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原創] 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之修行真相_筆者:李家德

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之修行真相_筆者:李家德

世界的亂源,乃是人類無法主宰自身之【不由自主的心念】。真正的解決之道,唯有能駕馭自身之【不由自主的心念】的方法; 即便是道德勸說或宗教義理的灌輸教化,也只是治標,仍無法治本。
本人於此如實地提供能【運念自如】的方法,為世界的和平盡棉薄之力。


【釋迦牟尼佛,力求<運念自如>的證據】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上列經文的翻譯如下:

生念問:在念未生的狀態下,生念自主的念莊嚴嗎?
意識回答沒有,並解釋說,在念未生的狀態下,念未生,即是莊嚴。
既然在念未生的狀態下,生念並非莊嚴,所以生念,生念自主的念,應是生念停的下來的念, 不應生念停不下來的色聲香味觸法念,應無生念停不下來的念。

上列經文的文意,表達的是釋迦牟尼佛力求<運念自如>。 可見,真正的解脫,即是運念自如。

證明<應如是生清淨心>的文意:

清淨心,即是清淨念。
清淨念是哪個念。 念
停的下來是清淨的{念停的下來(念)是清淨的(念)} ,
則念停的下來的念,是清淨的念。 ,則清淨念是念停的下來的念。
又清淨心,即是清淨念。
所以清淨心是念停的下來的念。
故應如是生清淨心,即是應是生念停的下來的念。



【釋迦牟尼佛,意識<運念自如的念未生狀態>的真相】

(釋迦牟尼佛之真實<內觀能力>的展現及涅槃的真實狀態)

*釋迦牟尼佛於<運念自如的念未生狀態>,直觀<本來面目>。

*釋迦牟尼佛以[意識<運念自如的念未生狀態>的真相],覺悟眾生,超凡入淨;亦即眾生藉由[意識<運念自如的念未生狀態>的真相]的概念,發現[意識<運念自如的念未生狀態>的真相]的真實狀態。

本人翻譯如下:

(1)<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即是意識<運念自如的念未生狀態>的真相。

(2) 觀自在 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上列經文的翻譯如下:

在意識自如,運念自如的念未生狀態,意識到色受想行識,皆繫於當下空間所呈現的, 且無一切的負面情緒。

並清楚的意識到,眼睛所意識到的,不異於當下空間所呈現的, 而當下空間所呈現的,不異於眼睛所意識到的; 眼睛所意識到的,即是當下空間所呈現的, 而當下空間所呈現的,即是眼睛所意識到的。 又受想行識亦是。

清楚的意識到,諸念皆繫於當下空間所呈現的,無所變異。

所以在當下空間,眼睛無意識到,便不會受無意識到的所影響,而生念,行動,辨識。 且在感官無意識到,念未生的狀態,並無<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睛意識到界線,念,老死, 苦集滅道>的概念。

在運念自如的念未生狀態,意識自如,無負面的情緒,無脫離現實之念所生之象,便是解脫。
又無論過去,現在,未來,滅念即是念未生,而運念自如的念未生狀態,便是最上等的念未生狀態。
故知運念自如的念未生狀態,意識清楚,念未生,無一切的負面情緒,便是真實且最上等的解脫。

所以說意圖念未生,而滅念即是念未生,便是<運念自如的念未生狀態>的解脫。


附註:
【當今佛教所言之<空>義,並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言之<空>義】

當今佛教所言之<空>義:
無獨存之隨因緣的齊聚組合所成的萬物,終究有所變異,故名組合而來的萬物為空,即相對獨存而言


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談及<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然而依照當今佛教所言之<空>義,即便悟透看破一切皆<空>,<不由自主的心念>猶在,並無法真實不虛地度一切苦厄,
則表示<無獨存之隨因緣的齊聚組合所成的萬物,終究有所變異,故名組合而來的萬物為空,即相對獨存而言 >,
並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言之<空>義。




【進入<運念自如>的方法_筆者:李家德之無私的提供(首次公開)】

不由自主的心念,即是意識注入能量生念失控。
又意識、心念、身體的感官及身體所處環境的氛圍,彼此交互感染影響。
故務必於不致生負面情緒的環境且身體舒服放鬆的狀態下,藉由<感染手指尖穩定能量的波動,使得腦波趨向穩定>,脫離<不由自主的心念>的束縛。

*輪迴流轉的境界,即是<不由自主的心念>的束縛狀態。

故超越輪迴流轉的境界 ,即是進入<運念自如>的狀態。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