來卻不容易,面對每個月收到的對帳單,看到淨值報酬率甚至高達負50%,許多人不免懷疑,真的是買得愈久,賺得愈多嗎?還是買得愈久套得愈多?

小標:定期定額投資必須歷經一個景氣循環

其實,定期定額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分散風險,所以它成功的理論基礎在於,必須完整的投資整個景氣循環期,才能夠達到分散投資、降低風險的目的,因此,投資期間的長短,必須要看整個景氣循環階段,需要花多長的時間而定。

我們如果以過去十年國際市場上的基金投資表現來看,如果定期定額投資三年,只有少數基金的年報酬率是正數,但如果拉長投資期到五年,則年報酬率為正的基金類型增加,但是如果再拉長到十年,則只有少數市場基金是虧損。由此可見,定期定額一定要把投資期拉長,才能發揮效益,另外,由於現階段股市處於低檔,所以統計的報酬率也會偏低。因此,單以過去二、三年的投資來論成敗,並不一定正確。

(表一)不同期間定期定額之每年平均報酬率
基金(指標指數)名稱 3年 5年 10年
全球醫療股基金 5.76%
10.00%
16.61%

美國小型股基金
5.12%
7.89%
14.36%

全球股票型基金
-6.01%
0.97%
7.19%

歐洲股票型基金
-7.31%
2.84%
10.28%

亞洲(日本以外)股票型基金
-9.87%
-10.24%
-2.32%

全球科技基金
-20.25%
-3.01%
13.86%

台灣股票型基金
-25.14%
-14.17%
-8.35%

註:統計時間至2001/10/05,以台幣計
資料來源:標準普爾 製表◎英商寶源投顧

以目前面臨的這一波景氣修正來看,經濟景氣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滑落,股市則是從去年的上半年開始自最高點下跌,因此,如果投資二、三年的人,其實等於是從景氣最高峰開始投資,必須要靜待下一波景氣從谷底到復甦再到過熱後,才算完成一個循環。

小標:台股在盤整期定期投資報酬較佳

因此,以一個定期定額的投資人來看,現階段確實是賣在股市的低檔區,不過想要繼續投資靜待景氣回春,也必須要有長期的耐心。後續還需要投資多久,就要看這一波景氣的調整,究竟能不能如目前許多專家預估的,在明年下半年開始復甦,或是還要更長的時間,這要看後續的經濟數據而定了。

另外,定期投資如果想要掌握波段操作,也要看對景氣循環的位置。根據德盛投信統計資料,若以台股大盤指數為計算基礎,投資三年為限,如果在大盤向下修正的期間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報酬率是負數。選擇在大盤低檔盤整期間,定期定額投資者,其投資報酬率高於選擇在大盤正式落底後才開始投資者。因此,若要縮短投資期間,就要掌握最佳投資時機。

(表一)台股大盤低檔盤整期間,定期定額投資收益最可觀
期間 投資開始 大盤指數 投資結束 大盤指數 指數變化 指數漲跌幅 投資報酬率
大盤向下修正 78/09 10180.84 81/08 3946.35 -6234.49 -61.2% -24.5%
86/12 8187.25 89/11 5256.93 -2930.34 -35.8% -30.2%
大盤低檔盤整 80/05 5610.72 83/04 5737.33 126.61 2.3% 28.8%
83/12 7124.66 86/11 7797.19 672.53 9.4% 23.3%
大盤低點反彈 82/01 3374.56 84/12 5173.73 1799.17 53.3% 0.4%
85/01 4763.40 87/12 6418.43 1655.03 34.7% -9.9%
說明:投資時間均以三年計算 資料提供:德盛投信

小標:分散基金投資組合

即使已經瞭解定期定額投資的特性,投資人現階段還是應該掌握幾個原則,決定自己手上的基金適不適合繼續持有,還是該轉換或賣出?

原則1:確定投資期間長短
蕭碧華指出,投資人應先確定投資的目標,如果可投資的時間愈長,如存子女教育費、退休金等,就愈不用在意短期的波動,如果是短時間需要這筆錢,就必須瞭解自己所投資的市場,是否可能在短期間復甦,否則就需賣出。

原則2:檢查自己的投資組合
寶源投顧襄理孫鳳君指出,投資人要定期檢視自己的基金組合,是否太過集中特定的產業或國家。如果投資人發現投資組合中有多支科技型基金,最好將部分資金轉至債券型或全球股票型基金,以分散投資風險。

原則3:選擇相對績效好的基金
不是所有的基金都值得長期投資,有些操作績效不彰的基金,長期不一定為投資人創造收益,投資人最好先參考基金近一年到三年來的表現,選出績效在同類型基金中前20%的基金,接著再看近三個月、六個月的表現,是否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上,才不會只看到短期表現好,就貿然做出選擇。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