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十萬大道 作者:骷髏煙 (連載中)

帝都兆【唐雲卷】 第十章 與父共游

    自唐風出航如今已過了十日,這十日中唐雲一直將自己關在書房之中,想起當日李復庭用邪音迷惑自己心智,如今想起來還是一陣後怕,回到府中便一頭扎進父親的書房,搜尋起有關邪音惑志方面的書籍。

    父親一生專研天下奇怪之書,這間書房中上萬書籍皆古今奇士所著,打唐雲識字起便一直浸淫其中,對於機括和術數方面的書籍唐雲最是偏愛,流雲鍾便是集兩者所成。由於當日對李復庭的邪音印象太過深刻,所以便想弄明白其中的詭秘之處。

    排查了三天,終於讓唐雲找到兩本類似的書,在上萬本書籍中找尋兩本所需之書,卻非常人所為,是需要很深的定力的,而對道的執著唐雲是不輸與任何人的。

    一本是一位叫雲初的前輩著的《攝心術》,另一本無名無姓為一無名氏所著叫《催眠術》。

    《攝心術》中皆是一些譎怪之論,諸如「氣脈貫通,運三十六,引氣入目,可練攝目,中者昏睡。攝目即成,運三十六,引氣入喉,可練攝音,中者傀鬼。」此類妄言。

    何為氣脈?古今千年也未見何人可以聚氣存脈。父親曾告誡過自己,此類書中妄言多餘真言,要明白去其糟粕留其精華,不可誤入歧途,否則悔之晚矣。看到此書,唐雲才真正明白父親此言的精闢。

    而另一本《催眠術》卻暗合醫理,深奧博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全書共分三篇,第一篇體論,所言多為醫學術語。唐雲對醫學確是一竅不通,讀來不知所云。於是不得不放下此書,研讀了九日醫典通論,準備對照著詳讀。

    如今正要坐下好好研讀這本《催眠術》,卻聽范寬兒在門外呼喚自己,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帝都兆【唐雲卷】第十一章 紅雲絲帕

    泛舟江中,出了江漢渡口穿過玉帶河便入了東紫湖,如今正是踏青時節,一平如鏡的湖面上但見舟船如星散落在湖中,兩岸茶樓酒肆中不時傳來眾客喧鬧之聲,微風習習,兩岸柳絮滿天飄散,落在湖中引來魚群競相追逐,如畫風光令坐在船中的唐雲心中暢然。

    小舟中共坐五人,三侯坐在船首,武忠侯為人豪爽,談笑如飛,不時粗豪大笑,其餘二侯只是不住搖首,閔君臣俯身看著清澈湖水,享受著魚群追逐之樂。博物侯仰首望著遠山蒼雲,也不知在思索著什麼。唐雲坐在船尾,寇宗手握木漿,輕輕向湖心劃去。

    此時正是未時,日光正盛,落在湖中,湖下六尺可視,再下水質漸綠,不可復視。見水質清澈唐雲便將手伸入水中,帶起片片鱗波,感覺清涼很是舒服。

    手一入水,唐雲心中暢然漸漸散去,也不知此時大哥行到了哪裡,大哥出海的路線是東入東冥,沿閩牧州海岸向南駛入南冥,如今十日過去了,應該進入吳牧州了吧。想起大哥,唐雲口中輕歎,將手縮了回來。

    正要縮手,卻見船尾飄過來一團華錦。唐雲心中一奇,將之抄入手中仔細一瞧,原來是一塊絲帕,絲帕白淨如雪,浸水不濕,隨著水珠滑落,一股有淡淡清香便散發了出來,聞之令人心神舒暢,唐雲不自覺竟面紅心跳起來。

    絲帕正面用紅絲繡著一團雲霞,繡工精緻,絲絲相疊,渾然一體。唐雲看在眼裡竟覺雲霞變換,如煙輕揚,唐雲愈看愈奇,心中暗道:「這可真是刺繡中的極品。」唐雲將絲帕翻轉過來,瞧見右下角用小楷繡了一個「西」字,字體娟秀,手法圓柔,看到這裡唐雲心中已有了定論,這雲霞絲帕定是一位名中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帝都兆【唐雲卷】 第十二章 湖中秘聞

    唐雲隨眾人登閣坐在三柱廳中,見亭中石桌上菜餚瓊漿早已備齊,卻無人侍立,唐雲心中暗道:「此處偏遠靜幽,遠離鬧市,看來閔伯父是出動了天策府中的暗探將此處暗中封鎖,避人耳目,這次定有秘事相談。」

    想到這裡唐雲竟微覺興奮,這可是第一次參與三侯策論,往常都是大哥,自己卻是一人坐在府中書房消磨時光。如今可參與國家大事怎能不令唐雲期待,這便表明三侯已經認可了自己的能力了。

    正待唐雲暗自興奮,洗耳恭聽之時,卻見廉如海大手一揮,笑道:「今日不談公事只敘私情,寇宗啊,將酒滿上,先開懷暢飲三杯,哈哈。」老友相聚,廉如海心情暢快,笑談了一路,如今看到美酒在前,便將諸事都拋擲腦後,不管不問,只想暢飲為快。

    唐雲期待半晌,竟是如此結果,剛剛燥熱起來的心被廉如海一陣大笑熄滅,只感到週身冷瑟,「啊咻」一聲竟打了個噴嚏。

    「賢侄啊,你身體也忒不濟了,便落了個水邊噴嚏連天,過段時間隨伯父去校場練練,保你寒熱不侵,身強體壯,看你文弱的,伯父看了就心疼」

    正待廉如海喋喋不休,唐雲將鼻子撫了撫,忙打斷廉如海得道:「多謝伯父關心,您也知道侄兒不喜武功,練不好也就算了,怕丟您的臉面,還是不去的好。」口雖如此,心中卻道:「隨你去校場,我還不被你整慘。」想起帝都帝岳軍的銅規鐵矩,唐雲不禁打了個哆嗦。

    「你廉伯父也是為你好,便隨你廉伯父去校場走走,也好過你一天到晚悶在書房。」博物侯對廉如海的提議甚是贊同。

    連父親也贊同,唐雲一臉希翼的看向閔君臣,現在全靠閔伯父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帝都兆【唐雲卷】 第十三章 天命教徒

    正待唐雲深思默想之際,卻聞寇宗一聲大喝:「耳賊,哪裡走得?」

    忽的一聲巨響,寇宗雙腳踏欄借力,九尺之軀已縱身從湖心閣三柱廳中飛出,人在半空便已將腰刀拔出,躍到閣外五丈的一株黃山松上,此松高大粗壯,枝葉繁密,便寇宗這高大身形穿入層疊枝葉後也不見了蹤影。

    只聽一聲哀嚎,接著便有一人從樹中跌落下來,一聲悶響,癱倒在樹下,已無聲息。唐雲見有人摔下樹來,急大聲喊道:「寇叔,寇叔,你沒事吧?」

    隨著唐雲的呼喝,一身形高大的人影便從樹腰跳了出來,此人滿臉黑鬚,卻只穿了件白色內衫,立在樹下,將刀收回鞘中,抬頭望向唐雲眾人沉聲回道:「耳賊已死,此地不宜久留,恐另有耳目,請三侯回府。」說著便向樓閣走來。

    唐雲隨三侯從閣中下來,便向樹下死屍走去,如此近距離看著死人唐雲還是頭一遭,一股血腥之氣令唐雲聞之欲嘔,只見死屍身著淺綠緊身勁袍,頸部一道細長傷口正汩汩向外冒血,流到地上將土地染成黑褐色。

    閔君臣俯身蹲在死屍旁,將死屍胸前衣襟掀開,忽的一道白芒閃過,唐雲定睛一瞧,原來死屍項間掛著一條鏈墜,鏈為紅繩,墜為一指甲大小、黑白相間的太極銅鑒。方纔那道一閃而過的白芒便是鑒面反光所致,除了胸前銅鑒,死屍胸口還有三顆米粒大小的黑痣頗為醒目。

    這不是天命教的信物嗎?只要是天命教徒必隨身繫掛此信物,天命教中的人怎麼會充當耳賊?唐雲心中疑惑不已。

    「看來天命教已然成為了李復庭的爪牙,此人衣服微濕,必是在湖中潛入我們船底,尾隨而來,此人善於隱匿,竟能瞞過我天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帝都兆【唐雲卷】 第十四章 天地不仁

    帝都這第八域古時稱為岳牧州,因歷代皇朝將此處定為帝都,久而久之便稱其為帝都了。帝都居中,荊江城,卻月城,蕭公城成鼎足之勢拱衛在帝都周側,城中又駐已重兵守衛,使其固若金湯。

    長江支流漢水一直北上將蕭公城一分為二,所謂蕭公城其實說是漢水南北兩座城池的合稱,漢水之南為珞珈城,漢水之北為沙羨城。

    沙羨城北面平坦廣闊,為南陽盆地的一部分,進取較為易之。為此兩城便有「鐵打的珞珈,紙糊的沙羨」之說.在古時一代名將蕭伯宗為兩城守將,因抵禦北元有功,所以後人便將兩城合稱為蕭公城。

    吳人鄭鼎《都會記》云:「夫蕭公者,天下之腰膂也。東通吳,西連故藏,南極越,北控薊元,左右伸縮,皆足以為進取之機。」此處鄭鼎著重突出此城軍事功用,從中便可以看出蕭公城實為一軍事重鎮,乃帝都北之門戶。

    帝都位於蕭公城之南,漢水之西,此處恰為南陽盆地,地域廣闊平坦,林木富饒。

    當年帝朝初建,為了擴建帝都,將盆地週遭林木伐焚殆盡,此地鳥獸死傷無數,無故遭此妄劫,卻也因此盆地地力肥沃,又有漢水滋潤,草木繁盛。

    帝君與眾臣商議之後便下了一道昭民令,召集三城之農戶在此耕種水稻,至今日已有十年,如今已是阡陌縱橫,梯田無數,素有「百種百收」之譽。為了不影響耕作之地,從帝都便只引出三條青石板路通往三城城門。

    卯時剛過,荊江城小北門便在昏暗的清晨緩緩開啟了,沉重的城門就像腿腳不靈便的老人「卡卡」作響,為靜穆的黎明籠上一層行將就木的寂寥,這就是立在城門前的老人所發出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帝都兆【唐雲卷】 第十五章 內侍之臣

    「釋天二十年,三月十九,辰時三刻」作為朝天門的門值太監上朝巳時以前是必須時刻關注流雲鍾上的刻度的的。

    曹夢忠侍立在朝天門白玉廣場中央的流雲鍾前,望向朝天門五丈外的朝天樓牌,心中焦急不已,「快到上朝時間了,怎麼博物侯還沒有到?」曹夢忠臃腫的身軀在晨風中緊了緊,鼻中呼呼作響,望向身後在朝陽中金碧輝煌的風揚殿,見眾大臣已陸續步入殿中,心中輕歎一聲,只是望向樓牌遠處的青石官道,不再動作。

    「得得」馬足踏在青石上,聲音急促而低沉,不似往常激越輕揚。馬是無知的,當然感應不到這踏聲之中的變化,感應到不同的是人,是坐在疾馳馬車上的寇宗和博物侯,是侍立在朝天門白玉廣場前的七品時奉門值太監曹夢忠。

    馬車在朝天樓牌前停了下來,帝都之中是不允許大臣車馬通行的。曹夢忠見博物侯下了馬車,便急迎了上去,寇宗驅馬向樓牌西側的停車衛馳去。

    「侯爺,大臣都已經上了風揚殿,您快些過去吧。」曹夢忠嗓音沉啞卻不似一般太監那般尖細刺耳。

    「曹時奉不必擔心,我這便過去。」博物侯向曹夢忠微微頷首,便向風揚殿前白玉殿橋步去。

    「侯爺昨晚李復庭去了一趟龍淵殿,您」

    「各應天命而已,便是將自己所信奉的做完,至於結局已不重要了。」博物侯打斷曹夢忠的話,疲憊的面容已煥然神采,孤傲的身影如雲一般在曹夢忠的眼眸中遠去。

    「總之您小心啊,帝朝卻是不能無您。」曹夢忠望著遠去的身影如夢囈般喃喃道。

    「曹時奉,還愣著作甚,報關門令吧。」寇宗高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帝都兆【唐雲卷】 第十六章 海妖之屍

    帝朝初建,沿宗朝舊制,朝設三省六部,外置二監三府。

    二監分為內監和御史監,內監由太監任職,御史監卻是八域監察機構,可監督百官,權柄極大。

    三府便是博物侯的天工府,文德侯的天策府,武忠侯的天威府,三府自成一體,內佐帝朝國政,外撫八域之民,為朝之樑柱,民之信仰,聲威盛極。

    如今帝君膝下只有一位皇子,便是方及弱冠之年的無憂太子,太子任中書令執中書省,掌國政大權,府下卻也聚集了一批擁護之臣,那立在殿堂右側的一排大臣便可稱為太子黨。曹夢忠此向太子黨望去,那立太子身後的赫然便是三侯之一的文德侯閔君臣。閔君臣五年之前便被為太子太師伴隨在太子左右傳授其帝王之術。

    而在太子黨左側的一排大臣卻是以博物侯為首的侯黨,博物侯與武忠侯並立在首位。最後一排大臣當然是以御史監李復庭為首的李黨了。

    此時的曹夢忠忽然有一種神出物外的感覺,便是一位高於廟堂之上的存在,雖然自己只是一個七品時奉,無足輕重的小太監,卻可以逸而安之地欣賞一場執捂天下的鬧劇。

    這種感覺使立在流雲鍾旁的胖太監十分受用,所以胖太監又露出了傻傻的微笑,朝陽的金光映在胖圓的臉上,他感覺自己便似成了神般,神是沉默的,所以他也沉默。

    偌大的殿堂,群臣微躬著身板便只是站著,無一人說話,因為他們還在等一人,一位遠遠高於他們之上的存在,這個人便是帝朝之君,八域之皇,聖武帝君。

    「聖武帝君駕到,群臣即刻跪拜。」隨著傳奉太監尖細的高呼,最至高的存在從殿後緩緩步了出來。帝朝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帝都兆【唐雲卷】 第十七章 薊北地動

    「噢」帝君卻是懶的理會龍案前的爭吵,只是淡淡應了一聲,雙眼認真看著本子,不再理會龍階下混亂的群臣。

    「朝之設列,上應天漢,下合牧野。朝設二監三省三府六部,域有二瀆三岳三脈六相。二瀆者長江黃河也。三岳者莫干,雪峰,天嵩也。三脈者燕行,北嶺,昆吾也。六相者天旱,洪澇,地動,地火,颶風,肆雪也。古有云:『地動臣叛,名山崩,王道終。』歲三月,北嶺山脈地動脈裂。又云:『百川沸騰,山塚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小人握命,君子凌遲,白黑不別,大亂之征也。』二瀆去歲河道變動,不可不察警」

    「三月薊牧州發生了地震,為何無人告訴朕?」帝君昂起龍首,俯視群臣,聲音已含怒意。

    耳聞帝君龍怒,群臣趕忙閉口屏息,不敢再多至一喙。

    「此事干係重大,無憂,為何不見你中書省奏本上來?」帝君龍目在殿堂掃視一周,見眾臣皆低首躬身,便對太子沉聲道。

    「此事此事未有耳聞,中書省卻是不知。」無憂太子望向博物侯,雙目充滿疑惑,心道:「如此國政大事,中書省都不知,唐侯爺卻是從哪裡得到的消息?」

    博物侯等殿衛將石棺棺蓋闔上,便對帝君道:「此事是三月十六日發生的,臣南下歸都後,見府中地動儀北蟾口中含珠,府中管家說是十六日的事,所以便將此事一併奏了上來,望帝君下一道撫民令,早作接濟。」

    「噢,原來如此,不愧我帝朝第一至慧之人,朕即日便遣安撫使北上薊牧州督察。」

    「唐侯爺真乃天工神匠,地動儀更是神乎其神,可天怒之莫測,卻實難預料,便您一面之詞又無薊牧州傳信,卻真叫人難以信服吶。」見帝君讚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帝都兆【唐雲卷】 第十八章 順民者興

    「太師,你這是為何?好多東西你還沒有教給我呢,為什麼要走?」無憂太子俊臉蕭索,雙肩微顫,冠上的玉旒也隨之在眼前晃動,將眼前的事物晃動的漸漸模糊起來

    「殿下,可知『順民者興』四字之意嗎?」

    「順民者興,民不是應該順帝嗎?為何順民則興?」

    「這五年來臣所教殿下的便全濃縮在這四字真言中啊!殿下請記住,帝君是開國皇帝,是征伐天下,征伐天下憑的是軍隊,是實力。而殿下以後當了帝君卻是要鎮守這天下,鎮守天下靠的便是君德,君德便是這四個字。」

    「原來是這樣,那為何以前不說呢?要等到這時才告訴我。」

    「德乃人之秉性,我用了五年時間培養殿下的仁德之性,便是再為這四個字做準備啊!」

    「仁德之性?難道只有當我具有仁德之性的時候才能駕馭著四個字?」

    「殿下聰慧過人,不錯,這四字只有仁德之君才能駕馭,才能令帝朝萬世傳承。」

    「那這『順民者興』究竟何意?」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百姓厭惡憂愁勞累,殿下就設法使他們安逸快樂;百姓厭惡貧困卑賤,殿下就設法使他們富裕尊貴;百姓厭惡生活動盪,殿下就設法使他們生活安定。百姓生活安逸快樂,便會為殿下憂愁勞作;百姓富裕尊貴,便會為殿下忍受貧困;百姓生活安定,便會為殿下甘心處險;百姓安心生存,便會為殿下犧牲生命。這就是四字真言的全部內容了,殿下。」

    「如此說來百姓不是因為刑罰而害怕,不是因為殺戮而順從。」

    「殿下真乃仁德之君啊,汝為帝君,八域之幸也。刑罰愈是繁苛,百姓愈是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帝都兆【唐雲卷】 第十九章 天下將傾

    「回帝君天下將傾!」

    帝君笑了,這回不是開懷大笑,也不是怒極反笑,他笑李復庭竟然猜對了,所以帝君對殿外侍衛大聲吼道:「眾將聽令,將唐正山壓入天牢,退朝。」

    「天下將傾,唉,唐兄,你千不該萬不該不該道出這句話啊!」閔君臣拖住廉如海,心中愴然。

    「老唐,你這王八蛋,便算上有帝君下有萬民,但我們卻不欠你的,你兒子更不欠你的,你他媽的老混蛋啊!」廉如海被殿衛架在一旁,不讓廉如海靠近當朝欽犯。

    「吾皇息怒,吾皇息怒,吾皇息怒啊」

    殿中亂作一團,便像卻月城西的狗市般,群狗亂吠。

    「侯爺啊,你走了我們怎麼辦?如今天下又生異象,我們怎麼辦啊!「有人伏地痛哭。」

    「悲兮悲兮草木枯,歎兮歎兮流星殞,痛我心扉吶,我癡笑天下」有人跳唱不休。

    「怪物來了,別吃我啊,我家中萬貫都給你啊」有人狀若癡瘋。

    「哈哈,哈哈,真逗,怎麼就亂成這樣子」有人哈哈大笑。

    「李復庭,你個王八蛋,老子操你奶奶,你休要逃走!」李復庭見朝中亂不可耐,便想趁亂脫走不料卻被廉如海逮個正著。

    「啊,對啊。都是李復庭那本奏折,要不然帝君怎麼會龍怒,要不然博物侯怎麼會下獄。」聞得此言,眾臣心中一醒,皆犬目圓睜,呲牙相向,向李復庭撲咬過去。

    李黨眾僚見狀皆挺身護主,將李復庭護在中間,一時殿中群狗亂吠,威嚴的風揚殿竟變得粗俗不堪。

    「夠了,都給我住嘴,全給我滾回去。」龍始終是龍,便是條幼龍卻也是不容侵犯的。

    眾臣被一聲龍怒皆嚇的不敢作聲,一個個垂頭喪氣向殿外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