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藏傳佛教 [伽藍菩薩]

藏傳佛教 [伽藍菩薩]

2007-10-24 00:46藏傳佛教傳承裡,於白教尊奉為噶瑪漢神,紅教是密宗本尊馬頭明王之眷屬紅面獄主,又稱紅司命主;也曾做過藏地護法“尚論多傑東都”等很多護法形象。何謂伽藍?   伽藍,是梵語僧伽藍摩的簡稱。華譯眾園,為僧眾所住之庭園,即寺院之別名。漢意譯為「僧院」、「僧園」,包括了寺院的建築物及寺院的土地,園圃的總稱。伽藍者,即佛寺,為守護佛寺之神,形貌威猛,手持斧,為佛教中的護法神,中國蜀漢時義臣關羽死後亦為後人尊稱「伽藍尊王」、「護法爺」。伽藍菩薩與關聖帝君帝君姓關,名羽,本字長生,又字雲長,俗稱關三郎,美鬚髯,三國蜀漢河東人,成神於後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 十二月七日 ,同長子「平」於臨沮(今湖北省當陽)全忠孝,享壽六十。現任 玉皇大天尊,尊號 玄靈高上帝,龍潛時任南天文衡聖帝,本相乃  關聖帝 君,又稱協天大帝,俗稱武聖 關公,民間生意人普尊其為武財神,儒門學子又尊奉為五文昌之ㄧ,鸞門即尊為 關恩主,領袖眾神開壇闡教,佛教則尊稱為伽藍菩薩,在藏傳佛教傳承裡,於白教尊奉為噶瑪漢神,紅教是密宗本尊馬頭明王之眷屬紅面獄主,又稱紅司命主;也曾做過藏地護法“尚論多傑東都”等很多護法形象。帝自成仁後,歷代均有封謚,其最後封稱為「忠義神武靈祐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享春秋二祭。民國三年,與岳飛合祀,用示尊崇,成為曠古蓋世「武聖」之最,與「文聖」孔夫子並重,而稱為「關夫子」。關公的信仰在中國的民間信仰中極為普及,家中如有不乾淨、不安寧、鬧鬼魅、精靈邪魔干擾的現象之善信大德,只要您誠心的供養、禮敬及祈求 關聖帝 君(關公),那必能得到關公的護佑,所以關公又有「三界伏魔大帝」之稱號。相傳關羽當初被超度到忉利天宮時(即玉皇大帝的天宮),玉帝非常賞識關羽的天地浩然正氣,以及其至忠至義的德行,故玉帝封關羽為南天帝君,且與玉皇大帝並肩而坐,在天界的天人又稱關公為「左玉皇」。「伽藍神」,就狹義而言,指伽藍土地的守護神;廣義而言,泛指所有擁護佛法的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所說,護僧伽藍神有十八人,即美音、梵音、天鼓、巧妙、歎美、廣妙、雷音、師子音、妙美、梵響、人音、佛奴、歎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遍觀,合稱為「十八伽藍神」。中國自唐、宋時,禪宗道場已有供奉伽藍神的風俗。《釋氏要覽》云:「寺院既有十八神護,居住之者,亦宜自勵,不得怠惰為非,恐招現報耳。」然而世界上的伽藍道場無數,如何只有十八神而能遍守護呢?該書又云:「一切神皆有無數眷屬,即是分任守護也無妨。」    伽藍尊者小故事還我頭來---關公與佛教因緣--1古典文學作品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如是記載:卻說關公一魂不散,蕩蕩悠悠,直至一處,乃荊門州當陽縣一座山,名為玉泉山。 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淨,原是汜水關鎮國寺中長老;后因云游天下來到此處,見山明水秀,就此結草為庵,每日坐禪參道;身邊只有一小行者,化飯度日。  是夜月白風清,三更已后,普淨正在庵中默坐,忽聞空中有人大呼曰:“還我頭來!”普淨抑面諦視,只見空中一人,騎赤兔馬,提青龍刀,左有一白面將軍,右有一黑臉虯髯之人相隨,一齊按落云頭,至玉泉山頂。普淨認得是關公,遂以手中塵尾擊其戶曰:“云長安在?”  關公英魂頓悟,即下馬乘風落于庵前。  叉手問曰:“吾師何人?愿求法號。” 普淨曰:“老僧普淨,昔日汜水關前鎮國寺中, 曾与 君侯相會,今日豈遂忘之耶?”  公曰:“向蒙相救,銘感不忘。今某已遇禍而死,愿求清誨,指點迷途。” 普淨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丑、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  于是關公恍然大梧,稽首皈依而去。后往往于玉泉山顯圣護民,鄉人感其德,就于山頂上建廟,四時致祭。后人題一聯于其廟云: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關公與佛教因緣--2關公成為佛教護法伽藍神,是在唐朝以後,《佛祖統紀》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隋開皇十二年﹙五九二年﹚十二月,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到荊州,欲建精舍於玉泉山,一日,他正趺坐入定,忽然天地晦冥,風雨怒號,妖怪倏變,只見關帝顯靈,率其鬼神眷屬現出種種可怖景象,以擾亂智者大師。大師面無懼色,並斥之為死生輪迴、貪貴戀福,言畢,妖象俱變,是夜,雲開月朗,關羽現身,經大師教化後,關帝乃向智者大師求授五戒,正式成為的佛弟子,並且誓願作為佛教的護法。從此以後,這位千餘年來極受中國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乃成為佛教寺院的護法神。讚伽藍關帝勇猛過人為一虎將,輔佐劉備成其大業,大破曹軍,過五關斬六將威震一時。官歷「前將軍」、「漢壽亭侯」,後為吳將呂蒙所襲伏。諡「壯繆侯」。因素重情義秉性忠直,名垂青史。  歷朝天子多有加封,宋時封為「武安王」,明神宗時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 關聖帝 君」。後代民間多尊稱為「關帝」、「關聖」、「 關聖帝 君」、「武聖」。在道家、儒家視菩薩為「忠義」的象徵,尊稱為「 關聖帝 君」。於道家,又稱「蕩魔真君」、「伏魔大帝」、「恩主公」。於儒家,因精通儒家經典,為儒家的 文衡帝 君。是唯一為佛、道、儒三家所共同尊崇的菩薩。     在道場裡每日的早晚課誦中,都會誦「伽藍讚」: 伽藍主者,合寺威靈,欽承佛敕共輸誠;擁護法王城,為翰為屏,梵剎永安寧。以感恩伽藍菩薩護法護教的殊勝功德。


伽藍菩薩 II
「伽藍」是寺院道場的通稱,佛教伽藍神的代表形象。
「伽藍神」,就狹義而言,指伽藍土地的守護神;廣義而言,泛指所有擁護佛法的諸天善神。 依《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所說,佛教伽藍神是保護伽藍(寺廟)的神。 佛說有十八神保護伽藍,即美音、梵音、天鼓、嘆妙、嘆美、摩妙、雷音、師子、妙嘆、梵響、人音、佛奴、頌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遍視,統稱「十八伽藍神」。 。 以伽籃菩薩(關公)形象為代表。 中國自唐、宋時,禪宗道場已有供奉伽藍神的風俗。 《釋氏要覽》雲:「寺院既有十八神護,居住之者,亦宜自勵,不得怠惰為非,恐招現報耳。」然而世界上的伽藍道場無數,如何只有十八神而能遍守護呢? 該書又云:「一切神皆有無數眷屬,即是分任守護也無妨。」
關公(或稱為關帝)原是來自三國蜀漢的歷史人物,為劉備手下的大將,以剛正不阿的個性出名,之後在北攻曹魏時被孫權殺害,後代民間信仰將關羽奉之為神,用來驅逐危險,至北宋時被納入人們膜拜的道教神祇,而佛教因為普及後逐漸民間化,融合各種信仰,也把關帝當作崇拜的神祇,稱為“伽籃菩薩”。 在中國的佛教中,常以關公(三國時蜀漢大將關羽)為伽藍神。 相傳隋代天台宗的創始者智者大師,有一次曾在荊州的玉泉山入定,於定中聽見空中傳來:「還我頭來!還我頭來!」的慘叫聲,原來是關羽的頭被敵人砍下來,其憤恨不平,到處尋找自己的頭。 智者大師反問:「您過去砍去他人的頭無數,您今日怎麼不去還別人的頭?」並為其講說佛法。 關羽當下心生慚愧,而向智者大師求授三皈五戒,成為正式的佛弟子,並且誓願作為佛教的護法。 從此以後,這位千馀年來極受國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伽籃菩薩與韋馱菩薩是佛教大護法,就與韋馱菩薩並稱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神,伽籃菩薩為右護法,韋馱菩薩為左護法。
在道場裡每日的早晚課誦中,都會誦「伽藍贊」:伽藍主者,合寺威靈,欽承佛敕共輸誠;擁護法王城,為翰為屏,梵剎永安寧。 以感恩伽藍菩薩護法護教的殊勝功德。
關帝的五官及表情刻劃均以豪氣奔放為準則,眼眉都表現出雄赳赳的英氣,濃烈的黑色系和深紅的臉部底色造成強烈的對比,也反映關公寧死不屈的強硬。 面部的立體性,嘴部的黑色長須於後代加上,風格寫實,而關帝頭飾為黑帽上加以系結之垂帶。
我們見到的伽籃菩薩像穿圓領寬大之深綠袍,胸前加掛一盔甲,展現出華麗富麗之氣。 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飛龍紋外,還有散佈袍身的雲紋,及袖邊、衣擺的花瓣紋,以紅和橙色裝飾。 加有一層外袍。 關帝腳穿用簡單線條點綴的黑鞋,腳尖略向上點。 手持青龍偃月刀這種特定形式的穿著於十二世紀定型。


伽藍是護衛寺院的護法神,民間稱之伽藍尊王、伽藍千歲,在《佛祖統紀》有關於伽藍菩薩皈依佛教的記載:「智顗大師到荊州,欲創精舍。一日,見關羽神靈告之,願建寺護持佛法。七日後,師出定,見棟宇煥麗,師領眾入室,晝夜演法。一日,神白師:『弟子獲聞出世間法,念求受戒,永為菩提之本。』師即授以五戒,成為佛教的伽藍護法神。」民間則以關雲長的「忠孝節義」供奉祭祀,為其建寺,稱為武廟、關廟。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