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教學] 《風水》什麼是龍

《風水》什麼是龍

什麼是龍?                          江西安遠.易海一黍
中國是個多山的國家,許多山脈雄峻非凡,氣勢磅礡,忽而直插青雲,雲煙繚繞;時而奔騰起伏,千姿萬態,時而舒展緩落,伏首蒼田;或而隱蹤匿跡,身形不見。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風水術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將逶迤奔騰,形象萬千的山脈稱之為龍脈,比喻是非常恰當的。風水術上所說的龍,本義就是指山脈的動態氣勢。山脈在地質學上的術語叫地表皺折。大面積的沖積平原上雖然見不到山峰,但地底下照樣存在著複雜的地表皺折,只是那裡的地表皺折在表面上看不到而已,也就是說平原也有龍,只是藏在地表底下不露真身。
山脈是在宇宙星體的引力和地球深處的高溫高壓相結合而形成的地應力作用下逐漸隆起而形成的,其間還有地表水天長地久沖刷的功勞。所以,凡山勢雄偉的地方,都是地球表面的高能場分佈地帶,同時也是水源較為豐富的地帶。地表上的高能場分佈,大體上與山脈的坐向是相一致的。這種能量場在風水術上就叫著「龍氣」,龍氣是地應力、地電場、地引力、星體引力等複雜成分組成的綜合場。
龍氣有吉有凶。這種能場的強度與頻率與人類生理、心理所要求的域值是否相一致,是劃分煞氣和生氣的主要標準。對人類身心健康有害的龍氣叫做「煞氣」,對人類身心健康有益的龍氣就叫做「生氣」。
風水術強調「葬乘生氣」,那麼,生氣要怎麼樣去尋找?通過長期的觀察和總結,風水術的先賢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山脈的形狀和走向與風水的關係上,苦苦地探素了幾千年,終於在晉代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用於尋找生氣的理論和方法,郭璞所寫的《葬書》,就是關於尋找生氣問題的一篇總結。唐代的楊筠松,在承繼郭璞理論精髓的基礎上,結合自己長期的堪輿實踐經驗,寫出了《撼龍經》、《疑龍經》兩部尋龍專著。楊公的二龍經,是堪輿家尋龍的主要經典和理論根據,成了所有習堪輿者的必讀之書。
中國龍脈起祖於崑崙山脈
風水術用擬人化的方法來分別龍的不同級別,認為作為某處的一條具體的龍,它不是孤立存在和憑空出現的,與人一樣,龍也有父母祖宗。穴位後面的山峰叫做父母山,依次往後是少祖山,太祖山,……山脈的源頭是為龍的老祖宗。查求龍的各級祖宗就叫著「認宗」。
古話云:「尋龍不認宗,到頭一場空」,可見龍的起源對龍穴的富貴貧賤有非常重要的關係。
中國所有的龍脈都起祖於崑崙山,崑崙山又名須彌山。楊公所著的《撼龍經》開頭就寫道:「須獮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地為巨物。如人背脊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東為四派。西北崆峒數萬程,東入三幃為杳冥。惟有南龍入中國,胎宗孕祖來奇特。黃河九曲為大腸,川江屈曲為膀胱。分枝劈脈縱橫去,氣血鉤連逢水住。大為都邑帝王州,小為郡縣居公侯。其次偏方小鎮市,亦有富貴居其地。」
中國有三大干龍,以長江和黃河為界,長江以南的干龍叫南干龍,長江和黃河夾送的干龍叫中干龍,黃河北面的干龍叫北干龍。三大干龍同是崑崙山南龍的分枝。所以說,崑崙山是中國所有龍脈共同的祖宗。三大干龍是各級枝龍的總綱,想要探尋清楚龍脈的來龍去脈,就要先瞭解三大干龍的分佈區域和基本走向,才能認清龍祖龍宗。
北干龍所分佈的地域,包括新疆、內蒙、青海、甘肅、山西、河北、遼寧、吉寧、黑龍江等省份。
中干龍,包括四川、陝西、河南、湖北、安徽、山東諸省。
南干龍所在區域包括雲南、廣西、貴州、湖南、江西、廣東、福建、台灣、浙江、江蘇諸省。
三大干龍的總體走向大體上都是從西往東到海為止,有的則延伸到到大陸架的島嶼。三大干龍從崑崙山往東延伸的過程中,或南或北,一路分枝劈脈,孕育出各級枝龍,孕結出成千上萬的富貴之穴和大大小小的垣局,有如群星撒落,星羅棋布在神州大地上。
如何辨別龍的真假?
楊公風水術講究「龍真穴的」,但必是先有「龍真」然後才有「穴的」。辨別龍的真假,是風水術最緊要的功夫。
天下之山,山山都有龍,但並不是每一個山脈都是真龍。
真龍必祖宗奇特,出身活動,星峰秀麗端莊,或尖、或圓、或方。行度之間,開帳穿心(也有非穿心出帳的真龍),有橈卓枝腳,有起伏頓跌,有剝換轉變,有束咽過峽,有活潑可愛之勢。及至入首,應星明顯,穴情明白。下砂有力,水口關鎖嚴密。明堂平緩端正。出脈、行龍、過峽、結穴皆後有送,前有迎,兩旁有護衛,到頭結穴處重重山水纏抱,四周山水有情。
假龍也有祖宗,但出脈不美,五吉星峰不現,不是強硬粗陋,就是凶頑帶殺。脈不穿心,或雖穿心但無迎無送。偶見秀麗山峰,也是孤削缺枝葉,或偏斜無從。雖有枝橈卓,但邊長邊短,或逆而帶殺、帶尖利,或臃腫粗惡,反背而不顧本身。雖有起伏,但過脈不綿。雖有過峽,但風吹水劫,兩旁沒有遮攔,或長粗硬直,或斜出偏落。雖有剝換,但越剝換越顯粗斜,或剝換後反生凶星。行龍一路纏護稀少,護從不周。及至入首,應星模糊,穴場渺茫,無穴可下。下砂無攔,水口不關,明堂傾而直瀉,水不歸堂,或反弓。或直竄,或割腳,或射脅。龍虎反竄,或曲腰折臂。雖有秀麗朝山,但腳走而無情。
真龍必有穴,假龍必無穴可點。真龍必重重纏護,假龍必纏護甚少或沒有纏護。真龍必星峰秀麗,假龍必山體粗陋。真龍必活潑喜人,假龍必僵硬苯絀。真龍必山水有情,假龍必山水反背。
怎樣知道龍的行止?
行龍有其一定的規律,有的要行數百里才結穴,有的數十里結穴,也有的數百步即結穴。不分清是結穴之龍,還是過龍,就難於正確地找到穴場。
龍行則山勢奔走不停,水勢遄急而不迴環,山水不聚,門戶不關;龍止必尊星不動,逆水回攔,砂交水會,水口關嚴。
龍行必分牙布爪,枝橈卓(即山腳)閃後;龍止則藏牙縮爪,手足向前。
游鱗鳳翼,不是真落;勒馬橫弓,乃是真停。分水之地,龍之行所;合水之地,龍之止處。龍欲行,分水導之;龍欲止,合水證之。
所以,辨認龍的動靜行止,一看山勢的起伏跌宕,二看砂水送迎,三看水之分合,四看水口關攔。
如何辨別龍的老嫩?
經云:「老龍抽出嫩枝柯,跌斷不嫌多」。龍之老嫩,與人之老嫩理也相同。人老珠黃就沒有生育能力,龍老枯稿也沒有生氣可乘。
凡山巒粗蠢、臃腫,星體渾濁,枝腳短縮,氣色枯槁,未經剝換者,即屬老龍。老龍絕無生氣,永無生育之理。也有雖經剝換,但不變細嫩者,稱為老亢,同樣沒有生氣,無穴可尋。
龍通過剝換,大變小,粗變細,自凶變吉,由老變嫩,有如蛇退皮、蟬退殼,脫胎換骨,面貌一新,有起伏,有頓跌,有活動,好像新春來臨老樹發出的新枝,生機勃勃,自然生氣旺盛,必有穴可尋。
如何看龍的枝腳橈卓?
陸地上,動物具足方能行走,水中,備篙漿才可行船。龍,也需自具枝腳橈卓而方能行止。枝腳橈卓是一種非常形象化的比喻。
枝腳橈卓的形體隨龍而異,龍長,其枝腳橈卓也長;龍短,枝腳橈卓也短。枝腳橈卓,形態百變,也有貴賤。吉龍所發枝腳,也起星辰而發秀;凶龍所發枝腳,則形惡陋而現凶機。
枝腳之山如廣褒起伏,伴龍同行,或如倉庫,或如旗鼓,或如劍印,或如太乙天乙,峙立兩邊;或成御屏展帳,或結天關地軸,或如文官武將,或類天馬貴人,或類龜蛇獅象,或如玉帶金章,或秀如文筆,或如覆釜頓鐘,或如隊仗儀從,或森如排衙,或如子孫濟濟,或如奴僕從行,等等皆吉龍、富貴龍之枝腳。
雖有枝腳,但無挺拔之勢者謂之弱;散漫無收拾者謂之虛;反背無情者謂之逆;尖利兇惡而反射本身者謂之殺;拖曳太重而左右奔走者,謂之劫。凡枝腳不均,一邊長一邊短,一邊有一邊無,一邊順一邊逆,一邊美一邊丑,或垂落兩旁,如拋槍提籮,如斷臂斷指,如零亂茅葉等,都是凶龍、貧賤龍之枝腳。
如何分辨龍的旁正?
龍除了有真假吉凶的分別外,還有旁正之別,要注意鑒別。祖山之下,數龍並出,何為正龍?何為旁龍?正龍乃秉受正氣而生,大多穿心出帳,星辰端莊尊重,行龍活潑自然,護衛侍從不離左右,過峽時有迎有送,結穴時山水重重纏護,形態、氣勢自與眾山各異。
旁龍雖也有秀麗山峰,也有剝換,也有跌宕,也有枝腳,但旁龍總要流露出俯伏、揖讓、退遜之神態,仔細從主從關係上去觀察分析是不難區分的。
聖賢君子皆由正龍正氣鍾孕而出,是正氣感召的結果。但他們家裡的祖、孫、父、子、兄、弟,卻賢蠢不一,或邪正不齊,何故?此乃龍脈各節星辰不同和砂水方位各異的緣故造成的。正龍也無全美,造化絕無全功,此乃天道使然。
怎樣分辨龍之賓主?
主即受穴之山 ,賓即朝迎之山。宜主賓分明,賓略弱於主。喜主賓情意相投,形勢相稱。一忌主弱賓強,強賓凌主。二忌有主無賓。
分辯賓主的方法很多,最便捷的方法是看明堂之水環抱何方:水城環抱必為主,水城反背便是賓。
怎樣分辨龍的面和背?
祖山、龍皆有正面、背面之分。以祖山論,其面一壁,開帳幔,出脈頓起星辰,必迥然秀美;其背一壁,或峭壁,或臃腫粗頑,無乳泉,無枝腳,即使有枝腳,也是懸針尖利,星辰不起,有出脈也短促,只可作神壇佛宮。以山龍論,龍之正面,必有護從,且山環水聚;龍背則無枝腳,無護從,或枝腳尖利,或陡峻,或山水反背無情。以平地龍論,砂寬水緩、有開口是面,砂窄水急、無開口即是背。古人云:「平洋之龍不開口,神仙難下手」。所謂開口,即是指有天然生成的內明堂。
龍之正面才有穴可尋,龍背則無穴可點。
什麼叫龍之「三勢」?
五行之氣蘊藏於地中,發而生萬物,聚則成形即成龍。形分三勢:即山野之勢,平崗之勢,平洋之勢。
葬書云:「若伏若連,其原在天,若水之波,若馬之弛」,即是指山野之勢。山龍大多是起伏格,其勢有高有低,有昂有伏,大頓小跌,斷而復起。平崗之龍,多仙帶之格,其勢屈曲搖擺,逶迤活動,好像蛇行,似飄帶飛舞。平地之龍多平受之格,其勢脈落平原,一馬平川,一望無際,微微有勢,高一寸即是山,低一寸即是水。
三格之龍,都是高山起祖,分落於高崗平地,龍形雖異,其生氣卻無輕重大小之別。山龍也有下落平地而結穴者,平地龍也有墩埠高起而結穴者。
廉貞
《撼龍經》說:「廉貞如何號獨火,此星得形最高大。高山頂上石磋峨,傘折犁頭裂絲破。只緣尖炎聳天庭,其性炎炎號火星。起作龍樓並寶殿,貪巨武輔因此生。」廉貞是火星,其性炎上,故廉貞一般都在絕頂高處。高尖為龍樓,平者是寶殿。高山頂上有單個或成雙的泉池,或有鏡子般的小池,可以照見真龍辭樓下殿的樣子,邊上還有衛龍纏護迎送。龍樓、寶殿下橫開帳幙,帳幙有一層的,只主富豪;有三五重的,兩層以上為貴龍,三五重有如巨浪者,其貴無比。帳中貴人峰起,穿心出脈如仙帶飄垂,是生旺貴龍的標誌。出脈兩旁「天官地軸兩邊迎,異石龜蛇過處往」。帳中華蓋三峰品字聳立,就是真龍出脈之處。五吉之星,都要隨著華蓋峰來尋覓。真龍從華蓋穿心出脈,兩肩又生出護龍,前迎後送,分為雌雄二龍。低肥者為雌,高瘠者為雄。廉貞多生回龍顧祖之局,遙遙祖山是朝山。五吉行龍過程中正峰時現,好像是回頭朝拜祖山。隨龍的山水都朝揖真龍,護龍有的似龍盤,有的象虎踞。水口上羅星聳立,異石重重,羅星外面又有多重山嶺關欄。送龍之山停在真龍之後,纏龍之山則纏過龍虎之前,纏護越多重,富貴則越長久。廉貞之峰以石為真,如果是土山就完全沒有力,廉貞如果星峰非石,腳下也必定是石壁,石壁是背土是面。廉貞多向南方落脈。
廉貞如果不剝換出五吉星峰,只能作真龍的朝應龍,而且是朝迎於數百里之外。
廉貞是權威之星,廉貞起祖剝換出五吉之星主貴。「貪巨武輔弼星行,出身生處是何星。剝龍換骨若九段,此是公侯將相庭。紅旗氣焰威權在,愚妄時師駭凶怪。權星威福得自專,縱入文階亦武權。廉貞一變貪巨武,文武全才登宰輔。廉貞不作變換星,孑身亂倫損君父。」
武曲
《撼龍經》說:「武曲尊星性端莊,才離祖宗既高昂。星峰自與眾星別,不尖不園其體方。高處定為頓笏樣,但是無腳生兩旁。」武曲與祿存的山體都是方形的,但祿存有腳,而武曲則無腳。武曲星是至尊至貴之星,方正高昂乃是武曲之真體,高大雄偉,方正如屏,或高如頓笏。行龍過程中護衛重重而不斷,每逢跌斷過峽時,都有衣冠吏(園峰帶腳)伴隨,有如大官出巡,重重護擁,氣勢非凡。當星峰再起時,也一定是方正如屏,端莊威嚴,「峰峰端正方於長,不肯欹斜失尊體。」武曲到頭結作穴位或垣局時,外山重重包裹,朝案重重拜伏,明堂絕不陡瀉。大凡貴龍多纏護,沒有護衛伴行的武曲星,只能結作佛寺道觀。
破軍
撼龍經說:「破軍星峰如走旗,前頭高卓尾後低。」破軍的形狀就像行走中的旗幟,前面高,後面低,走旗拖尾是破軍的的真形。兩旁峭壁凌空,山體有裂痕。破軍不是祖星,一般起祖於六府、三台。三台是指高山頂上有雙尖、雙園、雙方的山峰成雙成對排列,像三級台階之壯。三台之下是六府,即高山平頂上有凹凸形的六個小園堆呈偃月形排列。凹中微微起勢,再生出九星。
破軍有六種形體。一曰貪狼破軍,其形狀象伸頸作啼的雄雞冠頭,最高的山頂有帶微微而下,到平地呈蛛絲、馬跡、梭跡之形過坪過水,兩邊定有泉塘夾隨。二曰巨門破軍,頂上微園,前面的懸崖上露出石嘴,好像是啄木鳥扒在高枝上,所出之龍生出鼎足,像雞爪一樣爪甲分明,巨門破軍富貴無比,主出王侯。三曰祿存破軍,上為平頂,山的兩邊微露肋形,前面好像大樹倒懸,獨干下垂,下生枝葉無數,前方又起高峰往下延伸,前面不遠即當結穴。如果行龍沒有纏護,則結作神壇寺廟。四曰廉貞破軍,勢高坡陡,水流湍急,聲響如雷,此種形體多見於險峻的關峽處。五曰武曲破軍,身形臃腫,像破櫥櫃。六曰輔星破軍,形如帕頭,兩邊有腳似拋球。七曰弼星破軍,好像鯉魚跳躍,行到平地亦三三兩兩不時起峰卓立,身形直出,兩旁橫生有腳。
九星行龍都有破軍、祿存、文曲間雜,貪狼、武曲、巨門三吉星常有輔弼二星伴隨左右,是不是富貴之龍,第一要看纏護的情況,纏護多便是富貴龍,纏護少則結作神壇寺廟。第二是看應星(即父母山)是吉星還是凶星,應星是吉星主吉,應星是凶星者主凶。凶龍是不結穴的,只是行龍途中的過渡,終究要閃到邊上去。四凶之星剝換成五吉之星,凶星之氣盡消,生氣則旺盛起來。破軍行龍突然橫開大帳,帳中戈、旗形狀的山峰就是生氣的標誌,這樣的龍將結成將軍形的穴場。
左輔
兩球形之峰前高後低,形如帕頭,此乃左輔正形。前低後高而腰長,形似駝峰的也是左輔。左輔經常與武曲相近,與武曲是分宗伯叔,都是貴龍,武曲之兩旁一定有左輔星伴隨,方崗之下形如卓斧的叫做武曲輔星。左輔行龍,如果突然堆起螺卵、梨栗,嶺上纍纍山結頂,前面離垣局就不遠了。左輔又名為待衛星,在垣局中為近待。左輔是近帝王的星體,在垣局中形體細微,似隱似現。左輔隨貴龍同行,凡在垣局中都有輔弼二星待衛在帝星的左右。所以,認識左輔星的人不可亂開口。
貪狼之下的左輔剝換象拋球,下嶺者形如浮在水面上的龜,上嶺者象逆推覆舟。祿存左輔剝換形如蜈蚣腳,排列在龍身兩旁。文曲下的左輔剝換如梭帶線。廉貞下的左輔變為梳齒形,梳齒中央行真龍。武曲下的左輔面貌不變,行到平地時時斷時續。破軍之下的左輔形如槍、戈,沒有次序,好像虎狼行走中帶箭。不管何種形態,只要是護纏多的就是吉龍,沒有護纏的只能作神壇道院。
右弼
「弼星本來無正形,形隨八星高低生。要識弼星正形處,八星斷處隱藏形」。右弼本是隱星,也叫隱曜,沒有正形。右弼是伴隨八星行龍的過脈之星,藏於地下,拋梭、馬跡、蜘蛛過水、上灘魚、驚蛇入草都是用來形容右弼星的,斷脈斷跡,似有似無,是地中暗來之脈。平洋之地一馬平川,沒有明顯的龍跡可尋,但平洋地勢也有高低,高一寸即是山,低一寸即是水,兩水夾流就是龍脊,八曜都可入平洋,並找到行龍的蹤跡,不然的話那裡到處都是弼星行龍。
九星雖有五行,但九星行龍是不論五行生剋的。以五行生剋論龍剝換的不是楊公的方法。九星有吉有凶也是相對的,天下山山都有破、祿、文,只要通過剝換,變成吉星,而且纏護多便屬吉。硬直死僵不變換,纏護少便屬凶。
所謂纏護就指山環水抱,山水有情,,龍穴的前後左右有很多重山水,但如果山水不抱龍穴而反背,就是無情之象,也就不是纏護。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