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重生之定三國 作者:水夢花殤 (連載中)

重生之定三國 第一卷 三國揚名 第四十一章 田豐定計 兵占太原
-

兵者,貴神爾。卻說自定下取並州之事,翌日,黃逍三路大軍離開陰館,分撲並州三個方向,關羽、張飛兩二路兵馬暫且不表,卻說黃逍這一路,統三千破陣營、一千陷陣營、五千匈奴鐵騎並一萬步軍總計近兩萬大軍,以勢如破竹的雷霆之勢,連過定襄、陽曲、孟縣,直逼太原郡城。黃逍親帥“虎神衛”為前行,沿路以偷襲之勢,三縣措手不及,或懼其聲威早降者,或戰敗繳械者,三縣悉數歸黃逍所有。後於孟縣會合大軍,揮兵兵臨太原城下!

消息早就傳到了太原城內,那太原,本是並州刺史丁原的老巢,丁原奉命進京領執金吾,獨其部下魏續留守。然魏續尚不知丁原已被呂布所殺,這時聞得黃逍兩萬大軍來犯太原,遂急召集手下兩員步將商議如何退敵。

“魏將軍,象素聞黃逍此人勇不可擋,天下揚名,而呂將軍(呂布)今卻隨主公前往京師,如今其犯境,卻非我等能當之,如何是好?”

魏續一看,說話的正是自己部將王象,字羲伯。聞他所言,魏續深有同感,點點頭,道:“正如此,世人都傳其勇名,言其力能挑得鐵滑車,餓之人,非呂將軍不可敵也。更兼其如今統兵足有兩萬,而我軍現城內只有五千余城衛兵,斷無阻擋之理。”

“力戰卻是無一絲勝理,只宜智退之!”卻是魏續的部將孟光,字孝裕。

“孝裕言智取,想必胸中必有韜略,言來我知!”魏續聞其言,大喜道。

“此計甚簡單,將軍可著我與羲伯二人各藏利刃在身,假稱投降之意,其必大喜,可乘其不備刺之,以絕吾主之患!”孟光仔細言道。

魏續連連拍手贊道:“此計大妙,續當與二位同往,共刺之!”

“將軍不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重生之定三國 第一卷 三國揚名 第四十二章 西河郡城 張飛用智
-

且說張飛、郭嘉引軍一萬八千,西出偏關,取道河口、磨谷,經佳、臨二縣,過泉狼,一路上大軍壓境,,各縣無不望風而降,死戰者卻無一。大軍勢如破竹,令部將張既、溫恢為先鋒,引兵三千,張飛、郭嘉自引大軍,直逼西河郡城。

西河太守蘇則早聞戰報,急召集手下諸將商議,“眾位將軍,今黃逍帳下大將張飛,統兵近兩萬,我軍當如何抵之?”

“主公,我西和只存兵八千、尚不足一萬,且多是未戰之兵。而黃逍經北伐匈奴,手下軍隊多經戰火洗禮,自非我軍能擋之。又西河城池,牆低無險,卻是難守矣。”蘇則部將任峻皺著眉頭道。

“伯達之言,吾自知曉,如今卻當如何?”蘇則急的來回直打轉,愁眉不展。

“主公何需憂慮,雖西河城池無險可依,然城外,卻是多崇山峻嶺,可依山傍林,建立山寨,定能阻其軍,其遠途而來,自不能久駐,到時,其難自解也!”

蘇則聞言大喜,一看,正是自己的心腹部下閻溫,“伯儉之言大妙矣!如此,端不愁張飛不退軍耶!傳我令,著閻溫全權代我行事,諸般事宜不必教于我知,可酌情處置,另任峻、蘇林全力輔之,不得有誤!”

“我等遵令!定不負主公之托!”眾將領命齊喏道,自下去準備。

卻說閻溫部兵七千,分為兩寨,各傍山險:一名宕渠寨,一名蕩石寨。這一日,張既、溫恢引兵三千來到蕩石寨下,百般挑戰,閻溫卻只做不應。張、溫二將只好退後離寨十裡安下營寨,不想,是夜,因遠襲而來,軍事疲困,各自休息,忽寨後火起,卻是閻溫見月黑風高,欺張飛軍遠來疲苦,與任峻領兩路兵殺來劫寨。張既、溫恢急上得馬,指揮軍士,幸黃逍手下諸軍士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重生之定三國 第一卷 三國揚名 第四十三章 戲忠獻策 巧取雲中
-

“關某素聞雲中之地民風頗為彪悍,然這一路行來,盡皆投降者多,關某甚是懷疑,莫非傳言有誤不成?”關羽北出涼城入雲中郡,取武進、經戚樂,沿途各縣多是望風而降,也由此,關羽甚是疑之,只做傳言有誤,以問戲志才。

“呵呵,關將軍莫非無仗可打,憋悶的慌?”戲志才打趣道。

“軍師哪裡的話,關羽安能以己而廢公耶?只不過沿途而來,諸縣皆不戰而降,又聽聞雲中民風以表喊著稱,是故有此疑也,軍師莫要打趣關某。”關羽心道,怎麼什麼都瞞不過這個戲志才,看來三弟言其多智卻不為妄言也!

武將者,自是熱血,又焉有不好戰之理·

戲志才好笑,卻又不點明,見其所問,言道:“雲長,你焉能不知,為民者,爭的不過是一口吃食裹腹、一襲衣裳暖身罷了,誰能給予他們溫飽,自然其心會向著誰,此乃民心所向爾!主公勤政愛民,素有仁慈之君的美稱,更兼雁門之繁華,天下為民者,誰人不嚮往之?想這雲中郡,比鄰雁門,更是如此,每年,自雲中遷往雁門者,難以計數,此乃民心所驅,主公之名所致!再彪悍的民風也比不得生存重要,今我等大軍來收其境,又有何故不早降呢?”

“聽軍師一言,關某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矣,今方知,此皆主公之名所致也,關某佩服!”佩服,當然佩服!舉國上下,其他州郡,無不是十稅七八,唯有黃逍開天闢地只十稅二,其他州郡,百姓苦不堪言,唯有雁門,黃垂髫,怡然自樂!關羽心道:非他人,若關某為民,亦選如此之人治下!

“主公大才啊,只這收民心一事,我等就難忘其項背,然主公于政、于軍皆通,若再有士名,天下還誰能出其右?只不知主公學識如何,我等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重生之定三國 第一卷 三國揚名 第四十四章 義釋王昶 李儒之思
-
“將王昶匹夫押上來!”

雲中郡城一戰,關羽帥五千軍,猶如天降一般,殺了王昶一個措手不及。王昶失手被擒,其部下將士,見主將被擒,皆降之。戲志才放安民告示,安其民心,待一切穩妥後,陪同關羽,欲見識一番這威震雲中郡的王昶。

王昶被軍士推搡著押了進來,卻早不復先前的威武,髻蓬鬆,甲胄歪斜,甚是狼狽。王昶被推上來,卻是橫眉立目,立而不跪。

“本將軍入雲中以來,一路關隘無不望風歸降,你這匹,你怎敢頑抗?”關羽見王昶被押來,立而不跪,也不在意,口中喝道。

“呸!黃逍奸賊,背信棄義,奪我雲中,毫無羞恥,你等這些鷹犬爪牙,又,又何必口出狂言!”王昶見問,大罵道。

“你好大膽,立即推出,與我斬!”關羽見其辱駡及三弟,頓時大怒,連聲喝令道。

“哼!要殺便殺,願砍便砍,我王昶還怕你不成?我雲中郡,只有斷頭將軍,沒有屈膝之輩!走,斬我便是!”王昶言罷,也不等軍士來推,自望外便走。

“慢!”只有斷頭將軍,沒有屈膝之輩,這王昶果真慷慨忠義,此般人物,若這般死于關某手中,何其痛哉!關羽心中暗道,忙喝止,“哈哈,想死?簡單!你戲耍關某數日,某焉能叫你這麼去死!”

關羽言罷,自座上站起,“唰!”抽出肋下所佩寶劍,幾步趕到王昶身後,一把抓了過來,揮劍就落,“唰唰”兩劍,綁繩盡斷。

雲長莫非是要......戲志才疑惑的望著關羽。

這是......王昶不解的看了看地上的綁繩,這是何意?

關羽也不理會帳內疑惑的眾人,粗魯的拽著王昶,直至主座,不由分說,將其按于座位之上。

這是何意?莫非知道這是我昔日所坐之位,借此羞辱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重生之定三國 第一卷 三國揚名 第四十五章 送禮來啦 站住打劫
-

"李肅,前一番你說的吾兒奉先來降,今天、再勞煩你辛苦一趟,往那雁門替某宣旨。若你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得黃逍兄弟三人來投,某家定少不得你的絨花富貴,你可願意?”董卓回頭看向李肅,心道:若言說客,此人到是可當選之,先前其一番唇舌,致某得一義子。若想說服黃逍兄弟三人,還得需此人出馬才是。

“太師有言,肅安敢不從也?肅願效蘇秦、張儀,但憑三寸之舌,定說黃逍來投太師!”李肅心道:關鍵時刻還不得我出馬,這時候知道我的作用了吧!神色間不無得意。他也不想想蘇秦、張儀何許人也,焉是他能比擬的!

“肅辦事,某家放心。待得明日某家請得皇上聖旨,你即刻出,攜金三千、銀一萬、糧草五萬石,吾只求一件,只教黃逍來投!”董卓腆著草包肚子,厲聲說道。

“太師如此重禮,料那黃逍定然心動,那時,只消肅在旁推讕助波,此事定成矣!”如此重之禮,想我李肅什麼場面沒見過,都甚是心動,更何況黃逍一勇夫!更有某之嘴利,何愁事不成?此差輕鬆矣!

翌日,董卓討得封黃逍並州牧之聖旨,李肅即攜聖旨,著五千軍兵,押送金銀糧草、印綬之物,望並州而來。

*********************************

“元皓,此番攻克太原郡,汝功不可沒也,人皆言巨鹿田豐天元皓有王佐之才,先前某還只當是謠言而已,然多日相處,卻無一日不使逍耳目一新矣!

黃逍大軍,佔領太原後,出榜安民,整理政務、防務,一忙就是十余日,待得一切安定穩妥之後,譴一文政之才打理太原,黃逍方率大軍,望上党郡進。于路上,與田豐並乘,有一句沒一句的嘮著。

“為主公出謀劃策,乃是豐分內之事,稱不得也。主公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重生之定三國 第一卷 三國揚名 第四十六章 拜祭將士 寶劍湛瀘
-

“吼......”

大軍聞聽黃逍之令,群情激動,近兩萬大軍齊聲呼喊慶祝了起來,陣陣的聲浪狠狠刺激著李肅的耳朵,羞惱之下,恨不得立刻飛出聲音籠罩的範圍,卻也將黃逍記恨在心裡。

看著李肅狼狽的身影,黃逍哈哈大笑,“只怕那董卓會被氣個好歹,滿懷心思送某如此重禮,卻鬧個裡外不是人,半分好處也未曾得到,怕是要摔東西撞牆了!”

“主公如此得罪董卓,卻不怕其報復麼?”高順為人謹慎,甚是擔憂的道。

黃逍不屑的道:“逍還怕他怎的?兵來將擋水來土屯,若敢來犯境,某七萬大軍定叫他有來無回,橫屍並州!想他麾下,多為西涼騎兵,然我並州,最不懼者就是騎兵,來多少,收他多少!只可惜他卻不敢來,其麾下有多智之人,定會為其陳述厲害,如此而已,公孝勿憂。”來?我還巴不得他來呢!也好為踏雲報那一箭之仇!

“主公成竹在胸啊,佩服,佩服!”田豐讚歎道。

“軍師謬贊。逍還要勞煩軍師書四方,將這聖旨之意,傳遍並州全境內。另差人往關、張二將軍處告之,令張飛班師回雁門,關羽率所部軍馬取道箕關,鎮守之。”黃逍仔細的安排到。

“主公放心,豐當仔細辦之!”

“高將軍,令你引麾下‘陷陣營’、並三千‘破陣營’、一萬步軍,執吾手令,接守壺關,不得有誤!”

“得令!”高順躬身禮道。

“高將軍,壺關乃是並州門戶,斷不可有失,切要仔細。”黃逍叮囑道。

“主公放心,城在人即在,定保壺關不失!”

“公孝為人謹慎,逍自是放心,待今日犒賞三軍後,休整一夜,公孝即往壺關去,軍師可同去輔之,公孝如有不決,可問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重生之定三國 第一卷 三國揚名 第四十七章 討伐董卓 齊聚洛陽
-

“報!主公,陳留有急件!”

黃逍尚還在震驚之中,忽有一軍士快馬來報。

“陳留急件?什麼情況?”黃逍自震驚中清醒過來,疑惑的道。

“小人不知,此非我並州急件,乃是陳留曹操差人送來,只言主公一看便知!”軍士忙回道。

“哦?曹操送來的,快傳來我看!”曹操?莫非是……終於開始了嗎?

自軍士手中接過急件,打開來看,卻是一討賊檄文,但見上面言道:“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奉行!”

呵呵,這曹阿瞞也挺能忽悠人的!黃逍一見果真如自己所想,當下微微一笑,將討賊檄文遞給郭嘉,“奉孝,你且看看。”

郭嘉接過討賊檄文,仔細的看了三兩遍,方才言道:“主公欲為何?”

“呵呵,逍先聽聽奉孝意見。”

郭嘉毫不思考,張嘴道:“主公,此當去也!”

“奉孝也認為當去?”

“這個自然,主公,此役于公,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討其乃是大義也,一者順天意,二者,順民心也;于私者,先前董卓送高官重禮與主公,而主公辱及他,早已惡了那廝,何不趁此良機,揮兵討之,以絕後患?”

黃逍哈哈大笑,拍著郭嘉的肩膀道:“知我者,奉孝也!奉孝之言,深合逍之意耶!”

“主公也打算出兵?”郭嘉看著黃逍說道。

“出兵,當然要出兵,不過,卻不是現在,哈哈……”黃逍自然是要出兵,但是卻不想和那些諸侯一齊繳渾水罷了,他想等一時機,時機到了,自然會出兵。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重生之定三國 第一卷 三國揚名 第四十八章 虎牢關下 戰呂布(一)
-

算起來,時間差不多了,是時候去見見那董卓了!呂布,嘿嘿!人中呂布嘛,到底是他厲害,還是我黃逍勝他一籌,我卻是要會他一會.

“傳我將令,升帳!”黃逍吩咐下去。

不多時,在陰館的諸文武齊聚黃逍府上。待人員到齊,黃逍閃目看去,見關羽已經回到了陰館,不由得暗暗點了點頭。早在其接到曹操的討賊矯詔,黃逍就令張遼往箕關去替回鎮守在那裡的關羽。

“諸位,先前有曹操送來矯詔,欲聚諸侯而伐董卓。那董卓殘暴不仁,荼毒眾生,逍曾聽聞,其驅大軍盡滅山村良民,以百姓之做賊以為功勳,著實可恨,天地不容也。今我欲舉義兵,往洛陽,戰董卓,解黎民,不知諸位有何見解?”黃逍見人員到齊,也不做寒暄,張口直入主題。

“但憑主公做主!”諸人齊言。眾人皆知,主公深惡董卓,早在先前已奚落了那廝,兩軍早晚要有一仗,諸人早已心中有數,故今聽黃逍所言,並不覺突然。

“關羽、張飛聽令!”

“關羽(張飛)在!”二人出列拱手道。

“令汝二人,隨軍出征洛陽。”

二人躬身領命。

“徐晃聽令!”

“末將在!”徐晃邁步而出,一禮應道。

“公明,逍著你執我手書,總鎮並州,督點一切,不得有誤!”黃逍嚴肅的道。

“末將斷無懈怠之理,主公放心!”一州事物,主公竟全教于我一人,主公對我徐晃何等重視!徐晃只一愣,心中感激,口上鏗鏘而道。

黃逍轉身對側座的郭嘉一禮,“還請奉孝為軍師,伴逍左右,早晚也好請教!”

“主公有命,嘉安有不從?只不知主公這次往洛陽一行,帶兵幾何?”郭嘉見黃逍對自己如此禮重,心中銘感更甚,忙起身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重生之定三國 第一卷 三國揚名 第四十九章 虎牢關下 戰呂布(二)
-

“啊!”整個戰場上的將士眼睛全直了,全部驚呼出聲,諸侯聯軍驚喜而呼,終於要解決呂布了嗎?董卓軍膽顫而呼,怎麼可能!自己心目中的“戰神”就這麼死了?

整個戰場上的人,全部屏住了呼吸,目光一瞬不瞬的盯著那神來的一戟,都期盼著什麼。

這戟,還有如此使法!人們卻是真長了見識。往日聽人傳黃逍一虎四戟斬張寶,多少都有些不以為然,然今日一見,無不動容。

呂布大驚,冷汗如雨般冒了下來,自以為識破了黃逍的戟法,卻不想其招數還有這般變化,始料不及也!再想舉戟招架,卻哪還來的及,百忙中,呂布急中生智,右手方天畫戟就勢一落,斜斜的支在地面之上,左腳一蹬,在馬背上借力一滾,身子閃電一般滾落赤兔馬右側,右腳緊扣馬鐙,險險的躲過黃逍大戟的一勾。整個身體懸空而定,全靠那一馬鐙、一大戟為支點。

“哎!”聯軍見狀,長歎息了一聲,甚是遺憾,怎麼就沒中呢?反觀董卓大軍,卻也是長出了一口氣,卻顯得甚是興奮,不愧是我們心中的戰神,如此也能躲的過!

又躲過去了?這呂布還真是有一套,如此也讓他躲開了!黃逍也不見意外,哼,躲開了又怎麼樣,看我這一戟你如何躲得!黃逍閃電般在虎背上一仰身,手中大戟一順,反手一擰,挺戟便刺向懸空的呂布後心。

還有後招?!所有的人全傻眼了,這……這怎麼可能!呂布他還能躲的過去嗎?所有的人眼前不由得浮現出呂布被刺落馬下的畫面,此戟,躲無可躲矣!

好個呂布!見黃逍又是一戟刺來,大驚之下,自不敢怠慢,拼盡全身的力氣,方天畫戟猛然一收,閃電一般再拍向了地面,身子借那反作用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重生之定三國第一卷三國揚名第五十章虎牢關下戰呂布(三)
-

    黃逍左手倒提大戟,一邊駕御著嘯月向前跑去,一邊仔細的聽著身後的馬蹄聲,仔細計算著呂布距自己的距離。

    為什麼不回頭看? 逃跑者往往是奪路而逃,哪還會注意身後,所注意者,唯生路爾! 是故,大將者,百戰疆場,皆深知此習,乃經驗也。 逃跑中頻頻回頭觀望,只會讓人生起疑心,假逃,也是一門學問,如何能做到讓對方不懷疑,自己又能準確把握良機,非常人所能為也。 這也是諸如關羽的拖刀計每每能成功的原因。

    大將者,講究眼觀六路,耳聽八面風,若非如此,戰場上流矢遍布,又安有生還之理!

    近了! 黃逍心道。 右手輕輕一拍嘯月的虎頭,和黃逍早就操演過無數次的嘯月哪還有不明白之理,奔跑中一急剎車,四爪扣地,穩穩的停了下來,兩只前爪一彎,瞬間就趴了下去。

    連貫的動作絲毫沒有半點的做作,正似那馬失前蹄一般! 後面的呂布更是沒有半分的懷疑,見白虎跌倒,心中驚喜異常,此乃天助我也! 呂布哈哈大笑,雙腳一夾赤兔馬馬腹,寶馬吃痛,人立而起,“哈哈!黃逍,合該你命喪我呂布之手,明年的今天,便是你的祭日!給某去死吧!”呂布一揮手中方天畫戟,借馬下落之勢,狠命般向黃逍的後心扎了下去。

    若是呂布能看見黃逍的神情,其斷然不會如此這般,此一戟,貫注了他全身的力氣,開弓再也沒有回頭箭!

    黃逍背對著呂布的臉上,勾勒著一絲冷笑,聽得身後惡風不善,正是向自己後心扎來,卻見其一不慌二不忙,聽得那大戟只離頭頂自己一尺,雙腿微夾嘯月的肚腹,上半身迅雷般向後仰了過去,時間把握的妙到了及至,方天畫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