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朝山

朝山

朝山  

  

                                    
  朝山是佛教徒至名山大寺進香,以懺除業障或還願的朝禮行為。又修行者為了表示求道的虔誠,常以跪拜﹝三步一拜﹞方式朝禮聖跡。

  相傳古印度即有『巡禮』的習俗,『巡禮』,就是指巡迴禮拜佛、菩薩、祖師等之聖跡。在印度有巡禮八大靈塔的風氣,在我國也有朝禮四大名山的習慣。

  虛雲和尚為了報答雙親的養育之恩,曾於四十三歲時﹝光緒八年﹞從普陀法華庵起香,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山,經歷三年圓滿。

  佛光山為了增進佛教大眾的信心,加強道友感情聯繫,縮短南北距離,以達到淨化人心,特於一九七四年九月發起組織『佛光山朝山團』,帶動信徒朝山禮佛,信徒朝山期間,除至各殿堂巡禮外,並有佛學講座等,以提升信眾的信仰層次與精神內涵。因此,朝山團的成立,不僅接引了廣大的信眾進入佛門,同時也為佛教帶來了朝氣,使佛教走入人群,走向社會。

  朝山拜佛的意義,在於:

  從山下拜到山上,越拜越高,如同步步高陞。

  從山外拜到殿內,表示平時除注重心外,也注重到心內。

  從一人拜到萬人,表示愈聚愈多,越多越有。

  從貢高拜到恭敬,越恭敬越有佛法,越有佛法,越有快樂。

  人與人的往來要靠書信,通電話,禮物的交際;而我們與佛祖的來往交流,則靠朝山拜佛。所以,朝山是:

  一步步的禮拜,就像是到電信局打電話給佛祖,談話接心。

  一步步的禮拜,就像是收訊的收音機,在接受佛菩薩的音訊消息。

  一步步的禮拜,方寸間的心藉此昇華,如大海虛空,使人格更高超,心量更寬闊。

  一步步的禮拜,朝山功德都以存入大家心中的功德簿上。

  ﹝一﹞朝山應有的態度:

  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朝山呢?

  1. 用感恩心朝山:對於佛陀和古德的恩澤,我們必須發自內心深深的感激,從感恩心中,才能真正體會他們的偉大,以及弘化眾生,紹繼如來家業的慈心悲願。

  2. 用慚愧心朝山:『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我們應該懺悔自己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深重,以致不聞佛法,不值佛世,還在生死海中輪迴,以慚愧心來禮拜大覺者的佛陀,並懺除自己的業障。

  3. 用思齊心朝山:從緬懷佛陀與古德,我們除了生起慚愧心外,更必須向先賢看齊,實踐『知恩報恩』的行為,秉承前人的遺志及教法,使佛法發揚光大,流傳到後世,讓更多的眾生因佛法明燈的照亮而得到光明。

  4. 發恭敬心朝山:恭敬心是學佛者不可或缺的,因為『佛法從恭敬中求』,我們發心朝山,禮敬諸佛,親近善知識,也必須心存恭敬,才能獲益。

  5. 發大信心朝山:『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學佛的首要條件,所以我們要以堅定的信心,信仰三寶的真實、功德和智慧,才能真正地深入佛法;同時堅信自己將來也能成佛,同釋釋迦牟尼佛一樣坐道場、演法義、度眾生。

  6. 發菩提心朝山:這是從追求佛道的決心中發出的。菩提就是成就佛道的心願,不發菩提心,無以成佛道,所以應發菩提心,發長遠心,追求佛道永不退轉,而朝山的機緣,讓我們在修學佛道的歷程中,藉由瞻仰佛陀聖跡,引發深刻的體驗,發起無上的道心。

  ﹝二﹞朝山的功德:

  1. 廣結法緣:朝山總以朝禮佛教名山聖地為目標。如:大陸的四大名山,因為法緣殊勝,往往是菩薩示現的道場。所以凡是朝山者,能以虔誠、懇切的心朝禮,即能感得種種瑞相;再者大家都是為求法而來,非常的殊勝難得,彼此可以共結法緣。

  2. 消除業障:所謂修行,不外『隨緣消舊業,增進福慧』。但業障深重,若不經一番身心磨練,何得消除?因此,以身心合一,五體投地,三步一拜的朝山方式,最能啟發清淨心;藉由恭敬拜佛,身心的懺悔,來滅除罪業,所謂『禮佛一拜,罪滅河沙』。

  3. 折伏我慢:禮佛一方面可消除業障,增加福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折伏我慢,尤其三步一拜朝山時,

  4. 增進道心:『修行』是一條艱鉅的道路,若不能抱持『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之心,往往是徒勞無功的。如何培養堅定的道心是很要緊的事。朝山可以培養道念,當你從遙遠的地方一路向聖地時,如果途中經不起種種考驗,如何能到達聖地呢?因此朝山時,正好是考驗道心和毅力的時候。

  此外,在《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中記載,能恭敬禮拜如來的人,可以獲得五種殊勝功德:

  1. 形像端正:因見佛相好,心生歡喜,以此因緣而得相貌端正。

  2. 妙好音聲:因禮佛稱念『南無如來佛』名號,而感得妙好音聲。

  3. 財寶豐盈:若以散花、燃燈等佈施供養如來,以此因緣獲得大財富。

  4. 生長者家:以心無染著,合掌長跪,至心禮佛之行,來世得生尊貴長者家。

  5. 得生善處:因廣修恭敬禮拜如來,所獲功德,得生善處天上。

  朝山拜佛,從娑婆拜到淨土,從凡夫拜成聖者,從污穢拜到清淨,由身體的健康拜到心靈的健康,從山下拜到山上,從曠野拜到殿堂,從外面拜到裡面,從遠處拜到近處,從黑暗拜到光明,每一個朝山拜佛的功德種子種下去,比必能開花結果。《法華經》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三﹞朝山的感應:

  在民初有一則『南海活觀音』的故事。

  過去有一個屠夫,生性暴烈,甚至對自己的老母親也大聲喝斥,動輒拳腳。有一天,他聽說普陀山有一尊活觀音非常靈驗,決定發心去朝拜。這位屠夫到了普陀山,到處找不道到活觀音,就請教住持老和尚:『活觀音在那裡?』

  『活觀音已經到你家禮去了!』老和尚回答說。

  『活觀音長得什麼樣子呢?』

  『啊!衣服反過來穿,鞋子倒過來踏的,就是活觀音,你趕快回去,一定可以看到菩薩。』

  屠夫一聽,日夜兼程急急忙忙趕回家裡,到家已是夜半人睡的時候,急促粗魯的叫門:『快來開門哪!我回來看活觀音!』

  睡夢中的老母親忽然聽到兒子的吼叫聲,驚悸地從床上爬下來,深恐開遲了,要挨兒子的打罵,慌忙黑暗中,衣服穿反了,倒拖著一雙鞋子,匆匆忙忙來開門。兒子一看一個反穿衣,倒踏鞋的婦人,倒頭就拜:『您就是活觀音!您就是活觀音!』

  這位老母親知是菩薩感應,於是把握機緣,訓誨一番。從此以後,屠夫痛改前非,變成孝子。由此可見,朝山禮佛不僅有諸佛菩薩、護法龍天為我們加持,同時從朝山禮佛中,可以拜出和諧、信心、平安、健康、幸福、清淨、智慧!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