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怎樣與人同處

怎樣與人同處

與人同處經過一個很長的時期,能夠不使人受痛苦,不使人被絆倒,不使神的名受羞辱,不在自己與別人中間發生糾紛和沖突,真不是一件容易作的事。本來各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缺點,而且大多數的人又都是任性,充滿了自私、虛偽、驕傲、貪婪、嫉妒。不用說不信的人,就連基督徒中間又有多少不是屬乎肉體的呢。與這些人同處,三日兩日,尚可以戴著假面,暫時敷衍,及至時期一長,真面目都顯露出來,於是甲使乙受了痛苦,丙被丁所絆倒,戊譏誚甲還不如不信主的人,甲和丁成為一派,乙與丙和戊又聯合起來對抗甲和丁。不用說幾十幾百個人同處會發生事故,就連四五個人同處日久都不免惹起糾紛。雖然這是到處可見的現象,但神卻要他的孩子們“竭力與眾人和睦”。他要他們不論與什麽人同處都不使人受痛苦,不使人被絆倒,不使他的名受羞辱。他更要他們與別人中間不發生糾紛,不論到什麽地方都能使人與神和好,使人與人和睦。
  一個聖徒如果要這樣使神的心滿足,使神在他身上的希望能以達到,他不但必須除掉一切的自私、虛偽、驕傲、貪婪、嫉妒、任性,而且需要舍己,學習饒恕、忍耐、體恤、自卑。學習這些事的時候不免多有艱難、困苦、眼淚、傷心,但及至學成以後他便在神和人的面前成為極貴重的珍寶。閱者中間如果有人希望作這樣的人,就請註意以下的一些事。不論與家中的人同處,與親族鄰舍同處,與同學同事相處,這些教訓都一樣的適用。
  不論與什麽人同處,總要定意寧可使人虧負我,我總不虧負人。
  不論與什麽人同處,總要凡事真誠。存真誠的心,說真誠的話,作真誠的事。說謊作偽是人和人中間許多糾紛的起源。越是聰明人越需要註意這件事。
  不論與多少人同處,總要存心公正,一視同仁,不可特別與一兩個人親近,卻與其他的人疏遠。尤其不可袒護自己所愛的人,一有這種情形,勢必引起別人的嫉妒,許多糾紛就因此發生了。父母對子女,師長對學生,上司對屬員,兄弟,姊妹,同學,同事,彼此中間都必須謹防這種情形。
  不要以自己的長處驕人,也不要輕看那些多有短處的人。神給你長處,為的是叫你去幫助那些多有短處的人。
  與人同處,要多顧念別人的事。竭力體恤別人,幫助別人,服事別人,甘心作別人的仆役。
  不可向比你軟弱或比你地位低的人輕易發怒,叱喝他們,給他們難堪。這不只使他們受痛苦也使你自己受損害。
  要心寬量大。無論別人怎樣虧負你,怎樣藐視你,怎樣批評你,怎樣忌恨你,怎樣損害你,總不要介意,不要放在心中。要樂意饒恕他們,容忍他們,正像神饒恕我們容忍我們一樣。
  不要輕易聽信別人所說批評論斷毀謗的話,自己更不可說這樣的話。人和人中間許多糾紛事故都是由人的嘴造出來的。
  總不要想站在別人的上面,叫別人尊重你;要甘心站在別人的下面,尊重別人。只有甘心站在別人下面的人才配站在別人的上面;只有肯尊重別人的人才配得人的尊重。
  自己有了什麽錯失,應當坦白承認,切不可設詞遮掩;有人責備勸導你的時候,要存著謙卑感謝的心領受,切不可羞惱拒絕。
  有什麽好處利益,讓別人去得;有什麽危險患難,要自己來擔。
  性情暴躁言語激烈的人應當特別留意改正自己這種缺點。有些人在其它的事上都可愛,就因為有這一樣缺點,與人同處,就總使人受痛苦,總與人不能和睦。這真不是一件小事。
  與人同處不可有虛偽的客套,但總要彬彬有禮,舉止中節,使人在你的動作舉止上沒有可挑剔的地方。
  不要以你個人的生活狀況作為標準去批評別人。人的體健不一樣,習慣不一樣,家境不一樣。你可以吃得很粗的飯食,但你不能斷定人都該吃這種飯食。你可以穿破舊的衣服,但你不能斷定人都該穿這種衣服。你可以住草房睡土炕,但你不能斷定人都該住這樣的房,睡這樣的炕。你的身體忍受得了的,別人也許忍受不了。你習慣了這種生活,別人也許一點都不習慣。別人的生活按你看是奢侈的了不得,在他也許已經是極大的犧牲,極大的舍己。同時你的犧性也許還遠不及你所批評的人。用自己的生活狀況作標準去批評別人,不只是極無知的行為,也是使你總不能與人和睦的一個原因。
  愛別人,要看作自己當盡的本分。得人的愛,受人的幫助,要看是別人待自己的恩情。自己待別人有好處不要記念,別人待自己有好處不要忘記。
  要愛惜別人的東西比愛自己的東西更甚。好好幫助別人愛護保守。不可粗心損壞,不要輕易借用,更不可向人索取,連貪愛的意念都不可起。許多人與人同處發生糾紛,就是因為在這一點上遭了失敗。
  別人如果損壞了你的什麽東西,不要為此難過生氣,更不要為此與別人爭吵不和。損失了東西是小事,心靈受損害,使別人受痛苦,傷了別人對你的愛心和感情,這種損失是無法補償的。
  若是你願意藉著你與別人共營的生活榮耀神,幫助人,你必須準備著舍棄你的尊榮,你的財物,你的安逸,你的愛好,你的個性,你的成見;除了神的旨意和真理以外,你個人的什麽好處都必須準備犧牲。這種犧牲當時也許是一種極大的損失,但不久你必定會看見這種損失變成了神的榮耀,別人的好處,和你自己的幸福。
  不可輕易信任人,輕易信任人不免受人的欺哄。但也不可輕易猜疑人,許多的禍患糾紛就起源於猜疑。其實本來什麽事情也沒有,就被那些自作聰明的人從自己那多疑的心境中造出無窮的禍患來。頭腦簡單的人容易信任人,頭腦聰明的人容易猜疑人。輕易信人的結果不過是自己受些外面的損失。猜疑人的結果卻使自己心中充滿了苦惱不安,還使別人受到無窮的痛苦連累。比較起來還是頭腦簡單的人少受些苦少害些人呢。聰明卻不輕易猜疑人的人才真是智慧人。
  當愛人,也當接受別人的愛,才能使人更多愛你。比方說,一個人出於愛心留你吃飯,你恐怕虧負人,便不肯吃,或是一個人送你一件禮物,你恐怕虧負人,便立時回送他一件禮物,這都無異於告訴他說:“我不接受你的愛”。這樣便傷了那個人的心,使他再不能愛你。你的存心也許是好,但你卻作了一件無知的事。希望得人的愛是不好的事,拒絕人的愛也不好。存心想虧負人是不好的事,不肯接受人的愛也不好。
  性情急躁的人無論說什麽話作什麽事,要遲緩一些,恐怕別人趕不上你。性情遲慢的人無論說什麽話,作什麽事,要加快些,免得使人因為等候你以致著急。
  你得了好處的時候肯與別人同享,你遭遇禍患的時候別人才肯與你同當。
  與別人同處總當尊重別人的自由,不然你便永遠不能同人和睦。有些愚妄的人與別人同處總願意幹涉別人,叫別人在一切事上都服從他,甚至與他毫無關系的事,他也要去幹涉別人,指揮別人。結果弄得人人厭惡,人人遠離,真是糊塗到極點的事。
  無論見別人得什麽好處;總不可存嫉妒的心。嫉妒人的人永遠不要希望能與人同處得好。
  與人同處如果有一個時期過分的親熱,將來一定有一個時期要特別的疏遠,要避免將來的不幸,還是現在不要過分親熱。“人情淡始長”,“友如畫梅須求淡”,都是這個道理。
  頭腦簡單模模糊糊的人多數都能和人同處得來。惟獨那些聰明機警的人倒總是同什麽人都處不好。這並不是他們的聰明害了他們,乃是他們的驕傲,狂妄,自私,虛偽,猜疑,嫉妒,害了他們。如果他們肯謙卑,誠實,真摯,慈愛,他們一定能比其他的人與人處得更好,也更多得人的敬愛。
  多愛人才能多得人的愛,多敬人才能多得人的敬,多寬容人才能多得人的寬容,多體恤人才能多得人的體恤。你發出去的是什麽,你得回來的也是什麽。這是與人同處最重要的一個原則。
  一個像主耶穌的聖徒與人同處,當使人愛他,同時又使人怕他。愛他,因為他事事愛人,體恤人,幫助人;怕他,因為他對於人的罪惡沒有少許的姑息寬容。
  看自己的時候要多看自己的短處,看別人的時候要多看別人的長處。用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寬恕自己的心去寬恕別人。
  “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太七章十二節)。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