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財佈施得財..法佈施得智慧..無偎佈施得健康長壽

財佈施得財..法佈施得智慧..無偎佈施得健康長壽

淨空法師談佈施
*我跟諸位說,我學佛的確得力於了凡四訓,我在民國四十二年剛剛接觸佛法,朱鏡宙老居士送我這小冊子給我,我愈看愈有道理,愈想愈有道理,章嘉大師教給我放下,我真幹了,認真的去佈施去舍,他老人家教我學六年,到六年的時候,我把我這些財物舍得幹乾淨淨,只剩下幾套(二、三套)換洗衣服,一床鋪蓋,什麼都沒有了,舍得幹乾淨淨,舍盡了之後就有感應了,差不多有些事情自己好像預先就會曉得,有感應,到以後心裏面想要什麼東西,那個東西就會現前。我是從小就喜歡讀書,愛好書本,所以我收藏的書很多,書本幾乎跟我的生命一樣,我那時候統統佈施得幹乾淨淨,因為我除了書藉之外沒有別的東西,沒有出家之前我大概有三萬卷書,全都舍盡了,以後我是想念書,想要什麼書,那個書就有人送給我,而且都是很好的版本,你看我不是舍得幹乾淨淨嗎?你看看這些書擺在此地,心裏動個念頭想要個什麼書的時候,它就來了,別人想不到,我都能想到,感應道交,有求必應換句話說,你要有膽量,相信福報愈舍愈多,你所來的時候愈多,你要是不肯舍,永遠就只有這麼多,用完了就沒有了,你們只曉得那個金錢擺在銀行裏生利息,靠不住啊!會貶值的,佈施掉所得來的利息不會貶值,永遠靠得住的,為什麼不肯佈施?為什麼不肯舍呢?你要把了凡四訓真正念通了,你才曉得這是真的,不要認為舍掉了就沒有了。愈舍愈多,你的財富是財佈施得來的,你的健康長壽無是畏佈施得來的,你的聰明智慧是法佈施得來的,佈施是因,富貴、智慧、健康、長壽那是果報,你不種因那來的果報,你現在得的果報是你前世種的因,你這世再不繼續種,你這果報享完了,就沒有了。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知道怎樣修才得什麼樣的果報。此地是教我們得明心見性成佛作祖的果報,那要得清淨心,一種平懷裏面,智慧福德,統統俱足,是圓滿的不是欠缺的,是圓滿的福報。所以諸位不要害怕,我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就是什麼都有了,什麼都不欠缺,這個多自在,這個裏面有很深很深的道理,我們要細細的去想。

*一般人,為什麼聽到佛講善因善果,不敢去做?是對於因果的理不清楚,信心不夠,如果搞清楚,就有膽量放心去做。臂如財佈施,我的財物統統佈施光了,明天吃飯怎麼辦?這很現實,明天到哪里吃飯?一想到明天,佈施的錢要留一點,明天還要吃飯;想到還有後天,還有以後,舊不敢佈施了。這是事理不清楚。我常勸同修三善根的培養,先把《了凡四訓》念三百遍,對因果報應的事理,會有信心 `有膽量。佈施是修因,福報自然現前,因緣報應絲毫不爽;你越害怕,越不敢佈施,你的福報越有限。

*功德是可以回向的,回向對自己而言,是拓開心量,把我們無始劫來執著分別的習氣掃乾淨。我所修的功德,統統不要;我所修的功德,讓大家去享。不要功德,功德更大。不但功德丟不掉,福德也丟不掉。你命裏有一百萬,把一百萬統統佈施,過幾天,一百萬又統統回來。為什麼?這是你命裏有的。命裏有的丟不掉,命裏沒有的保不住。中國大陸供的財神範蠡,是會賺錢會用錢的模範,有智慧又有福報。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有兩位幫手,一是範蠡,一是文種。二十年後,越國復興,滅掉吳國。此時,範蠡認為國王能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於是改名換姓跑掉。。。。。。。範蠡改名陶朱公,做生意發大財,把財產全部佈施,救濟貧苦難民。錢財散盡,再做生意,沒幾年,又發財,也照樣散財,三聚三散。此說明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裏有的決定是有;命裏沒有的,不要強求,是求不到的。命裏有的,丟也丟不掉,所以你佈施,財富還會再來,而且會來得多一點,好像是利息一樣。知道這事實,你才有膽量大膽去佈施。但是不能存僥倖之心試試看,認為一本萬利,一試,財富就沒有了。要用真心修佈施供養,這是修福。。。。。。。我們修集的功德,回向一切眾生,功德也是越回向越大,因為心量大。心量大,功德也轉大,一切法隨心轉。若不回向,念念為自己,心量小,功德也就有限。佛陀教給我們,不管修大的功德或小的功德,乃至於毫髮之善,都應當回向菩提 `回向眾生 `回向法界。這是拓展我們的心量,圓滿修行的功德。

*福報有很多種,佛在經上歸納為三大種:財富 `聰明智慧 `健康長壽。長壽且健康,不須別人照顧,是真正的福報。佛告訴我們,三種福報是果報,不修因,你怎麼會得到果報?「財佈施」得財富。世間大富貴人家,命好 `走運,做什麼都賺錢;你去做就不賺錢 `賠本。實在講,不是機會 `不是好命 `也不是聰明智慧,是他過去生中修的因,這一生中他應得這個果報。以自己的財物佈施供養,你的財富的果報永遠享受不盡。現代,指望兒女養老是靠不住的。世間人以為身邊存點錢財才靠得住,萬一遇到意外災害,如火燒 `大水漂 `被盜賊偷,錢財丟掉,你怎麼辦?還是靠不住。存在銀行也不可靠,銀行也會倒閉。最可靠的是修佈施,把財富佈施供養一切大眾,這種儲蓄靠得住。自己需要時,有別人佈施給你 `供養你。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認為不保險,不敢做。不敢做就是不信佛,因為佈施得財富是佛說的。有錢就佈施,佈施得幹乾淨淨,心裏就真快樂,到時候「佛門之中有求必應」,想什麼,東西就來。我二十六歲學佛。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是真的,但是要會修,要知道修因,你不要害怕,要相信佛,佛不欺騙我們。」我聽老師的話,生活非常節儉,省下的錢佈施,用來放生 `救濟貧病者醫藥費,多餘的錢買書。一直到現在,還是這樣佈施。前年在美國德州,同修想在那裏建道場,是好事,但是我身上沒錢。念頭一動,不到三個月,有很多人送錢來,建佛堂的錢居然有了。那個房子是佛菩薩建的。錢財若是用在弘法利生,是最適當的。我學佛,聽老師的話,依教奉行四十年,我自己得到的感應,真的是有願必成。福一定要種在福田上,弘法利生是福田。我的錢都用在印經。「法佈施」:有機緣,把自己修學的理論方法,所得到的好處,向大家報告,讓大家也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修學,這叫法佈施。最近幾年,我到全世界各地講經,普遍介紹淨土宗,這是法佈施。「無畏佈施」:眾生心裏有疑惑 `有恐怖 `有困難,我們有能力幫他解決,使他心裏得到平安,身得到安穩,這一類的幫助,叫做無畏佈施。修財佈施得財富,修法佈施得聰明,修無畏佈施得健康長壽;三種果報我們都要,則三種佈施要認真修學,才能得殊勝果報。若不休因,每天求佛菩薩保佑,給你這些福報,是沒有這回事的。佛菩薩教我們修因,修因得果。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一般人只曉得財佈施得財富,法佈施得聰明智慧,不曉得果報裏還有圓融,那就是專心修法佈施。有智慧,你不會貧窮;有智慧,你一定會調神調心,就會得到健康長壽。由此可知,世間最寶貴的不是財富,是智慧。。。。。。。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現在有許多年歲大些的人都給自己留一筆醫療費。而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天天想老 `想病,怎麼會不老?怎麼會不病?如果把念頭轉一轉,把醫藥費都拿去救濟貧苦的病人,你就不會生病了。為什麼不會生病?沒有醫藥費!學佛要學這些智慧。

*我不生病是因為我知道因果報應,所以我把醫藥費都捐出去了,這多自在!決不可吝嗇 `慳惜,真正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天天想自己老病,真的把自己給毀了。

*舍就有「得」,不舍就不「得」。

*古德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一生所造的善業 `惡業不相舍離,一切功名 `富貴 `財物一樣都帶不走。真正覺悟的人,曉得修能帶得走的,帶不走的不必理會,不必多費精神。

[ 本帖最後由 億載金城 於 2007-11-25 20:40 編輯 ]

TOP

謝謝分享
以前就聽過"了凡四訓"這本書
一直沒仔細想過
應該要找來看看才對

[ 本帖最後由 miamia 於 2008-4-18 12:05 編輯 ]

TOP

受益良多~謝謝分享~
每天晚上8點我都會準時看淨空老和尚的電視弘法,有空我也會上淨空老和尚的網站看看,不知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呢?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