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前進中國】中國銀行業缺四大人才

【前進中國】中國銀行業缺四大人才

裁員潮不斷,哪裡還有好飯碗?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企業界刮起裁員風,中國卻積極招聘海外金融人才。放下身段,將謀職範圍擴及中國,你也可能有機會大顯身手。




台灣金融業籠罩裁員風之際,中國卻乘機網羅海外金融人才,也為台灣人才開啟另一扇窗。

根據全球人力資源巨頭萬寶盛華(Manpower)公布二○○九年第一季《中國大陸雇傭前景調查》指出,中國金融保險的「淨雇傭前景指數」(編按:期望增加招聘的僱主比例減去期望減少招聘的僱主比例)為正十三個百分點,台灣為負六個百分點,得分最差的是新加坡,為負三十八個百分點。

基金業急需法務顧問

浦東發展銀行的人力資源總監傅浩指出,目前中國銀行業求賢若渴的人才有四類:首先是熟悉巴塞爾協議新規、並有能力提出因應策略者的信貸風險控制人員;其次是熟悉外匯衍生產品者;其三是熟悉金融業IT、能掌控系統風險的人才;其四是熟悉私人銀行業務人才,這是中國銀行業正崛起的重要板塊,急需大量熟手。

老字號華安基金管理公司人力資源總監金靜則強調,目前基金業急需法務人才,不但要熟悉基金,還要熟悉中國民法、經濟法。但花大錢在公司內養著,成本又太高(一般年薪約人民幣百萬元),因此「最好有這方面的人才,來大陸開諮詢公司,這樣,他們可以擴大收入,基金公司也可以節約成本。」

台灣金融人才在中國有競爭優勢嗎?上海東方證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組組長、金融衍生品首席分析師高子劍的例子,可供借鏡。

首選高「性價比」國際人才

二○○六年,年約三十歲的高子劍辭去台灣元大證券衍生品交易員一職,來到上海。衍生品交易在中國屬於創新業務,各家券商和基金公司都在積極籌備。高子劍向上海資產規模前五大的東方證券,投遞簡歷毛遂自薦。

他的簡歷被轉到東方證券研究所所長梁宇峰手中。高子劍在英國取得金融工程碩士,又在元大證券做了三年衍生品交易員,正是他們需要的人才!但梁宇峰也顧慮,他會不會要價太高?能否盡快熟悉大陸金融業環境?令梁滿意的是,高子劍提的薪水要求很厚道,與大陸同事薪水持平。按中國職場行話,高子劍「性價比高」(編按:指性能與價格的比例),於是他順利成了東方證券研究所的衍生品分析師。


高子劍強調,他對薪水的要求邏輯是:「拿得準才拿得穩」,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自己的收入自然也會增加。當時,各家券商都為基金經理免費提供研究報告,高子劍不但做衍生性商品分析,還為基金經理提供投資組合獲利的數量化模型,幫助他們判斷投資時機。中國發行量前三大財經月刊《新財富》二○○八年分析師評鑑,高子劍更名列金融工程行業最佳分析師第五名,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花旗銀行環球商業銀行中國區市場總監、四十幾歲的許昌青是另一例。他從台灣至花旗銀行中國總行已五年,透過深入研究中國銀行業發現,中國中小企業普遍難向銀行貸款,這正是做生意的好機會。

中國銀行給中小企業融資方式以抵押貸款為主,但一百萬元的土地資產,只能貸到五十、六十萬元。而許昌青根據先前經驗,開發出短期資金融資新模式,打破非得用房地產抵押的既有模式,原物料也可當抵押品,甚至若企業的信評過關,一百萬元的原物料,即可獲得兩百萬元的資金額度。將台灣金融業的經驗與本土政策結合,許昌青不僅在中國扎根,而且如魚得水。

中華英才網金融板塊高級經理趙雲龍指出,受經濟危機影響,用人公司很關注海外人才的「性價比」,因其大多數薪水比本土人才高兩、三倍,還要更高的福利,如保姆費、配汽車、解決孩子上學問題等,造成公司成本壓力;但若薪水相同,金融業更喜歡海外人才。

總結台灣金融人才成功登陸的經驗,提高自身「性價比」是首要條件,此外,凸顯自身國際經驗,運用台灣經驗在當地創造新業務,則是台灣人才的最大競爭優勢。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中國金融業還有哪些職缺?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