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時尚非洲熱

時尚非洲熱

爏米蘭到巴黎,春夏時尚舞台正瀰漫著一股非洲熱!
事實上,這源自於黑色大地的藝術、文化與音樂,
早已深植你我生活,成為當代文化的重要一環。


1.珠串狂熱





1967年在流行次文化勃發之際,
Yves Saint Laurent 以一款運用亞麻、木珠與玻璃珠,
看似廉價材質打造的非洲系列而大受歡迎。
事實上,這些被視為街頭流行的巨型裝飾,
在非洲部落裡,其價值可是猶如銅錢,象徵著財富與地位。
有意思的是,這一串串色彩鮮豔的玻璃珠,並非完全非洲製造,
幾百年前,歐洲商人就經常以玻璃珠和部落交易,換取黑奴。

一串串的彩色玻璃珠串起部落民族的歡愉的記憶,

每逢成年禮與重要場合,女孩們就會套上這美麗的飾品。
據說,迦納首都阿克拉附近的 Dipo-Krobo 族裡,
每年四月的成年禮上,族裡的母親們會集結起來,
教導女孩們成為女人的所有知識
與會的年輕女孩們總是層疊地掛滿珠飾,頸上、手環、腳踝,好不熱鬧。
對他們或其他非洲部落而言,掛的越多表示越有錢,
而這些珠串可能來自母親或是出自丈夫的結婚禮物,
而不同顏色的珠子也象徵著不同的意義,興奮、無瑕與悲傷。
今年春夏,Louis Vuitton、Dior、Celine皆不乏珠串設計。
Celine 以現代的灰色、黑色珠子串成巨大粗項鍊;
Louis Vuitton 則將木頭、金屬、寶石綴於項鍊與高跟鞋上,
這誇張的曠野時尚,正席捲全球!

2.非洲前衛藝術派




在非洲木雕藝術裡,多將頭與軀幹誇張,
而巫師雕像上則經常有羚羊角、牛角與釘狀的圖騰,
如此抽象的雕刻藝術,給了西方藝術家奔騰的靈感與藝術創作的原動力,
進而掀起20世紀初野獸派、立體主義、表現主義、抽象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等前衛藝術流風,
馬蒂斯、畢卡索都是代表。
而熱愛藝術的 Louis Vuitton 第三代傳人 Gaston Louis 即十分熱衷贊助這些不被傳統畫派所接受的前衛藝術家。
1931年,Gaston Louis在巴黎舉行了非洲文物展,
同時,巴黎市中心亦舉行了一個名為「Exposition Coloniale」的展覽,
在當時,非洲的木雕、音樂和藝術都成了流行話題,
Gaston Louis 甚至在香榭里舍大道上的總店歸劃了一區 African Salon,
這是二十世紀初掀起的非洲瘋,迄今,非洲部落之美,仍廣泛地自時尚、藝術中被不斷實踐。

3.黑色大地的狂野想像




打開今日巴黎女人的衣櫥,金色大耳環、豹紋洋裝、鱷魚提包、珠串大項鍊……
這些自非洲文化延伸的流行元素讓巴黎女人穿出獨樹一格的優雅與風格。
20 世紀初,隨著非洲藝術進入歐洲,
誇張的飾品、象牙、非洲部落常用於雕刻的烏木、鱷魚皮、蜥蜴皮、豹紋等充滿異國風格的元素開始流行。
事實上,深信自然力量的非洲部落裡,所有動物都有其象徵意義,獵豹、蟒蛇都是力量的象徵,
打獵而來的豹皮、豹牙也都會做成項鍊與座墊。
1947年,Dior 先生推出一襲豹紋洋裝,轟動時尚界,豹紋自此成為 Dior 的經典圖騰。
當年,Christian Dior 從事業夥伴Mitza Bricard 的穿衣風格擷取靈感,
據說,Dior 先生非常仰慕這位優雅的女士,並將之視為繆思女神。
她總是以合身的襯衫戴上珠寶和帽飾,以一條小小的豹紋絲巾遮住手上的疤痕,
其自信、優雅的姿態催生了這經典的創作。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