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台中] [中部]台灣第一 玉山登頂 3952公尺賞日出

[中部]台灣第一 玉山登頂 3952公尺賞日出

「中部」台灣第一 玉山登頂 3952公尺賞日出

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是台灣也是東北亞的最高峰;攀登玉山是許多人的夢想。從塔塔加鞍部登山口至玉山主峰,全長近11公里,登頂的過程中,我看見了高山的獨特風采、排雲山莊的落日雲海,更在玉山山頂迎接最高的日出。報導╱吳孟芳 攝影╱陳志淵


早上8點30分我們在嚮導小松的帶領下,由塔塔加鞍部(海拔2610公尺)啟程,朝玉山「排雲山莊」前進,這段約8.5公里的路程並不難行,讓我們不疾不徐地欣賞沿途風光。
背著行囊前行,玉山之路遠比我想像中好走,雖然啟程不久即遇陡上的之字形路段,但度過後便能到達「孟祿亭」休憩。孟祿亭也是溫帶林與寒帶林的交界處。


      
      
  在標高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眼見旭日東昇,景象令人難忘。合成照片   
眺霧淞 賞絕美白木林
距登山口約莫5公里處的西峰下觀景台,設施寬敞,許多登山客在此用午餐。觀景台的展望佳,能遠眺玉山主峰,由於當日天陰、氣溫低,即便沒有藍天白雲相襯,我們仍看見霧淞籠罩的玉山,於寒風下施展傲人的姿態。此外,白木林在觀景台週遭矗立,景象孤絕而淒美。
山徑沿途常見生長於海拔2500公尺至3200公尺的台灣鐵杉,如雲狀般開展的樹冠、彎曲多分枝的樹身,替山林增添了壯麗色彩。穿越斷崖地形後,我們到著名的大峭壁。板岩峭壁看上去陡斜而壯觀,一旁告示牌說明,峭壁是台灣受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擠壓隆起最好的證明,巖壁上能看見海中生物化石與水波痕跡。只是我們找了半天,卻什麼也沒看到。
排雲落日 驚豔四射
下午1點30分,我們抵達了排雲山莊。有些登山客會在排雲山莊稍做休息,繼續前往玉山西峰,我們選擇停下腳步,喝杯現煮的薑茶,品味這海拔3402公尺的山林美景。
冬季高海拔的氣溫,冷冽得令人招架不住,得趕緊加穿保暖衣物。站在排雲山莊後方岩石上,波瀾壯闊的雲海在眼前洶湧翻騰,氣勢萬千。時近傍晚,夕陽西沈,炫麗彩霞在落日沒入雲層後將天際染成橘紅,光彩奪目令人驚豔。
寒風中登頂 迎日出
凌晨3點多,我們在嚮導小松的督促中起身整裝,他由清澈的星空判斷今日會是晴日,不願錯失全台灣至高的日出景觀,4點前我們便已踏在通往玉山主峰的路徑上。寒風驅離睡意,雙頰感到高山冰冷的氣息,但抬頭可望的滿天繁星,美得讓我無從埋怨起。從排雲到玉山主峰2.4公里的路程,大多是上坡段,加上空氣稀薄,走來相當費力。尤其最後的400公尺,陡峭、風又大,直令人想放棄。
然而,所有疲累與質疑,在登頂那刻滅絕消失,站在海拔3952公尺的台灣之顛,我們不能免俗地舉杯慶祝。展望四周,玉山群峰盡收眼底,再看到旭日緩緩東昇,內心竟激動不已。


      
      
  下山途中回望,發現登頂的最後數百公尺是如此的陡峭。   

        
      
  被喻為「身死而形在」的白木林,看上去絕美而孤淒。   

      
      
  即便有些俗套,但在玉山標的前舉杯慶祝是一定要的。   


      
      
  枝幹曲張的「玉山圓柏」,分佈於3400公尺以上的高山。   

        
      
  大峭壁是台灣由海底隆起的最佳證明。   

        
      
  登頂玉山前得經碎石坡,得靠鐵鍊輔助才能順利攀爬。   
當地住宿
排雲山莊 全方位中繼站
海拔3402公尺的排雲山莊,是攀登玉山群峰的重要中繼站。平日提供90個床位、逢週五與 六、日加增40個露營床位,給登山客歇息。
有人暱稱排雲山莊,是5星級的登山山屋,卻也有人抱怨床位太小、太擁擠。雖然排雲山莊住宿條件不若平地,沒得洗澡、廁所在外頭、晚上8點就熄燈,夜晚還會有人打呼,沒有什麼睡眠品質。但對我而言,在高山上有個遮風避雨的所在,已覺得該心存感激,甚至還有個廚房,讓我們在高山上用餐更為溫暖。
紀念章 登山留回憶
除提供登山客住宿外,排雲山莊也肩負著前線救援工作,如遇意外發生,值班人員能就地利之便在第一時間趕往現場處理。
尤其在天寒地凍的冬日,登山客易發高山症狀,山莊裡備有血氧飽和濃度儀,定期補給高濃度氧氣瓶,以備不時之需。醫療器材不用沒關係,但來到排雲山莊,別忘了蓋紀念章,為登玉山留下一個排雲回憶。


      
      
  位於海拔3402公尺的排雲山莊,是高山上不可多得的登山山屋。   

        
      
  到排雲蓋個紀念章,做為到此一遊的最佳證明。   

        
      
  嚮導小松特地為我們料理的「麻油排骨雞麵」。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