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帖 . 保建] 靜脈曲張

[轉帖 . 保建] 靜脈曲張

摘錄自『吾愛吾家』   文/林曼華

  靜脈曲張就是靜脈的異常擴張,俗稱「浮腳筋」,或者叫做「靜脈瘤」。在西方文明國家,四十歲以上族群約有一半以上的罹病率,尤其女人,約三分之二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其中有百分之二的患者因為疼痛、色素沈澱、皮膚炎、皮膚潰瘍、抽筋、流血等原因需要治療。有的人只是細小擴張;有的人在腳踝或小腿局部靜脈曲張;有人則整個隱靜脈系統全部擴張。有家族史,年紀大,女性(尤其是多產婦),服用口服避孕藥,長久站立工作者(每日多於六小時),肥胖等人較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在發生之初,往往沒有明顯症狀。有人會覺得小腿皮膚癢、腿部腫脹、痠痛、疲勞、腿部沈重感,特別是在經期剛要來時最嚴重,尤其是站了一整天下來,小腿特別痠痛、腳踝腫脹,把腳抬高就比較舒服。當靜脈曲張越嚴重,疼痛就越明顯,甚至發生腳部血液淤積,腳踝變紫色,更嚴重者,血液不易回流會發生色素沈澱、濕疹樣皮膚炎,並可能產生鬱積性潰瘍。有時靜脈破裂會出血。有時也會沿者靜脈壁產生血塊發炎,即血栓性靜脈炎,表皮會沿著靜脈呈現紅腫、疼痛的症狀,甚至可摸出非常疼痛的結節。若血栓跑到心臟,就有可能發生致死的肺栓塞症。


造成靜脈曲張的原因:

(一) 原發性-是指血管結構先天異常,靜脈瓣膜本身薄弱導致閉鎖不全,形成下肢靜脈壓力增加所致。

(二)次發性-由於年齡、懷孕、久站、久坐、肥胖、荷爾蒙改變、外傷等因素,導致靜脈瓣膜損壞或閉鎖不全,因此形成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治療除要適當運動外,要避免久站或久坐不動,至少每小時活動一下,促進血液循環,必要時可選用下列方法:

(一) 壓迫治療法-穿彈性襪或利用彈性繃帶包紮壓迫以減少靜脈逆流及鬱血現象。購買醫用彈性襪要特別注意合身性且超過三0毫米汞柱壓力的彈性襪才有效果。最好早晨一起床就馬上穿,晚上睡覺時一必穿。

(二)硬化劑治療-把硬化劑打入靜脈內,破壞內皮細胞,引起血管痙攣、發炎反應而形成血栓、纖維化,而達成消除靜脈曲張的目的。適合用在細小靜脈擴張。副作用包括過敏、局部疼痛、皮膚壞死及色素沈著等。若不慎將硬化劑打入動脈內可造成肢端壞死及截肢的後果。

(三)手術治療-如果直徑大於四mm,最佳治療應是手術。方法包括大隱靜脈高位結紮、靜脈剝除法、穿孔靜結紮或單純靜脈切除法。新型「走動式靜脈切除術」,是以極小的刀口將一段段的靜脈拿掉,由於傷口很小,術後一段時間,傷口看不清楚,可稱美容顯微術。又因為使用局部麻醉,手術後即可走動,不需住院,故稱「走動式靜脈切除術」。在做完這些手術後,傷口有一段時間會有痘斑狀況,但最後多能改善。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