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玄幻奇幻] 劍來 作者:烽火戲諸侯(連載中)

第七十三章 木人


    陳平安吃著將近十年沒嘗過滋味的糖葫蘆,扛著槐枝返回泥瓶巷,經過一棟比自家祖宅還有破敗的宅子,陳平安心懷愧疚,想著是不是先跟阮師傅借些銀子,把這棟屋子給修一修,雖說從小就生活在這座泥瓶巷,可陳平安從來沒有見過這棟宅子有人居住,之前跟搬山猿在屋頂追逐搏殺,故意將其騙到這裡,害得屋頂被老猿踩出個大窟窿,陳平安覺得必須把這個爛攤子攬在身上,否則以後免不了要風吹日曬,受那下雨颳風的罪,可能宅子原本還能熬個二三十年光陰,現在恐怕連五年都撐不過去,房屋棟樑會腐朽得很快,這一點,跟陳平安被蔡金簡強行「指點」的身軀,極為相似,都是八面漏風的境地,所以陳平安愈發心有慼慼然,想著怎麼也要把這棟無主的宅子修好,不說多光鮮氣派,牢固結實總是跑不掉的。

    陳平安不是沒有想過拿出一枚金精銅錢,跟人兌換成真金白銀或是銅錢,比如楊家鋪子的楊老頭,或是鐵匠鋪子的阮師傅,但是陳平安有一種直覺,金精銅錢這種東西,是真正的可遇不可求,每用掉一枚就是少一枚,至於銀子銅錢,到哪裡都可以掙,無非是出力大小而已。所以陳平安決定先問阮師傅借借看,如果借不成,再用金精銅錢來解決難題,心疼肯定會心疼,但是既然有些迫在眉睫的問題,已經一清二楚地擺在眼前,總不能假裝視而不見,陳平安很怕虧欠別人。

    陳平安回到院子,把那根小姑娘贈送的槐枝,靠著院牆斜放著,那塊價值連城的磨劍石依然還在籮筐裡,不過當然不會就那麼光明正大地丟在院子,已經讓陳平安搬去了屋內,如果不是時間緊迫,陳平安恨不得在院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四章 火龍走水1


陳平安回到鐵匠鋪子,勞作之後,趁著吃飯休息的時候,陳平安端著碗,找到和阮姑娘一起蹲在簷下的阮師傅,陳平安說要藉錢,可能要十五六兩銀子。阮邛甚至沒有詢問陳平安借錢的理由,停下筷子,斜瞥一眼草鞋少年,蹦出兩個字,「滾蛋。」

陳平安趕緊乖乖跑路。

阮秀皺眉道:「爹,你就不能好好說話?」

阮邛冷哼道:「沒揍他就已經算很好說話了。」

阮秀打抱不平道:「人家這麼辛辛苦苦給你當學徒,工錢一文錢也沒收,天黑那段時候,所有人都待在屋裡呼呼大睡,要麼就是閒聊,只有陳平安還在從井裡搬土,一趟趟的,忙這忙那,一點也沒閒著,這些時候誰做事最勤快,爹,你心裡沒數?你自己摸著良心說,人家問你借十五六兩銀子,怎麼就過分了?」

阮邛黑著臉不說話,心想爹我就是心裡太有數了,才想砍死這個挖牆腳的小王八蛋。

要是這少年有正陽山搬山猿的修為本事,爹早就學那齊靜春,將其打個半死才痛快。只是一想到這裡,阮邛有些灰心喪氣,雖說自己哪怕拋開此方天地的聖人身份,勝過搬山猿,依然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想跟齊靜春那樣一腳定勝負,顯然不可能。

阮邛只好安慰自己,自己雖然是名義上的兵家劍修,但自己的真正追求,非是那戰陣廝殺的強弱高低,而是成為這座天下名列前茅的鑄劍師,鑄造出一把有希望蘊養出自我靈性的活劍,使得天地間多出一位有生有死、能修行、可輪迴、甚至可以追求大道的真正生靈。

阮邛放下碗筷,抬起頭望向天空,莫名其妙罵娘起來,「真以為齊靜春死了之後,你們就能夠無法無天了?我的規矩已經明明白白跟你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四章 火龍走水2


她突然有些遺憾惋惜,「竅穴這些東西,哪怕知道了,其實意義不大,世間修行,之所以有那麼多旁門左道和歪門邪道,就在於各自的養氣、煉氣路數不同,差以毫釐失之千里。我家當然也有自己一脈相承的散氣和養氣兩大心法,可是無法外傳的,這不是我爹答應不答應的問題,陳平安,對不起啊。」

陳平安又不是那種得寸進尺的人物,趕緊笑著解釋道:「沒事沒事,我就是想多認識一些字,沒有想那麼多。再說了,我自己有一部拳譜可以練習,只是這個拳譜上的拳樁,我就已經差點練不過來了,哪能分心。」

阮秀釋然而笑,輕輕拍了拍胸脯,「那就好。」

顫顫巍巍,風景這邊獨好。

陳平安趕緊收斂無心的視線,起身正色道:「阮姑娘,回頭等你空閒,我反正可以晚點回泥瓶巷。」

阮秀跟著起身,點頭笑道:「好的。」

陳平安小跑向鐵匠鋪子。

阮秀走下岸,來到溪畔,她先掏出一塊帕巾,丟了塊糕點到嘴裡,慢慢咀嚼回味。

等到大概陳平安到達小鎮後,她才伸手捲起一截袖管,露出那隻猩紅色的鐲子,望向清澈的溪水,沉聲道道:「火龍走水。」

那隻手鐲瞬間液化,有一活物甦醒,不斷掙扎扭曲,最終變成一條通體火焰纏繞的小蛟龍,它首尾銜接,剛好環住少女的手腕。

隨著青衣少女一聲令下。

這條原本長不足一尺的赤紅蛟龍,一躍向溪水。

一丈,三丈,十丈。

火龍亦可走於水!

阮秀命令道:「可以了。」

身軀長達十丈的火龍不再繼續增長,但是附近溪水全部蒸發殆盡,不僅如此,上游溪水如同嚇破膽的潰敗士兵,死也不敢繼續衝鋒陷陣,就擁簇積壓在一起,使得溪水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五章 佔山為王1


暮色中,鐵匠鋪子來了一位陌生客人,男子約莫而立之年的歲數,身材高大,雙眉修長,肌膚白皙,秀氣陰柔的容貌,配合魁梧陽剛的體魄,有一股別樣的風采。

阮邛得知此人身份後,沒有像上次接待觀湖書院崔明皇那麼隨意,只是在鑄劍室門口聊了幾句,這次讓阮秀搬了兩張竹椅到廊中,還拿出來兩壺好酒,一人一壺,那男人也不扭捏,拿過酒壺解開泥封就灌了一口酒,笑道:「阮師,你此次出手,朝野震動,朝廷那邊具體如何應對,我暫時不知,但是作為新任窯務督造官、兼首任龍泉縣衙主官,我倒是省去許多口水。照理說,該我拎著好酒登門拜訪才是,只是當時在半路聽聞變故後,快馬加鞭,實在是來的匆忙,騎龍巷壓歲鋪子的兩大罈子杏花釀,就當我先欠著阮師。」

阮師揮揮手,「這些客套話就不用多說了,如果今天你我談妥,以後有的是機會喝酒聊天,如果談崩了,你我更不用費勁籠絡感情。」

那男人爽朗大笑,不像身兼雙職的大驪朝廷官員,更像是一位行走江湖的任俠之士,擦了擦嘴角,將壺放在膝蓋上,沒有了邊喝酒邊談事的跡象,「在大驪春徽年間封禁的甲六山,當然,這是朝廷戶部機密檔案的官方說法,依照地方縣誌記載的名稱,應該是龍脊山,它的半山腰處,有一座天然生就的大型斬龍台,在我來此赴任之前,有過一場君臣奏對,皇帝陛下明言,此物交由阮師所在的風雪廟以及真武山,你們雙方共同佔有,至於你們兩大兵家勢力,具體如何對斬龍台進行挖掘、切割、劃分,是留下不動,作為祖宗產業,還是搬回各自宗門,我大驪朝廷絕不插手,悉聽尊便。甚至如果需要大驪出人出力,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五章 佔山為王2


陳平安問道:「如果我今天買下山頭,然後我明天死了,怎麼辦?」

這個問題,一針見血。

阮邛破天荒露出一絲笑容,「首先,只要你在小鎮老老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肯定不會莫名其妙就暴斃,例如再有搬山猿那樣的貨色找你麻煩,如今小鎮已經沒有破碎不破碎的忌憚,需要齊靜春擔心的,我不用。齊靜春想要遵守的,我也不用。所以我大可以出手幫你擺平,因為到了這會兒,這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其次,大驪朝廷賤賣山頭一事,是為了賺取大驪境外的香火情,屬於虧本賺吆喝,答應買下任何一座山之後,三百年之內,哪怕買山之人死了,甚至沒有子嗣繼承,大驪一樣在三百年之期內,絕不擅自收回山頭,會任其荒廢。最後,就是我這次會率先拿到三座山,風水肯定最好,如果你之後也能拿到幾座,我們可以接壤毗鄰,假設你如果無力開山獲利,哪怕只是藉我租用山峰五百年,你也能年年分紅,坐享其成,子孫後代,亦是如此」

這是細水流長的富貴,多少世族豪閥夢寐以求。

阮邛不屑自誇,便沒有說破。

陳平安好奇問道:「阮師傅,那些山頭大致價格如何?」

阮邛隨口說道:「最小的那座山頭,孤零零一座山峰而已,被大驪朝廷命名為真珠山,叫價是一枚金精銅錢,不過必須是迎春錢。」

陳平安驚訝道:「只需要一枚?」

阮邛笑道:「屁大地方,美其名曰山,其實連峰字也不沾邊,一座小山包而已,一枚迎春錢,不划算,這是因為大驪實在沒辦法喊價半顆金精銅錢。」

陳平安嘀咕道:「一顆銅錢而已,再小的山頭,五百年,整整五百年都歸自己了,怎麼想都划算啊。」

阮邛繼續說道:「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六章 背對


    陳平安臨近石拱橋的時候,嚥了嚥口水,不太敢繼續前行,一番天人交戰之後,便沿著溪水繼續往上,到了溪水束腰的最為狹窄地帶,助跑飛奔,一躍而過,這才走向青牛背。陳平安並不知道,自己的繞遠路,剛好和阮秀錯過,青衣少女拎著一壺桃花春燒飛奔過橋,這次在小鎮買酒,少女經過壓歲鋪子的時候,低頭快步走過,生怕被那些眼花繚亂的糕點勾走魂魄,因為她要開始積攢私房錢了。

    陳平安先去了趟劉羨陽家的宅子,點燃油燈,提著燈盞,走了一遍屋內屋外,確定並無缺少大小物件家當之後,才熄燈鎖門,返回泥瓶巷。經過那棟塌陷出一個窟窿的老宅子,陳平安鬆了口氣,肩上的擔子還在,但是比起之前那趟離開泥瓶巷,已經輕了太多,陳平安忍不住偷著樂呵,兜裡有錢的感覺,不壞!

    陳平安這輩子還只見過碎銀子,沉甸甸的銀錠,還沒瞧見過一眼,更別說跟神仙一樣稀罕的金子。

    陳平安回到自己祖宅,打開屋門後,跑去確定是否真的拴好院門,回到屋子後,小心翼翼點燃油燈,昏暗黃暈的燈火,映照著冰冷的黃泥牆壁。陳平安從牆腳根陶罐裡掏出三隻錢袋子,迎春錢,供養錢,壓勝錢,分別裝有二十五顆金精銅錢,二十六顆,二十八顆。

    總計七十九顆銅錢。

    關於這些來歷不俗的銅錢,寧姚粗略解釋過它們是世俗花錢的延伸,之所以價值連城,是物以稀為貴,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外鄉人進入小鎮需要銅錢作為信物。至於這個不成文規矩的由來,年代久遠,寧姚又不是東寶瓶洲人氏,自然說不出個子丑寅卯。

    三種銅錢,陳平安分別拿出一顆,放在桌上,迎春錢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七章 進山1


阮秀跑回鐵匠鋪子後,發現簷下只有父親一人坐在竹椅上,將那壺酒遞過去,然後自己坐在另外一張椅子上,「爹,你們談完事情啦?」

阮邛打開酒壺,不用喝,只是嗅了嗅,就有些頭疼,是桃花春燒不假,可這哪裡需要二兩銀子的上等桃花春燒,分明是只需要八錢銀子一壺的最廉價春燒,阮邛眼角餘光瞥見做賊心虛的自家閨女,雙手擰著衣角,視線游移不定,分明在害怕自己揭穿她,阮邛在心中嘆了口氣,只得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現,仰頭灌了一口酒,真是一肚子鬱悶憋屈,男人緩緩道:「談完了,談得還行,回頭我讓人去窯務衙署,找到那個叫吳鳶的大驪官員,拿新舊兩份山川形勢圖,估計陳平安回過神後,會來跟我討要。」

阮秀如釋重負,笑著哦了一聲,雙腿併攏直直伸出,舒舒服服伸了個大懶腰,靠在那張小竹椅光滑清涼的椅背上。

阮邛想到自己就要在這裡打開局面,萬事開頭難,兆頭不錯,心情也就好了幾分,難得說了陳平安一句好話,「泥瓶巷那小子,性子簡單歸簡單,其實不蠢的。」

阮秀開心笑道:「爹,那叫大智若愚,曉得不?」

阮邛呵呵一笑,沒說什麼。

男人只是在心裡腹誹,我曉得個鎚子的大智若愚。

阮邛望著遠方的小溪,雙指握住酒壺脖子,輕輕搖晃,「有些話,爹不方便跟他直說,免得他想多想岔,反而弄巧成拙,明兒你見著他,你來說。」

阮秀好奇問道:「啥事?」

阮邛沉默片刻,拎起酒壺喝了一小口烈酒,這才說道:「你就跟他說,龍脊山別奢望了,哪怕一些個沒有根腳的上五境之人,也未必敢開這個口,那麼大一塊斬龍台,風雪廟和真武山花了不小力氣,加上爹如今的身份,才勉強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七章 進山2


陳平安看她有些失落,連忙安慰道:「阮姑娘,好意我心領了,謝謝啊。」

阮秀抿嘴一笑。

她突然說道:「我送送你。」

陳平安已經大踏步離去,轉頭擺手道:「不用,路我熟得很,閉著眼睛都能走。」

馬尾辮少女輕輕哦了一聲,然後跟他揮手告別。

陳平安走出阮家鋪子後,一路沿著溪水往上游飛奔。

臨近小鎮的幾座山頭,陳平安並不感興趣,雖然不大,價格不貴,但是他不希望買在這裡,距離小鎮實在太近,這種風頭出不得,而且阮師傅之前說過幾句暗示言語,「地真山」「遠幕峰」幾座山峰在內的這一帶,山頭的底子原先其實都不錯,只可惜這麼多年差不多給掏空了,所以就是幾個繡花枕頭,要一直往西走,到了那座真珠山才有所好轉。

陳平安走了足足一天一夜,期間只休息了不到兩個時辰,才終於爬上一座小山包的山頂,深呼吸一口氣,心肺之間滿是山野草木清香。

草鞋少年挺起胸膛,重重跺腳,豪氣干雲道:「這是我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八章 入夢


已經五天過去,夕陽西下,陳平安終於登上了那張官府嶄新地圖上的鰲頭峰,此峰在方圓數十里之內,一枝獨秀,格外聳立入雲,陳平安啃著一張生硬的幹餅,坐在峰頂一棵老松橫出懸崖外的枝幹上,清風陣陣,吹拂得少年鬢角髮絲肆意飛揚。

籮筐已經被放在樹底下,陳平安還沒有膽子大到背著籮筐爬樹的地步,以前對於爬山一事,少年不過是當做一門並不輕鬆的差事活計,總是想著跟緊姚老頭的腳步,不像現在,累了就停下腳步,好好看看遠處的青山綠水。而且許多讓陳平安歎為觀止的風景,以前都屬於大驪朝廷封禁的大山,少年只能跟著沉默寡言的老人繞道而行,鰲頭峰就在此列。

這一路走過山走過水,陳平安見識到很多陌生的壯麗畫面,有層層疊疊的瀑布群,在雨後掛起小小的彩虹,少年好像伸手一摟,就能帶回家珍藏起來。有千萬飛鳥聚集的陡峭山崖,一粒粒串在一起,像是掛在牆壁上的雪白簾子。有隻有一條險峻小徑可以登頂的險峰,最後驀然步入一座大石坪,視野豁然開朗,讓人忍不住屏住呼吸,夜間少年披上一件衣衫,背靠籮筐昏昏睡去,彷彿可以聽到天上仙人的喃喃低語。

跋山涉水又三天後,陳平安終於來到阮師傅所說的神秀山,西北兩個方向,隔著約莫十餘里路,各有挑燈山和橫槊峰,與神秀峰呈現出掎角之勢,如同三尊巨人各立一方。

按照地圖顯示,在這一峰兩山周圍百里之內,矗立著大大小小五座山頭,小的有彩雲峰和仙草山,其餘分別是較大的燈芯台、黃湖山和寶籙山。陳平安來到神秀山之前,去過其中的仙草山和燈芯台,仙草山只比真珠山大上一籌,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十九章 迎春印


    陳平安還沒有出山,就已經感受到小鎮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在地真山山頂眺望小鎮,發現四處塵土飛揚之外,還在遠幕峰一帶,看到了近百位青壯,多是窯工出身,膂力出眾,吃苦耐勞,正在熱火朝天地砍伐巨木。

    陳平安湊過去,找到一位原來是同一座窯口燒瓷的熟人,一問才知道原來小鎮要一口氣打造縣衙、文昌閣、武聖廟和城隍廟四座大建築,領頭人是一位年紀輕輕的新任督造官,姓吳名鳶,至於另外那個縣令頭銜,到底是什麼個官身,縣府大衙又到底是怎麼個地方,小鎮百姓弄不明白,也不關心,只知道現在暫時多出一個鐵飯碗,工錢很誘人,比起以往在龍窯燒瓷,盈餘更豐。

    之前窯務斷絕、窯火盡熄,窯工青壯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只能跟莊稼地打交道,養家餬口就已經不容易,更掙不來幾顆銅錢,所以現如今小鎮上上下下人心振奮,把吳鳶吳大人當做了財神爺。再者四姓十族那些深居簡出的富貴老爺們,對比他們年輕一輩甚至是兩輩的小吳大人,行為舉止尤為尊敬之餘,言語還透著股官民魚水的親近,至於更加微妙的眼神視線,藏掖著討好之意,小鎮百姓眼睛可不瞎,哪怕是井底之蛙,所以見識深淺,可察言觀色的本事並不差。

    現在縣令吳鳶讓四姓十族的家主出面,僱傭了五六百名小鎮青壯,進山伐木,搬運出山,為此遠幕峰還專門鑿出了一條滑道,因為許多作為大梁廊柱的巨木,僅靠人力肩扛下山,太過耗時耗力,所以可以放入那條滑道,一根大木就會自行滑到山腳。不過如此一來,遠幕峰就像臉面上被人為割出了一條疤痕。

    除了入山,還有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