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之戰神劉封 作者:謝王堂燕 (連載中)

如果是孫權帶兵,又甚至是魯肅用兵,曹操對張遼他們三個是絕對放心的,只要他們遵照自己的留計,就算不擊退敵人,守住合肥也絕不成問題。

但是現在,敵方的主帥換成了周瑜,那這形勢就大不一樣了。

想當年,曹仁以優勢兵力據守江陵,結果呢,卻還是最後被周瑜逼得倉皇棄城而走,以曹仁的實力,尚不是周瑜的對手,又何況是張遼樂進他們。

一瞬間,曹操所有的自信全沒了,臉上所表現出來的,皆是焦慮不安。

樊城久攻不下,兵過漢水,攻克襄陽更不知要耗費多少時日,倘若合肥方面再有個三長兩短,整個中原就要東西兩面全部暴露在敵人的兵鋒之下,攻守之勢,從此便可能逆轉,這要一個局面,曹操是無論如何能不能忍受的。

事到如今,別無選擇。

踱步于帳中,沉吟良久,曹操長吐了一口氣,沉聲道:“傳令下去,全軍準備撤退,明早就起程東援合肥。”

………………

………………

次日,樊城曹軍撤圍。

兩天后,曹操大軍退至新野。

三天后,曹操親率大軍東去,以曹洪代曹仁駐軍宛城,鎮南陽,以文聘屯兵新野,防範襄陽之敵。

襄陽城,一城的軍民,在得知曹軍撤走的消息之後,無不歡欣鼓舞,籠罩在眾人心頭的戰爭陰雲,這時起才算真正的消散。

襄陽城南。

劉封等駐馬長亭之外,舉目南望,似乎是在等候著某一個人。

“真沒想到,吳侯這一次竟然會重新啟用周郎,怪不得曹操會急匆匆的撤兵。”劉封感慨道。

龐統笑道:“當年主公仁義,派張仲景去救了周郎一命,而今周郎替主公解了襄陽之圍,這也算主公善有善報。”

他這麼一提醒,劉封這才想起當年之事。相當初,自己還曾猶豫要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三國之戰神劉封 第二卷 飛龍在天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中生死戰

    伏兵,第二路伏兵

    張遼和李典盡皆大驚失s 。

    原來,這位江東美周郎,不僅僅算到張遼會以騎兵深夜劫營,而且還算到了李典這一路接應之軍。

    在大營中安排伏擊的同時,周瑜又另派一支步軍,乘小船借夜s 掩護,伏于了這回合f i必經的河岔處,由于夜s 濃濃,葦叢密布,先前從此地經過的李典,一心念著去接應張遼,竟然沒有任何察覺。

    左右河水只一足之深,涉水過河並非難事,但突然而起的五千伏兵,將這一千惶惶之兵圍在狹長的三角地帶,形勢自是極為不利。

    追兵在後,圍兵在前,已是無路可退。

    惟今之勢,只有奮死殺出一條血路,方才有活命之機。

    形勢千鈞一發,張遼不及多想,揮刀厲喝道︰“弟兄們,合f i就在眼前,隨我殺出去。”

    虎狼般的咆哮聲中,張遼縱馬而上。一千多步騎敗軍,跟隨著張遼一齊向前沖去。

    吳人毫不畏懼,四面八方蜂擁而至。

    張遼大發神威,一柄長刀舞成圓輪般的鐵幕,刀鋒過處,吳人宛如紙糊的一般,一個接一個被放倒在地上。他縱馬踏著那些尸體,一路狂沖不休。

    突破層層的兵馬,裹著一股風的張遼,筆直的向著疾沖。驀然之間,只見吳軍有如l ng開,一員年輕的將領縱馬提刀,向著自己飛奔而來。

    刀鋒未至,獵獵的殺氣便襲卷而來,尚不及看清對方的長相,張遼便知來將非是易與之輩。

    眨眼工夫,人已沖至兩丈之距。

    刀如彎月,拖著紛舞的尾塵,當頭削下。

    這是力抵千斤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一十二章各施妙計

   
    一瞬間,張遼的心中涌起深深的感動,他與李典之間的芥蒂,似乎因李典這一席話,瞬間冰釋前嫌。

    “曼成先走,我來殿後。”張遼一刀砍翻一名撲上前來的敵卒,高聲叫道。

    李典苦笑道︰“你看我現在這般情況,還走得了麼。”

    張遼鷹目一掃,但見李典身披數創,鮮血四流,胯下戰馬亦中了箭傷,這般情況,想沖殺出這重圍,確實是難如登天。

    但是,我張遼堂堂血性男兒,豈能拋下袍澤獨自逃生。

    熱血激蕩之下,張遼悲壯叫道︰“我與曼成同生共死,我們一起殺出條血路。”

    李典麾下皆是步卒,就算是能撕開一道缺口,但一雙灌了鉛般沉重的腿,又如何能甩脫士氣正盛的吳人追擊。

    張遼則不同,他的部下皆為騎兵,雖然死傷之下,只余不到百騎,但畢竟是騎兵,只要能脫出重圍,就等于逃出了升天,吳人是萬萬追不上的。

    這般利弊,張遼又如何不知,只是明知如此,他又怎忍心將李典棄之不顧。

    李典苦笑一聲,勸道︰“事已至此,此乃天命。文遠你若再猶豫不決,你我二人便要盡皆葬生于此地,到時士氣必受大損,合肥何以能守。為了大局,我李典求你快走吧。”

    話音方落,李典一聲悲嘯,勒馬反向東面狂突而去,一副要由此突圍之狀,大批的吳人見狀,立時便向東面封堵而去。

    張遼明白李典這是要為他吸引吳人的注意力,事到如今,他心中雖有萬般的悲憤,但想到李典所說“大局”二字,遲疑片刻,只得奮然率眾反向西面殺去。

    原本被圍的步騎二軍,協同作戰,頑強的抵抗,現下突然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一十三章弄巧成拙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蔣琬先應承下來,將那信使打發到館舍休息,並交待下面好好的款待。

    待到信使一走,蔣琬便將孔明所留的錦囊拆開,內中果然有一道密信。

    等到蔣琬將那密信細細看過之後,神色間佩許之色頓生,不禁感嘆道︰“孔明軍師果然是料事如神,我難以啟及,難以啟及呀。”

    次日一早,蔣琬便打發那信使上路,令他速去報知正在趕往巫縣路上的孟達,就說自己已經做好抗擊劉封軍的準備,請孟達速率敗軍前來趕來會合,兩人合兵一處,以增加強建平郡的守備力量。

    此時的孟達,兵馬已進入建平郡,正在去往巫縣的官道上。

    在收到信使的回復,確認蔣琬沒有提防察覺之後,孟達心中甚喜,一面派人去向隨後跟進的劉封送信,一面催促手下五千兵馬加快行軍。

    建平郡沿長江,呈狹長的地形分布,這巫縣位于建平郡的最西端,東端尚有信陵和秭歸二郡。

    孟達假作是敗逃之軍,騙開二縣之城門,以迅雷之勢奪據此二縣,在留給隨後的劉封大軍進佔之後,五千兵馬一部分化妝成逃難的百姓,沿著沿江的山道,向著巫縣日夜不停的趕來。

    兩天之後,孟達和他的“軍民”混和隊伍抵達了巫縣境內。

    孟達將一千兵馬為先,其余化妝百姓的四千軍兵緊隨其後,一旦他能順利騙入城門,則大軍盡起,一舉殺入縣城。

    “蔣琬,哼——”

    駐馬遠望,巫縣灰蒙蒙的城頭近在眼前,看不見旌旗招展,看不見兵甲森森,這般看去,巫縣一片平靜。

    催馬向前,一千兵馬須臾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一十四章自有應對之策

    劉封的笑意太過明顯,豈能瞞得過馬謖那雙眼楮。

    眼見劉封這副表情,馬謖料知龐統必另有奇計,忙問道︰“主公,莫非士元先生已有妙計?”

    劉封遂將另一頁帛書也示于了馬謖,馬謖看罷,不禁嘖嘖稱奇,連連感慨龐統妙計無雙。

    正常情況下,由荊取益,無非是沿長江西進,沿途經宜都、建平、巴東、巴郡,穿越群山峻嶺之後,深入成都平原腹地。

    這條路線雖然艱險難走,但相對而言,已經算是一條入蜀的坦途。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條偏僻小路,這條路便是夷水小路。

    這夷水在夷道城與長江交匯,故而因此得名。這條水系由夷道向西,曲折而行,中間穿越大片人跡罕至的群山峻嶺,原始山脈,唯有沙渠(今恩施)一縣有人煙聚居。

    過沙渠縣後,再走一段北上的山路,便可抵達最近的沿長江而設的羊渠縣。

    而這羊渠縣,已經處于巴東郡以西邊界。也就是說,如果劉封的大軍走夷水小道的話,便可繞過蔣琬統兵防守的建平郡,出其不意的奪佔羊渠,截斷蔣琬軍與蜀中劉備主力的聯系,將建平郡隔絕在宜都與巴東之間,成為一座孤郡。

    這是出奇制勝的一招。

    馬謖贊嘆之余,轉眼又生隱患︰“夷水小道艱險難走,沿途除沙渠縣外,幾乎都是無人區,既無法就地取糧,從後方運糧也甚為艱難,這一節不利之處主公不可不考慮。”

    自古以來,由楚取蜀,大多時候都走的是沿長江的那條路線,夷水小道雖然不乏人知,但卻鮮有人走此路,關鍵之處,就在于糧食難以為繼。

    試想一下,就算一支奇襲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一十五章料敵先機


    曹操若想援救合肥,必走穎水南入淮河,再經淮河入芍陂,由芍陂轉入肥水,然後才能南下合肥。

    時值盛夏,大江南北各條水系無不暴漲,芍陂之水近日也陡增許多。這個時候,若是將芍陡之堤決開,則壽春至穎口之間的淮南平原,必將被淹為一片澤國。

    如此一來,曹操的南下路線便將被洪水淹沒,陸路無法行軍,就只有走水路,這樣卻正中吳軍下懷。

    由夏入秋這數月間,雨量遠高于平常,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只有等雨季過去後,方才能修復堤壩,然後再驅軍南下。

    周瑜的目的,就是想借此計,將曹操的大軍拖在壽春一線數月,而這數月的時間里,他便有充分的時間和自信,攻破合肥這座堅城。只要合肥城一破,即使曹操大軍到達,一切為時晚矣。

    正如周瑜所料,凌統的艦隊進入芍陂之後,壽春方面迅速做出了反應,城門四閉,全城動員,做出一副準備死守的態勢。

    同時,芍陂附近的其他城池也盡數驅民入城,堅壁清野,按照事先的應急計劃,不給吳人留有就地取糧的機會。

    敵方的防御態勢,正好給了凌統可趁之機。于是,他依周瑜之計,分出一千兵馬,大張旗鼓的佯裝攻打壽春,而他自己則率大部分人馬,連夜直抵芍陂之北的堤壩,在兩百多里的堤壩上,分兵開掘出十數道口子。

    天公作美,入夏不久,一場暴雨驟至,芍陂水陡長數尺之深。

    這天傍晚,借著洶涌上漲的水勢,十數道缺口同時被掘開,每道口子近有數十丈之寬,連綿兩百多里的堤壩,處處潰塌,洶涌的大水順著不斷擴大的缺口,如脫籠而出的猛獸,徑直沖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一十六章拖不起

   

    敵人早有防備

    黃忠的腦海中驚雷一閃,陡然間收止步伐,驚望了一眼城頭嚴陣以待的敵軍,猛然間驚醒。

    “撤,全軍後撤。”

    此戰的先決條件就是奇襲,所以黃忠才沒有布劃陣型,只想借助著出其不意攻上城頭,然後大事便定。

    但是現在,城中之敵早有準備,弓弩手齊備,在這種情況下,以這般混亂的陣勢發動攻擊,無異于自尋死路。

    經驗老道黃忠,這一節道理他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在確定敵人早有防備的情況下,他便果斷的放棄了攻城,毫不猶豫的下令撤退。

    但是,畢竟是晚了一步。

    撤退的命令方下,大部分士卒尚不得知,依舊憑著慣性向前沖去,轉眼間已至護城河邊。

    城頭上,那神色高傲之將,捋須冷笑︰“諸葛軍師果然料事如神,劉封果真使出了偷走夷水小道這一招,哼,虧得如此,不然我楊儀如何大展身手。”

    原來,蔣琬自得孟達“偽敗”的消息後,連夜便派人趕往雒城前線報信。

    諸葛亮在得知此消息後,推測劉封強攻巫縣不成,有可能偷渡夷水小道,故而建議劉備急發軍令,命從圍攻江州的軍隊中抽調一支千人的兵馬,由楊儀率領,順江急下,趕往羊渠駐守。

    楊儀星夜兼程,于前日搶至羊渠,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派出斥候,向南偵察夷水小道方面的情況。

    正如諸葛亮推測的那樣,楊儀前腳剛到,後腳便偵知一支數千人的敵軍,正走夷水小道向羊渠方向急行軍而來。

    楊儀根據情報,事先做了充足的準備,料想這支奇襲的敵軍,必會趁機搶城,故而早就暗中在城中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一十七章糧多又有何用

    “都督,你這是……”凌統茫然之中,又有幾分詫異,仿佛不相信這樣一道不可思議的命令,竟然會是周瑜所下。

    周瑜淡然一笑,擺手道︰“你不用多問,依令而行便是,十日之後自可見分曉。”

    周瑜的那份泰然與自信,讓凌統心頭的困擾更重,但他對眼前的這個儒雅瀟灑的統帥從來都有一種深信不疑的信任,雖然一時無法體察其意,但既是周瑜有令,他便不再多問。

    凌統將這一道命令傳達下去,正如他所料的那樣,吳軍上下都被周瑜的這道命令給n ng傻了,上上下下議論紛紛,誰都猜不到他們的周大都督是何用意。

    更有甚者,s 下里還猜想周大都督是不是舊病復,腦子糊涂了。

    只是,軍令如山,盡管吳軍將士們有著深深的不解,但卻只能抱著一腔的困hu ,按照周瑜的命令分頭行事。

    十天之後。

    經過士卒們多番努力,再加上後方地方官吏的全力配合,周瑜所布置的任務終于完成。

    這日清晨,周瑜再度下達了攻城命令。

    東方晨暉正暖,朝霞將合f i城鄉繡上了一層淡淡的金邊,近兩萬吳軍列陣于合f i城南。

    兵甲森森,旌旗招展,全軍上下熱血在j d ng,將士們個個躍躍y 試,巴巴的盼著合f i城能夠成為自己揚名立萬的最好的舞台。

    “步軍開陣,炮車上前。”

    周瑜勒馬于中軍,面帶微笑遙視著合f i,下達了一個奇怪的命令。

    所謂的炮車,即是一種簡單的木制投石機,利用原始的扛桿原理,最遠可將石彈投出近兩百余步的距離。

    這種投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百一十八章叛將

    劉封一飲而盡。

    杯中之酒,倒映著廖化茫然不安的眼神。

    他遲疑了一下,跟著舉杯飲下。

    “元儉。”

    劉封手拍了下他的肩膀,表情輕松而自然,就像是知己故友一般,“說真的,我對你一向很欣賞,這麼多年來,關羽一直把你當作他的家將來用,我都為你覺得可惜。”

    劉封這是話中有話。

    廖化一向認為,當初自己沒有學著趙累那樣自殺,而是投降于劉封,並非他對關羽不夠忠心,而是為了保住那幾百個弟兄,不得已才屈辱的投降。

    自歸降以來,劉封並不信任他,只委以虛職,而他本人也沒有心思為劉封效命,整日只是得過且過。

    現在,劉封這幾句話,分明是想挑撥他和關羽間的主臣情誼。

    廖化無法接受。

    他沒有多想,當即道︰“關將軍義薄雲天,我廖化乃一黃巾余黨出身,能在關將軍麾下效力,是我一生的榮幸,我一點都不覺著可惜。”

    在殺死關羽的“凶手”面前,廖化毫不掩飾對關羽的尊敬,似乎他寧願觸怒劉封,也要維護關羽的名聲。

    劉封並不感到惱怒,相反,他一向很欣賞這種耿直忠心的漢子。

    “雲長已死,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人生苦短,還是好好向前看吧。”

    劉封說著又為他倒滿了酒,舉杯道︰“這一杯酒,就當是祭奠過去,一杯下肚,過去的不快就讓他煙銷雲散吧。”

    再一次飲盡水酒,劉封抹干淨了嘴角的酒跡,笑容親切的看著他。

    話中的暗示已經很明顯,劉封這是在拉攏他,想用這一杯酒化解過去的不快,從今往後,要廖化為他劉封忠心效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