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2
發新話題

{中長篇}第二次太平洋戰爭  作者:卡斯珀·溫伯格

{中長篇}第二次太平洋戰爭  作者:卡斯珀·溫伯格

美國前國防部長卡斯珀·溫伯格是著名的國際與防務問題專家,曾於1981年1月至1987年長達7年的時間裡,擔任裡根政府的國防部長,是美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防部長之一。在溫伯格入主五角大樓期間,美國防部定期進行戰爭模擬演習,以便更好地判明美國面臨的威脅和美軍存在的缺陷。溫伯格卸任後,雖然解甲歸田,卻未停止對國際事務的關注。1996年,溫伯格與彼得·施韋策先生聯手推出了《下一場戰爭》,全面模擬未來二十年內全球最有可能爆發的五場戰爭,即:第二次朝鮮戰爭、第二次海灣戰爭、第二
次太平洋戰爭、第二次美墨戰爭及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如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對其評價:它可以提醒我們「時刻注意面臨的危險」,居安思危,牢記「永遠不缺潛在的侵略者」。          
  本文介紹了溫伯格模擬的第二次太平洋戰爭,看看2007年日本是如何發動下一場戰爭,如何襲擊中國,如何攻打東南亞和美國,又是如何被中、美等國聯軍打敗的。文中標題為譯編者所加,部分內容稍做改動。希望讀者一睹為快,從中獲得警示。

[ 本帖最後由 報告Sir 於 2007-10-10 13:56 編輯 ]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章 亂世出魔王 密室定鬼計

  2007年 8月19日夜,日本海軍由7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組成的3個特混艦隊已悄悄地進入中國東海、南海和台灣東南的攻擊陣位,再過幾個小時,日本即將對中國大陸和台灣開戰。此時此刻,日本首相甲良石川正襟危坐在東京富士山下的首相地下秘密官邸,急切地期盼著未來24小時內日本海軍再現"偷襲珍珠港"式的"偉績"。征服大東亞、稱霸太平洋。雖然他將日本再次推向戰爭的前沿,可他並不感到有一絲的悲哀,反倒覺得有一種神聖感,馬上他就會和東條英機一樣成為大和民族的"英雄"。他那雙細小的手托著尖尖的下巴,支撐著一張瘦瘦的三角形的臉。他的思緒回到了過去,快速地回轉著過去7年裡發生的紛亂的事件。
  世紀之交,日本經濟經歷了大約半個世紀的快速增長後,突然陷入困境,股市崩潰,大量企業倒閉,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加入失業者的大軍,失業中達到了創紀錄的18%。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日本與美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貿易戰,美國築起了高高的貿易壁壘。以出口為導向的許多日本企業不得不為生存而苦苦掙扎。2003年,中東政局再度動盪,引發嚴重危機,造成油價猛漲,使陷入困境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汽油供應大幅度減少,更多的企業倒閉。這對98%的石油依賴進口、其中60%需從海灣進口的日本來說,無疑是一記致命的重拳。對於長期生活在經濟繁榮、就業有保障、生活持續富裕環境中的日本年輕一代來說,嚴酷的現實引發了他們激烈的反應。此起彼伏的罷工和勞工動亂從東京、橫濱、大阪等工業中心向全國擴展。憤怒與激進取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章 殺手使黑招 中華遭偷襲  

  8月19日寂靜的早晨,一支龐大的日本艦隊正向南行駛。東京宣佈這是一次"例行性軍事演習"。日本的鄰國誰也沒有對這支艦隊的動向給予足夠的關注。艦隊向南航行過程中,實施了嚴格的通信管制,始終保持無線電靜默。當天中午,駛抵沖繩以南、台灣以東海域時,這支艦隊突然一分為三,組成了三個以航母為核心的特混艦隊。其中,第一特混艦隊穿越巴士海峽後,逕直往西,駛往靠近中國香港的南海北部,該特混艦隊由多羅橫廣中將指揮,下轄16艘各型艦艇,包括2艘航母、4艘巡洋艦、5艘驅逐艦、3艘潛艇和2艘大型綜合補給艦,旗艦為"北海道"號航母。第二特混艦隊由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田中永力上將親自指揮,下轄3艘航母、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5艘潛艇、10艘兩棲艦和4艘後勤補給艦,旗艦為"飛龍"號航母,該特混艦隊駛抵巴士海峽東口後,向台灣東南、菲律賓呂宋島東北海區機動。第三特混艦隊則直接轉向西駛,穿越琉球群島之宮古水道,駛往沖繩以西、台灣以北的中國東海海域,該特混艦隊由永江力弘中將指揮,下轄2艘航母、4艘巡洋艦、4艘潛艇和9艘其他艦隻。
  與此同時,在沖繩島女川山底下的一個秘密地下軍事基地裡,日本軍事情報本部的大和田吐師及其同伴正在一台台大型計算機前不停地忙碌著。大和田吐師是著名的計算機軟件編程與網絡工程專家,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獲該院計算機工程學博士學位。他是日軍信息戰部隊的開創者和領導者,是一名典型的"21世紀戰爭武士"。儘管大和田吐師從來沒有拿過槍,但他卻是日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章 田中做山本 突擊菲律賓

  日軍在重創中國大陸和台灣後,甲良石川隨即集中力量,將進攻矛頭指向菲律賓。菲律賓位於連接日本與東南亞石油產地的中間地帶,是西太平洋島嶼鏈條的中心。上個世紀,菲律賓的蘇比克海軍基地曾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主要後勤補給站。攻佔菲律賓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田中永力上將指揮的日本海軍第二特混艦隊,穿越巴士海峽,快速駛往菲律賓呂宋島以西海域,執行攻佔菲律賓的任務。多羅橫廣指揮的第一特混艦隊則繼續搜尋中國航母。田中永力站在"飛龍"號航母的艦橋指揮室裡,指揮他的龐大艦隊在烈日下快速南進,很快駛入菲律賓水域。60多年前,日本海軍"飛龍"號航母曾隨山本五十六大將參加了偷襲珍珠港的作戰,但卻在中途島海戰中葬身海底。當田中永力的旗艦於2005年服役時,日本海軍為這艘新型航母重新命名為"飛龍"號。幾個小時以前,田中永力就是在這艘"飛龍"號航母上指揮他的艦隊重創了中國海軍,他希望這次戰爭將使他成為幾乎與山本五十六齊名的"民族英雄",載入大和民族的"光榮史冊"。他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敲打著指揮台,菲律賓戰役的成功將致關重要。當日本艦隊經過呂宋島北部的拉奧角附近時,菲律賓空軍發現了它的動向,6架菲空軍的F-5戰鬥機飛近了日本艦隊。可是,菲律賓飛行員不知道這支日本艦隊將要幹什麼,他們甚至壓根不知道日軍已經攻擊了中國大陸和台灣,只知道日本海軍將在南海進行"軍事演習"。他們跟著日本艦隊,希望日本人不要離菲律賓海岸太近。日本艦隊一直沿著菲律賓近海南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四章 魔鬼控制太平洋 文萊蘇丹遭蹂躪

  8月21日,在赤道狠毒的烈日下,數十艘快速攻擊艇和大批攻擊直升機載著日本海軍的特種部隊,正在浩翰的南中國海海面上疾馳。它們的目標是南沙海區的33個島礁和眾多的石油設施。南沙群島中的大部分島礁,在高潮時並不露出水面。最大的太平島也只有1126.5米長、482.8米寬,長度相當於紐約的6條街那麼寬,寬度只有3條街那麼寬。但是在海底卻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石油資源,初步探測,石油蘊藏量價值達1萬億美元。這就是甲良石川所說的日本"繁榮新時代"的源泉之一。日軍特種部隊按計劃,準時攻擊了馬來西亞等國在南沙海區的石油設施。由於基本上沒有受到任何抵抗,日軍在數小時內即佔領了南沙的所有島礁和石油設施。這是對別國自然資源赤裸裸地掠奪。佔領南沙群島,終於使日本擺脫了中東石油危機的限制,獲取了渴望已久的"安全」的石油產地。
  當美軍還在謹慎行動時,日本海軍正在抓緊向前進攻。日本海軍第二特混艦隊沿著菲律賓巴拉望島西海岸,向南攻向印度尼西亞群島。田中上將受命將帝國疆界擴展至印度尼西亞群島,並首先攻佔富產石油的莞爾小國--文萊。文萊北臨南中國海,位於東馬來西亞的中部,是一個僅有6765平方千米的小國。不過,你可別小瞧它,文萊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生產園,每天出產400萬桶原油。田中艦隊向南開進時,日本間諜衛星發現了印尼海軍在爪哇海的動向。印尼政府正在集結艦隊,準備抗擊日軍的可能進攻。田中對此不屑一顧。田中希望快速取勝。文萊在過去幾年裡已建立起了一支精幹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五章 中國實施核報復 日本海上遭攔截

  8月11日凌晨5時30分,甲良石川從睡夢中醒來急切地希望美夢成真。簡單地吃過早點後,他立刻召集軍事將領們,強調"防北攻南"戰略。手下一到,甲良第一個便問國防部長彌永村上將軍:「告訴我,我軍在北方和西方的防禦態勢如何?"村上在椅子裡挪動他那沙皮狗似的肥胖身子,回答道:「在北海道、九州和對馬海峽的對馬島上,陸軍已修建了堅固的防禦工事,並部署了最先進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相控陣雷達和預警衛星有足夠的能力提前探測來自俄羅斯、中國和韓國的導彈。"甲良點點頭:「海軍呢?""我們在日本海已部署了12艘巡洋規和驅逐艦日夜巡邏,防止西線不測。不過,我們進攻中國、菲律賓和文萊後,韓國和俄羅斯的海軍均已進入全面戒備狀態。""韓國怎麼樣?""我們已經明確表示對韓國沒有任何的企圖,只要不進攻他們,我相信漢城會保持中立。「"俄羅斯會構成威脅嗎?"村上笑著說:「海參崴現在只是它過去的一個影子。為了換取急需的硬通貨,俄太平洋艦隊的大部分艦艇已賣給了外國。戰爭爆發時,有2艘俄羅斯巡洋艦從薩哈林南下,活動於日本海,但也僅僅是顯示一下力量而已。莫斯科並不想捲入戰爭。"當簡單地聽取了海軍在菲律賓和文萊的戰況後,甲良突然把話題轉到了美國:「我相信,只要我們謹慎行事,可以避免與美國的戰爭。"村上輕輕地搖了搖頭。
  在中國西部荒涼的戈壁灘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火箭部隊的官兵,正依照他們已經訓練了數百遍的動作,熟練地操作著武器。所不同的,這是一次真實發射。
  「十、九、八、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六章 水下幽靈襲澳艦 澳美聯手抗日軍

  8月24日上午,澳大利亞海軍艦隊司令亨利·哈斯汀斯上將正率領他的艦隊沿澳大利亞西海岸北上。哈斯汀斯站在導彈驅逐艦"布裡斯班"號的艦橋上,兩眼望著前方,憂慮明顯地寫在臉上。雖然海上刮起了大風,巨浪一個又一個地衝擊著"布裡斯班"號,但是哈斯汀斯對此彷彿毫無知覺,他心裡想的只是司令部發來的關於日軍已佔領文萊和菲律賓的最新戰況。對哈斯汀斯來說,這意味著日軍也許會在什麼地方給他帶來麻煩,澳大利亞很可能是下一個目標。美國衛星偵察到的最新情報顯示,日本海軍多羅橫廣率領的第一特混艦隊已經駛抵菲律賓附近,正向南推進;田中永力率領第二特混艦隊也已離開文萊海域,緊隨第一艦隊之後,駛往這一海區。這意味著,有5艘日本航空母艦及其龐大的支援艦船距離澳大利亞北部沿海僅有一天的航程!哈斯汀斯的任務是阻止(至少是延緩)日軍向澳大利亞前,但哈斯汀斯很清楚自己的艦隊根本無法抵擋住日本艦隊的進攻。他希望眼前的這場海戰最好是在澳大利亞北部海區的阿拉弗拉海或者帝波海進行,這樣他就可以利用狹窄海峽和星羅棋布的珊湖礁,與敵人展開海上游擊戰。不過,他知道,即使有這樣熟悉的環境,也難逃失敗的局面。
  按計劃,澳大利亞海軍艦隊應與印度尼西亞海軍艦隊在爪哇海會合,共同抗擊多羅橫廣和田中永力中領的日本艦隊,但意外事件發生了。日本海軍的2艘隱身核動力攻擊潛艇已經悄無聲息地接近了澳大利亞艦隊。日本海軍裝備的這種隱身核動力攻擊潛艇根據隱身飛機的原理,採用了21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七章 約翰準備大海戰 石川決定先下手  

  日本海軍對澳大利亞海軍艦隊的突然襲擊,意味著澳大利亞與日本已經處於戰爭狀態。而且攻擊行動就發生在澳大利亞西海岸,說明日本可以直接進攻澳大利亞本土。哈斯汀斯將軍指揮的澳大利亞海軍艦隊已經遭到重創。由於十多年來的持續裁軍,澳大利亞海軍只剩下不足10艘主力艦隻,而且與日軍的第一仗就損失了2艘主力驅逐艦,如果再與日本海軍對抗,根本不可能取勝。只要日本海軍艦隊願意,它馬上就可以開進美麗的悉尼港錨泊。就在這危急時刻,長期奉行無核政策的澳大利亞總理彼得·薩蒙德想到了核武器,他召集了12名全國最優秀的科學家,討論一個對澳洲人來說不可想像的問題:歷來反對核武器的澳大利亞最快需要多少時間建立和部署一支核力量?科學家們經過連續12小時的討論,認為澳大利亞憑借現有科技力量,完全可以在短時問內研製出戰略和戰術核武器。他們建議政府立即研製和部署可攻擊日本本土的戰略核武器和打擊海上艦隊的戰術核武器,從而懾止日本的侵略。由於美國很快決定向澳大利亞派遣海軍第6艦隊和l個陸戰師,才使此項核武器研製計劃沒有討諸實施。
  8月25日,美國首都華盛頓。聖·約翰總統和他的高級顧問集結在白宮情報室。沒有人懷疑美國已走向戰爭之路。日本對澳大利亞海軍的進攻是其意欲稱霸太平洋地區最清楚的信號。甲良石川的胃口很大--北至嚴寒的阿留申群島,南至澳大利亞。派遣第6艦隊至悉尼是美國採取的第一步。聖·約翰總統希望更詳細地瞭解美軍的行動。國家安全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八章 美國海軍遭攻擊 損兵丟艦失關島

  9月初,美軍在太平洋地區活動頻繁。在美國西海岸從西雅圖到聖迭戈的眾多港口,美軍人員、物資和裝備源源不斷地裝上一艘艘巨大的運輸艦上。位於夏威夷的希凱姆空軍基地也成了美軍運輸機由本土飛往澳大利亞的中轉站。由於美軍運輸艦船和飛機數量有限,儘管所有能用的艦船和飛機都日夜不停地向澳大利亞運送部隊和物資,然而在急迫的戰前形勢下,運輸速度還是太慢了。9月4日,英國皇家海軍的先頭部隊駛抵澳大利亞悉尼港和新西蘭的惠靈頓。由於英國與這兩個國家有著長期而緊密的歷史淵源,英政府對兩國的安全極其關注。就在澳大利亞海軍艦隊遭到日本潛艇攻擊後的數小時內,正在印度洋執行任務的一支英國特混艦隊立即奉命開往澳大利亞,其中包括3艘驅逐艦、4艘巡洋艦,以及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不過人們更關注美國海軍第6艦隊的動向。
  第6艦隊已從地中海出發,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亞進行補給後,正在駛往澳大利亞途中。9月5日下午晚些時候,美國海軍第6艦隊已接近印尼的蘇門答臘島,艦隊司令多納德·斯瓦斯基中將正在他的旗艦上閱讀最新的衛星情報。從"鎖眼11"偵察衛星傳來的圖片顯示,田中永力的日本聯合艦隊(由第一、第二特混艦隊組成,擁有5艘航母)位於新加坡以南的爪哇海,似乎想消滅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海軍部隊。但是,剛剛派出去的艦載偵察機發現日本艦隊距離第6艦隊僅僅400海里,情況不妙。戰術情報顯示日本極為關注美國第6艦隊的動向。第6艦隊所屬"提康德羅加"號導彈巡洋艦探測到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九章 潛艇反擊做先鋒 太平洋上顯威風

  日軍佔領關島後,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防線洞門大開,整個太平洋已處於日軍攻擊範圍之內,美國與澳大利亞的海上交通線隨時都有可能遭到日本海軍的攻擊。9月8日,美國總統聖·約翰召集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福勒、國防部長博汀以及太平洋總部司令羅傑·希奇庫克海軍上將等人研究美軍下一步行動計劃。當時,澳大利亞建議盟軍以澳大利亞為基地,首先與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東南亞海域決戰,然後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攻佔文萊,切斷日本的能源基地。希奇庫克上將則建議美軍應集中力量,首先收復關島,從而切斷日軍從本島至東南亞的聯繫,在日本"新帝國"的心臟打入一個楔子。他認為先取文萊的戰略很難成功,因為「在東南亞地區作戰,日軍可以集中盡可能多的海、空兵力與盟軍決戰,而美軍則需勞師遠征,而且還要時刻防止日軍在太平洋方向從背後攻擊美軍。如果首先收復關島,由於關島是個孤島,日軍除了海軍艦隊外,很難集結起足夠的空軍力量,若日本海軍向關島方向過於集中,就要冒日本本島遭美國海軍攻擊的威脅,而美國海軍則可以在廣闊的太平洋上實施機動作戰。"希奇庫克邊說邊以手指敲打桌面,堅定地說:「先取關島,再取文萊。」
  聖·約翰總統最後採納了希奇庫克的建議,命令以最快的速度收復關島,狠狠打擊日軍。為了確保關島戰役的勝利,希奇庫克立即下令海軍潛艇部隊襲擊通往關島的日軍海上交通線,孤立日本守軍;同時,下令空軍利用一切手段摧毀日本的偵察衛星,迷盲日軍、保障美軍行動不被日軍及時發現。
  第二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17 12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