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12
發新話題

中医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漫谈

中医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漫谈

豆狀核變性(又稱Wilson病)屬於神經系統遺傳代謝病之一。筆者經驗,此病不但可治,而且完全可以治癒。本文試就山東省臨沂紅旗醫院疑難病科的梁長兵、鞏繼梅等專家診治此病的體會作一簡單論述,掛漏之處,尚祈同道見諒。

一、治Wilson病首重堅膽養心
   本病是重金屬代謝病,以損傷肝、腦、腎等臟器為主。筆者體會,只要是臟器功能未至衰敗,元氣未至竭乏,患者即可康復。當然了,前提是辨證準確、用藥精當、調攝有度、療程適宜。
   我們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通過大量病例發現,該病雖然病機各異,誘因不同,但大多和驚恐、大怒、藥物損傷、酒精肝、極度疲勞等有關。 而最常見的誘發因素就是驚恐。事實上,該類患者也大多具有膽怯、疑慮、易驚、多夢等症狀,在辨證上,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心膽氣虛。所以,堅膽養心就成了最常用的治則。我們在古方堅膽湯、肝膽兩益湯、心腎兩交湯的基礎上,自擬協定方堅膽排銅飲,益心健步合劑,益肝息風合劑,復元煎等,辨證用藥,效果很好,而且見效也很快.此中訣竅,全在「辨證」兩個字上。     
   1990年筆者治療的山東省莒縣洛河鄉小匯泉村的孫姓Wilson病患者,當時服中藥3個月,又用中成藥鞏固2個月,前後不到半年時間,即順利康復。現已17年,一直能正常從事體力及腦力勞動。
   該患者就是因意外事故深受驚嚇而發病,並日漸加重,以致肢顫頭搖而不能自持,口蹇舌僵而語不成聲,並面現驚恐之色。切其脈弦細而數,沉取弱;面色晦暗,舌淡,苔薄白。患者斷斷續續地反映,近一段時間即覺視物昏蒙,且眼睛乾澀較明顯。曾於沂水中心醫院檢查,銅藍蛋白明顯降低,角膜KF環(+)。辨證屬心膽氣虛並肝陰不足,予堅膽排銅飲,配服杞菊地黃丸。服藥3日,顫抖即有所減輕,1周後,症大減。越2月,肢顫漸止,而偶有頭部不自主搖動。治療3個月症狀消失,繼服杞菊地黃丸等中成藥2個月,身體康泰,遂停藥。
二、 次重柔肝健脾
醫聖張仲景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此言誠是。Wilson病但凡肝病者,則大多傷脾。表現為脾大、脾亢、血小板減少、出血等。當然了,解剖學上的脾還不能完全等同於中醫學的脾家,但二者顯然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繫。Wilson病的血小板減少、出血,就多屬於脾不統血的範疇。欲治肝,必先柔之、緩之;欲斷肝病相傳之道,舍健脾而何為?所以說,柔肝健脾是治療Wilson病的重要法門。
依筆者經驗,柔肝健脾之方,首推逍遙散合參苓白朮散。大便不爽,甚或乾結者,則用逍遙散合麻子仁丸。據證化裁,每收卓效。伴大量腹水者,可酌配實脾飲,多能慢慢消退之。但攻逐之品,絕不可浪施,如十棗湯、狼毒、商陸、螻蛄等,雖可圖快一時,久後必至沉困不起。
筆者治一17歲Wilson病人,大量腹水,曾於某市醫院利水、排銅,腹水稍輕,但身體明顯消瘦,且血小板、白細胞大幅降低,肢顫頭搖加劇。後一鄉醫又用瀉下劑,試圖盡除腹水,大便日8--9行,3日後,幾臥床不起矣。來我院就診時仍腹大如甕,便溏,日3-4次,脈沉微,舌淡,苔不顯。證屬肝木克脾、元氣大傷、濕邪留著,予參苓白朮散合實脾飲加車前子,重用紅參至30克。3劑,大便成形,體力好轉;9劑,腹水消減大半,未及1月,腹水盡消。後又以堅膽排銅飲、益心健步合劑等據證調理,逾半年其病盡愈。

三、務使邪有出路
Wilson病之銅堆積,相當於中醫學的實邪內蘊,而且多屬濕熱內結。有相當一部分表現為皮膚膿皰或紅色癢疹。而這類病人又大多伴有脾亢、血小板減少等併發症。此時應因勢利導,在清利濕熱的基礎上酌配清透發散之品。絕不可一味地苦寒清熱,或是片面地涼血解毒,否則易使邪毒冰伏不解,續後治療將十分困難。
嘗治一9歲男童,患Wilson病3年,兩頜下及腰腹等處反覆出現紅色皰疹,類似於痤瘡,或癢或不癢,抓破則流少許黃水。化驗室檢查:PLT 57、WBC 2。82,在用堅膽排銅飲、益肝息風合劑的基礎上,配服我院自擬的「涼血消風合劑」,凡兩月餘,皮疹漸消,而血小板也升至108。涼血消風合劑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清熱涼血利濕解毒,二是辛溫發散透邪出表,而透表之主藥就是麻黃、桂枝 。
    按尋常理解,濕熱為患應禁用辛溫藥,但在Wilson病、尤其是肝臟病變為主者,辛溫甚至於辛熱之品卻常常不可或缺,這是筆者從多年的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譬如Wilson病伴有大量肝腹水者,筆者常用實脾飲加減,雖有唇赤、口乾、舌紅、苔黃等陽熱徵象,只要大便不實,則姜、附絕不可棄用。因為一旦缺少了陽熱的鼓動,內蘊的水濕之邪是很難徹底驅除的。
四、祛邪切勿傷正
     Wilson病是由於體內合成銅藍蛋白減少,游離銅沉積於肝、腦等組織而引起.臨床證明,被動排銅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必須有效調節機體的代謝機能,增加銅藍蛋白的合成,提高銅的利用率,才能最終解決問題.
     西藥排銅主要有青黴胺、二巰基丁二酸鈉等、二巰基丙醇等。其代表藥是青黴胺。它是一種重金屬中毒解毒劑,供輕度重金屬中毒者使用.通過和銅發生絡合作用而將重金屬排出體外.但這些藥容易產生耐藥性,而且副作用較廣泛,尤其對肝臟的不利影響不容忽視。
     如果只看到銅的堆積,只想到排銅,而忽視了對機體的整體調節,就出現了想排銅而排不出,或前面排出後面又重新堆積的尷尬局面。切實強化整體功能,增強銅的代謝和利用,才是治癒肝豆狀核變性的唯一正確途徑.. 而這個「強化整體功能」,也就是中醫學的扶正。青黴胺等之所以解決不了問題,就是因為它違反了「祛邪切勿傷正」的原則。

    而中醫治療Wilson病,更要直面祛邪和扶正的辯證關係問題。祛風而謹防耗散氣血,退黃而不可苦寒敗胃,利水而不可竭陰,清熱而不可傷陽。
    臨床最需要強調的有兩點,一是切勿強行利水,更不可強行瀉水。長期使用利尿劑,或是屢瀉大便以治腹水,傷氣耗陰,促使真氣敗亡,極易造成電解質紊亂。這是一條取死之道,應視為治療禁忌。
    再就是軟堅散結之法絕不可取。Wilson病之肝硬化,不能和癭瘤、積聚等相提並論。本病是因精氣大傷,肝臟由正常而縮小,是因虛而致病;而後者則屬邪實,是因邪氣積聚,病灶由小而實質性增大。一虛一實,焉可同日而語?所以,Wilson病之肝硬化,絕不可使用切削克伐之品。
   遠程諮詢:0539---8206077

TOP

肝豆一病,病機千差萬別,臨證辨析特別重要,不可因循守舊。

學術交流:0539--8206077

TOP

低銅飲食!

TOP

中西醫結合,起碼要西醫診斷、中醫治療。評估療效也要以西醫的辦法為主。

TOP

中醫治療疑難雜病,前景很好,只是需要創新。
起碼要西醫診斷、中醫治療。評估療效也要以西醫的辦法為主。

TOP

中醫講究四診合參,故謝絕網診

TOP

休息--調攝--中醫--毅力---痊癒休息關注

TOP

肝豆,中醫多歸於神志疾患,或患及肝脾,心肝脾腎四髒應注意協調。

TOP

四诊合参是关键。
美国的一位华人朋友越洋求诊,挺为难。说的再详细,也不如亲自来就诊。

TOP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中医的特色,也是其局限性之一

TOP

 19 12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