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牙周病

牙周病

定義
「牙周」指的是支持牙齒的組織,包括牙齦、齒槽骨、牙周韌帶等等。牙周病則為牙齒周圍的細菌侵擾所產生之病變,其主要因素是口腔清潔作得不夠徹底,造成細菌堆積在牙齒與牙齦接縫處,當牙齦遭到破壞後延伸至牙齒周圍,使得牙槽骨慢慢萎縮,導致牙根外露、增加蛀牙機率,嚴重者牙齒會逐漸移位甚至有掉牙情形。

成因
產生牙周病的主要原因為潔牙不當,然而刷牙的次數與牙齒是否刷乾淨並無相關性,刷牙不僅是將殘渣刷除即可,更要把口腔裡的細菌清除,許多人經常忽略牙縫、牙齒與牙齦接處的地方,導致口腔內的細菌不斷累積甚至擴張。另外容易罹患牙周病的成因包括:

吸菸者:香菸中的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若有牙齦出血的症狀便不明顯,導致延誤治療,另外尼古丁會削弱牙周組織的癒合能力,因此患者的復原能力變得緩慢,亦或趨向更嚴重的狀態。
懷孕婦女:因孕婦的賀爾蒙分泌改變,容易對牙菌斑的細菌產生過敏反應,變得紅腫且牙齦出血,此現象稱為「妊娠期牙齦炎」。
罹患糖尿病、白血病、愛滋病:患者的抵抗能力大幅減弱,若沒有作好口腔清潔,細菌入侵後則難以痊癒,牙周病甚至迅速惡化。
長期服用降血壓藥、抗癲癇藥物患者:這類藥物會使牙齦的纖維細胞增生,導致牙齦腫脹,因此細菌容易藏匿於腫脹的牙齦之間,不易清除也不易察覺。

症狀
牙周病的初期症狀不明顯,若發現牙齒有以下異狀時應立即找專業的牙醫師治療:
容易有口臭。
牙齦經常流血、紅腫。
牙齦邊緣流出不明膿液。
牙齒鬆動且齒縫越來越大。
堆積大量的牙結石。

另外牙周病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根據統計,罹患牙周病的患者得到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率比一般人高於2至3倍,在多數研究報告中也發現,牙周病與心臟病之間明顯呈現正相關。

好發族群
在台灣牙周病常發生於中壯年以及老年族群,其原因為牙周病剛開始不會像蛀牙會有痠痛現象,等到察覺的時候已經是嚴重程度,因此牙周病的威脅可說是累積性的,換句話說牙周病是由年輕時期開始慢慢累積而成,若能從小培養起定期檢查與保養的好習慣,到老年時期牙齒依然能穩固健在。
最後牙周病本身不是遺傳性疾病,而是因為細菌的堆積造成發炎,牙醫師說明,懂得如何正確刷牙便能夠降低牙周病的發生。

治療
治療輕微牙周病的方式為透過洗牙與牙根削平即可痊癒,把牙菌斑、牙結石清除並長期追蹤檢查,以防止牙周病再度復發。
中、重度牙周病則須接受X光檢測,先了解每顆牙齒的受損程度,並由醫師建議適合自己的療程,目前常見的療方法有全口重建、雷射治療(包含水雷射、激光療法)以及複合式療法,治療通常分為四階段,第一階段為清除表面細菌,之後觀察牙周組織的改善情況;第二階段就是進行牙周手術,以清除牙周囊袋裡的牙菌斑,並修復嚴重變形的齒槽骨,使得牙周組織慢慢癒合,若過於嚴重的患者需要接受治療的次數為更多;第三階段則是術後修復期,每3至6個月須回診檢查,並觀察牙齒有無壞死,無法挽救的牙齒則需拔掉;第四階段為贗復治療,填補缺牙的位置以及調整牙齒咬合的部分,可選擇固定式或活動式的假牙、人工植牙方式重建,最後每半年回診檢查,作好完善的維護才能擁有一口健康的好牙。

預防建議
預防牙周病的不二法門即為正確的刷牙方式,刷牙時須特別注意的細節有兩點:一、牙齒與牙齦之間的牙齦溝,二、牙齒間的縫隙,此處最容易成為清潔上的死角,建議以45度角輕刷牙齒側邊,牙刷方向與齒列方向一致,清潔牙縫方面,有些鄰接面是牙刷無法刷除的,這時可利用牙線清潔同樣能達到效果,因此刷牙與牙線兩者間的搭配才能有效清除牙菌斑。
定期口腔檢查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由於牙周病一般難以察覺,最有效的方式除了正確刷牙之外,定期讓牙醫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另外像是有磨牙或缺牙等狀況沒有馬上重建,則容易造成牙齒位移、咬合不正,這也會加速患牙周病的機會。

最後維持均衡的飲食,多攝取維生素A的食物,例如:花椰菜、胡蘿蔔或是蛋類等,可增強牙周組織的細胞活化,以及維生素C、維生素B1和B2,對牙槽骨和牙本質細胞均有保健功能,另外避免抽菸等不良習慣,因為尼古丁成份會直接抑制細胞生長、代謝功能,導致牙齒容易受到牙菌斑的入侵。

良好的口腔衛生是需要持之以恆地清潔與修補,重點在於維持現有的牙齒本質,降低牙菌斑侵擾的可能性,因此必須特別注重清潔方面,牙醫師建議約3個月就該更換牙刷,並且定期至牙科做檢查,如此一來,便能擁有一口潔淨健康的牙齒。

資料來源:健康傳媒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