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呂氏皇朝 作者:諸葛清風 (連載中)

呂氏皇朝正文第五十一章招攬

--- 匯合了高蕊、小雨,慈母這才安心,若是我們來賺太史慈,也不會帶這著一個小女孩。 而小雨不愧是傳說中的開心果,沒一會就獲得了慈母的歡心,就差沒有認她做義女了。 而高蕊也是一個很乖巧的女孩子,知道我這麼看重太史慈,必定是有道理的。 所以在高蕊合理的帶動下,很快三個女人就打成一片。 這邊,太史慈和趙雲本就是很相似的一類人,他們倆到一起,可真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材。 一會討論下槍法,一會討論下弓術,有時還在馬上比劃兩下。 趙雲發現太史慈無論武藝兵法都屬上乘,立馬起了為我招攬他的心思。 在趙雲的刻意的引導下,太史慈的心,逐漸倒向了我。

    來到北海城中,太史慈本來想去孔融安排的宅子,而我卻是另外買了個宅子給太史慈。 畢竟,孔融安排的是公寓,我給的可是別墅,而且我也不想讓太史慈欠孔融太多。 慈母本來不願接受我的饋贈,可是我說,我和子義一見如故,若不是孔北海相招在先,我真不想將子義留在北海。 慈母就奇怪了,我要招子義幹嘛。 因為我們都是白身,難道我招太史慈去做家奴? 我告訴慈母,我是蔡邕女婿​​,阿布是丁原丁刺史義子,我們遊歷完,就準備去邊境助丁原平定異族。 慈母就明了了,就我們這種身份,別說是白身,就是乞丐也沒人敢小看,想當官就是招呼一聲的事,甚至連招呼都不用打,像丁原這種封疆大吏是可以自己任免屬官的。

    在北海連住了幾日,太史慈和我們十分熟悉了。 每日里切磋武藝,討論兵法,太史慈和我們都是受益匪淺。

    這天太史慈回來後,長吁道:“青州太平道益發壯大了,不久必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呂氏皇朝正文第五十二章北海孔融

--- 聽著下人來報,說是北海孔融相請,我本來以為是請太史慈的。 畢竟我只是路過北海,和孔融也沒什麼交情,孔融沒必要請我,也不應該認識我。 可是太史慈接過名帖,對我說:“兄長,北海孔融請兄長赴宴!”

    “啊!”我詫異道:“我又不認識孔融,他找我喝酒?子義啊,你是不是看錯了?”太史慈把名刺遞給我說:“兄長請看!”我一看那名帖,還真是北海太守孔融有請九原呂峰呂霸先於晚間赴宴。 我這時更詫異了,孔融這哥們高才倨傲,我就一鄉下小子,他如何知道我的? 雖然很是詫異,不過還是答應了。 怎麼說,孔融也是大儒,也是孔夫子後代。 在漢代你不敬官府沒關係,但是有兩個人你必須尊敬,一個就是皇帝,另一個就是孔夫子。

    晚間,孔府派車來接我,阿布和張飛卻吵著要跟著去。 我就納悶了,文人聚會,這兩莽夫去幹啥? 要說趙雲、趙雷、太史慈去還說的過去,畢竟人家還有點腦子,就張飛和呂布那二十五的智商,去了不是給我找事加丟人麼,更何況我還不曉得孔融為什麼請我呢。

    來到孔府,發現一個中年男子在門口迎接我! 詢問之下車夫告訴我,那就是孔融。 就看那孔融身著儒服,頭戴巍冠,白淨略長的臉,濃眉大眼,下額處一撮山羊鬍子,正被他撫弄著。 我這下可是受寵若驚了! 你想想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子,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遊玩,卻被市長請去做客,那市長還親自站在門口迎接他! 你要是那小子,你是什麼感受? 這下我可明白,黃巾之亂後,管亥把北海圍了,孔融的人找到劉備求援,劉備興奮來了句:“孔北海亦知世上有劉備?!”時候的感受了。 我可是比劉備還幸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呂氏皇朝正文第五十三章將進酒

--- 孔融看眾人介紹完了,對著僕人說道:“開席!”這孔府酒席可是讓人長見識了。 就看酒宴的氣氛是十分的融洽。 詩詞歌賦,時政要論甚至是醇酒美人,無所不談,無所不言。 而我在酒宴上也是妙語連珠,說的這些文人一起大叫:“妙也!”

    酒至半酣,孔融對眾人說道:“老夫在洛​​陽蔡府做客,常聽昭姬唱一首曲子,那曲子與大漢的樂府,風格迥異,曲調卻是十分優美。昭姬說此曲乃是霸先所做,不知霸先可否再來上一首,無論詩詞歌賦,以助酒興?”

    “昭姬!?召妓!?”我酒喝了不少,有點反應不過來,很是疑惑的看著孔融,說道:“伯父,你說什麼?”

    “嗨!”孔融說:“就是蔡家小姐啊,你未婚妻蔡琰!”

    “你說小琰兒啊,她和昭姬有什麼關係?”我問道:“我一直叫她小琰兒啊!”

    孔融一拍頭說道:“老夫糊塗了,昭姬是蔡琰及笄後起的字!可能霸先離家的早,沒得到消息吧!”我心中暗道:小琰兒不是應該叫文姬的麼,怎麼叫昭姬了。 突然我想起來,蔡琰本來是字昭姬,後來避諱司馬昭而改名文姬的,不過我想,以後蔡琰就不用改作文姬了,司馬氏如果想篡我呂家大權,我削不死他們。

    我滿臉通紅(吃火鍋熱的)端著酒爵搖搖晃晃的(裝喝多了)對眾位說:“既然孔伯父叫我來助各位酒興,那麼各位就……”我沉吟了下,就決定對著這群酒鬼盜版下李白老大的將進酒。 雖說凡是穿越的哥們沒幾個不盜版這首詩的,不過這首將進酒當真是喝酒人的心聲。 當然你要是穿越到李白揚名後,那是你倒霉。

    我大聲說道:“諸位,將進酒,杯莫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呂氏皇朝正文第五十四章糜府

--- 從孔府回到太史慈家,太史慈對我越發的恭敬了。 畢竟能得到孔融這種海內大儒青睞的人,是很值得尊敬的。 而一大早管寧和邴原的來訪,卻是讓太史慈和他母親喜出望外。 要知道在中國古代,文臣武將可是互看不爽的。 不歧視武將就算不錯了,沒有一個文人會主動和武將交好的,這種現像在宋朝後更加的嚴重。

    管寧、邴原是什麼人? 在北海、在青州有名的大儒。 雖說他們教化百姓,可是一般人想和他們親近,那是癡人說夢。 若說能和管寧、邴原做朋友的人,不是才高絕頂,就是品德高尚。 在漢代這種人一般都會被當地官府向朝廷申報保舉做“孝廉”,而“孝廉”就是一個人做官的基本條件。 當官的,在古代百姓心中,那是高不可攀的。 而像管寧、邴原這種品格高尚,致力於教育。 寧願不當官也要教化百姓,安貧樂道的人,是最受當時人尊敬的。 他們可以直接向朝廷上書提意見的,是“清流”的一種。 也可以說是那種為了改革或是糾正君主錯誤的鬥士。 往往這種人會被百姓乃至朝廷所尊敬,可是下場也是很悲慘的!

    管寧、邴原的到訪,堅定了太史慈投奔我決心,而慈母也決定去九原了。 連管寧、邴原兩個大儒都願意去九原了,她一個半截入土的老太婆,能和兩個大儒一起生,一起死。 她覺得十分榮耀。 就這樣我安排了趙雷護送趙雨、樊娟、慈母、管寧、邴原一行人去九原,並且給了他一份證明。 本來我也想叫高蕊回去的,高蕊死活不干。 本來慈母也想勸高蕊的,可是看著高蕊的那份堅決,也就算了。 這下我們一行人就剩下了我、呂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呂氏皇朝正文第五十五章糜芳

--- 不一會,糜府大開中門,糜竺帶著個小青年迎了出來。 糜竺躬身行禮道:“哈哈,霸先、奉先一別數月,不知二位可安好?”

“子仲兄,冒昧打擾,還請見諒啊。”我也拱手對糜竺說道:“來,我介紹下,這幾位是我的結義兄弟,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趙雲字子龍。”我一邊說他們幾個一邊行禮。 而我指著糜竺說:“三位賢弟,這位是徐州別駕糜竺糜子仲,還不叫糜大人!”

“霸先,恁是能作怪,還糜大人!就你我的交情,怎麼還說這些?”糜竺笑這拉過身邊的青年說:“這是我家二弟,糜芳字子芳!”

糜芳就是歷史上那個把關羽害死的二五仔。 歷史上,糜芳因未完成供給軍資的任務而被關羽責罵,心中不安,在孫權的引誘下與將軍博士仁一同投降東吳導致身敗名裂。 關羽也因為他的背叛而兵敗人亡。 後來,他果然後悔,在吳國鬱鬱不得志,他的大哥糜竺聽說他的事情後鬱鬱寡歡、憂憤至死,而他自己也在吳國悔恨不已,自身又不被東吳信任,時刻擔心東吳會把他送回蜀國或者殺害,他就在這種悔恨與惶恐中在吳國掙紮了幾年,憂鬱而死。

我圍著糜芳看了幾圈,面色有些難看。 糜竺看我的作態,問道:“霸先,我弟糜芳有何不妥?”

“呵呵!”我笑道:“還是進去說吧,不然子仲兄讓我在此給令弟看相?還是不欲招待我等?”

“哎呀,我糊塗了!”糜竺說:“霸先兄,還有諸位,請!”

糜竺領著我們來到大廳,糜芳迫不及待的問道:“先生剛才看我,好像面有不虞,不知先生可賜教否?”

“子芳啊,我喜歡看人說話。對親近人,有些話可能有些不好聽,不知你可聽的?”我向糜芳問道。

“先生盡可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呂氏皇朝正文第五十六章諸葛一家

--- 既然來到徐州,必然是要結識一些大賢的。我記得張昭、諸葛亮、陳登、陳珪、陳群、孫乾幾個三國出名的謀士,一開始都是在徐州的。 我現在就去拜訪下,順便結個香火情。 若是以後他們準備投奔明主的時候,誰想起我,只要來一兩個,我就賺大發了。

    我向糜竺詢問,是否聽過這幾個人的。 糜竺告訴我,張昭搬去吳郡了,陳珪在廣陵。 至於陳群、陳登現在還是個十來歲的小孩子。 泰山郡丞倒是複姓諸葛,好像是叫做什麼諸葛珪的,和諸葛亮有沒有關係他就不得而知了。 我心中暗笑道:諸葛亮現在應該不超過三歲,你要是知道才有鬼,不過諸葛珪,就應該是諸葛亮他老爹! 我記得這個諸葛珪是病死的,死的時候還挺年輕,應該也算英年早逝吧。 至於孫乾,糜竺聽都沒有聽過。 讓糜竺很奇怪的是,我知道張昭、陳珪並不稀奇。 畢竟這兩個人有著偌大的名氣,又曾經在大漢朝庭做過官。 在徐州,這兩位也是大族。 但是陳登和陳群就不一樣了,兩個都是只有十來歲的娃娃,就連徐州人也不一定知道,而我是如何知道的。 我只好解釋說,我路過徐州時,聽說陳登和陳群兩個人十分有才,就記下了這兩個名字,至於多大卻是不知道。

    看著糜竺狐疑的眼神,我很無奈。 我總不能告訴他,陳登和陳群很牛。 十來年後,陳登能聰明到玩死呂布和陳宮,做到廣陵太守。 陳群在三四十年後,為鎮軍大將軍,領中護軍,並錄尚書事,總攬朝政,而且他還創立了九品中正制吧! 我如果這麼和糜竺說,應該是兩個後果,一個是認為我精神有毛病,另一個就是認為我妖言惑眾,把我報官給咔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呂氏皇朝正文第五十七章諸葛珪

--- 等了沒一會,一個僕人走出來,對我說道:“先生可是九原呂峰?我家郡丞有請!”跟著僕人的引導,我們來到偏廳奉茶。我就座後,呂布、張飛、關羽、趙云四人站立在我身後。 我對他們四個說:“四位賢弟,幹嘛站著,坐。大哥面前沒那麼多規矩。”

    關羽用手撫弄著他額下長須笑道:“大哥不在乎,我等豈能不在意。在家時,我等無禮點倒也無妨,可是在外,我等豈能無禮。大哥在此,哪有我等位置,就站著吧!”就看其他三個一起點頭。 我無奈的笑笑,古代的這個禮儀是讓人很頭疼的,一個在現代隨便慣了了的人,對那麼繁瑣的禮儀實在是不舒服,不過在無力改變現實的時候,就適應他吧。

    “呵呵,賢昆仲真是兄弟情深,我甚是羨慕。”一個年約三十許,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器宇軒昂的男子走了進來。 我一看,這不是諸葛亮的形象麼? 難道諸葛一家都有這麼個偏好? 不過,我卻是忘記了,現在我也是這麼個形象,而且我比他還徹底,我手上還拿把大扇子!

    看見來人,我趕忙站起來行禮,畢竟在古代即使是再熟悉的人,你都要很客氣,不然就是失禮。 像電視劇裡那種眼睛只會看天或者亂翻的那種人,在漢代的人與人的交往中是看不見的。 傲慢也只是態度問題,也就是說語氣和神情比較的讓人不舒服。 有時候別人向你行禮,哪怕你真的看不起這個人,你也要回禮的。 比如說,關羽是很傲慢的人,但是你向他行禮,也許他會把頭往旁邊一扭,但是還是會抱拳還禮的,這就是一個人的修養問題了。

    對著這個男子行完禮,我問道:“先生莫非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呂氏皇朝 正文 第五十八章 臧戒

--- 從諸葛珪家出來,我不由的感歎道:“諸葛一家,皆是人傑。”

阿布撇撇嘴,不屑的說道:“前倨後恭,小人嘴臉。虧的大哥如此看中于他!也不知道,這文縐縐的文人有什麼好。”

“奉先此言差矣!”說話的,居然是張飛。張飛說道:“文人以教化治國,可使百姓知禮守法,而武人則是用武力保家衛國,如此文武相濟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可惜的是,現在大漢的文人,很多權力欲和金錢欲過於旺盛。有的家族,為了家族的利益,甚至可以賣國。而大漢的武人中貪生怕死或是達官貴人家的紈絝子弟居多,這些人往往還看不起那些寒門出身真正勇武的人,並且排擠他們。其實文人武人應該相互合作,這個國家才能富強,就像藺相如和廉頗的將相和中說的一樣。”

“藺相如是誰?”阿布問張飛道。張飛差點跌倒在地,張飛對著呂布無奈的說道:“奉先啊,你多看點書吧,就你這樣,以後怎麼辦啊!大哥有你這個親弟弟,我想也是很頭痛吧!”看著張飛的苦臉,阿布在一旁偷偷的笑。

我看著阿布搖搖頭,阿布這小子,現在越來越會搞怪了。《史記》這本書,我和阿布都看過。畢竟無論是蔡邕還是我家,亦或是賈詡家,也都算的上是小世家。搞本比較普通的書,還是很容易的。不過,要是想搞本兵法戰策這一類的書,那卻是很難了。要不然,像歷史上的關羽為什麼整天抱著本《春秋左傳》讀個不停呢,而且這本《春秋左傳》好像還是張飛送他的。要不是因為書太難搞,關羽也不會反復的閱讀一本書了。不然,你真當以為關羽的刀法是從《春秋左傳》裡悟出的春秋刀法不成?

關羽讀《春秋左傳》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呂氏皇朝正文第五十九章臧霸

--- 沒多久,趙雲和臧霸帶著酒菜回來了。 布好桌子,我們幾個坐下飲酒。 本來臧戒是不想讓臧霸上席的,可是我說:“我觀臧兄之子也是英才,如何不能同席?”臧霸也就上桌了。 席間,關羽和高蕊也來了。 我叫高蕊自己弄點吃的,然後去後面收拾間房間,晚上在這休息。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臧戒和我們也算熟識了,那話夾子也就打開了。 臧戒感慨道:“想我臧戒,立志濟民,可年過三旬,尚無尺寸之功,只是垂垂老矣!”

    我笑道:“臧兄既然立志濟民,如何說如此之話。要知道現今天下紛亂,不久將是英雄用武之地,臧兄正是壯年,何愁不能建立功業!”

    “哦?”臧戒問道:“呂兄,此話怎講?”

    “臧兄觀那太平道,如何?”我夾了口菜,向臧戒問道。

    臧霸說:“包藏禍心,不久後必反!現在已經有偈語說:'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我想此必是太平道所傳!”趙雲、關羽相視一眼,點了點頭。 阿布卻是叫道:“竟然和大哥說的一模一樣,你小子不錯!”

    “哦?”臧戒笑道:“不知道霸先是何時所言?”

    “我大哥在七年前與蔡邕所言,連這偈語都說出來了。”阿布驕傲的說。

    這下臧戒吃驚了,七年前太平道才興起,百姓都當他是和左慈、於吉等人一樣,造福百姓的。 而那時的我就開始警惕起太平道了。 而且看我的年紀也不過二十出頭,七年前,我才十三四歲,就有這般見識…想到這,臧戒不敢想下去了。

    我看著臧戒的表情說道:“看來臧兄也是讚成宣高所言!即是如此,臧兄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太平道一反,臧兄的功業不就來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呂氏皇朝正文第六十章逐虎過澗

--- 帶著臧霸從徐州出來,我們直奔潁川而去。 現在我手中的武將絕對是夠爭霸天下了。 可是文士卻是只有一個還不知道現在在哪的賈詡。 而且賈詡會不會投奔我,那還要另說。 要知道賈詡這隻老狐狸,只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才會投效,若是有一點不對勁,他肯定是先保護自己的。

    潁川是東漢末年到三國前期文人謀士匯聚之地。 若是說到出名的那幾個,凡是喜歡三國的都應該耳熟能詳。 郭嘉、戲志才、陳群、鍾繇、荀彧、荀攸皆在於此。 正是這幾位,奠定了曹*北方霸主的地位。 可惜的是,郭嘉、戲志才等人都是英年早逝,而荀攸、荀彧又被曹*猜忌。 若不然,劉備、諸葛亮是否還有出頭的日子,就不得而知了。

    潁川離徐州還是蠻遠的,既然是遊歷,當然是一邊遊玩,一邊歷練了。 你看那阿布閒著無聊,拿出射日弓在那玩。 張飛、關羽、趙雲、臧霸幾個都去試弓了。 不過除了臧霸,其他幾個基本都能把那弓拉滿,但是能射幾箭就不得而知了。

    就見阿布抬起射日弓,'嗖'一箭射落了一隻野雞,又'嗖'一箭,釘死了一隻兔子。 張飛拎過野雞和兔子,對阿布說:“奉先箭法真是如神啊!”聽著張飛的前半句,阿布那個得意啊。 然後就听張飛說:“都是從屁股射進去的,還真準!”然後張飛用十分無良的眼神看著呂布。 阿布心中那個鬱悶,便對張飛說道:“好你個二環眼,敢說哥哥的不是,看哥哥如何收拾你!”

    原來,呂布和張飛雖然關係很是不錯,可是張飛老是和呂布做對,而且有時候還叫呂布做'小白臉'。 呂布一氣之下就想給張飛起個外號。 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